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人流密集区防踩踏具体措施探究
吴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近年来,人群踩踏事故频发,2015年9月25日麦加朝圣踩踏,酿成至少345人死亡的悲剧;2014年12月31日上海踩踏事件,造成了36位同胞生命的逝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总方针,更注重防范和化解潜在或细微风险点,尤其要凸显出“防”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措施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细致分析踩踏发生的风险源以及国外防踩踏经验,从人防、物防、技防、心防以及环境预防的“五防”出发,力求最大限度的避免人流密集场所发生踩踏事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人流密集区;踩踏事件;“五防”机制
1.人群密度超过安全临界值。2015年9月25日沙特阿拉伯麦加,参加“射石”仪式的朝觐者每年以万计,并且未按当局制定的时间表行事,在同一时间拥挤在同一地点,密度超出了当时场所人流量的安全密度临界值;绊倒行人之后诱发慌乱从而演变为最终的踩踏,这和历史上多起踩踏事件的发生有着共同的诱因。踩踏惨剧发生的基本前提离不开人流和“物流的拥挤。国家旅游局201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中指出古街类核心景区基本空间承载标准为2~5 m2/人;根据《北京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规范》规定,公园、风景名胜区在遇有黄金周、主要节假日及大型活动等重点时期,景区、景点、狭窄路段等处人员过多,室内达到1 m2/人、室外达到0.75 m2/人,就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临时关闭景区、展馆、疏散游人等措施。而像宗教仪式上麦加朝觐人群数量、上海外滩迎新年的人群数量都超过了安全临界值,本身就存在着较高的踩踏风险。在人流密集区域,一旦人流移动的方向由于某种突发事件引发成为无序时,对冲拥挤的人流便有发生踩踏的危险[1]。
2.高度差的存在。发生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踩踏事件其中一个重要诱因便是朝觐者携带大量行李,由于在拥挤的情况下行李落地导致有人摔倒在密集人群中,引发群众慌乱、情绪失控最终导致严重的踩踏后果。2014年发生在上海的踩踏其中重要诱因是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进而引发多人的摔倒叠压,最终引发了踩踏事件。都是存在着高度之差引发摔倒,在慌乱中诱发踩踏。在一些人流量大的旅游景点,一些隐蔽的阶梯有很大的隐患,一旦人流量超过临界值,有人因高度差摔倒,都将有发展成踩踏事件的可能。
3.人流形成对冲状。密集的人流如果在无序的状态下会不断发生对冲碰撞,在混乱的秩序下一旦造成人员摔倒便可能诱发踩踏,像上海踩踏事件中,观景平台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而后人流向下的压力突然增加,造成阶梯底部人员失衡摔倒,最终致使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2]。
1.德国的防踩踏经验及启示。德国通过控制人流量上限来防止踩踏发生,德国柏林地标勃兰登堡门前多次举办迎新活动,2012年12月31日现场人数饱和,到23时左右升至百万,现场7个入口均被关闭,通过人流总量的控制能从根源上避免踩踏的发生。人流量控制在人流密集区是十分重要,比如一些广场活动,老步行街的促销活动,事先就应该按照安全人流密度设置人流量上限,当快达到饱和时,就应当采取封闭入口,并且配合上地铁甩站,公交车运出人流等措施,确保人流总量始终在安全幅度范围之内。
2.美国的防踩踏经验及启示。美国在防踩踏方面采取的是将广场分成若干区域,这种手段核心目的在于避免人流形成对冲。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而十字路口很容易形成人流对冲,是踩踏事件发生的高危场地,因此面对倒计时跨年活动,纽约警方将广场分成若干个方形区域,之间用围栏隔开,禁止人员随意出入,只有一个区域满员后,警方才开放下一个观众区域。这种措施将人流分成若干份,保证每份人流之间不会形成对冲,通过控制每个小区域内的秩序大大降低了安保压力与难度,有效的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对于国内人流密集场所,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十字铁马、围栏等将人流分开,避免在慌乱中会相互对冲拥挤,引发悲剧;对于人流密集的核心区,在警力充足的条件下还可由警力形成十字人墙,在隔断人流防止对冲的同时还能进行有序的疏导,最大程度的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3.澳大利亚的防踩踏经验及启示。澳大利亚举办大型活动的原则是“谁举办,谁负责”,强调的是主办方负第一责任,审批单位承担监管责任,并且主办单位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如果是政府组织的活动则由警察进行安保,警力却不足以控制现场,则可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聘请保安公司参与。这样通过预案以及充足的安保力量可以第一时间有效控制疏散人群,极大程度的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同时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发达国家一般会由警方或专业的保安公司在大型活动举办前对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总之大型群众性活动存在踩踏风险,国内可结合澳大利亚的经验,谁举办由谁聘请专业保安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雇用保安队伍进行针对性的风险控制。
通过上述踩踏发生诱因以及国外防踩踏经验的分析,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笔者将从人防、物防、技防、心防以及环境预防五方面全面论述防踩踏的具体措施,力求最大限度的避免踩踏惨案的发生。
