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统筹运行生态研究

2016-03-15 09:08郭先登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11期
关键词:空间发展

■郭先登

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统筹运行生态研究

■郭先登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正在走向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不忘初心、“赶考”自信、继续前进,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面向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化发展新时期,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力的“火车头”作用。如何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成为新常态化新时期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的概念实质是,城市发展空间在一定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下,处于统筹运行可塑性的状态,状态越好,其生态值越高;状态的最大化,就是可塑性的理想化。

城市发展空间统筹运行生态创造理想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正在走向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不忘初心、“赶考”自信、继续前进,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面向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化发展新时期,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空间,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力的“火车头”作用。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提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伟大新战略观的指导,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体系揭示出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这成为新常态化新时期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的概念实质是,城市发展空间在一定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下,处于统筹运行可塑性的状态,状态越好,其生态值越高;状态的最大化,就是可塑性的理想化。近期,笔者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以新战略观指导具体操作,进行着创造城市理想的统筹发展空间新实践,显现着把握新常态化发展大趋势的新境界,展示着发展空间的新跨越,形成不同特色的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创造着值得借鉴和推广及研究的新经验新启示。

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需要创新发展空间结构、调整规模结构、重组产业结构,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新结构

创造城市理想的统筹发展空间生态新实践,需要以统筹发展空间、规模、产业这“三大结构”为导向,构建现代化城市发展新空间新结构;需要以城市建立空间结构为突破口,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其核心内容是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所推动建立的经济圈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的结构比;需要实现单体城市建立以能级为根本标志的有限空间的内涵型布局规模结构,形成适合城市比较优势发挥的科学产业结构。无论是从全国各地发布的综合信息和执行不同层级确定的“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看,还是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上海再造发展空间新格局、天津发展空间布局转型、杭州创造“互联网+”新空间、深圳佛山创新驱动拓空间、南京“五新”经济新空间、武汉“四态合一”构筑新发展空间、厦门“多规合一”规划发展空间、广州重组新城区发展空间、青岛再造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等城市创造统筹发展空间运行生态新实践的经验观察,城市普遍把创新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放置于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的头等重要位置上。

(一)创新城市空间结构,遵循生产力发展阶段性规律,在有限空间内科学配置资源,取得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深刻揭示了人类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约束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城市任何一个发展阶段转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跨越,都是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完成的,都是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都是建立起既符合“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又适应域情的特色个性空间结构;不同城市建立的特色空间结构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定的空间具象表现形态,进而形成城市以发展空间持续性和宜居性为标志的新空间新结构。

实证研究显示,城市面对新“常态化”发展新阶段,在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广阔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发展坐标系中,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挥棒,按照长远性、广泛性、多视角性的原则,实现前沿引领、跨界融合、远近结合、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开启新境界,形成空间发展比较优势;需要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抢占制高点、管控价值链,实现以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为前提的城市全域空间内科学配置资源,不断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构;需要以统筹推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体制改革为重点,汇聚成宏观调控、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改革空间的承受力,最大化形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容纳生产力创造活力的新空间。

不同规模的城市,需要建立同城市在国民经济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确立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匹配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创新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难题,用人性化的理念提升城市空间发展的品质,用创新的思维全力释放城市空间功能;需要把城市发展推动力由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阶段,形成城市特色人力资源推动发展的比较优势;需要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建立空间“精明增长”模式,杜绝城市建成区边界发生盲目扩张的现象;需要通过建立资源科学配置制度,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出台的控制总量和控制单位GDP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强度的“双控行动”纲领,通过制度化机制,以最优效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形成相对集中、空间紧凑、用地功能混合的新发展空间,以促使城市优化规模结构调整,有序重组产业结构,实现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南京市以全力推进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和生态型的“五型经济”发展;武汉市实施形态美城、业态兴城、文态活城、生态优城的“四态合一”大工程,实现城市空间融入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形成城市合理发展空间新结构,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二)创新城市规模结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建立符合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规模

