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农村商业银行 刘一丁 鼎 律
看招行培训“这一个”并反思领导力的培养
瑞安农村商业银行 刘一丁 鼎 律
“领航计划”是招银大学实施领导力发展培训规划的核心,也是招商银行具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提升项目。自1999年开办第一期支行行长素质提升培训项目以来,截至2014年底已经完成将近八十期专项培训,累计培训支行行长将近3000人次。特别是2009年培训转入行动学习为主的模式以来,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得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发生明显变化。
作为招银大学的新任理事单位,瑞安农村商业银行2015年开始定期向该校输送培训对象。作为首批体验行动学习的学员,我们试图将培训的新鲜体验与充实收获进行分享,以期对推进基层农商银行的经营转型、结构调整、绩效提升有所裨益。
招商银行“领航计划”行动学习的培训对象,集中针对支行行长的“这一个”。既富于创意与创新,又紧密结合银行转型发展的实际。根据行长任职经历与经验,所在支行的地域经济背景,支行所处起步、发展、成熟的阶段差异,支行核心业务构成的有所不同,为提高行动学习针对性,通过行动学习提升能力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情况:新任行长培养以“发展”为关键词,旨在辅导新行长实现角色的转变,掌握挑选培养专业、机构负责人的要领。学会组建新团队、当好班长一把手。资深行长培养以“创新”为关键词,重点关注支行管理效能提升和业务领域拓展,通过对团队状态的诊断,帮助行长强化改革意识,提升团队运作效能,克服可能产生的职业倦怠。专业单一型行长培养以“全能型”为关键词,针对性开展公司业务、个人金融、私人银行、贸易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专业补课,帮助行长从专才成长为全才,克服抓全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
招银大学的行动学习实践涉及三种类型:
一是“组织发展行动型”。以提出战略管理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并加以实施为导向,推进业务发展、建设银行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整合操作流程等。善于经过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动,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
二是“组织发展建议型”。以提出业务管理建议为导向,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对超出行长职责或范围的改革举措,由上级或有关部门认可予以实施,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可行性的建议。
三是培养“个人发展型”领导力。以提升个人管理能力为导向,个人能力发展包括沟通技能、管理下属、自我反思、专业水平与运用、团队领导等,由支行行长提需求,招银大学开发相关课程与项目,具有提升个人能力的作用。
告别高速度、高利润、高增长,商业银行的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重要转变,只有对经营策略进行深度调整才能应对变局。而基层支行层面容易停留在经营习惯里,仍然借助简单地调整某个或几个环节,重复和维持原有的资产与负债同步扩张的手段方式。由于曾经的运营模式获得过成功,得到过褒奖与晋升,管理者不愿意轻易进行改革与改造,甚至会出于本能通过以执行制度的名义,视“求变”为“越轨”,拒绝变革的尝试。
银行实施的经营变革成效如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高层的智慧决心与战略规划。二是基层支行的参与执行与切实落地。支行行长作为承上启下的载体工具,通过行动学习需要界定新常态下他们的领导力开发内涵,建立以行动能力为导向的领导力素质模型。支行行长领导力的指向,是使所有个体的有效协作成为可能。领导力就是贯彻决策层意图,确定机构发展方向,创建成员之间联系,获得员工的承诺,使其投入到工作中去的组织能力。为了培育优秀的领导力,需要梳理符合银行的领导力素质,包括挑战经营现状、严格以身作则、善于共期愿景、激励人心使众人参与转型。以此为框架细化符合银行文化的领导力要素。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银行转型发展的领导力课题,包含如何应对资金成本上升、付息成本上升、其他业务风险上升、存款流失的压力;怎样控制高风险、高杠杆、高收益业务;怎样“降杠杆”控制资产质量恶化,“影子银行”风险已无所遁形,怎样增强信用管理能力等等。行动学习就是挑战自我不断质疑,激发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使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学习承诺,感受到组织的期望。行动学习进行的领导力开发,拓展的是个人能力使其胜任角色。兼顾了学习和绩效的同步提升,实现了知识导入有效性,使二者达到科学平衡。
行动学习得以有效运用,还在于高级管理层成员的参与。在行动学习中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各首席官、各事业部老总、各分行高管都在相应开发项目中授课,“领导教领导”成为提升管理技能特有的机制,一方面促使高层领导反思,带来某种的“强制性”,因为领导者传授经验仅仅讲出来还不够,而且要讲明白、行得通、用得上,需要全面总结和深度反思;另一方面领导者的反思,能够内化成为学习发展的动机。学习现有知识与探求未来知识相结合,将行动学习与管理培训结合起来。
以行动学习解决领导力提升的问题,以下的方式被证实是切实有效的:
