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研究

2016-03-15 11:29王予红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

王予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校企联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研究

王予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摘要:现如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之下受益的是学生,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这已经引起校企双方的重视。但是,在这个大的环境下,学校的师资力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建立师资队伍的道路也会愈加困难,因此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与经验,对解决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方案。

关键词:校企业联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研究

在相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下,职业学院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也需要发生一定的转变,学校本身要根据地方经济情况以及发展状况,来建设符合当代发展趋势条件的师资队伍,并需根据办学定位和企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学院将培养出的学生都应具备创新能力、适应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

一、师资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案

校企联姻模式固然具有可持续性,可实行性。但具体实施下来同样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说,校企之间的合作需要政府参与其中,政府起到调节剂的作用,如果政府这边不能全力支持和协调的话,学校培育出来的精英会失去一条“捷径”;企业之所以会和院校合作,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自身利益,然而,企业得不到想要的利益,他们刚开始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还有就是院校师资队伍的后续工作没有开展好等都会给校企联姻带来困境,校企双方的工作都无法顺利进行下去。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提出解决方案:(1)政府的参与是校企联姻模式开展下去的前提,高职院校必须先解决好政府这边,积极与政府沟通,政府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企业介绍给院校,开展合作;(2)院校必须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企业会看重企业形象,投资回报等因素,院校应调整师资力量,制定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这样企业能得到效益,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也能得到实践锻炼,校企双方的形象在社会中得到提升,逐渐地会有更多企业与院校合作,最后校企模式也能体现出可持续性发展;(3)院校可以从企业中邀请优秀职员来校学习,同时也可将校内的教师送到企业里学习,这样院校师资力量会不断提升;(4)地方政府应该全力扶持校企联姻模式,校企合作中具备高能力的人才应该得到关注并且可以建立为一支高效的师资队伍。但是这种人才的培养具有潜在性,可持续性,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效益。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作用,政府也可颁布一份关于校企双方应尽到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的方针,这样对以后出现的问题可以很公平地解决;

二、“送出去、请进来”模式的建立办法

(一)不同阶段企业与院校协作

1.院校与大型企业协作,以给予利益和学习为主。地方或多或少都有大型企业,所以的大型企业,已具备完善企业制度、良好的企业形象、深入人心的企业的文化、管理方面、核心技术等都达到高标准层次。因此,院校要抓住大型企业想要什么为出发点,派送出他们想要的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全面的,适用的应用型人才。当然,院校也要为自己考虑,送出去的教师主要以学习为主,学习大型企业的文化,员工培养方式,管理制度,科技技术等多方面。怎样让大型企业对此合作产生兴趣,这需要双方进行沟通,院校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公司的方案供他们参考,例如,可以将院校里的某个实验室以大型企业名命名或在学校里设置与企业合作的精品课程,这对企业形象的提升有益无害。让院校里最优秀的教师到企业里担任科研主任或其他重要职务,这样不仅企业的竞争度得到提升,教师也可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信息,加入企业优秀的科研团队里去学习。从某方面看,也是双赢的过程。

2.院校与中小企业协作,以技术服务为主。相对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显现出其弊端就是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资金也不够充足,没有自己的科研技术,只有靠像大型企业的专利产品来维持经营,这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瓶颈。依然是从中小企业想要什么出发,他们缺的是技术,所以,院校可以从这方面考虑,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职工业务培训、树立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提高了企业竞争力的同时,院校在社会中的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3.院校与紧密企业协作,以培养、沟通、管理为主。紧密企业是与院校合作最为可靠的合作平台。因为双方的合作最为普遍,并且双方都已建立了深厚信任,合作模式、管理制度、利益分配等都已经成熟规范。双方都以培养人才、沟通问题、管理体制为主。院校可以送出优秀的教师或学生进入企业学习;与企业沟通达成一致,在院校建立培训实践基地,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院校教师学生都可以在里面熟悉产品生产流程,近一步锻炼了教师操作能力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紧密型企业合作是提升教师力量的基础,保证整体力量稳步上升,也是一个管理教师,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