1.重视人防机制。“人防”指的是通过建立各种治安联防组织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以治安巡逻、邻里守望、轮流看守等方式达到防范目的的一种防范措施,是以人为主体的动态性防范措施。运用到防踩踏方案之中,人防则表示利用充足的安保力量疏散群众,控制人流密集场所现场状况[3]。因此大型公共场所常态下应安排巡逻警力,时刻关注场所内人流密度,比如深圳东门步行街作为老街,常态下日人流量达到20万左右,重大节假日人流量能超过百万,当地民警表示基本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总体距离大致预测步行街内人流量。当人流量超过一定的界限后民警应立即上报并启动相应预案,增加警力,以保证充足的警力去控制现场人流,使其有序移动。上海踩踏事件的发生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当时警力不足,当地警方以为事前通知了变更活动地点,外滩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群,正是错误的估计、现场警力的不足导致拥挤程度不断恶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后期赶来的警察无法进入拥挤核心区域进行分流,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因此防踩踏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做好人防工作,在大型公共场所根据实时人流量安排警力,进行人员疏导,当人流量即将达到承受最高值时,要迅速组织警力在附近空旷场地待命,保证能快速支援进行现场秩序维护。当公共场所有大型活动要举办时,必须事前提交相关安全预案,有专门的保安公司进行现场秩序维护,公安机关可以派员进行现场监督,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弥补警力不足的缺陷,当然也需要保安公司的进一步正规化。
2.提升物防机制。“物防”指的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易遭犯罪侵害的目标从而达到防范目的的防范措施。根据犯罪经济学,“理性”的犯罪人在选择实施犯罪行为时会衡量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会尽可能的选择防护薄弱环节从而降低自身的犯罪成本,而“物防”就是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加固,从而降低犯罪分子得手的可能性,增加其犯罪成本。运用到防踩踏设计之中,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踩踏事件的预防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本文将从统一服装、铁马以及音视频的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首先,统一服装。人流密集区现场秩序的失控是引发踩踏最重要的原因,而暴力恐怖事件、火灾、高空坠物、恐怖信息传播作为诱发因素均可引起人群骚动恐慌,人群基于自我保护而盲目移动,结果因为人群的对冲挤压造成踩踏。因此有专门安保力量在现场稳定控制群众情绪十分重要,他们首先要占据制高点,一方面便于看清现场总体形势以便于安排疏散;另一方面能让群众看见听见你的指挥,因为人流密集区一旦混乱后,嘈杂的现场环境很难让群众意识到你的存在。现场群众在危难之时听从指挥的前提是完全的信任你,将自身的安全托付于你,警察能做到,但现场往往还有保安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安保力量,他们的服装也需要统一,让群众第一时间知道是来进行安全保卫的。曾在某地地铁站发生的一起事件,一名精神病人将红果汁洒在身上,不明情况的市民以为有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从而引发慌乱,附近社会安保力量无统一服装并拿着木棒等物赶往现场,群众看到他们却以为是暴徒,更是四下逃窜引发一场闹剧,所幸的是没在人流密集的地铁站引发一场踩踏悲剧。因此作为人流密集场所的安保力量,首先服装要统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民群众能相信你,才能更好的进行秩序控制和引导,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其次,利用铁马隔绝对冲。踩踏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上海的踩踏事件,还是麦加朝圣的踩踏事件,其发生的机理都是在于人流形成对冲,因而无法有序疏散。美国防踩踏方面将广场分割成若干区域就是基此考虑,保证每个区域之间不会形成人流对冲,从而将踩踏的风险降低到最低值。国内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通过在核心区域配置伸缩十字铁马有效的隔离人群,使一个区域人群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进行移动,避免人群的对冲拥挤。当人流量较少时可收起铁马,也不会影响到当地行人通行,因此铁马在防对冲、防踩踏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当人流量即将达到应急状态时,应及时安排当地警力及社会安保力量在核心区域形成十字人墙,防对冲的同时还能进行有序疏导,稳定群众情绪,从而化解踩踏风险。最后,现场视频与广播播放器的控制。广播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可引导大家正确有序的疏散,稳定群众慌乱情绪,但应当注意的是广播的覆盖范围,有哪些区域是盲点,即在危险发生时无法通知的区域,比如商场的厕所、换衣间,以及地下商场等场所。当广播全覆盖后,在发生比如火灾等危险时公安机关是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组织大家进行安全疏散。而仅仅声音在遇见十分混乱的现场情形时也是具有一定缺陷的,因为慌乱中嘈杂的喊叫声往往遮盖广播语音,无法形成有效的引导,因此还需要引入视频,通过音与视频的结合最大限度的进行现场安抚与疏导。大型公共场所的商家为了宣传在室外往往会有大的显示屏在醒目位置滚动播放宣传广告以招揽顾客,而此显示屏可以接入公安内部,平日由商家正常播送广告,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由公安机关接管控制,对现场群众进行情绪上的控制以及路线上的有序疏导。通过广播和视频的结合,在混乱情形下更好的引发群众关注,引导人群安全疏散。
3.倡导技防机制。技防就是技术防范,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预防犯罪的措施和方法。技术防范核心在于进行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获取相关地区视频图像信息,并逐步实现视频信息的高度共享。与人防、物防相比,技术防范有全面、高效的特点。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推广,技术防范设施将被广泛运用到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来,为社会平安保驾护航。技术防范其保卫范围广、灵敏度高、控制部位多等优点能很好的运用到人流密集区的防踩踏工作之中。一方面通过场所进出口以及核心区域的监控设施,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大型公共场所内的人数,从而为应急预案的启动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无人机,通过无人机携带拍摄装置在面对踩踏等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加动态,根据需要反映现场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高效的处置方案。
