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视域下我国休闲方式的当代变革及社会意义

2016-03-15 09:22何志玉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变革发展

何志玉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人民幸福视域下我国休闲方式的当代变革及社会意义

何志玉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休闲方式是人追求幸福的方式,是人谋求更好生存发展的方式,是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幸福状态的直接反映。在我国,休闲方式自古有之,也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迄今最为重大、最为深刻的变革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其变革是全方位的、立体型的,并表现出了一系列基本特征,这种变革是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的生动体现,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它对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人民的幸福、增进人民的福祉,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人民幸福;改革开放;休闲方式;社会意义

休闲方式是人从事休闲活动的方式,是人和社会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也是对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方式。休闲方式作为社会的人在工作、劳动之外的自由支配时间里所展开的闲暇性活动的方式,作为能动的人追求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完善的活动方式,不仅体现了人的幸福状态,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而且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态,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休闲方式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变化发展的状况是不同的,社会意义也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社会的变革必然推动休闲方式的变革,形成更为重要的社会作用、凸显更为突出的社会意义。在我国,正是改革开放这一新时期的新的伟大变革,导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和人民幸福感的明显提升,也导致人民的休闲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为此,基于人民幸福的视域,认真探讨我国休闲方式的当代变革及其社会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一、人民幸福的本质与我国休闲方式的联系

幸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们以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状况、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的积极心理体验,是人们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满意、认可的主观感受,是人们衡量、判断自己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尺度。对幸福的追求确证着人是社会的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完善自我、追求理想的能动存在物,而人之外的动物则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存在物,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不可能自觉地完善自我、追求理想,因此,动物无所谓幸福,更不可能主动追求幸福,幸福是属人的,是社会的特有范畴、人类的理想状态。

人的幸福与人民幸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联系是,它们都体现了社会的人对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心理体验和对生活条件满意、认可的主观感受,都凸显了愉悦的心情和生活的认同感,都是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区别是,幸福的主体有差异,即“谁幸福”是不完全一样的,人的幸福的主体是泛指的人,是缺乏具体指向、界定的人,而人民幸福的主体是人民,是特指的人,这样的人是特定质的规定性和特定量的规定性相统一的人,就我国当前而言,人民是指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族人民,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幸福就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体现的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对生存发展环境、对社会生活条件的满意感、幸福感。明确这一点,对我们正确理解人民幸福的深刻本质是非常有益的。

实现人民幸福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并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36而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56。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三大科学内涵和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机统一整体。从根本上讲,国家富强的“国家梦”和民族振兴的“民族梦”最终统一于人民幸福的“人民梦”,因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所以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1]40,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增进人民福祉,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幸福观和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

其一,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幸福观和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改变中国命运、促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就把实现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如此,“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建党95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才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好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正是基于这一为民情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2]并要求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幸福观和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深刻揭示,他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特别是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阐明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为了谁,发展成果属于谁、归谁享有的问题。邓小平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沿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9

其三,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幸福观和为民情怀,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确实,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虽然历经磨难仍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更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4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幸福观和为民情怀,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把我们党的宗旨、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人民的追求有机统一起来了。

那么,人民幸福与我国的休闲方式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笔者认为,人民幸福与我国的休闲方式具有紧密的、内在的联系。首先,二者的基本条件具有相通性。人民幸福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满意度、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度、社会的和谐稳定度、人的发展完善度、人的收入的增加度、人的自由时间的支配度、人生存发展状态的认知度等等,而我国的休闲方式是人民在工作、劳动之外的自由支配时间里所展开的闲暇性活动的方式,这样的活动方式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方式,也必须以上述条件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人的发展完善,没有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没有必要的自由支配时间,没有对自己生存发展状态的认知,也不会有我国休闲活动的现实进行和蓬勃发展,更谈不上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了。其次,二者的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人民幸福是广大人民对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心理体验和对社会生活条件满意、认可的主观感受,带来的是欢快、愉悦的心情和符合生活期盼的感受,凸显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其价值追求就是生活的美好和人的发展完善;而我国的休闲方式作为广大人民休闲活动的样式或模式,是人们在工作、劳动之外所从事的闲暇性活动的方式,也是自主性很强、自由度很大的活动方式,是非谋生性、非物质功利性的自由自在的活动方式,带来的是身心的松弛、愉悦、健康,凸显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其价值追求同样是生活的美好和人的发展完善。