(二)阶段培训、管理教师资源

院校的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要想管理好师资,就必须先清楚“双师”模式中,企业需求怎么样的人才。处于不同阶段层次的教师,培训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各个教师在企业中的价值。

1.纳入新教师。每届新毕业的高效毕业生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们在学校大多时间接触的是理论知识,很少有实践经验,操作能力也一般。但这并不要紧,可以派送他们进入企业学习实践或可研机构实习,使他们的基本技能得到提升,也慢慢适应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条件也必须严格,拥有专业资格证书是基本条件。院校还要定期地派送教师去参加一些关于企业管理、文化、组织的培训课,并且要进行考核,不通过的继续参加培训。需要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还有企业中的高技能人才,他们技术精湛,实际中的问题基本都可解决,但是以前没很好的接受系统的教学培训,不会巧妙地给学生讲述知识,缺少教学技能,还需要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很重要。然而,引进的一些来自普通高校高级人才,由于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却只是书面上得到的。企业看重的是经验,他们就是缺少这种实践经历,所以给学生讲述的知识也是不够全面的。他们和技术骨干、带头人一样,具有科研转化力,但工作前需要到企业去实践。

2.院校普通师资。一般教师具有一般服务能力,他们可以很好的传授课堂知识;可以去企业学习,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生产工艺,参加一些基本的培训等;提出一些企业遇到的问题比如,管理、创新、产品制备等方面,并提出可行性措施;提交一些教育类方案和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

3.院校领域权威人员。这些人士院校的核心体现,他们具备最高水平的技术能力、专业学术知识。这些人应该加入科研团队参与更高水准的科研领域,研究出核心价值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院校应当鼓励他们进一步与地方相关行业沟通合作,通过参加不同会议,如,关于专业定义会议,专业制定会议,其他各院校带头人组织的委员会等,可以从中获取前沿科技技术和详细信息,为院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探究

(一)资源共享模式

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各大院校可以在校外建设科研机构,简言之就是把科研场所建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积极借鉴企业的科研优势来带动院校的科学研究,与企业加强联系,实现技能和知识的共同提高,同时还能和企业的研发单位工作合作研究新的项目,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另外,各院校可以将企业的成产车间引入学校,在学校里建设企业的厂房车间,将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平时的实践技能操作课能进去车间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既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目标,又能在实践中教学,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企业在院校建设的生产车间成为学生的校内实践基地。这中资源共享的模式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十分有利,在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能提高各院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需要购买的新设备和教学训练生产的设施,这些资金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一般可以采用股份制进行实际操作运行,努力实现教学实践和生产操作的完美结合,资源共享。这样的合作能极大的减小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只有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才能实现双方长期的合作愿望,将校企合作达到巅峰。

(二)科研成果共享模式

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还要实现科研成果共享模式,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技能人才和教学科研成果;企业的成果主要是指企业的产品、研发的新技术、新的工艺方法等。因此,合作双方应该建立一个校企科研成果共享模式,所谓共享就是说企业要积极录用学校每年的优秀毕业生,加强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让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吸收企业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方法,并把它们教给学生,让学生能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企业新的技术工艺得到传承,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实现共享模式之后,企业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的优秀人才给企业带来新的生产效益,院校可以依靠企业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企业是院校服务的目标,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只有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合作,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人才,学校才能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合理教学,这样能极大的较低合作双方人力资源的成本。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团队的人员由双方优秀的教师和车间师傅担任,这样就能真正的实现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团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担负着教育和生产的双重责任,这样就实现了教育和生产的合理分配,不仅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能完成生产的任务,使合作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使校企合作再一次达到双赢的境界。

四、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是利用各自资源通过协作方式达到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从而为双方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是一种利益模式;以“送出去,请进来”为建立“双师素质”模式的途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校企联姻模式的有效发展不单单靠学校和企业的努力,同样需要政府和社会多个因素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对地方经济发展才会做出巨大贡献,发挥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翠华.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1,(12):14-16.

[2]杨圣春.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方利益均衡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04-106.

[3]程云燕.校企互利双赢共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J].教育与职业,2010,(27):172-173.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航海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