杨丽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苏南京211135)
屈原《离骚》的政治理想和战斗精神解读
杨丽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苏南京211135)
摘要:《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合起来又是一个雄奇壮美的和谐的完满的整体。只有具有那样热爱祖国、坚持理想的最充沛和最激烈的感情,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篇章来。其中所体现的具有深刻现实内容的政治思想和战斗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屈原《离骚》的政治理想和战斗精神进行解读。
关键词:屈原;《离骚》;政治理想;战斗精神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五句,两千四百五十六字。全诗可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他的家世、出生和他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写他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他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写女委劝他不必“博謇好修”,他就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陈辞,正面地说出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写他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想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写他的矛盾心情:他问灵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灵氛劝他离开楚国,巫咸劝他留下来再作打算,但环顾楚国政治情形,却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写他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是“乱辞”,表示要以死来殉他的理想。[1]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并且还愿意奋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驱:“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他的目的不止在于挽救楚国的危亡,还想让楚国强大起来,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统一中国,这是当时人民的愿望,也是有远见的人物的共同理想。屈原在《离骚》里,时常提到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就是想让楚怀王以他们为榜样,当时的儒家是提出这些人物来加以理想化,希望统治者要像这些理想人物一样来统一中国的。屈原这种思想是当时爱国思想的一种最高的表现,他不但想使他的祖国成为强国,而且要让他的祖国来完成当时伟大的历史使命。[2]
屈原作品里的思想光彩正是这样表现的:他十分憎恨腐朽的统治集团,憎恨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美好的理想。正因为这样,憎恨就愈深。他不只是对于腐朽的统治集团揭露和鞭挞,而在揭露和鞭挞时,还举出自己美好的理想,这就更显出了被揭露者的丑恶,鞭挞也愈重。这篇作品整个说来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后半部里,这种色彩更浓烈。诗人在前面写他的生平经历、政治理想以及对于黑暗政治的揭露等,多系实写。但其中采用了一些“比兴”手法,它和《诗经》中的“起兴”完全不同,也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用来比喻的形象中,包含了一种幽远的意境。[3]诗人在作品里写他对于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来比喻他的志洁行芳。人们在读到这些诗句时,不只是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重要的是觉得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江离”、“辟芷”、“秋兰”、“芰荷”、“芙蓉”,这些生长在水国深岩的幽花香草,本来容易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披戴着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的形象。但《离骚》的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色还不在此。最重要的特色在于诗人的笔锋底下,大量驱使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筑了一个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虚幻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构成了一幅异常雄奇壮丽的完整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从汉代开始,《离骚》被尊称为《离骚经》,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也被称为“骚体”。正如宋人宋祁所说:“《离骚》为辞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它是中国诗赋作品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4]善用比喻与象征是此诗写作上的最大特点,“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政治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感染力。
《九章》中,《橘颂》大约是屈原早期的作品。诗歌赞美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它不但“精色内白”,“纷缇宜修”,而且“受命不迁”、“深固难徙”,表现了屈原热爱乡土的感情和他的节操。清人林云铭在《楚辞灯》中评价此诗时说:“两段中旬句是颂橘,旬旬不是颂橘,但见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九章》中的《抽思》、《涉江》、《哀郢》、《怀沙》都是很优美的抒情短诗,其中除《抽思》作于第一次流放汉北时之外,其余几篇都是屈原晚年所作。这些诗多直写胸臆,表现了思念乡土的感情,文笔比较朴素,浪漫主义成分较少,和《离骚》的感情奔放、色彩斑斓者不同。但在思想内容上,也都和《离骚》一样是反复地抒写诗人的理想和揭露批判楚国的黑暗政治。
《抽思》一诗由“忧伤”入题,“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用一连串感情色彩鲜明的词汇营造起了一个忧伤的情绪氛围,又以“曼遭夜之方长”、“悲秋风之动容”来强化被楚王疏远之后忧愁的心理,“震悼”、“夷犹”、“怛伤”、“儋儋”,诗歌用一系列刻画心理的词汇,细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不被理解的痛苦。
