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人才思想绎论

2016-03-15 05:51王明勇杨晓文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子产郑国

王明勇,杨晓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哲学与文史

子产人才思想绎论

王明勇,杨晓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子产是我国春秋中叶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政治智慧和才干表现在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人才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思想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自成一个完备的体系:“非我有成,其在人乎?”即治国理政,必须用人;为了保证治国理政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择能而使,用人之长;学习是成就贤能的唯一途径,国家用人必须选拔、重用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竭尽所能提供广阔的舞台,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

子产;人才;思想

子产,名公孙侨(公元前582年?~公元前522年)[1]6,是我国春秋中叶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出身于郑国贵族,为郑穆公之孙。郑简公三年(公元前563年),司氏、侯氏等四族攻杀子驷等,他率军平定。郑简公十二年为卿。二十三年执政,实行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有利农业生产。后又创立按“丘”征“赋”制度,将“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2]1350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子产青少年时期就已表现出非凡的远见卓识和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与才干。鲁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郑国司马子国、司空子耳率军侵蔡,俘获蔡国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

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3]955-956当时年纪尚轻、被其父子国斥责为“童子”(小孩子)的子产却慧眼独具,见解独到,远远超过了当时作为成年人的郑国君臣。春秋时弱冠(二十岁)以下皆称为“童子”,有学者假设此时子产十九岁(“童子”年岁的上限),推断子产出生于公元前584年。也有学者认为子产此时十四岁(“童子”年龄的下限),推断子产出生于公元前578年。任访秋先生认为子产此时为十七岁,子产当出生于公元前582年。[1]6年轻的子产博学洽闻,对郑国的历史非常熟悉,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和郑国的国际地位也有清醒而独到的认知。当时,诸侯争霸,逐鹿中原,而郑国就处在一马平川、无险可据的中原大地这一“四战之地”,诸侯强国的争霸战争往往有意无意地把郑国牵涉其中,或在郑国的地盘上进行战争,使郑国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郑国被强大的晋国和楚国夹在中间,用子产自己的话说就是“国小而偪”[3]1180,即郑国弱小,又迫近晋、楚两个大国,经常遭受他们的威胁与逼迫,亲晋则楚来攻,助楚则晋来伐。在这样的情势下,郑国不宣而战,出兵攻打楚国的与国(附属国)——蔡国,俘获蔡国司马公子燮,凯旋而归,郑国上下欢呼雀跃,庆祝胜利。子产对这次胜利却充满了忧虑,认为它将给郑国带来灾难。蔡国为楚之与国,侵蔡即是挑战楚国的权威。楚国出兵讨伐郑国,郑国无力抵御,只能屈服,而屈服于楚国,晋国又会出兵来讨伐。晋、楚交相讨伐郑国,四、五之内,郑国将不得安宁。接下来的历史进程,验证了子产的忧虑和先见之明。

晋楚两大强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两国之间因直接争夺利益而引发的正面冲突并不多,两国往往打着保护陈、郑等与国利益的旗号,实际上是争夺陈、郑等与国而发动战争。这些战争,对陈、郑等弱小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又一场灾难,尤其使地处“四战之地”的郑国首当其冲,动辄陷入“从晋,楚来伐;从楚,晋来讨”的两难处境。于是,介于晋楚两大霸主之间的郑国,战火连绵,民不聊生,所谓“南北有事,郑先被兵,地势然也”[4],已成为历代学人的共识。据统计,从鲁襄公八年至二十七年,前后19年间,共发生战争68次,与郑国有关的,就有26次之多。[5]