1.建立学习小组。由8-10人组成团队。行动学习遵循无领导团队互动原则,模拟未来领导团队的管理幅度。为突破常规思维达到质疑和反思目的,团队中成员只有1-2名来自直接相关业务,更重要的是虽然其他成员与该业务无直接利害关系,但必须对解决问题拿出自己的办法。陷入发展停滞效益下滑状态,分析其原因固守过去模式是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2.引导质疑和反思。在行动学习过程中,互动产生问题和矛盾,团队需要直面进行探讨,学习小组在思考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领导力缺陷,从而接受关于团队建设、倾听、提问、反思、反馈的深度对话,参与团体决策和技能训练。
3.强化行动承诺。行动学习的成果要向执行团队及其行长进行正式汇报,每个团队成员都有机会面对面回答执行委员会的质疑。行动学习教练要对行动学习的全程进行跟踪,对照学员个人改进计划观察其行为,定期给予反馈和辅导促使学员的行为发生改变,促进学习的深入和绩效的提高。
4.提升学习体验。行动学习形成强化环境,带来个人能力得以提高,然后产生团队学习的收获更进一步,上升到组织层面学习,完成行动学习的课题,达到增强学习体验和解决问题的平衡。每个行动学习团队配备专业教练,一位负责学习过程催化,以个性化行为对症下药,一位负责针对小组成员,观察反馈领导行为能力变化。
5.完成素质测评。学员找出能力强项和不足,制定相应改进目标(具体到可观察的行为、可考核的业绩)。教练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督促,强化对象目标行为的改变。行动学习以“用以促学”的实用哲学,颠覆传统“学以致用”的培训情结,突破先学习再转化禁锢,通过群策群力打破内部樊篱,提高全局战略思维,突破银行同质化行为。以解决经营难题为载体,使银行所需的个人、团队和组织能力逐步发展与生成。
瑞安农村商业银行立足服务三农发展业务开辟市场的根本,从农村信用社起步,逐步构建了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为联接、以规制为约束的股东与法人结合的股份制关系。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等要求达到了监管的标准,顺利完成了从合作制到股份制银行的过渡。在借鉴上市银行的经验和模式下,朝着股份制、公司化、正规化方向健康发展。农商行的经营范围与前景将迎来更广、更深的拓展。
参加行动学习后我们的思考是,在提升瑞安农村商业银行领导力方面,应当重点在围绕顶层设计、回归根本、改革创新、系统整合、以终为始的环节有序渐进,持续推动银行的竞争力提升。顶层设计就是顺应治理模式的根本变化,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应当予以有效解决,从而形成推进深层体制机制改革的内生动力。将银行的领导力发展,提升为“董事会项目”,以确保取得实际效果。回归根本就是平衡领导力培养的短期回报和长期投资,重视建立基层机构的管理梯队建设,培养引进高质量人才,解决三农金融利润低、靠天吃饭风险高、管理成本大、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改革创新就是应用70–20–10的领导力培养原则,跳出固有模式,减少对课堂培训的依赖,优化整合知识、技能和经验。系统整合就是把领导力培养,列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前端,识别、评估、发展、使用、激励、保留全方位入手,应对领导者能力欠缺的挑战。以终为始就是紧密承接银行转型战略,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方法,建立领导人才体系培养规划,确定领导力发展策略,做好人才长远储备。
行动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法,应当通过素质模型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应用。要避免将领导力等同于任职资格,领导力是组织的能力,并不体现在某个或少数人,而是团队协同的结果。领导力发展覆盖组织系统形成效能,行动学习的目的就是增强组织胜任力,体现于先具备胜任力,后获得任职资格。任职资格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是达成工作目标的必要条件。
行动学习的效果测评,要改变过于依赖工具测评。在线个性测试测评虽然具有操作简易、耗时短、成本低、批量化优点,但是降低了评估的有效成份;工具测评只反映人的特质某一维度,不能代表人的整体能力。测评应包含自我认知、他人反馈、人对人测评全方位人才衡量标准,辅以工具测试才能避免单一性测试可能出现的以偏概全。
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模拟人际互动,树立更具实效的学习理念。行动学习的价值所在是创造与支行行长实际工作一致的体验机会,模拟团队人际互动,树立解决转型实际问题的理念。用传统的课堂培训去针对行长学员,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难以满足定制化和参与度的需要。将素质模型引用到职业培训平台,学习行动能够激发更大的潜能,提升学员的能力成长空间。
链接
70-20-10法则是麦肯锡的研究成果,方法将众多培训方法放在二维坐标图上,横坐标轴设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纵坐标轴设为公司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当所有的培训方法被放入坐标图后,可以根据“横纵双高”“横纵双中”“横纵双低”,将坐标图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在岗培训,向他人学习,自我学习。根据其在坐标图上的有效性,可以看出应该投入70%的精力在在岗培训上,20%在向他人学习上,10%在自我学习上。
微访谈
Q:《金融言行》
A:瑞安农村商业银行某基层行负责人刘一丁
学习体会谈:平等 实践 反思
