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根
北京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探索
刘武根
近年来,北京市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了新探索,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点改革、教学研究、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从编发年度报告、申报科研选题、课题立项、机构设置等方面强化科学研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政策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条件保障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学改革;学术支撑;条件保障
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排头兵。北京高校众多、名校云集、社会影响大,办好北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极为重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北京市不断强化政治意识、首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全面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出台了以《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为标志的系列文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北京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探索、新经验,对于全国各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近年来,北京市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新探索,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策体系。
(一)切实抓好新教师入职培训
为帮助新上岗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政策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通过举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培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熊晓琳工作室”负责具体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师德教育、工作政策、教学技能训练、科研能力培养、社会考察等。培训坚持集中住宿、统一管理、严格考勤的制度,教师参加培训的表现会以培训鉴定的形式反馈至教师所在高校党委。新上岗教师参加培训合格后将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向其颁发证书。
(二)大力资助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为了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激励中青年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实施“扬帆资助计划”和“择优资助计划”。
1.实施“扬帆资助计划”
“扬帆资助计划”面向青年教师,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专项课题,每项课题支持经费5万元,连续资助2年,重点培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具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申报“扬帆资助计划”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坚定,潜心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优良;二是年龄在35周岁以下,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2年;三是除上述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至少2项:正式入职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来源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或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或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等。
2.实施“择优资助计划”
“择优资助计划”面向中青年骨干教师,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专项课题,每项课题支持经费6万元,连续资助3年。申报“择优资助计划”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坚定,潜心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优良,在同行中有较高评价;二是年龄在45周岁以下,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5年;三是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工作基础良好,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效果好,已作为学校重点培养和使用对象;四是除上述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至少2项:曾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以上,或近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来源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至少3篇,或近5年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课题,或曾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等。
(三)积极推动教师研修基地和平台建设
1.设立教师研修基地
2007年以来,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继设立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清华大学研修基地、北京大学研修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研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研修基地,依托研修基地,每年遴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研修。研修采取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听课与授课相结合、研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修基地为访问学者选派指导教师,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安排主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一门、辅修课程两门,跟班听课并参加考试,另用1/3左右的时间参加主修课的教学工作。研修期间,访问学者应围绕一个课题展开研究;要在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主修和辅修课程均需要参加考试并通过,同时应写出主修课教案,由指导教师检查和评价。研修结束后,访问学者要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研修基地提交研修报告。研修基地将向课程考试合格并完成论文及研修报告的访问学者发放访问学者证书;若课程考试不合格或未发表论文,可以延期半年至一年,待考试合格并发表论文后再发放证书;若仍未达到相关要求,则只发放进修证明。研修费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向研修基地统一支付。
2.搭建开放研修平台
为推动研修制度改革,变统一化培训为个性化培训,变脱产式集中培训为日常性选择培训,变听取专家讲座为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切实提高研修实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搭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研修平台。北京高校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均须通过开放研修平台进行研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和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以上获得者以及11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骨干教师,均须在开放研修平台发布课程信息。北京高校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均须在开放研修平台上选课、现场听课、课后评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通过开放研修平台,35岁以下教师每学年须选听30个学时,35岁以上教师每学年须选听20个学时。
(四)评聘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
北京市《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教学效果为导向,评聘100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200名特级教师,聘期3年,予以适当奖励。为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吸纳一流人才,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共同研究制定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特级教师评聘管理办法(试行)》对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的评聘范围、评聘数量、享受待遇、申报条件、评聘程序、考核要求、考核管理作出详细规定。申报特级教授须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志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贡献终身,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二是具有10年以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历,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且不少于64课时,教学成果突出、学生评价高、同行充分认可,在本教学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三是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近10年发表或出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或专著5篇(部)以上;四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五是除上述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或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或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年度影响力人物、择优资助计划、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项目,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或入选北京市教学名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教学科研工作室、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
申报特级教师须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志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贡献终身,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二是具有5年以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历,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且不少于64课时,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同行充分认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发展潜力大;三是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近5年发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以上;四是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五是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六是除上述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省部级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或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或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教学科研工作室、择优资助计划,或获得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二等奖(含)以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含)以上。
(五)设立“名师工作室”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实效,建设一支有信仰、重品行、懂理论、善教学的教师队伍,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设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为规范“名师工作室”建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制定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的设立宗旨、主持人条件、工作室职能、设立程序、考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名师工作室”旨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发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总体素质,集中培养一批有影响、有水平的教学名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发挥工作室的凝聚力和示范辐射作用,为推动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作出贡献。“名师工作室”须组建高水平团队,培养培训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学经验,整合教学资源。2009年、2012年、2015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先后组织申报、评审、设立了8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室”和15个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及培育项目。为切实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定期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研修。各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研究,组织交流活动,培养教学团队,带动骨干教师成长进步,为提升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在课程设置、综合改革、教学研究、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成效。
1.设立市级思想政治理论公共选修课
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理论名家的感召力、吸引力,帮助大学生克服理论学习碎片化、浅层化问题,引导大学生“读书读经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开展“名家领读经典”活动,以“大型领读”为主要形式设立北京高校市级思想政治理论公共选修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聘请清华大学的胡鞍钢教授、汪晖教授、李稻葵教授,北京大学的李零教授、杜晓勤教授、韩毓海教授、邓小南教授、李孝聪教授、林毅夫教授、姚洋教授、吴小安教授、潘维教授、李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宇教授,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卢周来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文木教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谢茂松教授担任授课教师。2016年秋季学期,该课程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开始试点。各试点高校将该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组织全日制本科学生自主选课,最终确定40名学生选修该课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聘请优秀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班主任,负责教学管理等工作。学生成绩取决于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和结课论文等,由授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评分。课程结束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提供学生成绩单,各试点高校给予学分认定和成绩录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向成绩在60分及以上的学生颁发学习证书,向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组建理论学习团队,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名家指导、思想交流、实践锻炼等机会。