因此,从上述意义上说,我国的休闲方式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方式,是人民谋求更好生存发展的方式,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幸福状态的直接反映,它对实现人民的幸福、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作用和意义。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方式的变革及其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休闲,因为它体现着人的本性,体现着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体现着社会的发展状态,无论是从生物性上看还是从社会性上看,都是必须的、一定如此的。从生物性上看,人如果不凭借一定的休闲方式去从事一定的休闲性活动,离开了劳之休闲,整日处于劳作状态,那么,人的生理器官就会衰竭、生命机体就会死亡,而没有了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人,也不会有社会这一人的共同体,更谈不上人和社会的发展。从社会性上看,社会的人是有意识的人,是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生存发展需要的人,为了自己的持续存在和不断发展,为了自己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得以延续和进步,人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休闲方式修身养性,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保障人和社会的存在、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人必须这样做、必然这样做,这也确证了现实的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社会存在物。休闲方式越丰富、越高级,也表明人的发展程度、人的生活幸福程度、社会的进步程度越高。由此我们可以说,人的休闲方式同样是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休闲方式也是社会性突出的方式,它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这也体现了人的休闲方式的历史性和发展性。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看,人的休闲方式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其变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社会进步的程度、社会和谐稳定的状况、社会财富的多寡、公平分配的程度、个人收入的状况、生活状况的改善、闲暇时间的长短、休闲设施的现状、休闲行为的认知等直接相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休闲状态及方式也是不同的。就我国而言,休闲方式自古有之,也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迄今最为重大、最为深刻的变革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也表明了休闲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和结果。

改革开放确实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通过这场革命,“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1]94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也正是有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和社会变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社会的进一步和谐稳定、社会财富的明显增长、公平分配的明显客观、个人收入的明显增加、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闲暇时间的明显增多、休闲设施的明显改善、休闲观念的不断更新等等,从而使作为体现人民幸福状态的休闲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1.休闲形式的变革与休闲内容的变革

我国当代休闲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形式上看,新的形式不断呈现,种类越来越多,就休闲旅游讲,除传统的公园游、近郊游、名胜古迹游等之外,又新增了出国游、自驾游、长途徒步游、长途骑行游、民族文化游、边远乡村游、高山攀岩游、空中滑翔游、深海探险游等等;从内容上看,确实是内容不断充实,越来越新颖,与乡村游密切相关的农家乐的发展就是这样,现在已是吃、住、游、养一条龙,使人们能食绿色食品,住农家小院,吸新鲜空气,游青山绿水,养怡然之性,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2.休闲时间的变革与休闲空间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休闲时间和休闲空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休闲时间明显增多,我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使人们每周自由支配的时间实现了翻番;同时,节假日也增多,除原有的元旦节、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的假日外,又新增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假日,同时还将节假日与周末休息日连在一起,形成了多个小长假,使人们能更好地安排长时间、远距离、多空间的休闲活动。二是休闲空间明显扩大,如现在人们休闲活动的空间已从陆地拓展到天空、海洋,从城市拓展到乡村,从近郊拓展到边远山区,从国内拓展到国外。特别是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了虚拟世界和虚拟活动方式,使人们可以在虚拟时空中从事虚拟休闲活动,突破了物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不可超越性和物理空间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变换性,在休闲时空的选择上面更大、自由度更高。

3.休闲方法的变革与休闲手段的变革

在当今中国,休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先进,如人们健身的方法就越来越多,计算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效果的方法越来越智能化,健身的手段即工具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自动化,效果也越来越好,这对提高人们运动健身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休闲观念的变革与休闲行为的变革

