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华 王辉 魏斌
旅游体验视角下遗产活化路径探析*
——以红山文化遗址为例
■刘敬华 王辉 魏斌
我国文化遗产作为珍贵资源,正面临着如何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重大问题。梳理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红山文化遗址为例,从遗产本体、观赏者活动2个研究维度切入,探讨体验视角下遗产旅游利用过程中的活化路径,为其他类似遗产地发展提供研究参考,推动我国遗产文保与旅游事业持续发展。
遗产旅游利用活化路径红山文化
遗产活化(Heritage Activation)最初源自于对遗产商品化的思考,它是激发遗产资源从其无活性状态转变为具有活性状态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资源保护传承,实现活态传承的目的。遗产活化主要内容为遗产本体活化与观赏者活动活化,遗产本体活化在于增强遗产可视性,平衡载体保存原真性与核心信息原真性之间的关系;观赏者活动活化在于满足游客对遗产核心信息的有效体验,让其实现游与学的完美融合。遗产活化注重时空概念,可在有限空间内集中展示或按照特定时间轴有序展示遗产资源,也可在原址复原曾经盛况或借助科技虚拟呈现原貌。
(一)国外相关研究
Ashworth(2009)指出经济学的遗产需多途径实现活化,通过经济利用得到持续发展,并指出遗产经常被要求扮演许多角色,主要是当地工具,作为一个行业本身,作为一个地点因素,作为一个元素在地方营销和附近再生;Marcello(2011)指出艺术工艺品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提出创造一个多媒体平台沟通艺术工艺品的传统来保存遗产及其记忆,这将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Francesco(2013)把心理距离概念引入文学遗产旅游中,并将身份与遗产的个人定义放到文学遗产旅游体验中来测试游客在现场是如何受到心理距离影响的;Monika(2013)指出私人投资遗产修复项目产生较大区域影响力,并提出在商业化过程中注重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研究,以期遗产实现更好地活化。
(二)国内相关研究
喻学才(2010)指出遗产活化在于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成产品但又不影响其保护与传承,也指明遗产活化有遗产本体和观赏者活动两方面,并提出变小为大、模拟浓缩等遗产活化方法;张朝枝(2010)提出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等手段来活化文化,让游客真正体验文化之灵魂;张黎黎(2011)基于建筑要素提出旧工业建筑活化方法,针对空间要素、建构要素及造型要素活化实现工业遗产持续利用;吴必虎(2012)指出遗产活化是古城重建的关键,强调主题性差异开发;张建忠(2012)指出遗址公园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新业态,并就西安三大遗址公园提出不同活化路径。丁淑梅(2011)指出从川剧展演及展演形式理路上思考川剧活态传承基石构建,真正激活川剧的艺术发展生态;张舸(2013)提出保护为先、文旅互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系等措施实现活态传承。
根据现有考古学研究成果显示,红山文化在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北东北部、辽宁西部与内蒙古东南部等三省交界区域,而赤峰地区最为密集,主要代表遗址有红山后遗址群、牛河梁遗址、东山嘴遗址、三星他拉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兴隆沟遗址、查海遗址等20余处,其地域范围界定在赤峰、朝阳、锦州、阜新、通辽、葫芦岛、承德等7个地级市。7市均有红山文化及其遗址分布,文化旅游区具有元素共享性;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跨界旅游区具有地域相近性;它们地处重要的走廊地带,历史上交流较为频繁,且为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区域,具有文化相似性;它们因地处行政区划的边界地带常常被边缘化,经济表现相对落后,经济发展诉求具有一致性;区域内地方政府均有实现整体效应的迫切愿望,并在实际行动中趋于合作态势,具有内在协作性。
2009年业界首次提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这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新形式。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尤为重要,其遗产活化也势在必行。研究提出在体验经济视角下实现红山文化遗产活化,融合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观点,突出自然生态体验下的文化体验效果最佳化。