《史记·郑世家》载:郑简公三年(公元前563年),“相子驷欲自立为君,公子子孔使尉止杀相子驷而代之。子孔又欲自立。子产曰:‘子驷为不可,诛之,今又效之,是乱无时息也。’于是子孔从之而相郑简公。”[6]1771郑简公即位时5岁,郑相子驷、子孔欺凌幼主,都想篡国自立。而子产认为,篡位者,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你今天篡他人之位,他日别人亦可篡你之位,如此下去,郑国将“乱无时息”,郑国君臣、百姓都不愿看到这样的混乱局面出现。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是子产一生追求的政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子产政治思想中饱含着浓厚的民主色彩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子产博学洽闻,智虑绝众,对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有着周详、清晰的认知和独到、精当的分析,以此为基础,他对国内外的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有着非常准确的预测和评估。鲁襄公三十年(郑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子产去陈国参与会盟,回来对同僚们说:“陈国将要灭亡,不值得我国与之结好交往了。”子产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独到眼光,分析了陈国必将亡国的原因,即陈国“聚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抚其民。”而且“其君弱植,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于大国,能无亡乎?”子产还对陈国灭亡的时间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不过十年矣”。[3]1174-1175而结果正如子产所预测的那样,鲁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陈哀公自缢身亡,公子们争权互戕,楚公子弃疾帅师灭陈。[7]1301-1304这一年正是子产预测陈亡国的第九个年头,验证了子产的推测:“不过十年矣”。古代谚语说:“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8]子产在很多国内外大是大非方面,能够“见于未萌”,准确预见形势的发展,体现了他卓绝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政治远见。

《韩非子·难三》记载有子产的一则趣闻,充分证明了子产对世道人情的洞悉、体察及其过人的智虑和才略。

郑子产晨出,过东匠之闾,闻妇人之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遣吏执而问之,则手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9]278

子产不同凡响的政治智慧和才干逐步得到了郑国君臣和当时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赏识,他为卿、为相,青云直上,也是众望所归。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简公怒相子孔专国权,诛之,而以子产为卿。”[6]1771这一年,郑国两大强族驷、良相争,剑拔弩张,郑国政坛“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斗已不可避免。大夫然明问:“政权将会归于哪家?”裨谌回答:“好人代替坏人,这是天命。政权怎么能辟开子产?如果选拔人才按部就班,那么按次序应该是子产当政了。如果选举良善之人当政,那么子产一直为世人所推重。上天又为子产扫清了道路,夺去了伯有的魂魄,而子西已经去世,执政的人怎能避开子产?上天降祸于郑国已经很久了,一定会让子产平息它,国家才可以安定。不然,郑国就要灭亡了。”[10]1507同一年,吴国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败。’”[10]1166第二年,郑国最强大的公族——罕氏的宗主罕虎(字子皮)将郑国执政大权授予子产,并鼎力支持子产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子产安内攘外,“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11]国泰民安,家给人足,“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3]1181为政三年,百姓同声歌颂:“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孔子评价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12]166,还称赞子产为“惠人”[13]148,认为子产作为一个宽厚慈惠的政治家,给郑国百姓带来了恩惠和福祉;在学识上博学多闻,通晓古今。“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7]1422,孔子认为子产的仁爱,有古人的遗风。“古之遗爱”的具体含义,应当结合子产的执政风格和政治功绩及孔子对他的其他相关评价来解读。我们的理解,当指子产一生慈惠仁爱、推贤举能、抑恶扬善、以礼待人、依法治国、以公理摧强权、化干戈为玉帛等品格和功德。如孔子高度赞扬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3]47-48韩非子赞扬子产,“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于之荫于街者莫援也,锥刀遗道三日可反。”[14]209司马迁也赞誉子产,“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童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14]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子产的政治智慧和才干表现在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人才思想也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子产的人才思想。

一、非我有成,其在人乎

子产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为执政,但仅凭我一人之力,又能做成多少事情呢?所以,作为成功的主政者,必须善于用人,善于借助众人之力,来完成治国安邦的重任。[3]1180需要说明的是,子产所谓的“人”,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郑国统治集团的公族成员。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郑国的政权结构特点。郑国是一个公族贵族统治的国家,即其官僚集团是由已故国君或现任国君的族人组成的,老大即君位,其他兄弟分任宰相(郑国称为“执政”)、司空、司寇等要职,这种政权模式是封建社会世袭制、家天下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特色,在春秋时期从周王室到各诸侯国都是这样的政体,可以说非常普遍,如鲁国三桓。也有个别例外情况,如晋国六卿,是六大异姓卿大夫执掌政权。