《离骚》作为屈原灵魂的自传,也表现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及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诗人为了自己的“美政”理想,最终自沉汨罗,可见这一“美政”理想在屈原生命中的地位。诗人所向往的“美政”究竟如何?我们透过《离骚》的抒写,可以大致知道一些内容。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他所向往服膺的“三王”之政,尧舜之治,其实都是对君主品德的强调。其次,举贤授能,罢黜奸佞。诗人称赞商汤夏禹“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充分肯定选贤任能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诗中还列举了傅说、吕望、宁戚、伊尹等,处贱位而遇明君得重用的历史事实,希望楚王效仿先贤圣王,举贤才,罢谗佞。再次,修明法度也是屈原“美政”理想的重要内容。诗人对“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社会现实十分愤慨,主张令立法明、“循绳墨而不颇”的政治制度。屈原作品中反复出现“规矩”、“绳墨”、“凿枘”等,可见屈原对法令制度的重视。面对楚国黑暗的政治现实,屈原始终坚持以理想中的“美政”来改造楚国,然而这种“美政”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只能是一种理想,却无法实现。最终,屈原只能以自沉泪罗为自己的“美政”殉道,但我们却不能为此而指责屈原“不切实际”与性格“偏激”,因为理想的作用就在于高悬于人们头顶,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屈原精神之伟大、人格之卓绝正在于此。
《离骚》展现了诗人坚贞高洁的人格,使得屈原成为后代无数文人景仰的对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诗人既有内美,又注重加强修养,培养才干,渴望为振邦兴国而有所作为。“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表达诗人对宗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与焦虑。然而一片赤忠之心,却遭到党人群小的嫉妒谗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楚王亦听信谗言:“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赉怒。”甚至他亲手培植的人才也纷纷变节转向:“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面对如此打击。诗人感到苦闷、愤懑、孤独、哀伤,也曾有过内心的冲突,有过犹豫、彷徨甚至动摇。在那个楚材晋用的时代,用则合,不用则去,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一般士人的正常选择,然而诗人却没有离开故土,抛宗庙弃社稷。[5]他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信仰而妥协同流,宁死也不改变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反复用各种意象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德:饮木兰之露,餐秋菊之英;制芰荷为衣,集芙蓉为裳;戴岌岌之高冠,挟陆离之长剑;披芬芳之香草,佩缤纷之繁饰。这些都是诗人坚贞自励,卓世独立人格的隐喻。
千百年来,《离骚》最感动我们的是诗篇始终激荡着一片忠怨之情,这也是屈原为后人所景仰的主要原因。《离骚》是一首抒情长诗,“情”贯穿全篇,而这“情”是一股忠怨之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解释屈原写作《离骚》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身为楚王宗亲,内修外励,竭忠尽智,以图报效君王,振兴邦国。但遭遇党人谗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拳拳忠心,却疏而见逐,报国无门。如此,能无怨乎?诗篇中哀伤怨愤之情正是这种“怨”之抒泄。然而,诗人却做到了“怨而不怒”,并不因为见疏放逐而放弃宗国,离开故土。一这种“怨”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是对党人“偷乐”、谗贤误国的愤慨。《离骚》表现了鲜明的忠君爱国思想,司马迁说他“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他对楚王抱有绝对的忠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忠君忧国之心昭昭可见。诗中还以男女感情来比喻君臣关系:“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依照传统伦理,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可见屈原对楚王的忠诚。对于屈原的爱国思想曾经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在屈原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忠君思想,而非爱国思想。我们以为,爱国与忠君是联系在一起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屈原时代,楚王是楚国的象征,臣民只有通过君王才能够实现自己振兴国家的愿望。屈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其爱国之情与宗族感情是连在一起的,国家的命运与楚王的命运也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楚国宗室的覆灭也就意味着国家的灭亡,所谓家国社稷休戚与共。屈原对宗国命运的担忧,使得《离骚》中始终激荡着一股忠怨之气。
整首诗表达了屈原坚持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为祖国而九死无悔的精神,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与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塑造了屈原丰满的艺术形象。就艺术而言,《离骚》是一篇洋溢着浪漫情调的作品,其想象力的宏富与诗人追求理想的激情熔为一炉,铸造出作品瑰丽、气势雄伟的艺术风格。作为千古绝唱,《离骚》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矗立起一座高不可及的丰碑。它如同开坛的老酒,经久弥醇,芳香四溢,直人情怀。
参考文献:
[1]王雪红.《离骚》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194.
[2]张克霞.论屈原及其作品的悲剧美——以《离骚》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68-71.
[3]方崇婧,徐柏青.《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及其与楚文化的关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1-106.
[4]何桂芬,鲁涛.论屈原的忧乐观[J].云梦学刊,2014,(4):41-49.
[5]俞燕,刘小香.屈原《楚辞》东西部文化意象探微[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