(一)遗产本体的活化路径
红山文化遗址得到部分资金投入,客源市场渐成,宣传力度也在加大,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关于各阶段的特征描述,可判断红山文化遗址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其产品开发成为关键。遗产本体的活化说到底就是增强遗产的可视性,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旅游者面前。遗产原真性分等级,红山文化因历史悠久,其载体保存残缺严重,出土的文物也相当有限,遗产本体活化难度较大,现有博物馆式的文物静态展示或类似博物馆式的原址馆展览,其可视效果总体表现不佳。本研究试图以遗产本体资源为基础,借助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对红山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充分挖掘该遗产在当代的最大效用。
1.变形艺术还原与分解
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现实,但其造型方式高于原型。通常,艺术造型是通过夸张、抽象、变形等方式呈现,对于多数停留在表象感知层面的旅游者而言,很难欣赏其高超的艺术造诣。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把自己的愿望与意志借助艺术符号来表达,其艺术造型很少有对自然原型的模仿,大多以互为认同、单向转型、复合变形、特征显示与抽象、对称表现、抽象构型、几何表现、特征复加、线条象征、双象隐喻等变形的方式来塑造。然而,艺术欣赏的平民化或大众化在于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传播给观赏者。第一,通过对变形艺术的事实进行还原,回归到最接近非变形的状态,这将有助于旅游者理解艺术创作源泉,此法缘于旅游者对当今社会存在或发生的事物最为熟悉,记忆深处充斥的总是最贴切生活的各类元素。第二,通过其内在元素或步骤的分解,细化出更多的艺术元件,这有助于旅游者了解艺术创作流程,此法缘于大众旅游者倾向于用最简单的思维方式解读出复杂的艺术形式,以获取旅游消费的最大效益,其实,最终应当把还原或分解后的艺术模型与真实文物进行同台对比性展示来满足旅游者对艺术的全方位审美体验。第三,变形艺术的还原与分解过程中应当与沙画、灯光、动态雕塑等诸多现代艺术类型进行有机结合,在艺术创作的整体框架内实现变形艺术展示的多样化,提供给旅游者非凡的艺术欣赏。
2.图腾文化符号具象化
图腾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宗教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族群选择什么物类作为图腾是与他们所处的地域环境、经济特征、社会分工等因素紧密相连的。据中国古文献记载,黄帝族的图腾有熊、龙、龟、云、鸟五种,红山文化均有与其相对应的玉器,经考古学家研究认为红山文化区即为黄帝活动区,图腾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如何合理利用它们成为当代遗产旅游进程中的关键。图腾以简单的图案或画像形式展览,缺乏活性与生动性,不易引起旅游者对它们的关注,通常“物化”是最好的解决路径,即载体化、具象化,使其成为一种可触摸、可开发、可使用的具体性文化。第一,远古人类的图腾可依据考古科学研究成果或相关记载资料寻找当今最具典型性且较为接近的图腾现存实体,把它们当作红山文化区的图腾载体进行活性展览,既能具象化,增强旅游者对图腾文化符号的感知程度又可与旅游者形成良好地互动。第二,参照图腾符号人工制作标本类型或手绘图腾艺术品,图腾标本可增强视觉感官,手绘图腾可增强艺术性,展示中将使得图腾变得生动形象化。第三,将图腾文化符号的艺术设计模型镶嵌到当地社区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产品商标、艺术装饰等诸多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得图腾符号贴近生活,实现载体化与具象化。
3.DIY艺术品元素重组
DIY(Do it yourself)即为自己动手做,鉴于出土文物作为国家宝贵财富不容破坏,首先,基于现代加工技艺的提高可仿制其外形,制作不同材质的模型产品,在此基础上旅游者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与领悟能力制作出自我欣赏的DIY艺术品,这里主要针对利用陶瓷技艺制作红山文化区出土的文物,DIY参与者可充分发挥其艺术创作想象与创新思维,研制出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满意的艺术品。其次,DIY艺术品坚持以出土文物为基础,可引入同素异构的思维方式,因同素异构思想的应用可打破固有的模式,重新构建新的结构与形式,故红山文化DIY艺术品可改变原型的固有顺序,创造性地完成重组,重组后的艺术品再一次与其他相似类型进行重组,最终完成具有美感的艺术创作品,例如,可将红山文化各个遗址同一类型的玉器系列进行异构性重组,形成具有更高欣赏价值的DIY新艺术品。最后,除了DIY艺术品本身的内在元素重组外,DIY艺术品仍需注重与外在关联性元素的创新性组合,充分挖掘地方性文化元素,在DIY艺术品制作过程中可适时适量地增添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既丰富了文化内容,又独具地方特色。