2.设立教学改革示范点
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申报、评审、建设20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教学改革示范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手段,突出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引领性,鼓励高校从机构、学科、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协同等方面,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综合改革创新,形成一批有特色、效果好、可推广的高水平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与此同时,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还为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每年资助每个教学改革示范点经费20万元,原则上连续资助3年。教学改革示范点所在高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提供支持经费,保证专款专用。
3.设立教学改革创新重大专项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设立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每个重大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用于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巩固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要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为导向,深入研究教学环境、对象、内容等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探索,有针对性地解决现有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一套包括教学理论与方法、示范性讲义与经典案例、效果评价方法等在内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教学改革创新方案设计要科学,需强化问题导向和改革意识,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鲜明的理念指导和正确的实施方法,能够在教学内容、手段、形式、载体等方面提出前沿化、系统化、立体化的思路与举措。教学改革创新团队结构要合理,团队负责人至少具有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历,教学成果突出、学生评价高、同行充分认可,具有一定知名度;团队成员至少3人,不限学科、专业来源,鼓励不同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创新团队所在高校须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并根据项目推进需求及时提供条件保障。
4.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支撑平台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并将其纳入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不断推动充分利用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档案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章节顺序,将相关经典文献、历史档案、影视资料、教学案例汇集一体,倾力打造一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助推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现新跨越。与此同时,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正强力打造集课堂支撑、教学互动、专题辅导、自主学习、互相讨论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强大的网络教学资源保障。依托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积极筹备成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共享联盟,大力筹建北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为北京继续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资源保障。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品位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近年来,北京市在强化科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方面进行了探索。
1.编写发布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年度发展报告
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状况,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和吴潜涛教授牵头,抽调北京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成立课题组,对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状况展开调研,并编写出版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年度发展报告。课题组紧紧围绕年度发展概况、教师队伍、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评价八个方面,采用网上调研、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跟踪调查等多种调查形式,对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先后组编了《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报告(2014)》和《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报告(2015)》。《发展报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和阐释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状况,既从量的层面考量又从质的维度把握,既分析存量又比较增量,既总结成绩又剖析问题,为全面把握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出台更加精准的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具体政策创造了条件。
2.设立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设立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课题分为四类,即战略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支持课题。战略课题研究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普遍、长期、宏观指导意义的问题,研究期限为2~3年;课题成果既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又要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该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10万元,面向北京高校所有人员招标。重点课题研究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大的、亟须破解的难题,研究期限为1~2年;课题成果既要有较强的理论性,又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5万元,面向北京高校所有人员招标。一般课题研究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般常见性问题,研究期限为1年;该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1.5万元,面向北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招标。支持课题研究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微观问题,研究期限为1年;该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0.5万元。战略课题和重点课题列入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初审和复审后,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现场答辩确定最终中标单位。
3.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0问”系列重大课题
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深刻、透彻地解答师生困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0问”系列重大课题。每项重大课题资助经费10万元,研究周期为1~2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该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须实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野开阔,视角新颖,说理透彻,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可读性强,有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能够直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令人信服地解答师生关注的重大问题与思想困惑。该系列重大课题在结项前须提交能够把研究问题讲清讲透、文字凝练精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确把握问题提供切实指导的研究报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清问题提供权威的参考文献、图片、音视频和示范教案、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录制高质量的教学示范课。
4.组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同创新中心
为扎实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实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创新,推出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提升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在北京高校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同创新中心,每个中心每年资助专项经费约500万元,连续资助5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了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专家评审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成立11个协同创新中心,即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协同创新中心把上水平、作贡献作为最终目标,把聚资源、促协同作为工作重点,把守制度、增效益作为基本遵循,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理论人才基地、理论高端智库,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出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决策咨询建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新贡献。
条件保障是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在谋划和建设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条件保障体系方面进行了新探索。
1.强化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北京市从政权的性质、人心的凝聚、事业的成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意识、首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北京市委经常召开常委会、专题工作会、工作座谈会来研究和部署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反复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北京市不断健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的协调机制,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牵头,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为把北京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北京市委的工作部署中来,北京市专门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了“北京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班”,接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管理的在京60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分三期全部参加了培训。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还专门举办“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班”,接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管理的在京60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思政部负责人全部参加了培训。
在强化经费保障方面,设立北京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经费,围绕重大政策与项目的实施,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从2015年起,北京市每年投入专项经费2亿元,大力推进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工作。
2.政策保障坚实有力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批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结合北京市实际,北京市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突破难点为方向,以健全政策为保障,通过重点项目的支持带动,努力实现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跨越,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地位,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名师,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平台,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实施意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对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作出系统规划和周密部署。
3.监督机制运转有效
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59号文件精神,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及北京市《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组织督查组分期分批进入全市60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督查。督查组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领导带队,成员包括高校主管领导、党建专家、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宣教处工作人员。督查具体流程包括听取学校主管领导专题汇报、查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材料、现场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办公条件、随机随堂抽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与此同时,督查组还要结合各校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报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全面了解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状况,既总结和宣传各高校有特色、有成效的经验做法,也对工作基础薄弱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不完善的高校提出整改意见。整改意见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向各高校党委反馈,各高校党委须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报送详细的整改方案。
(编辑:蔡万焕)
刘武根,哲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