4.推进心防机制。心防指的是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时主观上需要对自己的工作重视起来,并且需要对各种突发事件提前设计好预案并组织相应的演习,确保事件发生时能有序高效的去处理。2004年2月5日的密云灯展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事故调查报告得出的主要原因为主办单位没有对活动的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安全保卫工作全部推给公安机关,另外活动当晚负责维护彩虹桥区域安全的民警也有所懈怠,没有按时到岗到位,因此事故发生后没有民警维持秩序造成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可见心防缺失是人流密集区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
首先是人流密集区防踩踏预案的设计,需要根据现场面积、地形、周边有无疏散场所将人流量进行科学的分级,分成常态管控和非常态下的应急管控。非常态下就是人流量即将超出场所最大人流承受量,此时就要成立指挥部,公安局、消防、交通、卫生、水电、广电等部门均要成为指挥部成员。如果发生火灾消防警察必须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火势控制,对于一些老步行街存在地下商铺,空间狭窄,消防车又无法驶入,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包括火灾以及火灾所引发的踩踏,因此当地公安机关应加强对该场所的安全消防检查,包括有无裸露电线以及灭火器是否失效等,并且定期组织商家进行面对火灾的演习活动,只有重视起来才能有效避免灾难的发生。交通部门同样要参与进来,当人流量即将饱和时,附近的地铁就应该实行甩站,不再向该区域输送人流,同时交通部门还应对附近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给人群更多的应急疏散空间,并且可调动公共交通工具将人流向外输送,减轻人流密集区的压力。因此面对踩踏风险,需要公安机关联合各部门,各自发挥作用,协同进行人流的疏散工作。总之,各勤务单位面对人流量即将达到风险值时,必须做好心防工作,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地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各部门负责安全的领导需要经过严密的组织部署,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领导自身需要坚守岗位、身先士卒,才能保证安排的工作能有序高效的开展。
5.落实环境预防机制。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纽曼在其著作《防卫空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环境预防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现代城市环境给犯罪提供了机会,可以通过环境设计制造一种“防卫空间”,从而限制和消除便于犯罪的条件,预防犯罪的发生。应用到防踩踏设计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环境的改造及清理,减少引发踩踏发生的环境隐患[4]。(1)路面改造,消除隐性高度差。人流密集场所秩序的失控往往在于突发事件的发生,而摔倒也是导致混乱的一个因素。以上海踩踏为例,观景平台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而后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突然增加,造成阶梯底部人员失衡摔倒,最终致使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因此隐性高度差的存在就有导致人员摔倒的可能,在慌乱中往往会引发大的灾难。所以对于一些不必要的阶梯及路面的不平整要及时予以整改,通过消除这些隐患保证人流在移动中尽可能的不出现摔倒等突发情形。(2)清理环境隐患。大型公共场所举办文艺活动或者促销活动时,由于人流量可能达到应急状态标准,提前应对活动举办地附近的门、护栏、墙壁等硬物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尤其是上方悬挂的广告牌有无老化,一旦倒塌在人流密集区域均可能引发慌乱骚动,进而演变为踩踏事件。另外还需要防止安全出口被锁或者被非法占用,保障所有进出口的畅通。(3)建立治安缓冲区。对于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事先需在周边以广阔地域为依托建立治安缓冲区,一方面作为屯兵处,对于区域人流量即将达到应急状态时,警察、消防、保安、医疗卫生、通讯电力等人员需在缓冲区进行待命,随时快速进入人流密集区进行应急处置;另一方面作为人流疏散处,当人流量达到应急状态时,可将治安缓冲区作为一个过渡区,减缓中心区人流压力。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群众性活动也日益发展起来,人群大量聚集导致的拥挤踩踏事故风险也显著提高,自200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世界范围内就发生了150起拥挤踩踏事件,包括麦加朝圣踩踏、印度宗教集会踩踏、密云灯展踩踏等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同时要推进“五防”工作机制建设,真正的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心防以及环境预防,做好安全防范确保人流密集区的公共安全。
[1]张弘.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260-270.
[2]张弘.犯罪预防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64.
[3]华敬锋.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6:91-124.
[4]谢振华,孙超,杨琳.大型活动密集人群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7).
[责任编辑:范禹宁]
2016-07-01
吴祺(1991-),男,安徽安庆人, 2015级治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D922.14
A
1008-7966(2016)05-0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