子产时代的郑国是“七穆”掌权。郑国七穆,是春秋时期郑国七大卿大夫家族的合称。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其中公子夷和公子坚先后嗣位为郑灵公和郑襄公,子孔死于内乱,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剩下的七个儿子子罕、子驷、子丰、子游、子印、子国、子良及其后代被人统称为“七穆”,即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在政治斗争中,七穆逐渐控制了郑国的政权。七穆中,子良为穆氏秉政之始。鲁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郑灵公去世,郑人欲立子良(名公子去疾)。子良辞曰:“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15]679于是公子坚继位,是为襄公。郑襄公担忧穆氏兄弟争夺君位,欲去之。子良阻止说:“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15]679于是穆氏皆为大夫,这是七穆掌权的嚆矢。七穆中又以罕氏势力最强,与子产同时的罕氏宗主为子皮。子皮非常赏识、器重子产(二人的关系下文详述)。鲁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子皮鼎力保举子产做了执政。

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子大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爱于邑,邑将焉往?”子大叔曰:“若四国何?”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尤焉?《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与之。伯有既死,使大史命伯石为卿,辞。大史退,则请命焉。复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子产是以恶其为人也,使次己位。[3]1180

伯石(又字子石,名公孙段)为郑国七穆另一强族——丰氏的宗主,是子产的叔伯兄弟,子产父子国、伯石父子丰皆为郑穆公子。伯石为人虚伪而贪婪,子产虽“恶其为人”,却依然“使大史命之为卿”,“使次己位”,而且在委以重任、授以要职之前,“赂之以邑”,封赠给他一座城邑。卿大夫子大叔(名游吉)则不以子产此举为然,认为,郑国作为一个公族贵族统治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公族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事情尽心竭力,而无须附加任何条件和理由。子产“有事伯石,赂与之邑”,这对其他担任要职的卿士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的心理会不平衡,会有意见,“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而且还会引起四方邻国议论纷纷,“若四国何?”对此,子产的答复是:“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要求一个人没有欲望是不现实的。只有充分满足一个人的欲望,才能让他去做事情,并要求他做好,做成功。国事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主政者是否善于用人。我作为执政,即使有一定的才能和力量,但分身乏术,受自己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很多事情不可能亲力亲为,办事质量和效果更无从谈起。要想办理好复杂繁芜的国家事务,必须善于用人,善于借助众人的力量,发挥众人的才能,来完成国家的各项事功,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子产的这一人才思想与很多谚语是相互应和的,如“人多好做工,树多好遮阴”“人多力不单,蚂蚁搬大山”“人多事早完,水大好撑船”“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16]196“众人的唾沫,能积成湖泊”“众人扶船能过山”[16]310德国也有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Weralleinearbeitet,addiert.Wer zusammen arbeitet,multipliziert.)[17]这些谚语从多个侧面恰切地印证了子产的这一人才思想。

从子产对子大叔的回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子产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质量观念和意识,而丰厚的物质方面的酬劳和奖励是工作质量最有力最切实的保障。当然,不可否认,子产在人事安排方面,还有另一深层考虑——“安内”。子产生活的春秋中叶,诸侯争霸,强兼弱削,战争频仍,郑国“国小而偪”,“南北有事,郑先被兵”。而郑国国内“族大宠多”,公族贵族淫侈贪愎,争权夺利,内乱连绵。在此形势下,安内攘外,成为子产这位郑国当政者一生的首要责任和奋斗目标,子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7]1254。安内,即调和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平衡各大公族之间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确保国家的安宁和稳定,而国家安宁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子产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所追求的治国安邦的质量标准和终极目标。子产“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就意在笼络、安抚伯石作为宗主的这一强大公族,以免他们惹是生非,成为国内的不安定因素,给国家造成新的混乱。所谓“‘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子产认为,一个强大家族的政治取向,对郑国这样一个公族贵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安定和百姓安居乐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因这些公族力量事关国泰民安,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和大本钱做好他们的安抚工作,把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子产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政治思想和政治艺术的高超卓绝之处,也是子产当政期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之”[18]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择能而使,用人之长

