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

2016-03-15 06:58任艳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组织发展路径

任艳玲

(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2.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浅论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

任艳玲1,2

(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2.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同时受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外部因素包括政府管制、金融与风险管理市场、供应链参与者、环境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人力资本市场等;内部因素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学习与创新机制、竞争优势等。以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发现存在于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政府环境管理力度不足、非政府环境组织作用甚微、公众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较低、绿色消费市场还未成熟、市场主体的绿色偏好较弱、企业内部系统缺乏动力。针对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优良宏观环境,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创设优良行业环境,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提供基石;通过健全企业内部动力系统,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提供力量。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路径

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世界人民都必须行动起来,参与“人类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环境管理问题自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企业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分支。企业从最初抵制环境管理到如今的积极配合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当前,由于社会环境公众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重视企业环境管理,并将其列入到战略管理之中。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相关学说的统称,它既非固定的理论群体,也没有统一的理论标准。自组织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在形成功能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内不受外界干扰而自发形成,就具备了“自组织”能力。[1]系统在“自组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会经历出现、成长、复制与适应多个环节,无论是处于哪一个环节,都会由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同磨合而产生动力。动力会推动系统的功能更为完善,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企业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与外部环境发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约束力、适应性以及发展力就是决定企业自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处理好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的控制与协调,实现与外部环境的良好互动,才能应对企业环境所面对的环境复杂性、分散性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企业环境管理的自组织发展路径。

一、影响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因素

影响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了解并分析这些内外部因素,是探讨企业环境管理的首先问题,可以为问题的发现及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政府因素为主导的外部因素

影响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管制、金融与风险管理市场、供应链参与者、环境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人力资本市场。其中,严格的政府管制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政府管制工作主要包括法律、政策。通过法律增加企业的约束力,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通过政策引导则给企业增加注重环境保护的内部驱动力。日本坚决执行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政策、德国实施的包装相关法律都使两国的这两项产业拥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金融与风险管理市场可能会对大多数企业施压环境保护的压力。澳大利亚对于那些主动进行自我约束,引入环境体系的企业给出“降低1%利率,减少30%保险”的诱人条件。[2]德国则要求所有金融机构不得投资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企业。在供应链形成并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供应链参与者的态度及相互制约,也是影响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因素。1984年印度博帕尔公司因为没有执行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导致5个贸易日中27.9%的资本“蒸发”,让一个供应链条的所有参与主体都密切关注其他参与者的环境管理问题。环境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消费者以及环境保护者。虽然这个因素在企业环境管理影响中属于弱势因素,但是他们的影响作用却也是真实存在的。1996年耐克公司因环境监管不力受到了环境主义者与消费者联合抗议,迫使其完善并重构环保机制。企业的环境声誉越好,方能越受到员工的青睐,尤其是劳动力密集的企业,员工更注重企业的环境。

(二)以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为主的内部因素

影响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学习与创新机制、竞争优势等方面。企业文化是凝结企业员工共同愿景,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事物。海尔集团CEO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应具有持续的价值观、具有优良的道德观以及可以体现企业内涵的精神观。企业文化如果将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企业的生产经营关注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应该具备优良的动态性。固执、死板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制约企业的环境保护动力。全球很多知名企业为了增强组织机构的灵活性,实施管理制度,都会下设专门的环境协调机构。例如杜邦公司的安全、卫生、环境协调中心;三菱集团也下设环境安全处。就企业环境管理而言,学习与创新机制就具有有效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对环境进行管理,除了要利用现有的制度之外,还应该在技术研发、体系构建以及制度的进一步创新上多下功夫,这就需要学习与创新机制发挥作用,将核心知识与能力转变为技术力量,推动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任何一个企业都拥有略有异同的竞争优势。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时,环保管理将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二、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影响企业环境自组织发展的因素中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我国的企业环境管理中,这些因素的不同程度存在导致我国的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例如政府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政府因素成为制约企业环境管理的负面因素。在影响因素已经明确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问题解决路径的提出打下基础。