4.科技造景活现古元素
史前文化遗址通常距离城市地区较远,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对其保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史前遗址多采用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模式,造景方式也常运用在其中。首先,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广泛应用,红山文化区可充分利用出土文物作为造景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形式多样化活现文物,当然,也可选择具有情窦初开的标志物作为植物造景元素,展示出人类初始对爱情的无比向往,充分发挥地域的唯一性与独特性优势。其次,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来活现远古元素,可增强古元素的可视性效果,第一,因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美誉度较高,可通过现代纺织品隐影印花技术把不同的玉器形状印制在我们日常洗漱的毛巾上,该技术可使得隐藏的图案在温度提升的情况下显现出来,产生独特的动态变化效果;第二,可借助3D打印技术活现红山先民的居住建筑,据考古研究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多为半穴居,可据此在原材料充分的情况下打造红山先民穴居之体验;第三,可借助现代网络游戏场景设计的3DMAX建模技术制作出红山文化时期的生产与生活场景,也可设计一款独具红山文化时期元素的网络游戏,注重场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紧密配合,以满足虚拟世界旅游需求。
(二)观赏者活动的活化路径
观赏者活动的活化说到底就是增加观赏者体验的娱乐性,通过各种刺激或动感的体验活动来满足旅游者的消遣性目的,可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放松自我、回归自我。因红山文化留下的多为出土文物,现有的旅游产品形式也多为博物馆游览,其体验感不强,旅游者无法从中获取最大的旅游消费效益,往往也会因欣赏水平不够而影响整个旅行的满意度。本研究试图以旅游者体验为中心,参考其他文化类型的体验方式,拓展一些新路径来活化旅游者活动,以期达到出奇的效果。
1.体验多样化形式穿越
史前文化距今几千年,旅游者体验此类文化关键在于如何从当今社会过渡到史前时期使其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远古人类的生活。目前比较流行的有时空隧道、海底隧道等形式,但形式呈现手段较为单一,特提出古今穿越体验形式多样化的设想,可通过梦幻设计、瞬间跌落等具体的穿越方式来满足旅游者的异样体验之旅,其中,穿越路段的合理设计可大大提高旅游者刺激性的体验感知。第一种形式为瞬间穿越,该想法源自于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的掉井思路,红山文化区可把机关设计在黑暗的小屋,旅游者在摸索行走中突然掉下陷阱内,经过一段黑暗的圆形隧道后便可穿越到光明而又奇妙的史前文明世界,这类穿越突发性强、风险也较大,比较适合冒险型青年群体。第二种形式为梦幻穿越,该想法源于当今社会流行的古装穿越剧思路,红山文化区可设计梦幻世界的游荡,梦醒后方可穿越到几千年前的远古世界里,这类穿越持续时间长、想象力要求较高,这比较适合儿童、青少年或者女性群体。第三种形式则为层级穿越,缘于红山文化时间跨度大,该旅游区可根据历史分段与分层级穿越,犹如“十八层地狱”设计,旅游者可先穿越到民国,再到明清时期,一层一层按照历史的逆向发展顺序设计,最后穿越到红山文化远古时期,每个层级都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展览,这样的逐级跨越增强历史长河体验的连续感与完整感,这比较适合历史爱好者或老年群体。
2.观神话传说舞台演绎
史前文化流传至今的多为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如何在旅游文化利用过程中充分实现其价值成为该类文化区开发的重要环节。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红山文化旅游区可将它们作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除了聆听景区讲解员的故事转述外,该文化区可结合现代表演艺术与现代高新技术打造神话传说舞台剧,主要分为表演型舞台与实景大型舞台。表演型舞台即为传统的幕前幕后舞台,把神话传说里的情节通过人物的演绎串联起来,形成生动形象的神话传说舞剧,例如,龙的传说、黄帝大战蚩尤的神话等远古神话与传说都可通过舞台表演使得旅游者在观赏过程中可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其经典之处。除此之外,红山文化旅游区还可充分利用凌源、建平等地的皮影优势,把这些神话与传说展现出来,切实让旅游者感知皮影与远古文化的结合之新奇。实景大型舞台则以自然环境为大背景,通过神话或传说里的装扮呈现在旅游者的游览途中,并与旅游者实现良好的互动,这里需注重表演艺术的多样性与技巧性。不过,这些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多源自《山海经》,尽量在科学考古论证下开展演绎与利用,呈现原汁原味的故事情节,切忌胡编乱造只为迎合观赏者口味。