城市受制于自然力与社会生产力融合作用而形成的容纳力,决定着城市规模结构形态;创新城市规模结构,要从城市整体空间入手,突出解决客观存在的城市行政全域为追求城市大中小“型级”认定,而盲目扩大人口规模,盲目扩大城市空间边界,而造成“城市病”的问题。现代城市学揭示,任何一个城市的建立与发展,都同这个城市在国家和城市圈群中所存在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理论上把这个客观存在的“价值”,称之为“能级”。也就是说,城市在国家和城市圈群中所存在的价值大小,直接转化为城市能级的高低。现代化城市是城市空间演化发展规律所作用的高级形态,这种“高级形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内容,改变的标志就是城市以“规模结构生态”为基本特征的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水平的过程就是建立科学城市规模的进程,理想的城市规模是衡量城市发展能级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理想的城市规模结构最本质的内容是要最大化提升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能级水平,形成最佳比较优势;要抛弃单一的以人口作为划分城市规模型级的唯一标准,从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出发,划分城市规模型级标准需要以城市具体的在大区域或国家中能够达到的经济拉动力、经济辐射力、区位比较优势力为基本标准,适当考虑人口数量,而进行划分城市规模型级。

提升城市能级的着眼点,不是城市的地盘有多大,而是要着眼于以存量空间为主体的内涵式开发。内涵式开发就是要摈弃城市长期存在的“越界扩张”、“大拆大建”模式,通过土地复合利用、功能混合搭配、文化深度融合等,对城市有限空间进行现代化改造,形成空间布局新格局新形态新功能;就是要突出解决大城市圈群里的大中小城市规模比例结构不合理,影响形成规模竞争力的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区域发展传统格局,统筹不同规模城市在大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带动辐射作用,开启城市内涵型增长新时代,促使城市在调整规模结构中不断创新优化空间结构,推动加快重组产业结构的进程。

(三)创新城市产业结构,适应在城市创新发展空间结构和调整规模结构中,把握好世界产业调整与发展的大趋势,不断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空间高质高效运行的支柱,不断适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根除现代城市病药方里必须具有的“主味药”,也是世界性研究发展空间的大课题。现代城市构建全域发展新空间新结构,需要重组产业结构,才能对接好在产业发展领域中以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体内容的国家“五大行动”。重组产业结构需要强化新常态化的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切实关注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找准矛盾和问题,选对路径和方法,打造城市发展空间新竞争力,其主要聚焦点:

聚焦点一,优化以“中高端”为主题的产业结构,顺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大趋势,培育起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高端技术、高端环节、高端方式为主要内容,打造深度参与国际产业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一业独大”低水平蔓延式生产结构。实证研究中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城市要善于和敢于把产业发展曾经产生过的历史荣誉,随着城市空间功能的变迁,而不可能再现曾经产生过的历史荣誉,适时送进历史博物馆,使之成为城市发展永不磨灭的记忆符号;没有这种勇气和担当,绝难实现传统“中低端”产业结构的重组。

聚焦点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加快改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仍然过低的局面。据统计,2015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0∶40.5∶50.5,这与世界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70.2%的指标,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实现城市服务业向集群、特色、高端方向转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大功课”。城市要高度关注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大趋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推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等制造服务业的开放共享,打造制造资源“池”,实现制造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城市要高度关注以现代旅游业、会展图博业、民用通讯业、公共交通业、影视动漫业、现代园林业、装潢装饰业、广告策划业形成的新型八大门类产业,随着城市现代产业体系深度化的发展,共同形成城市形象的传播力、影响力,打造成城市新的综合形象力,成为现代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的重大发展战略指向。

聚焦点三,以“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型为基本途径,调大外经贸企业掌握海外市场资源的话语权;调强以服务贸易为标志的外贸新结构。城市需要抓住国家在10个省市和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的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的机遇;没有被列入试点的城市需要在第一时间把握政策机遇,复制和推广经验,以加快推进城市优化外贸新结构,形成城市发展新动能,提高带动城市就业新水平。

