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菊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的思想探析
杨惠菊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各种考察、调研、会议上多次提到“美丽乡村”,其关于“美丽乡村”的理论观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丽乡村;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核心价值观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和农村在目前分别是“四化”同步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比较薄弱的环节。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确定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遵循的指导思想、确立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关键取决于这关键的五年。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体化表达。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理论依据: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形成关系。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桐山村说,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这一席话体现习近平对城乡一体化的充分重视,为进一步建设新型农村指明了方向,美丽乡村建设最终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不是让政府官员得到实惠,充分表现了习近平对民生的重视,对百姓的关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二)制度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习近平在谈治国理政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13年5月,在主持干部学习会议上,习近平说到生态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只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真正落实了,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融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等各个方面,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呼吸的空气才会更清新、少雾霾,我们的饮用水才会更丰富、少污染,生态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建设“美丽中国”才能指日可待。
(三)合理规划:尊重自然规律
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务必要符合农村实际情况,遵循规律,体现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各乡村人民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资源禀赋。合理科学的规划好各地区的有效方式,依托各个地区的资源优势,引导村庄走特色发展道路,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如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丰山镇,作为华安县工业区,依托开发区交通便捷,区域位置明显的优势,至2010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来,引进项目21个,总投资99.6亿元初步形成机械制造、家具、建材、光电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多数集中在丰山镇中心处,其他村种植蔬菜、养殖畜牧业、种植农作物等为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镇化乡村。
(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工作重点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也强调各相关部门要抓好粮食的安全。
我国虽然是农业生产大国,但是近几年来,农业产量的增加值在全国GDP所占的比重出现下降的形势。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2012年58958万吨,2013年60194万吨,2014 年60710万吨,粮食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2.1%,0.8%;我国虽是粮食产量大国,2010年大豆产量1450万吨,2011年1350万吨,2012年1277.4万吨,2013年1220万吨,呈现负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进口粮食也大幅度增加,2010年进口5480万吨,2011年5264万吨,2012年5838万吨,2013年6338万吨,进口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加上我国是人口大国,我国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只约390千克,远远低于美国的840千克,西欧的450千克。
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装备,发展可持续、集约化的农业现代化,例如,“浙江模式”就是典型的土地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他们突出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形成生态高效和特色精品的发展方式,以此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其次,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这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这样一来可降低农业生产的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二来可带动农业与其他行业一起发展,形成农业一体化体系,改变当前大部分地区小户经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最后,积极培养新型的农业人才。当前我国多数地区农业生产者受教育水平均不高,生产技能不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培训培育具有科学文化与劳动技能相结合的新型农民,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率。
(二)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核心问题是收入问题。2015年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收入联系增长,增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的收入在逐年缩小,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城乡的差距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我国农业比重在下降,农业生产的成本以及农产品的价格收到了限制,农民的增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应当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村财政支持的力度,健全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发展,最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千方百计的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一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农村的环境一旦被破坏,要恢复就会相当难;乡村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归属,是人民思念家乡的家园,农村的美一旦消失了,人们的乡愁也将无处寄托。
因此,要进行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不能过度的撤村或者简单的并居,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在马路、路灯、水质、服务方面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其次,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合理引进工业,制定严格、可行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并认真贯彻和落实,体现新农村的特点,注重乡村的味道,正如习近平所说的留住青山绿水。
2012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之一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建设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各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美丽乡村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即国富民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之一,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物质保障。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的人口众多,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努力实现农村人口的富,才能实现全中国的富。
民主即人民民主,她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要求乡村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村委会的事务要公开、进行民主监督。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乡村文明建设是美丽农村建设的灵魂,贯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也是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要努力开展各种乡村文明宣传、教育,弘扬各乡村当地的文化特色并开展相关的活动,如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乡村可举办木偶戏、闽南戏剧等文化盛宴,改善当地的民风民俗,提高乡村文明的效果。
和谐体现事物之间的相辅相成,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维护乡村中各种关系的和谐发展,明确村委会和党委会各自的职能,更好地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各种事务的顺利开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体现了人们在意志、发展等方面的自由。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人们意志,给乡村留下自由的空间,让大自然的生物有自由生长的环境;让农作物的生产、流通自由;让人们有自由娱乐的空间、自由呼吸的空气;城乡之间人们的较自由流动。
平等体现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城乡之间人们的基本权益能够平等;各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实现尽可能的平等;乡村人民的发展机会均等;人民的收入能够尽可能实现平衡。
公正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干部办事公正,不徇私、不滥用权力,能够广泛地听取人们的宝贵意见,敢于接受人民的监督,百姓们要敢于同黑暗势力做斗争,维护正义。
法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美丽乡村建设要进行法治政府、法治乡村的建设。乡村的人们由于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原因,民众的法律知识比较欠缺,法律意识也比较单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举办各种法律宣传教育,举办有关法律的活动,让民众通过聆听、参与等多种形式,营造出公正执法,依法办事的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体现公民对祖国的情感。公民爱国包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农民群众爱自己的家乡就会积极投身美丽家乡建设的各个事业当中,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业是对人们从事职业的道德标准之一。敬业要求农民群众热爱劳动,积极创造劳动成果外,同时也对广大的村干部提出了要求,村干部要甘于平凡学会奉献,用自己的热情、知识为群众办事,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当好人民群众的好干部,树立典范的榜样。
诚信体现人的诚实劳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友善体现人与人之间互助友好的人际关系。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和道德行为准则,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人民群众彼此诚信,团结友善,让彼此都生活在友好、快乐的氛围中;生活在宽容、善良的气息里,共同营造幸福美满的幸福生活氛围,共同建设和谐幸福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徐水华,陈璇.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J].求实,2014,(11):16-21.
[2]彭腾.习近平“三农”思想初探[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经济研究,2015,(1):85-90.
[3]韩祥瑞.“强富美”要成为“三农”新标签.共产党员(河北),2015,(8):30.
[4]瞿印礼.周博.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判断[J].农业经济,2015,(6):4-5.
[5]范恒山.陶良虎.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案例[M].人民出版社,2014,(12):99-104.
[6]许彩玲.李建建.习近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的多维透视.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7-23.
[7]王洋洋.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究.科技文汇,2015,(6):185-186.
[8]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