3.品味古今元素大融合
旅游者具有追求新颖和好奇的心理动机,在此动机的驱使下易产生“窥视”心理或探究行为,合理的探究行为在旅游过程中可提升旅游者文化体验的满意度。红山文化作为史前文化的一部分,其吸引力主要源自于资源的独特性与唯一性,旅游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探究远古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状态而反思自己现处的生活状态,在思考中感知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优越感,并刺激旅游者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努力奋斗与前进,这正发挥着红山文化普遍性的教育价值与传播价值,也是红山文化作为史前文明存在的最大效用化。旅游者除了对先祖生存的人文环境产生好奇,还对先祖见证现代爱情也感兴趣,伴随爱情话题在当代社会的热议,红山文化区可推出别具一格的爱情见证活动,在先祖的见证下传递的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观,旅游者可参与其中,也可观摩先祖见证现代爱情的场景,感知浪漫与古韵并存之情怀。当然,先祖与新人双方的隔空对话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红山先民的衷心祝福代表着他们内心的殷切期望,从某种程度上也充满着“神的意志”,古今融合使得本来平常的婚礼变得相当神圣,当旅游者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应该会肃然起敬,从内心充满对爱情的期盼与尊敬。其实,古与今的融合还可以在影视剧拍摄过程中展现,把旅游者当作是群众演员,他们可以在远古人类电视或电影拍摄中感知角色扮演的愉悦体验,二者的融合是一次新的尝试。
4.模仿象形文字造型
中国象形文字的形成经历了图画、雕塑、图画符号、雕塑符号、象形符号、最后到象形文字的发展过程,牛河梁出土玉器考古的发现,创造了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这些象形文字造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当看到生动的象形文字总是觉得不可思议,远古人类的智慧令现代人十分钦佩,在当代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形状来提升旅游者的体验质量。象形文字造型多种多样,这里举例说明象形文字里的动物造型与人类及其活动造型两大类,根据此两类的活化方式可思考其他路径,第一,对于动物造型而言,应当找到实际原型事物,并请专业人士把其发展始末演练一遍,之后旅游者可自由地结合文字图形进行象形文字变化历程的模仿化演示,这样可充分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激烈讨论与思考其演变的正确行径,例如,红山玉龟,其正面形与侧面形应较为明显地是甲骨文里的“龟”字原始符号(J1434)的造型,可借助乌龟为载体。第二,对于人类及其活动造型而言,可以根据象形文字发展历程的形状转化为艺术造型,旅游者可以通过造型模仿其动作体验百态象形文化,也可作为拍摄的Pose造型,重在满足旅游者的形感体验,例如,红山玉人,与“人”(J875)、“大”(J239)、“天”(J3)等字的原始符号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象形文字造型演化十分生动有趣,旅游者可以通过这些象形文字造型的模仿得到文化衍生出来的无穷乐趣。
5.雅俗共赏原始文化
中国地域范围内一谈到性话题便会羞于启齿,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待性话题或性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转变,相对包容些,但在程度上还是不够开放,性话题或性文化依旧生存在狭小的私密空间。其实,从红山文化考古学的结果来看,在先民心目中,两性交媾是“神”,而往往会把猪看作是“神”,先民对猪的生殖崇拜,称其为猪神,且古人视两性交媾是一种有德的象征。这些性文化元素在当今时代可能会引来众多质疑,但是对于历史进程的认知需要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去思考,旅游者可在观看历史长河中最具代表的原始性文化时深刻感知生产力水平低下且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先民对生殖与繁衍能力的尊敬甚至崇拜是可接受的,即便原始性文化确实很直观,但十分本真。原始性文化的展示需要提供一个安静的思考环境,主要借助图文并茂,且以文字解释为主,旅游者对其欣赏通常是在内心深处埋藏的性知识与呈现在面前的性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中进行的,这种欣赏也是最真实、最深刻的。