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军,陈 思
(甘肃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
曹爱军,陈 思
(甘肃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中作用的凸显,各国围绕文化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国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战略必要性。基于此,中央高层适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中国应当充分利用与沿线国家交流的契机,客观审视目前文化传播交流的发展现状,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制定并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以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家层面;企业层面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不再处于封闭的经济发展状态,与周边邻国、西方国家的经济互动逐渐加强。同时,伴随对外贸易总额的逐年提升,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政府一直期望经济“走出去”的同时也能带动中华文化的“走出去”。
韩国、日本与我国同属亚洲国家,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渊源,同质性的文化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韩国注重挖掘中华文化的历史和底蕴,将本属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名人贴上韩国标签,并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著称。面对这种同质化文化的激烈竞争,我国的反制能力显得力不从心,文化影响力明显不及韩日。除了来自同质文化的挑战,西方国家异质文化的威胁大多是源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因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对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散布“中国威胁论”,试图阻挠我国与他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与国际范围文化竞争与对抗并存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处于粗放型的低端发展阶段,文化输出能力薄弱,很难实现从“制造强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当此之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它不仅关乎中华文化认同和传承创新,也有助于凝结中华文化的向心力,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保卫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周边邻国,对我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缺乏准确的理解,甚至存在着某种偏见,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未能取得实质进展。面对这种情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1],这为带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出良好的契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形成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加强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形象及文化影响力。当然,“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带来的不只是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因为不同文化的天然竞争性蕴藏着文化冲突的潜在风险。因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理性规划、审慎应对,需要国家宏观引领,社会积极参与,推动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重塑文化形象,传播正确声音
由于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以及历史上的战争冲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对我国怀有深刻的偏见。当我国的经济实现加速发展时,西方媒体便肆意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文明冲突论”乃至其津津乐道的“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等,在文化上否认中国发展的积极意义,将中国视为文明秩序的敌人、意识形态上的恶魔,进而敌视中国、拒斥中国、妖魔化中国[2]。西方媒体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我国经济的发展设置无形的屏障,将中国包围在亚洲的发展圈之内。相较于西方媒体的轰炸,我国媒体的文化宣传力度则较为薄弱,且大多采用“单向”的文化传播模式,很少与文化接受者产生互动,导致其对我国的文化一知半解,更阻碍了我国文化影响力的发挥。面对国际的话语权被美国牢牢控制的现状格局,我国唯有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撕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诸在我国形象上的标签,重塑“和平、友好、互帮、互助”的文化形象,以文化的影响力争取话语权,传播正确的声音,让世界重新认识我国,主动加强与我国的商贸往来,实现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此外,重塑文化形象更能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提升我国的文化地位,使得我国在亚洲的文化地位得到认可,这不仅对韩国的行为是一种威慑,更是对别国文化侵权行为的无声警告。
(二)抵御文化入侵,维护国家主权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素有恩怨,其一直未曾放弃控制我国的政治企图,只不过手段由最初的野蛮战争侵略逐步转化为较为温和的“和平演变”策略,但其入侵的本质并未转变,目前的“和平演变”虽然缓慢但其危害性更大,意图从根本上“西化”我国的下一代,使其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文化入侵,我国必须予以反击,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正是对西方国家有力的警告。因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作为后盾,这种社会需求背景之下会促进我国民族的凝聚力的提升,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共同的社会道德信仰与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华民族牢牢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西方的意识形态的渗透计划失败也是必然的。当然,针对文化入侵,我国不能总是处于自我防御的状态,更应该主动进攻,文化“走出去”战略恰好符合这一时代的要求,但是与西方“和平演变”的目的不同,我国的文化输出战略并不是为了借助文化的手段对他国进行入侵,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与西方的文化入侵势力形成良好的制衡。
(三)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国较高的出口贸易大都源自生产制造业,赚取的大多是低廉的代工费用,其较高的贸易出口额只是因为我国加工承包的数量较大。大规模的加工制造虽暂时能够带动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但于我国而言,这并不是好事。因为加工制造的污染由我国担负,但其产品的高额收益却被西方国家卷走,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拥有核心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文化巨额利润正是文化产业的价值的体现。目前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力军,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少,这样的产业结构对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提出与实施,表明了国家对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重视,对我国产业的优化升级必然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除了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软实力是与硬实力相对的概念,二者相辅相成,对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二者的不同作用在中国企业跨国收购上表现的尤为明显,随着我国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壮大,都将跨国并购视作其迈向国家的第一步,雄厚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硬实力的展现。但是,研究显示:“大约有35%~45%的跨国并购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中……70%是由于未能实现文化融合而导致的”[3]。所以,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辅助。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以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内外的价值、认可度与吸引力,成为促进不同国外文化融合的“增进剂”,加强国外企业对我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的理解,形成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企业实现形式和内涵上对国外企业的双重并购。