选贤使能、唯才是举是杰出政治家们人才思想的共同本质,子产择能而使、用人之长的人才思想与后来儒家选贤与(举)能的政治思想是一致的。[19]孔子介绍郑国外交辞令的创制过程:“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3]147一篇外交辞令,先由裨谌拟定草稿,再经世叔(子大叔)审阅提出意见,后交外交专家子羽(公孙挥)修改,最后由子产从文词方面进行加工润色。由此可以看出,郑国一篇外交辞令的制作,是如此的郑重其事。还可以看出,子产善用群贤之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优长,和衷共济,尽善尽美地完成一件政事。子产的善治美政,于此可见一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详细记述了“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的生动事实。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3]1191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三个方面的事实和信息。第一,子产选择人才的标准就是能力和专长,即“择能而使之”。他将这些具有不同特长和能力的人才,结合进自己的执政班底。所以,他的执政班底人才济济,各有所长。他自己是一位政治全才或通才,博古通今,学识深广,通晓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其他如,冯简子善于思考,决断能力强;子大叔俊秀倜傥,熟悉典章制度;公孙挥(子羽)是一位外交专家,熟知“四国之为”和外交礼仪,擅长制作外交辞令;裨谌思维缜密,擅长谋划和创新。第二,子产善于用人之长,让人才的专长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各司其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面对重大外交事务,子产先向子羽咨询,全面掌握有关信息,接着和裨谌一起讨论、谋划,然后交由冯简子决断,制定出计划,最后交给子大叔执行、落实。各方面人才发挥专长,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因此,子产治国理政,很少有失误。第三,子产非常重视利用、发挥人才的专长和能力,具体表现是,他会为人才充分发挥才智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上面引文提到,裨谌善谋,但“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即必须在郊外安适恬静的环境和氛围中,裨谌善谋的专长才能发挥出来,在杂乱喧嚣的市集上则无法发挥。所以,子产与裨谌谋划国家大事,都要与裨谌一起“乘以适野”,找一处清幽静谧之所在,以使裨谌善谋的才能发挥出来。作为一国之相的子产,能这样不厌其烦、不辞劳苦地为人才发挥才智创造条件,实属难能可贵。[20]