原始性文化除了生殖器、怀孕、分娩等相关元素展示外,还应单独分化出现代性文化的主题艺术馆,原始性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跨越式欣赏可提升旅游者雅俗共赏的内在需求。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作为史前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红山文化旅游区需充分利用这类稀缺性文化资源,通过“物化”与“活化”两种方式增强遗产本体的可视性及观赏者活动的体验性,以此满足旅游者对文化体验的强烈需求。文化的深度体验不仅仅需要旅游产品设计者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还需要旅游者对该类文化的原始积累,旅行前充分的知识准备能够提高旅途体验的整体质量。2015年中国旅游主题定为“丝绸之路年”,红山文化旅游区应当发挥“智慧旅游年”的余热,搭上“丝绸之路年”的顺风车,积极拓展红山文化旅游资源活化的其他路径,实现活化路径的多元化。当然,红山文化旅游区把红山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盘“主菜”呈现在旅游者面前,但是,如果缺乏与之搭配的“辅菜”,这桌“宴席”也无法满足旅游者内在的多种旅游消费需求。
参考资料
1.喻学才.遗产活化论[J].旅游学刊,2010,25(4):6-7.
2.喻学才.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0(5):16-20.
3.Ashworth,G.J.Heritage and economy[J].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2009:104-108.
4.Carrozzino,M.&A.Scucces&R. Leonardi.Virtually preserving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of artistic handicraft[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1,12(1):82-87.
5.Massara,F.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the heritage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2(7):108-129.
6.Murzyn-Kupisz,M.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built heritage projects conducted by private investors[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3,14(2):156-162.
7.张朝枝,孙晓静,卢玉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误解与反思——武夷山案例研究[J].旅游科学,2010,24(1):61-68.
8.张黎黎.武汉市旧工业建筑活化利用现状、方法及改进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吴必虎.遗产活化:重建古城关键[EB/OL].http://city.ifeng.com/gsms/2012 1210/323935.shtml,2012-12-10.
10.张建忠,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2(1):142-146.
11.丁淑梅.川剧展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2011(3):10-15.
12.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8):43-47.
13.王向.GIS辅助下的红山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4.张丽红.变形的艺术符号与永恒的神话意志——红山文化玉器造型形式的文化解读[J].文化遗产,2014(1):88-92.
15.杨伯达,郭大顺,雷广臻.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285-301.
刘敬华,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开发;王辉,渤海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魏斌,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遗产旅游)
责任编辑:陈秀丽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西遗产廊道旅游空间建构与融合发展研究”(L15AGL0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