聚焦点四,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指向,抓住“僵尸企业”这个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剥离重组”;通过政府+市场的组合模式,建立落后产能企业顺畅退出的长效机制,实现政府增强支持力度与市场去过剩产能规模融合运作,力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生出新产业、新产品,调绿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以转型升级绿色为主导的重组,杜绝再产生“僵尸企业”的问题发生。

聚焦点五,以重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为抓手,加快建立产业发展以园区为主体空间的集群化组织形态。产业集群不是企业简单的集中,而是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并存、不同类型企业共生在园区空间的生态化企业群体,从根本上消除制造业企业散落在城市街巷的现象。

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需要抓住三大环节,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同一平台统筹运行新态势

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其“理想”的标志之一是紧紧抓住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实现城市规划高水平、项目落地高层次、城市建设高目标、运营推进高效率、执法管理高标准,形成新常态化下“三大环节”同一平台统筹运行新态势。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同一平台统筹运行新态势,决定着需要创新城市“多规合一”的规划制度

现代城市学基本理论揭示,规划是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科学布局的“导航仪”和“布局坐标”;规划是城市空间实现有序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城市必须以生命只有一次的理念,坚持规划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严肃性、合作性、透明性、连续性、约束性、权威性的“九性原则”,充分体现城市特有的地域元素和人文基因。城市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需要坚持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规模和质量相结合、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将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与产业科学布局的“纲”;纲举目张,完善的规划体系,最终落实在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发展。

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关键在决策层;决策层的关键在主要决策者;城市规划能否体现科学性,发挥城市建设的“导航仪”作用,关键在决策者能否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新观念。这样才能以科学发展观求解发展的科学性,改变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客观存在的随意被肢解分割的问题。多年来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因行政“长官”的更换而不断变更已经被批准的规划,使已经实施的城市蓝图成为“一纸空文”的“顽疾”。这一“顽疾”得不到根治的主要原因是,既缺乏同级人大的监督,又缺乏维护城市规划制度的法律依据;随意变更已经被批准规划,是否违法,也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依据。城市要通过创新制度,实现城市规划要置于同级人大的法定监督范围,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从批准到变更都需要经人大的法定程序;都需要政协组织的民主监督;都需要实现规划接地气,让市民拥有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流畅通道,形成社会多方参与和监督机制;都需要从创新城市规划体制机制入手,提高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化水平,使其成为城市科学发展的“成长坐标”,让规划的红利,造福于广大市民。

创新城市规划制度,需要按照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加强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的规划要求,在完善“多规合一”的规划设计体系中,实现城市建设部门编制的规划与城市其它工作部门编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合一;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分编规划统筹合一;实现建制市规划与所辖区市及小区域规划统筹合一;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国土规划、环保规划等的统筹合一;实现城市规划与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空间的大区域发展规划密切对接;实现城市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规划项目与国家规划的密切衔接,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隶属的区市地方规划、小区域规划、年度计划等为支撑的发展规划体系,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一张图的大规划。城市按照一张图大规划推进发展,需要以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以建设空间集约高效、生产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等为基本目标,守住土地、人口、环境等决不能突破的底线,实现产业、人口、功能等布局空间协调统筹发展。实证研究显现,厦门市以审批信息、规划信息、决策信息、督察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多规合一”为突破口,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系统性、协调性;提高城市规划治理肌理水平,突出对建筑形态、风格、色调进行总体布局和精细设计,彰显个性特色、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的城市风貌做法,颇有普遍性的借鉴意义。

创新城市规划制度,需要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完善相适应的域际规划设计体系,统筹城市圈群功能发展规划设计,以人为本,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统筹城市圈群整体的山体、湿地、森林、江河湖水系,构筑生态隔离带、绿道绿廊和通风走廊等;统筹城市圈群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强化土地混合利用,提高土地空间效益,实现土地内生活力;统筹城市圈群空间形态布局规划设计,强化发展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实现人—城市—城市圈群—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统筹城市圈群综合立体交通设计规划,强化多种功能融合与各类空间要素关联,形成地上地下空中一体化规划设计的立体大交通新格局;统筹城市圈群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强化空间秩序管理,提炼文化遗传基因,形成审美感与辨识度合一的区域或城市色彩,突出域际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域际空间特色与美色。