三、学后入政,不唯亲贵

1.子皮保举子产

子产和子皮是春秋中叶郑国政坛双璧,在当时诸侯争霸、强兼弱削和郑国国内族大宠多、强族争权的形势下,两人共同为郑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子皮发现了子产这颗政治新星,如果说,子产是郑国政坛的千里马,那么子皮则是发现这匹千里马的伯乐。子皮非常赏识子产的政治才干,认为子产的政治才略远在自己之上。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力量保护、培养子产,并且力排众议,打破郑国这个公族贵族统治的国家选人、用人唯亲唯贵的传统,没有从自己亲族罕氏、驷氏、丰氏(罕、驷、丰同生,即三人为同母兄弟)[3]1175等家族中物色接班人,毅然将执政大权授予子产,鼎力支持子产大胆改革、除旧布新,竭尽全力为子产执政保驾护航。“虎帅以听,谁敢犯子?”[3]1175于此也可看出,子皮对子产的器重和赏识。子皮(名罕虎)虽说年长于子产,但从辈分上讲,他是子产的侄子。子产是郑穆公之孙(郑穆公→子国→子产),子皮为郑穆公曾孙(郑穆公→子罕→子展→子皮),两人的政治观点和见解相同或相近,促使他们互相欣赏、倾慕、敬重,“惺惺惜惺惺”,互称“夫子”。子产对子皮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尊称子皮为“夫子”。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子皮去世,子产痛哭道:“吾已,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7]1360子皮也尊称子产为“夫子”,认为子产是“有礼之人”。鲁襄公(公元前543年),郑国发生“驷良之争”,子产认为,良氏一族的宗主——伯有(名良霄)“侈而愎”,驷氏一族的宗主子皙(名公孙黑)“好在人上,莫能相下”[3]1170,都不值得扶助,所以选择保持中立,收敛埋葬了冲突中“伯有氏之死者”,准备出走他国。子皮力排众议,挽留子产,说:“夫子礼于死者,况生者乎?”[3]1175驷氏与良氏的第二次冲突,伯有被杀,子产又收敛殡埋了伯有,引起子驷氏的不满,“子驷氏欲攻子产”。子皮愤怒地制止了子驷氏,保护了子产。子皮认为:“礼,国之干也。杀有礼,祸莫大焉。”[3]1177子产作了执政后,为了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把防范公族的奢僭违礼作为一项执政原则,拒绝丰卷(字子张,伯石子)欲用新猎获野兽祭祖的请求,认为这严重违背传统礼制,“唯君用鲜,众给而已”。丰卷征召兵徒,欲攻子产。“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3]1181由上引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没有子皮的举荐,子产做不了执政,更关键的是,没有子皮的保护和支持,子产恐有性命之忧,遑论治国安民。正是在子皮这位政治强人的保护和支持下,子产坚持原则,厉行改革,稳定了郑国政局,[21]给郑国百姓带来了福祉。孔子曾盛赞子皮的“进贤”之举。

子贡问于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则贤者矣。”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子曰:“赐,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闻用力为贤乎?进贤为贤乎?”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12]150-151

孔子认为,“进荐贤能”贤于“用力做事”,即子皮的贤明超过子产,子皮发现、培养、重用子产,这是子产取得杰出成就的基础。而子产晚年举荐的子大叔,才智平平,各方面皆不及子产。鲁昭公二十年(郑定公八年、公元前522年),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7]1421数月之后,子产去世。子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政。结果郑国盗贼很多,聚集在芦苇茂密的湖泽里。子大叔很后悔,说:“我如果早一点听从他老人家的教诲,国家不致于到这种地步。”[7]1421于是派兵攻打藏匿在湖泽的盗贼,将俘获的盗贼全部处死,盗贼才稍微有所收敛。

唐朝诗人周昙《春秋战国门·子产》一诗高度赞扬子产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22]可惜,子产的临终嘱托并未引起子大叔的重视,或者说子大叔对子产临终面授的机宜理解不到位,以致社会治安出现问题,子大叔方才想起子产的教诲。从这里可以看出,子大叔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远见,与子产相比,要稍微逊色一些。所以,孔子据此得出结论,子皮贤于子产。

2.子产论尹何为邑

关于如何选人、用人,子产当从子皮那里学到很多智慧和方法,但他也有自己的用人主张和想法。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子皮想派尹何担任自己封地的长官,子产提出不同看法:“尹何太年轻了,不能确保他一定胜任这一职务?”子皮说:“这个人忠厚恭谨,我很喜欢他,他做事,我很放心,不会欺瞒、背叛我。派他前往我的封地,边做官边学习,他将越来越懂得管理。”子产明确提出不同意见:“让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去尝试着管理您的封邑,这太危险了,绝对不行。”正如上述,子产对子皮充满信赖和感激,他希望自己的恩公一切安好,“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所以接下来,子产不厌其烦地连用三个比喻来形象生动地说明自己的理由:(一)让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去管理一座城邑,就好比让一个从未碰过刀的人去用刀切割东西,他会伤到自己和他人。(二)我们绝不会让一个不懂裁剪和缝纫的人用自己美丽的绫罗绸缎去学着制作衣服,而重要的官职和封邑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其价值和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美丽的绫罗绸缎,怎么能让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去学着管理呢?(三)打猎必须会射箭驾车,否则,不仅不能猎获禽兽,恐怕还会车毁人伤。