Q:刘经理,您全程参加了招银大学“领航计划”的行动学习,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通过全程参与能力提升培训,我基本理解了行动学习从培训课堂延续到银行的经营实践的三个关键词:一是解决“战略难题”,就是行动学习的靶向确定。好比是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核能源,在没有启动前是一个潜在的“能源库”,找到这个目标采取行动学习,就能把它的能量发挥出来产生核裂变反应,前提是靶向必须是基于阻碍银行战略实施的现实难题,与绩效提升必然是紧密相关的。二是形成特有的学习型组织。由于行动学习是“团队决策”的过程,成员势必决定了行动学习效果和成败。学习小组必须是前项“问题点”的利益紧密相关岗位,与此同时成员必须符合不同岗位背景和社会属性,对问题有较强的判断和思维能力,具有强烈参与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够达到资质评估的标准。小组有问题所有者的行政上级参与其中,否则行动学习就会变成“动不了”而“流产”,导致“下动上不懂也不动”,小组由必备要素组成至关重要。三是坚持“团队决策”。没有老师告诉学员这个案例应该怎么做,而是小组成员发现了问题,并且找到解决办法,在团队去的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承诺付诸行动推动行动方案落地。
Q:结束培训后,您在工作中有哪些行为变化?
A:随着项目、挑战、任务或问题的明确,促动师、教练加以引导的层层推进,小组学员互动参与饶有兴趣,我们不仅品味了管理、经营、决策的经验大餐,同时在观念上受到了强烈冲击,在头脑里激起了思想风暴。“行动学习法”作为思维和方法的系统化、科学化,强调理论探究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与“思考中学习”相结合。潜移默化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日常工作中我逐步运用了行动学习的工作方法。作为农村商业银行最基层的机构负责人,面对下属的汇报、客户的需求,我会更加细心地倾听,面对客户的问题我会耐心与之探讨给出建议;讨论支行工作时不再轻易“一言堂”,而是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敞开思想充分交流,汲取集体的智慧,在经验分享中拓展工作视角的更多维度。
微访谈
Q:您今后会在工作中引入行动学习吗?
A:行动学习是方法论,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行动学习不同于传统方法:前者注重边用边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者注重先学后用;前者注重全面素质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后者重在知识的拥有;前者围绕问题研究和解决进行学习,后者围绕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前者以学员为中心,突出学员主体性,后者以教师为中心;前者围绕同一主题持续学习,经历的是“问题—反思与学习—行动—新问题—反思与学习—再行动”过程,后者是与不同主题结合的间歇性学习;前者与组织发展结合紧密,后者与组织发展结合松散;前者是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具有承诺和责任;后者缺乏激励。
基层银行开展行动学习活动,应当由团队成员组成集体,参与者相互平等的而不是由某个负责人或导师带头。在小组工作过程中重心将放在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和广泛提出问题,而非各自提出观点。传统学习的师者为尊“退位”,学员变成学习的“主人”,职务平等、教学平等、讨论平等,才能学得有趣、学有收获。
体验“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的境界。学习应该是“学+习”,学习的价值在于行动。“行动学习”学为所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边学边用,解决问题通过反思―行动―再反思―再行动,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与工作之中,随时解决棘手难题,激励参加学习者产生自信和互信,在机构中形成学习和发展气氛,进而形成学习型的团队。
只要有实践就需要反思,只要有生命就需要学习。反思是行动学习的过程交替进行的活动:通过专题集中研讨,得到促人警醒、发人深思的观点和信息;通过为解决实际的项目问题实地搜集资料、研究问题,开展辅行业市场调研评估活动,参与者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组织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得以解决。
行动学习不断循环。从实际问题开始,经过学习和思考、研讨,制定解决方案付诸行动。第一阶段的结束第二阶段的行动学习开始。通过行动总结、反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付诸行动。如此不断反复,构成行动学习全过程。
成员参与每个环节,发挥个人潜能。获得相关知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经验,促进团队建设,使成员之间增进理解,提高沟通能力。在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规划行动方面,获得新的体验,促进不断成长。使学习者和所在的机构产生了日渐强化的自信和互信,在组织机构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和发展的气氛。
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班子成员为主体,提高整体素质,挖掘团队智慧潜能,发挥成员的模范作用,提升团队整体水平。面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实现自我发现和自我创新;面对工作、联系和协调,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将掌握知识、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统一起来。解决组织内部问题,贯穿于学习与工作,进而形成学习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