(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同一平台统筹运行新态势,决定着城市需要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产项目开发水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这也是城市建设的主旨性追求。城市要实现这个主旨性追求,需要准确把握在国家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内容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城市定位;深刻对接好国家发展大战略;全面反映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所思、所想、所盼。现代城市学揭示的城市发展规律之一是,随着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城市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城市在国内外分工中的位置和作用;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与效率;城市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构成的主体部分,是形成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打造城市竞争力越来越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现代城市打造竞争力的普遍性重大课题。

从现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分类内容是,按需求分类:基本保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及污水、雨水处理系统等综合管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系统,通讯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住房储备,文、卫、科教机构和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按功能分类:装备性硬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轻轨、机场、港口、电力、通讯、自来水、供热、地下管网走廊等;技术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及硬件基础设施里使用的软件和高新技术装备、材料。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中,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尤应重视技术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包括金融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设施力直接决定着城市产业价值的力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与数量的状况影响城市的运营成本和竞争力,如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建设海绵城市,直接决定城市竞争力;加快城市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港口、能源、水利、环保、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能够直接提高城市全要素凝聚力,形成发展的强大辐射力。基础设施通过影响城市产业收益回报率,打造城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总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制市要着眼于行政全域城乡空间,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的水平,真正实现行政全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城市圈群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地通过地产项目开发,形成城市发展新形象。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显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当国民经济进入繁荣发展期时,地产项目会率先繁荣发展;当国民经济进入萧条期时,地产项目会率先萧条。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国民经济将长期处于新常态化稳增长的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房地产业仍然处于充分成长的发展时期,地产项目在绝大多数城市中仍然存在着继续开拓发展的更大空间。部分城市在一定时段内出现的商品房积压问题,是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也就是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常态化下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问题。2015年末统计,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1853万平方米,达历史峰值。可以坚信,通过国家和城市的“去库存”行动,随着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历史性的眼光看,地产项目仍然是现代城市建设所需要开拓的发展空间。实证研究显示,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在推进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正确的政策导向,既不能违背规律,过度使用有害于长期稳定发展的政策,也不能随心所欲、放弃调控,导致商品房价格“暴涨”。可以肯定地讲,任凭商品房价格“暴涨”,伤害的是消费者,损害的是城市竞争力,破坏的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形象。城市要以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房地产业发展新路。

(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同一平台统筹运行新态势,决定着需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高标准水平

2015年12月,党和国家公布了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管理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出台的第一部此类行政法规。城市需要依据行政法规提高城市执法和管理水平,在不断创新“三大环节”统筹运行新制度中,从城市域情出发,形成新常态化高标准的管理新模式,主要聚焦点:

聚焦点一,牢固确立“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城市价值体系;长期不懈地培育和弘扬以充分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为主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制度的现代化。这样,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城市价值体系中,制定好城市管理实施与考核的高标准的管理新模式。同时,确立城市高标准管理新模式,必须把创新性、适应性、阶段性、严实性、操作性作为基本特征,以检验其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聚焦点二,不断强化综合执法管理工作标准体系,建立以高标准量化指标为导向的新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建立涵盖市容、环卫、绿化、公共设施及规划、工商、市政、交通等方面的大城管模式,坚决补齐城市管理的短板和软肋,形成由新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个平台统筹运行模式和大城管综合执法模式构成的“双模式”管理体制与机制。实证研究显示,上海市创新建立起一条热线、一个平台、一支队伍、X个行政管理部门的“1+1+1+X”区县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工作体系,取得加强基层城管高标准综合执法的好评效果;深圳市通过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活动,大力实施城市秩序整治行动、交通顺畅保障行动、安全安宁保障行动、城市绿化提升行动、城市洁净覆盖行动、美丽城区升华行动,用近百项工作措施保障六大行动顺利有效推进。

聚焦点三,城市要以高标准建设全社会无死角的城市稳定安全体系,不断提高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水平;要高标准创造安全和谐发展环境,强化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生产安全运行。

