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与创新

2016-03-15 12:28黄爱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情景剧环节情境

黄爱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情景剧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与创新

黄爱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情景剧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情景剧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推进情景剧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情景剧教学;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教学情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为基本内容,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基础》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不能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的,必须以明辨是非、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为主要教育目的。情景剧教学正好符合《基础》课这一要求,把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体系,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体验与探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理解和接受一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法治观念的目的。

一、 《基础》课引进情景剧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

构建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简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情景剧教学从设计剧本、排练演出到总结提升,都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和更广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去发现新问题、思考新问题,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此外,每部情景剧成果展示只有几分钟,但准备时间长达几天甚至几周,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之间要互相协调和配合,要有人出面领导、组织、管理,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了观察、思考、组织、表达等能力,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

(二)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与知识认知相比,《基础》课更强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引导学生进行是非曲直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行为选择。对教师而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是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考核可以得到检测,学生的思想动态只能通过与学生实际接触才有可能掌握。情景剧教学突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价值认知,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能力都得以充分展示,教师通过学生选择的情景剧主题可以了解学生的关注热点;在剧情排练和展示过程,可以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诉求;在理性思辨及达成共识环节,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复杂多变,在情景剧教学过程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对同一剧情的演绎反差极大。这也是学生充分展示思想个性的表现,非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三)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对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课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如何通过教学,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指导,是《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情景剧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将理论知识有机地渗透于选定的情景之中,学生通过情景演绎、理性思辨等环节,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充分地展示自我,又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由此可见,《基础》课引进情景剧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成学生“知”与“行”有效合一。

二、 情景剧教学在《基础》课中的运用现状

在教学环节方面,情景剧教学法在不同学科教学活动中,受到学科特点的影响,具体教学环节差异较大。在《基础》课教学活动中,因教学内容、教师个人能力、学生层次不同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其一是创设情境。这个环节也叫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设计剧本和排练剧本。由教师确定情景剧教学的理论背景,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选择适合情景及角色,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其二是情景展示。这是情景剧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在教师的安排下,借助道具、影视图片、音乐等为背景,在课堂上公开表演。情景剧教学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就看这个环节,能否感染和激发全班同学对情景剧所涉及的问题有所关注和思考。其三是总结评价。情景剧表演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价,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发现规律,纠正和弥补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1]。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既要充分肯定学生为此付出努力,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内容方面,情景剧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整个情景剧教学的开端,也是教学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教学内容既要考虑课程目标及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实际以及社会热点,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是以完成课程的某一章节的内容为具体目标,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情景模拟。*参见郭跃《浅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载《世纪桥》,2011年第5期,第96-97页。如讲到社会公德时引导学生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主题设计剧情,讲到爱国主义时引导学生以“理性爱国”为主题设计剧情。也有的教师是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水平,选择适合创设情景的案例,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合理创设情景、角色以及剧本。*参见韦国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14-117页。

情景剧教学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价值认知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也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学生的参与面较窄。《基础》课一般是大班教学,每个上课班级都由几个自然班组成。分组表演时,大多以自然班为单位,由于排练需要较长时间,为了便于组织,每个班参与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二是学生的参与度较浅。学生在表演结束后,参与的环节也基本结束,没有机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和深入的探讨。三是选题狭窄单一。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往往针对某一章节的知识来选定主题,或者直接引用某个案例,选定的主题狭窄单一,不利于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整体把握。

三、 情景剧教学法的完善与创新

情景剧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过程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在教学环节方面实现感性体验、理性思辨与达成共识相结合

列宁认为,人的认识规律是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2]。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3]情景剧教学在表演结束之后,学生主动参与的环节基本结束。从认识发展的规律来看,作为教学活动还不够完整。学生对预设的问题,还停留在感性体验阶段,还需要对存在问题,进行理性思辨,并最终达成共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表演结束之后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两个环节。

一个是理性思辨环节,主要是将学生分组对设定情景中的主要矛盾进行辩论。情景剧的表演,只是将学生面临的问题虚拟后搬上讲台,彼此之间还没有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点的交锋。增设这个环节,使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表达各自见解,使真理越辩越明。

另一个是达成共识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观众质疑和教师追问。观众质疑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供机会,使学生参与面扩大的同时,也是将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开放的范围内进行探讨,集思广益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追问,主要是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提问,对学生在参与情景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纠正,为后面的理论提升做好准备。如果说,观众质疑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那么,教师追问更多是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增设的这两个环节,将参演的学生、旁观的学生以及教师联系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求同存异,最终达成共识。这个环节对学生的挑战也是最大,情景剧表演是预先安排好的,情节发展尚且可控,但进入这个环节,无论是辩论还是质疑、追问,都是要面对不可意料的各种情况,要求不仅要学生要加强知识储备,还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现实情境、虚拟情境与教学情境相对接