(四)发挥文化影响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伴随英语成为世界通用性的语言,很多国家的语言失去了对外沟通与传播的机会。全球有超过 80%的居民在使用以汉语、英语、俄语等为代表的80余个语种,而仅有0.2%的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种却数量庞大,它们之中的3 400多种语言已面临着消亡的危险[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失无疑会对文化的传承带来致命影响。但是西方国家并不在意西方文化之外的文化保护,致使文化多样性的存续状况并不容乐观。此外,美国“和平演变”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我国,其余的亚洲国家也在其演变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而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深厚、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必须实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努力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侵权行为相抗争,鼓励弱小国家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降低其被同化的可能性,维护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当然,伴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化,我国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终将影响到周边国家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各国对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减少文化冲突,以文化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伴随我国政治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一度引起外界对于我国快速崛起的不安,再加上文化贸易产品的逆差,导致我国的持续发展面临“内忧外患”。于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认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对文化输出的力度不断加深,以期通过“走出去”的文化战略重塑我国文化大国的国际形象,并由此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扭转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局面。但是时至今日,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依然只停留较为低层的阶段,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输出意识错位
国家对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推动,激发了全国上下各个阶层、各个团体对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热情,有关当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些年来文化交流项目呈级数状递增,对外文艺汇演的形式也愈渐丰富。但是这种看似轰轰烈烈的活动背后究竟有多少实质性的收获呢?有关当局却并未给出回答。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质及目的在于让中国的文化在国外扎根,深度发挥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并不只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化表演,斥巨资打造的一场秀,新奇之后无法取得实质的效果。就当前国内的形式来看,无论是举办文艺活动的地方政府还是参与文化活动的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我国的文化输出战略存在误解。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甚至为了形式舍弃内容,更将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数量作为竞争业绩的首要内容,全然不顾其实际的收效如何。还有部分群体只将文化“走出去”视作出口转内销的有效途径,卖力的争取出国表演只为“镀金”,以期回国之后相同的表演能收取高昂的门票,提高自己的利润所得。在这种错位文化意识的指导下,文化的输出很难做到“因地制宜”。
(二)文化的吸引力较差
就目前来看,西方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是符号化的,说起中国就想起“茶叶”“脸谱”以及“汉字”等象征符号,但是其中所蕴含的茶文化、京剧文化和汉字文化却并没有人了解。出现这种结果与我国文化的输出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迎合西方的快餐文化,我国的文化输出模式也在“删繁就简”,将深层的中华文化浓缩为简单的文化符号,这种输出方式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西方对我国的文化很容易形成记忆,但最大的弊端是中华文化被简单的符号化,难以发挥真正的文化吸引力。另外,在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之下,我们对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而蕴藏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人中的体现度也不高,大多数文化热潮的兴起也只是源于一时的社会热点,类似于早些年百家讲坛的于丹掀起的孔子热潮,也类似于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掀起的文化传播热潮。这将导致我国的文化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难以在国际范围内产生文化的吸引力,因此复兴失落的传统文化将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关键的一步。
(三)高素质人才不足
中华文化“走出去”离不开人才的推动,目前来看,我国文化输出急需两类高素质的人才,一类是高水平的翻译型人才,另一类是综合型的对外汉语教师。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是以文言文的形式作为传递文化内涵的载体,文言文难以使用英语直接进行翻译,即便是翻译过来其中的文化内涵也难以体现,因此,文化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外国人的学习热情也难以持续。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水平翻译人员的不足,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无法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共鸣。由于中文与西方语言体系截然不同,要想推出细致而准确的文学译作所花费的时间会令许多中外出版商望而却步,以至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的主任吴伟说:“最理想的译者是国外的汉学家,他们既精通自己国家的语言,又了解中华文化,并且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5]吴主任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本土化的翻译对欧美系语言的使用习惯了解很不足,这就造成语言转述的说服力薄弱。因此,承担我国中文翻译的重担也就落在了国外译者的身上,但是国外学者对我国文化典故的了解并非十分到位且其一直深处西方社会的发展影响之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免存在偏差,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难再现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此外,全球孔子学院的建立使得我国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为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文化对外输出的主力,其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精通两国语言,更需熟知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国外语言表达习俗,还得具备高超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传递给国外的学生。