一般说来,休闲观念与休闲行为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休闲观念支配着人们的休闲行为,人们的休闲行为体现着人们的休闲观念,人们的休闲观念变革了,必然会导致人们休闲行为的变革,而休闲行为的变革也确证了人们休闲观念的变革。随着与世界的接轨,随着休闲对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日显突出,随着各种社会条件的日趋完善,人们的休闲观念也发生了变革,愿意支出更多的经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休闲活动,促进身心的健康。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的休闲行为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如参与休闲活动越来越主动,选择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多样,坚持休闲活动的意志力越来越强,修身养性的效果越来越好。

我国休闲方式的变革表现出了以下基本特征:其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我国休闲方式变革的过程中,既继承保留了传统的方式,又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了新的方式,做到了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条件下的继承,使休闲方式的变革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如就舞蹈而言,就既保留并弘扬了各种民族的、传统的舞蹈形式,又新增了健身舞、广场舞等等,使舞蹈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其二,民族与世界的接轨。随着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我国的休闲方式正在实现民族的方式与世界的方式的接轨,这种接轨表现为中国民族的休闲方式融入世界,世界的休闲方式影响中国。如中国的武术正在传入世界各地,受到了越来越多民族和人群的喜爱,而国外刺激性很强的攀岩、蹦极、滑翔、海底探险等运动也正在中国流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其三,城市与乡村的交汇。改革开放的成果既惠及了城市,也惠及了乡村,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休闲方式的变革既发生在城市,也发生在乡村,并且正在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交汇,如旅游观光已越来越成为城乡人民的共同爱好,城市的公园、博物馆、大剧院、游乐场,乡村的田园风光、秀丽景色、民风民俗、农家乐,正成为城乡交汇的平台和载体。其四,现实与虚拟的融合。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科技、信息科技、网络科技、虚拟现实科技等的发展,导致了网络虚拟世界的形成和虚拟性活动的兴起,使人们的休闲活动既可以在物理的现实世界中开展,又可以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进行,使休闲方式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休闲方式的科技含量。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休闲方式的当代变革和基本特征是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的生动体现,也是改革开放这一新时期的伟大革命和深刻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

三、我国休闲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休闲方式是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的幸福的重要体现,是人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休闲方式的社会意义就是对人生存发展的意义,就是对人的幸福的意义,就是对人的幸福生活的意义。这几者也是相互联系的,人追求更好地生存发展,就是追求幸福的感受,就是追求幸福的生活。而我国休闲方式当代变革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增进我国人民的幸福,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归根到底,就是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幸福,这也是我们正确理解我国休闲方式变革的社会意义的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相统一的视角强调了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而且为怎样实现人民的幸福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即2016年1月在重庆视察时强调的“推进共享”。“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解决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国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二是中国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三是中国发展的终极目标究竟为了谁。因而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创新发展,讲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讲的是发展方式和发展状态问题;共享发展,讲的是发展的着眼点和归宿问题,讲的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共享”前面加上“推进”二字,就是强调要更好地、进一步地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民深切地感受幸福,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我国休闲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了人民的发展,凸显了人民的幸福,反映了人民的福祉,因而对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人民的幸福、增进人民的福祉,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1.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正是由于休闲活动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幸福的重要方面,因而我国人民能通过这一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正确性和与自己前途、命运的紧紧相连性、密切相关性,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亲身感受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36亲身感受到休闲方式变革对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对自我完善的重要功能、对实现幸福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对改革开放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自豪感、凝聚力

通过我国休闲方式的当代变革,使大家看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了自己生活的显著改善和获得感、幸福感的不断提升,深深感受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1]71进而使大家看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和中国人民的美好前景,从而有利于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不断地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不断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朝气蓬勃、满怀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

3.有助于增强我国人民的责任感、创造力

正是通过休闲方式的深刻变革,使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中国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幸福,而这对于增强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全体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增强了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激发了每个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人民幸福的不断推进,才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1]40

我国休闲方式变革在思想观念方面所体现出的社会意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助于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人民更好地投身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更好地促进人民幸福和增进人民福祉,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创造中国奇迹。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3]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责任编辑:黄 昇]

D58

A

1002-6924(2016)10-065-070

何志玉,贵阳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休闲活动。

猜你喜欢
变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变革开始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海尔变革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夺变革先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