《基础》课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品德提升、人格完善和自由发展。现实情境也就是学生现实生活,包括学生个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学生对入学后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阶段,有的充满兴奋和期待,有的充满困惑和不适,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会通过课堂问卷调查,收集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如通过“你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什么?”“进入大学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目前你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热点是什么?”等问题,基本上可以初步掌握学生的关切与诉求。

虚拟情境也就是情景剧中所要展示的情境,学生每个人面临的和关注的问题因人而异,纷繁复杂。教师要善于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既要抓住共性,又要把握本质。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指出:“对道德现象进行价值分析,不能是直观的或依靠直觉,而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4]引导学生对剧情及角色进行选择和提炼,把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抽象化,使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的情景剧既要来源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通过虚拟的情节和不同角色的来展现学生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突出主线及主要矛盾,为教学情境的展开奠定基础。

“教学情境乃是由教师预设、师生共同生成并与教学内容呈现及教学组织相关联的情境。”[5]在情景剧教学中,教学情境就是预设的虚拟情景通过学生的表演在课堂中展示及讨论的情景。教学情境是把虚拟、抽象的情境具体化,学生通过演绎、辩论、质疑、答疑,把知识融于情境,又通过情境构建知识、培养情感、端正态度和确立价值取向。

现实情境、虚拟情境与教学情境相对接,也符合人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三)在教学目标方面促成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相互贯通

《基础》课每一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和贯彻课程的总体目标。情景剧教学耗时费力,要少而精,每个情景剧的设计不宜局限于具体教学目标,而是要贯通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通过总体目标的贯彻来实现有层次的、系统的价值目标。

思想教育需要在价值目标上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社会,不断实现社会价值,不断锤炼个人品质,实现自我超越。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置乏而不健全的。”[6]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更多体现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有起码的行为要求和准则。从学理上来说,人的各种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既受道德约束,又受法律规范。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学业、就业、爱情、友情等,以及学生关注的公平、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等社会诉求,大多都既是受道德调整,同时又受法律调整。情景剧的设计只有贯通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学生个人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强化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使学生的人格获得提升、精神获得成长。如在特困生申请困难补助时是否应该公开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要有尊重个人隐私的意识,也要直面如何监督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督,就有可能弄虚作假或黑箱操作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要以人为本,要尊重申请人、注意保护申请人的隐私权。另一方面,要直面权力的监督的问题,监督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最终引导学生就如何监督才能保证当事人的隐私不被泄露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理性批判,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情绪的宣泄。

四、 《基础》课运用情景剧教学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处理好学生实际与社会关切的关系

一方面,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受其生活经历与生活环境所影响,因此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需要模拟出切合学生思想、心理和认知实际的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案、构建价值认知才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剧情和角色选择时,不能拘泥于学生的生活琐事,而是要优先考虑社会关注的问题。将学生实际与社会关切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思考自身问题时,把视野放在社会大背景之下,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二)处理好自主创新与达成共识的关系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情景剧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生从个体体验出发,从编写剧本、排练到课堂展示,都进行了个性化演绎,力求突出独创性。当然,随着社会分工越发精细,对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当在情景剧的准备、课堂展示、理性辨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三)处理好幽默搞笑与弘扬正能量的关系

学生喜欢幽默搞笑,也有比较强的批判意识,他们会从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在对白、肢体语言方面下足功夫,强化剧情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师如果不注意加以引导,可能会出现各种恶搞,甚至出现太多非理性的批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情景剧主线的方向性把握,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正确处理学业、爱情、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和理性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要弘扬正能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两个因素,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7]情景剧教学是发挥教师主体能动作用的良好途径,值得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推广。

[1]郭艳.高校法律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情景剧教学[J].宿州学院学报,2013(4):101-103.

[2][苏]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9.

[4]罗国杰.罗国杰自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

[5]张广斌.教学情境的结构与类型研究:结构功能主义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57-60.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

[7]单岩.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负动机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5(3):114-118.

(编校:李一鸣)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Scene Drama Teaching in“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HUANG Ai-mei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The scene drama teaching widely used in various subjects emphasizes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cene drama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has got good results, but i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which need educators to strengthe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ation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scene drama teaching mode.

scene drama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legal education; teaching situation

2016-06-1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4年思政课题(QYSZ201406);2016年度教育教改研究项目(RDJGb2016-46)

黄爱妹(1973-),女,海南万宁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G641

A

1008-6722(2016)04-0124-05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4.20

猜你喜欢
情景剧环节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护患情境会话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