(四) 文化产业实力薄弱
中华文化真正的物质载体就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但以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很难担负文化输出的重任。首先,缺乏优质的文化产品。虽然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出版的读物不计其数,但真正在国际范围内起到影响的并不多见,更没有类似于美国迪士尼乐园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动漫人物,就连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也是被冠以美国的意识形态之后推出的,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国产文化的代表。其次,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并不完善。产业链条的断层导致优质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中未能发挥其最大的商业功效。还有,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使用的相关技术仍旧处于传统技术的阶段,使用的生产工具也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淘汰遗留下来的,这种技术的落后使得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也导致我国文化的输出战略的困难程度加深。另外,我国设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难以与国外的文化创意园区相匹敌,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成为创意的源泉之地。最后,政府严苛的行政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文化产品的流通。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这种属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导向,所以上映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出版的纸质读物都有一套严格的行政审核的流程,这一系列冗长的审核流程既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及时销售和后期流通,更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实现。缺乏优质的产品、完善的产业链条、创新创意的文化氛围、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等都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薄弱,难以成为中华文化的坚实载体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强力助推器。
改革开放后,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高层看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价值,坚持以多种方式促进中华文化迈出国门,迈向世界。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就,很多相声、民歌等传统文化领域都见到了外国学者的身影,这些国外学者已经成为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有效提高了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适应力和影响力。但如前所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仍然存在很多的现实困境,面对这些问题,习总于近日重提“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标,通过文化软实力项目的投入与建设,争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建成命运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6]。相信“一带一路”构想的再度重提定会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克服实际问题的重要契机。基于目前的战略新格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推动者和战略的实施者——政府与企业,都应当积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求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机制与途径。实现以“丝路梦”成就中国梦,助推世界梦[7]。
(一)国家层面的宏观把控
“一带一路”传播与交流合作目标及其路径的实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多重战略关系、多种促进手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8],这就需要国家进行宏观战略层面的调控与指导,使得不同的利益主体可以相互促进、共谋发展,同时国家也可以以战略的视角对国内的资源进行调配,由内而外的开展战略行动,推动文化输出战略目标的实现。
1.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福柯认为权力是无处不在的,包括话语亦隐含着一种权力[9]。亨廷顿指出,文化总是追随着权力。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和自负感,并大大增强自己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它文化的吸收力。相反,经济和军事权力的下降会导致自我怀疑、认同危机,并导致到其它文化中寻求经济军事和政治成功的要诀[10]。福柯和亨廷顿都强调了综合国力对文化输出的重要价值,也就是说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定要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作为支撑,对外发出的声音才能更有力。此外,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我国对国外的交流、借鉴与学习,否则即使国外的文化强国将先进的文化输出模式拱手相送,我国文化“走出去”也未必能得以实现。西方国家之所以可以强势的输出带有西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文化价值观念正是因为其综合国力的强大,能对别的国家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这与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时期极为相似,汉唐时期我国的文化传统远超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这也为我国当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因此,很多国家派出“遣唐使”来我国学习交流。所以,提高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路径之一便是提高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加强能源、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此外,在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完善与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平台的建设,例如文化的传播服务平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平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渠道等,为文化的输出提供物质保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输出的质量,使沿线国家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度有所提高。
2.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