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需要实现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并举发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化新时期,城市科学技术发展必须与城市改革密为一体,才能不断创新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城市科学技术发展始终融合着城市的文化元素,城市实施“文化强市”与“科技强市”战略的统筹实施,形成了城市发展巨大推动力。城市要充分发挥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的“火车头”作用,其发展更加凸现需要通过全面推进改革所形成的强大动力;更加渴求需要不断通过提高科技贡献率所形成的强大动力;更加突出需要不断通过文化强市所形成的强大动力。

(一)实现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并举发力,更加需要牢固抓住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

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已经带给人民巨大的红利,改革开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的动力。站在城市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城市改革是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城市改革需要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化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需要把握好顶层精准设计和路线图,注重各领域基础性改革,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实现各领域基础性治理制度不断完善,建立完整性改革体系,牢固抓住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

城市牢固抓住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需要遵循改革规律,坚持全局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现阶段特别要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要在国家吹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结号声中,抓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新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城市社会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把要素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平台、企业和项目,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有效利用,以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错配、难配和低效配问题;核心是通过创新,矫正创新要素配置扭曲的问题,加快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增长点,创造新供给;运作模式是以改革新境界,加快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金融产品发展,形成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投融资新体制与新机制,让新能源、新环保、新服务等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运行手段是加快“五证合一(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一照一码”的改革步伐,最大限度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

城市牢固抓住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需要在牢固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的同时,密切关注消费侧结构性改革的态势,把握好城市收入结构同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价格结构、生产结构在一个平面上重新进行结构比合理排列的改革。城市优化收入结构主要表现为强化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城乡居民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问题。

(二)实现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并举发力,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技革命是不断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城市发展态势的强大推动力。进入新常态化新时期的中国要站立世界科技革命的“潮头”,需要城市实施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问题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革命;没有创新,就不会建成创新型国家或城市。以新战略观指导指导全域创新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导向,进入2016年后,国家密集出台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国策,3月决定在原有的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再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5月初决定建设首批包括北京市海淀区、湖南湘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四川成都郫县、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安徽合肥高开区、河南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陕西西咸新区、广东深圳南山区、广东高开区科技城、福建福州新区、浙江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上海杨浦区、江苏常州武进区、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辽宁沈阳浑南区17个区域示范基地,建设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建设海尔集团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7个企业示范基地在内的共二十八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月中旬党和国家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中国分三步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宏伟目标;5月下旬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史称“三会”),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集合创新的号角。城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强大科技推动力的三大要素是:内生性创新要素,科技体制与机制要素,科技人才要素。

内生性创新要素是形成强大科技推动力基本特征之一。推动现代城市发展最原始的主要驱动力是科学力;不断增强的内生性创新要素是科学力形成与发展的唯一“源池”。城市打造永不枯竭的“源池”,不断提高集聚科学力水平,需要以现代前沿学科为引领,促进科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的完全融合,建设以“互联网+”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推进中心及新型科技创新中心、新型科技创新示范城区等;需要不断提高追踪世界最新科学成果的水平,既从根本上解决偏重应用性技术研究,而忽视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又不断提高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适时转化为应用性技术的水平,真正实现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并举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实证研究显示,正在上海建设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开始显现释放科技创新改革红利的效果;广东省主要城市联合中国科学院,重点建设东莞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国家基因库、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离子加速器装置等重大基础性科学工程,极大提高了原始创新能力与水平;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都从引力波科学转化技术很可能对中国继续扩大“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若干重大项目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出发,制定追踪引力波科学转化技术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加快提高城市自身的基础科学研究使用水平。同时,抓住“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发展机遇。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之后最具突破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峰点,是具有时代标志的最先进的生产力之一,它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发展趋势,孕育着以新应用技术为支撑的新业态的产生与发展;“大数据”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和竞争力。城市要完善以云计算平台建设和加强大数据智能应用为切入点,着力建设战略性共有云平台,构建成大数据智能应用生态,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科技体制与机制要素是形成强大科技推动力基本特征之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力发展规律,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制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新常态化新时期,只有建立起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才能使城市真正拥有以科学力为核心的强大科技推动力。“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概念的内涵是,由驻城的不分部门、不分系统、不分所有制、不分大小的包括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等在内的全部科技机构与单位及研发个体,组成统一的城市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城市要围绕强化科技支撑力、构建高效能的“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围绕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先发优势;要打破传统城市科技中心概念的束缚,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能力,使其可以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二是以加快发展“非对称科技杀手锏”理论为指导,抓住关键技术突破为导向,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制,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核心的公共研发平台,提高承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能力;建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产业集聚基地为主要依托,建设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的公共技术平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城市间联合创新信息平台、联合创新培训基地、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创新教育平台,从根本上改变“单打独斗搞创新”的旧局面,形成“千军万马齐创新”的新局面。三是完善企业产学研一体化运行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成为城市应用性技术研发名副其实的主体;更好发挥技术创新联盟作用,采取自由职业研发顾问公司、政府支持的研发设计机构、院校工作室研发、企业研发设计部门等运行模式,形成多元的、动态的、系统的、集成的科技创新新模式。城市要强力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水平,实证研究显示,广东省2015年已达到2.5%,2020年发展目标是达到2.8%,使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70%、60%。四是要从体制与机制上保障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的正常运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研究规律,只有如此,才能让中华民族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使新技术与转化平台实现无缝衔接、与企业运用实现无缝衔接。