(一)环保立法机制缺乏执行力

我国现有环保法包括《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单行法,例如,《森林法》、《气象法》等。其他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也有近200个,还有几百项环境标准。数量上虽然十分充足,但是在实践情况来分析,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突出强制管理作用,弱化鼓励引导作用,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可执行性差,死板僵硬,没有引入市场机制。例如,在我国的淮河治理过程中,因政策分割、“行政色彩浓厚”、社会参与度低,导致淮河治理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非政府环境组织作用甚微

在上述的企业环境管理影响因素中提到,消费者、环境保护者也会对企业环境管理产生影响。我国以消费者、环境保护者为主体的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发展与社会作用的发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法脱离政府的控制,缺乏独立性,并且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经费、制度的制约。据统计,我国有超过85%以上的民间环保组织是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的。[3]同时,我国的非政府环境组织人员专业素质差,管理经验少,不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的社会缺失话语权,社会影响力低,社会公信度低,这些都是严重制约非政府环境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三)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较低

公众是社会监督的最重要力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监督作用的发挥将极力促进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管理。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2014年对我国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进行测算的总体得分为60.23分,刚刚超过及格线。大多数公众都会将环境保护的责任推向政府,过于依赖政府的行为,忽视自身的监督力量能够对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产生的影响。近些年,随着“雾霾”天气的社会关注度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正逐渐增强,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渠道的堵塞与不畅,依然制约着公众环境保护监督与参与作用的发挥。

(四)绿色消费市场还未成熟

2014年,全球绿色产品与技术需求达到了1万亿美元,我国的绿色产业虽然也发展迅速,但是总份额还不及全球的1%。[4]我国是节能灯生产大国,节能灯技术在全球位居前列,但是却是节能灯应用“小国”,这强烈的对比足以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市场还未形成。绿色消费市场的不成熟主要体现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低,政府在产品采购方面没能发挥示范作用,绿色标志、绿色标准等权威信息缺乏“权威性”,绿色监管存在漏洞,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持怀疑态度。同时,一些企业以“绿色”为噱头,通过贴加绿色标签等手段提升产品档次,借机提升产品价格,引起消费者抵触。

(五)市场主体的绿色偏好较弱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只有让环境管理与企业经济利益产生强烈的关系,才能推动企业积极地进行环境管理。如上所述的影响因素中,金融风险压力因素通过不向环境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投资给企业施加压力。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在很多地区实施绿色资本政策,例如创建与应用绿色信贷制度。2008年2月,我国环境保护部、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就意味着我国开始引导企业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然而,在短时间内,市场主体的绿色偏好欠缺是不会有根本改变的。

(六)企业内部系统缺乏动力

本文探讨的是企业环境管理的自组织发展,虽然上述讨论的影响因素以及现状都与企业环境管理的自组织息息相关,但是其决定作用依然不能与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相提并论。当前,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将精力集中于持续获取经济收益,无暇顾及环境管理。有超过20%的企业认为,加强环境管理不仅不会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还不得不增强经营成本。企业在管理工作是漠视环境管理,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是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无法落实,都属于企业内部系统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路径

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水平,应该针对存在问题,依据影响因素“对症下药”。鉴于上述谈到的几方面问题的存在,笔者提出发展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路径,应该从优良宏观环境的构建、优良行业环境的构建以及企业内部系统的构建三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优良宏观环境,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提供保障