教育的成败关乎人才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而教育和人才的发展在于科学的谋划[11]。我国对具有国际眼光、国际思维、专业知识的外交人才、网络人才、民间组织人才都比较匮乏。创意型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文化的创新、翻译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外交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文化的输出、网络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民间组织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文化的基层落实,面对种种人才的断层,我国急需建立专业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校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我国必须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完善学校的课程,在丰富理论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为这些人才提供出国锻炼的机会。其次,注重对高水平人才的引进。由于我国的文化输出战略起步较晚,与美国的文化输出相比仍然具有显著差异,所以高水平人才很多都是华侨、华裔,其对美国的文化输出模式、国际交流模式较为熟悉,所以我国应当积极注重对海外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为我国的文化输出战略注入新的人才活力。最后,注重对民间组织人才的重用。很多民间文化组织中的人才不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其更具备了管理者的素质,且借助于民间组织的形式可以解决很多政府等官方不便解决的问题,还能促进文化的民间传播。所以,我国政府一定要注重对民间组织人才的培养和重用,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3.转变文化的输出方式
“一带一路”战略体系博大精深、影响广泛而深远,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输出机制,否则不但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更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不满。文化输出机制的完善应当从如下几步入手:第一步,文化的输出重在“宣传”。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沟通交流机会明显增加,虽然我国有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想法,但是并不能借此对别国的文化进行说教与侵犯,文化没有高低贵贱,我们是在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我国的文化输出一定要打动人心,让沿线国家忽略文化的差异性,从心底接受我国的文化,而不是漠视规则强制进行文化的输出。第二步,文化的输出应注重“包装”。各国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也具有共生性,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贸易交流的传统,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便利。所以我国的文化输出战略应当擅长对输出的文化进行“包装”,以沿线国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输出传统文化,在加强文化输出传播的同时也能提高我国文化的柔性及适应力。最后一步,丰富文化输出的模式。“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多国、多政府、多地区,所以不仅文化输出的战略方向应当多元化,输出的手段渠道也应不断丰富完善。我国政府应当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的同时,鼓励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从侧面扩大文化输出的范围。此外,我国主流媒体的宣传应与互联网文化的传播同步进行,其传播效率与传播效果更能引起当地群众的共鸣。政府协助的多元化的文化输出模式极易产生协同效应,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强有力的保障。
4.推动各国间磋商机制的形成
“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涉及多个国家、地区与政府,也存在着民族、宗教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各国人民能否树立对文化交流的正确认识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亦或地方政府能否充分重视该战略并合理的配置资源都对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实际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在东盟、亚欧等国际会议上强调“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倡导以法律、文件以及公告等形式形成国家间协调磋商机制,时常以论坛的形式展开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各个国家形成“高层认可—中层执行—基层支持”的良好渠道,使各国的资源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率,文化的输出、交流得到良好的回应。此外,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这种协商机制也能对文化交流战略的开展、文化冲突的化解起到指导作用。
5.注重文化输出的反馈
前文中提到,我国的文化输出过于强调形式,但是对文化的输出效果、输出的影响如何并未形成顺畅的反馈机制,这将非常不利于对我国的现有文化输出模式进行评估与改进。借“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我国政府可以在互联网设立文化反馈中心、在沿线国家设立文化输出效果的调查研究机构,对文化输出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的追踪研究,随时根据国家、地区的不同改进文化的输出模式,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同时,随着沿线反馈中心、反馈机构的不断完善,其将发展成为我国文化改进的重要渠道,也必然成为今后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种反馈也包括我国文化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碰撞的反馈,这一方面的反馈有助于我国更加全面的了解国外文化,吸取其长处,为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战略的不断完善。
(二)企业的切实配合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除了政府需要进行战略把控,我国的文化企业更需要自立、自强,在配合国家政策的同时,充分把握文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使企业率先走出国门,以企业的力量作为支撑,推动文化输出战略的开展与落实。
1.积极投身国际市场的开发
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企业的资本实力薄弱,没有对国际市场开发的经验,集群化效应体现不明显,很多中小文化企业更是缺乏走出国门的实力。尽管已经有部分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企业通过寻求海外代理商或海外投资的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的开发,但仍旧不能改变我国文化企业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产品国际化竞争力较弱的现状。这就需要我国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和搭建各种国际文化传播平台,探索和发展文化传播与交流新形式[12]。通过参与国际文化平台的搭建我国文化企业能够加深对国际市场竞争准则与贸易格局的了解,在探索市场竞争新模式的同时结识更多的海内外合作伙伴,对今后的文化企业的境外投资建厂以及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后期销售更加有利。此外,对于中小文化企业而言,实现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最佳途径便是积极寻求与大型文化企业的合作,形成一体化的战略联盟或产业链条,依托大企业的实力带动自身的发展。这种大、中、小企业的联合,既能够降低大型文化企业的成本,弥补企业发展中的不足,又能帮助小型文化企业把握机遇加速产品的对外流通。同时,这种产业的集群效应在加强我国文化企业海外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能促进我国国内文化产业园区的完善,成为文化产业的智力后盾。