子产的比喻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让人不得不认同、折服。同样的比喻我们可以补充很多,甚至无数,因为人们对知识和技能都有一个从陌生到逐步了解再到最终掌握的过程,而世间知识浩瀚,奥秘无穷,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我们只能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能,熟知之后,成为内行、专家,对于那些我们未知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外行,是门外汉,俗语戏称“南山的老鸹——白脖儿”。子产通过这些恰切的比喻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学而后入政。治国理政是一门大学问,关乎国泰民安,必须先学习相关知识和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素养和能力之后,再去从政。子产这一思想颇有今天专家治校、专家治国的意思。子产反对“以政为学”,反对未经过学习、不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就入政做官。他说:“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他认为,子皮让自己喜欢的尹何管理采邑,由于尹何缺乏管理知识和相关经验阅历,他的治理结果是个未知数,很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这会给子皮和尹何造成损失或危害。

子产的这一政治思想和人才思想得到了稍晚于他(子产去世时,孔子三十岁)的孔子的认同。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3]109意思是说:“先学习礼乐知识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知识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我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知识的人。”这与子产“学而后入政”的人才思想毫无二致。孔子批评“子路使子羔为费宰”与子产谏阻“子皮使尹何为邑”也如出一辙。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13]118

子路(少孔子九岁)[12]433让子羔(少孔子四十岁)[12]437担任季氏封地费邑的长官。孔子认为,子羔年纪尚轻,子路委以“费宰”要职,会害了这个年轻人。孔子批评子路“贼夫人之子”与子产劝谏子皮“子之爱人,伤之而已”,意思一模一样。子路的辩解和子皮的理由“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3]1192也没有区别,即让子羔前往费邑在管理百姓的实践中边学习,边做官。孔子斥责子路强嘴利舌,无理辩驳。两位思想家的人才思想不谋而合,若合符契,所谓“智者所见略同”,这根源于两位哲人相同相近的政治思想和同样杰出的政治智慧。

子产苦口婆心的分析、劝说让子皮心悦诚服,子皮在之前委以国政的基础上,又将家政委托给子产,“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3]1193彻底放权于子产,让子产大胆地治国理政。

四、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子产的人才思想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自成一个完备的体系。首先,治国理政,必须用人,“非我有成,其在人乎?”其次,为了保证治国理政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择能而使,用人之长。最后,学习是成就贤能的唯一途径,国家用人必须打破“亲亲、贵贵”的世袭惯例,选拔、重用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竭尽所能提供广阔的舞台,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

[1]任访秋.子产评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2]夏征农,罗竹风,谈家桢,等.辞海:1999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536.

[5]李慎仪.论子产[J].开封师院学报,1963(2):46-65.

[6](汉)司马迁.史记(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张觉.商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4.

[9](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诸子集成(7)[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0]陈克炯.左传注译[M].许嘉璐,梅季.文白对照十三经(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56.

[12]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汉)司马迁.史记(十)[M].北京:中华书局,1959:3101.

[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尤世良.新编谚语大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17]景依恋.德国人信奉的20大人生哲理[EB/OL].(2012-10-02)[2016-06-26].http://zhan.renren.com/ 20120724?gid=3602888498031599722&checked=true.

[18]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83.

[19]王明勇.孔子人才思想摭谈[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100-103.

[20]徐克亮.浅谈子产的人才学思想[J].天津师院学报,1981(6):44-46.

[21]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2]全唐诗(第二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8347.

(责任编辑:张明海)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4.012

K225

A

2096-2452(2016)04-0062-07

2016-06-28

王明勇(1966-),男,河南民权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授;杨晓文(1965-),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副教授。

2015年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5SZL03)。

猜你喜欢
子产郑国
做别人家的父母
申徒嘉和子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宽容的力量
宽容的力量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子产受骗皮皮猪卡通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