科技人才要素是形成强大科技推动力基本特征之三。创新需要把握住“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人的活动”的大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目前,城市普遍以瞄准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大内容为基本抓手,加快吸引越来越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具有重大引领水平能力等创新创业人才,彰显城市科技兴市新形象。城市更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既要大力培育一大批企业家,也要大力培育一大批掌握新经济业态与传统产业技能的工匠。上海利用自贸区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建设海外人才离岸新载体,形成推进新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集聚模式,形成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分配模式,成为一个范例。

城市把上述三大要素密切结合于一体,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据2015年中国300个城市“双创指数”排序大数据显示,排序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935、上海891、深圳880、广州803、杭州803、成都718、重庆706、苏州696、南京663、厦门655;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如列第30位的惠州则为421,比北京低了514。实证研究显示,青岛市为建立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人才运行中心,从城市最具有科技人才优势的“海洋人才+”出发,充分发挥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兼具的行业特色优势和区域性技术转移集聚优势,打造国家中高级海洋科技性经理人和科技服务团队为主体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按照“人才与创新”双核驱动理念为指导,全方位指向政、产、学、研、金、用、介、孵、创等各方对技术转移、科技服务人才的需求,形成以十大创新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培养培训体系,使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青岛蓝色硅谷”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为国家技术转移“2+ N”体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实施海洋大战略的第一基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把三大要素密切结合于一体的范例。

(三)实现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并举发力,更加需要长期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发展的全过程鲜明地彰显着文化的元素;表现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与科技与文化日益紧密地融合,形成了“改革文化”、“科技文化”“经济文化”等新概念。城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根基,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为抓手,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人文推动力。

城市要牢固树立“保护为先、次后开发”的观念,全方位不断提高保护好城市特色、历史文脉和积淀的丰富人文信息;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对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等列入旅游项目工程的,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坚决杜绝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的问题发生。城市要通过创新区域共享成果的调整保护原则,保护好体现历史文脉的山、水、城、田、海的整体城市格局;要创新保护与利用老厂房、老场区和有价值文化遗产的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结合新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工作的进展,建立一批能够集聚生态力和发展绿色力的专业或行业博物馆、文化与展览中心等;要以城市自然景观、建筑风貌、公共空间为重点,以传承历史文脉,留住文化基因为目标,强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制市要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中,建立整体风貌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名乡名镇名村名寨名屯—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层次综合保护体系,通过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合到城市风貌中,形成独特的城市“性格”和“品质”;形成本土特色与国际风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以强大的文化推动力,建设魅力人文之都。

责任编辑:孙铁铭

青岛社科院专业技术职务二级岗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青岛拔尖人才,2015年6月被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青岛市资深专家”称号)

猜你喜欢
空间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