2.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品牌的打造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凝聚力和内在精神支撑,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失去了传统文化,就等于一个国家丧失了文化主权[1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如果我国文化企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在国际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我国文化企业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充分认识到“内容为王”的重要性[12]。“走出去”的文化产品、文化形象、文化标识不能只徒有其表或只是一个空的符号,更要将我国的传统思想融入其中,使其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生命力,能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的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文化毕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即使其核心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但其外在的形式过于陈旧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这就需要我国文化企业不能只是急功近利的开发文化产品,更应当潜心研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促使沿线国家更容易对我国的文化产业产生认可。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国认可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品牌的打造力度不足,而强有力的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加速企业对市场地占领,更可以使企业在对文化产品的开发中获得很高的商业价值。所以,我国的文化企业需要在充分开发我国的传统文化,提炼出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属于我国的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最后,我国的文化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技术加大对我国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度,促使沿线国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国的文化品牌。
3.不断探索完善文化产品的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的商业发展程度不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与韩国、日本等国也存在滞后至少10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市场的主体的企业,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高档文化产品之余,还要努力拓宽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加深其市场化的程度,使得任何一个文化产品的畅销都能带动相关边文化产品的兴起或发展。更要摆正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正确认识,谨慎选址。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市场、科研以及相关产业的密集程度,发挥文化产业的知识集群效应,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创意并存,或者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协同相应,促进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战略的形成,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扩大销量。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个新的经济增长点[8]。还有,文化企业应当尽量丰富自己的投融资渠道,在投资方面,注重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在投资方式上尽量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将投资的对象选为自古就有商业贸易的、有较为相似的传统文化的“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在减少贸易壁垒的同时提高并购成功的可能性。在融资方面,文化企业需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国家补助、银行贷款、民间资助等融资方式的交互式发展。最后,我国的文化企业应当注重外向型企业文化的培养。这样我国的文化企业在与沿线国家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很容易发挥企业文化的柔性,及时随沿线国家地方特色的不同而转变文化产品的输出模式与传播模式,减少贸易摩擦与文化产品水土不服的概率,提高文化企业的跨国生存力。
〔1〕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2〕 曾婕,沈壮海,刘水静.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及其实践研究[J].汉江论坛,2016(2):5-14.
〔3〕 何颖.贵在“融”,重在“实”——浅谈国企“走出去”战略之文化融合[J].中外企业文化,2015(7):58-59.
〔4〕 张敏.“法国模式”应对金融危机下的文化事业[J].法国研究,2010(1):61-65.
〔5〕 彭姝祎.法国对外文化活动及其启示[J].对外传播,2010(8):17-18.
〔6〕 李希光.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与丝绸之路文化复兴[J].当代传播,2016(6):24-26.
〔7〕 王义桅.“一带一路”的文明解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21.
〔8〕 隗斌贤.“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战略及其对策[J].浙江学刊,2016(2):214-219.
〔9〕 胡惠林等.变革与创新:中国文化产业新突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412.
〔10〕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2.
〔11〕 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4-22.
〔12〕 卫志民.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问题研究:制约与突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72-77.
〔13〕 杨生平.超越式继承:从中国道路的选择看传统文化的发展[J].红旗文稿,2010(16):25.
(责任编辑 吴 星)
The Research about Chinese Culture's "going o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CAO Ai-jun, CHEN Si
(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anzhou, Gansu 730070)
With the culture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many countries develop fierce competition around the culture, therefore, China actively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is very necessary in strategy. Based on this, the central leaders put forward the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become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to go out of the country, to the world. China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ountries along, exam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t present, from the two levels of national and corporate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strategy, using Chinese culture unique charm to protect national security,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strategy; national level; enterprise level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6.021
2016-11-05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6.021.html < class="emphasis_bold">网络出版时间
时间:2016-12-20 15:30
曹爱军(1977—),男,甘肃灵台人,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专业),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战略管理。
G1
A
1007-6875(2016)06-0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