构建优良的宏观环境,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全面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全面性要体现于针对不同等级与层次的企业采取有差异性的政策。例如,处于他组织环境管理的企业,要采用强制性法律法规,设定“高压线”,要求其达到最低环境标准水平。具有较高环境管理自组织水平的企业则要为其提供可助力其发展的技术支持与信息咨询服务;其次,政府应该创建公开透时的信息公布制度与环境诉论制度。通过这两项制度促使社会公众监督权的发挥,为公众监督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提供渠道与平台,降低公众的环境公益诉讼成本,也会促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再次,进一步完善环境教育制度。要将环境保护渗透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还要通过多种手段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接受教育,让整个社会都充分地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人民群众都认识到自身具有监督权,且学会合理地使用监督权;最后,制订严格的生产责任制。要求每家企业构建环境自评自管体系,实现自组织发展,提升自我内在约束力。对于一些低效、高耗、重污染的企业进行责任追究,通过管理机制要求其整改。除此之外,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也要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与政府、企业展开积极的合作。在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地位与正当权益之后,非政府组织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制度框架,吸引高素质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其次,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间要加强合作,增强其综合影响力。这样既有利于带动规模较小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也能促使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上日益正规化。

(二)创设优良行业环境,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提供基石

优良行业环境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行业的环境管理升级,以行业为环境保护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整个行业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创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发展理念之中,敏锐洞察市场的发展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失时机地进行行业绿色发展前景规划。各个行业还要根据行业特点制度行业环境保护标准。20世纪9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通过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标准,大大降低环境的污染度。[5]第二,健全绿色贸易制度,使绿色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主流。绿色贸易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环境管理的自组织发展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以让企业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化解。绿色贸易制度的建立需要制定绿色贸易标准,确定环境标准认证,严格进行环境审计,为了促使绿色贸易可以在全球畅通无阻,还需要推动绿色贸易中介机构的发展。第三,发挥绿色资本市场的导向作用。资本投资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美国等发达国家充分地运用这一因素促进了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水平的提升。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生态保险制度,完善证券市场绿色门槛,都是绿色资本在促进环境管理方面可以运用的可靠手段。

(三)健全企业内部动力系统,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提供力量

优良的外部环境构建是前提,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其内部动内系统的构建。企业内部动力系统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日本三洋公司将“热爱地球和人类”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将环境保护以承诺的形式告知于整个世界,不仅会督促员工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更使三洋品牌百年立于不败之地。[6]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经营理念,具有正确的资源价值观。企业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将企业文化宣传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之中,组建一支强大的环境管理队伍,促进员工环境保护能力的提升。第二,构建制度创新动力系统。创建灵活高效的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内部的协调,在环境问题的决策上保证准确、及时。构建环境管理体系,由专门的部分来负责企业的环境方针的制定,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等。健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建立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机制,使企业的环境管理日益强化,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工作中来,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三,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环境保护的关键,通过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减少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本本田公司投资30亿用于环保型发动机的研制,研制成功的环保型发动机被丰田和福特等公司引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我国的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给其自组织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企业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自觉地构建环境保护内部子系统,在落实好应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参考文献:

[1]李瑞,范阳东.企业环境管理组织转换:对典型案例的讨论[J].生态经济,2012,(5):137-141.

[2]杨天泓.内部控制环境自组织形成基础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11):86-91.

[3]王宝英.供应链复杂系统企业社会责任的自组织演化[J].经济问题,2013,(9):93-96.

[4]张延禄,杨乃定,刘效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6):58-65.

[5]范阳东.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机制培育的反思[J].改革与战略,2014,(1):36-40.

[6]张刚.企业组织智力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9):175-178.

(责任编辑:卢君)

On Self-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China

REN Yan-ling1,2
(1.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Shaanxi 710121,China)

Abstract: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is influenced by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A-mong them, the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government regulation, financial and risk management market, supply chain participants,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relevant personnel and human capital market, in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corporate cultur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system,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competitive advantage, etc.. Taking influence factor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e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mainly include the lack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consumption market is still immature, the market is weak, the lack of power of enterprise internal system.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t is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od macro environment, i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elf-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作者简介:任艳玲(1979-),女,山西运城人,西安邮电大学讲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学、企业环境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1670);西安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102-0479)

收稿日期:2015-12-21

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16)01-0064-04

猜你喜欢
自组织发展路径
多子群自组织聚合的PSO数据分类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群体智慧与教育研究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系统自组织理念指导教师课堂教学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