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治理

2016-03-15 02:47时伟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

时伟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治理

时伟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激发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拓宽了大学生自身利益表达的渠道,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但由于受网络的匿名性、信息的复杂性、媒介素养的不成熟性以及自媒体系统性规范机制尚未健全等因素的影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着政治参与表层化、非理性和非法性等诸多问题,必须通过规范网络秩序、提升主体政治素养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建设等路径,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有序治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传媒产业突破了以往由政府或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迎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为传播载体的自媒体时代。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Shayne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Willis)两人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其中对“We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而大学生正是充分利用自媒体载体的一个庞大群体。网络自媒体时代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为传统社会中很难有话语权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权威对话的平台。热情有余理性欠缺的大学生如何在自身尚未完善的自媒体时代有序进行政治参与,进而积极、有效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亟待重视并加以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通过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式、方法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及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自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突出优点就在于它的灵活性、平等性和平民性,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媒体,不再束缚于官方媒体给出的信息,不受身份、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并积极利用,这本身就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自由、思想解放、对社会事件非常敏感的特点。数字化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发表政治观点、表达利益诉求以及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

(一)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增强政治身份的认同感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加之传统的政治参与途径相对较少,很多大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学业与事业,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减退,甚至少数大学生表现出政治冷漠、回避政治的态度。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相比,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政治参与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势凸显,尤其是随着3G、4G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人网、微博和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独立、便捷和自由的参与空间,更加畅通了大学生政治意愿的表达渠道,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借助网络对社会热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这样的自媒体时代中,哈贝马斯的“理想沟通情境”得以实现,即“每个有能力说话和行动的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提出新的主张,表达其态度、欲望、需求及偏好;不可借由内部或外部的强制力阻止参与者说话的权利”[2]。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被空前地调动与激发,他们对自己变得有自信,对自己的利益诉求更充满期待,对自己也是社会中重要的政治参与人这一身份更加认同。

(二)拓宽大学生自身利益表达的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 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达31.5%,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为23.8%,20-29岁的网民群体中有46.6%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3]自媒体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辟了一个新平台,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直接性和交互性,提高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拓宽了大学生自身利益表达的渠道。大学生对自己所了解的方针和政策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政策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需聚集,只借助新媒体在网络平台就可以实现互动,对共同关心的热点事件和问题进行交流,通过网络宣传、讨论等方式由一个声音形成一群声音,最后形成一种网络舆情,以期对相关政策产生影响;通过浏览政务信息、网上提案、网上听证、参与省长市长信箱与热线等方式,实现大学生与政府之间的有效互动,一些建设性意见被政府部门采纳,促使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效性,从而改变了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地域、时间等限制很难形成一种大规模的一致意见并可以有效表达出来的局面。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直接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三)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提升政治社会化水平

自媒体平台赋予了大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在网络参与热点事件和问题讨论的热情和意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通过查阅、发帖、跟帖、投票等网络政治参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政治认知水平、政治思想心理、政治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各个政府部门运行的相关程序和规则,从而更好地塑造良好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化氛围,提高政治参与的程度,积极行使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产生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强化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品质,促进了自身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合格“政治人”的培育。

二、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尽管自媒体时代降低了政治参与的门槛,克服了身份不同的障碍,打破了很多政治壁垒,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但是,自媒体本身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还不尽善尽美,在制度和规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就大学生自身而言,一些人因其思想尚未成熟,往往会使用反传统、反现实,甚至破坏性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新事物、新观念的追求。有些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容易被泛滥成灾的网络虚假信息所蛊惑,甚至被一些不法之徒所利用。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着一些如非理性参与、非法性参与等令人担忧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政治参与相对浅层化

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更新频繁,当人们对某一社会热点或议题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下一个甚至多个主题又已经产生,这种及时性、迅速性和新鲜性的特点正符合了大学生关注新生事物,寻求新闻热点和焦点的社会特征。但他们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往往源于兴趣或自身利益,缺乏固定的组织者和制度的保证,这往往导致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对某一问题很难形成长久持续的关注,对解决问题的监管能力和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效果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很多问题便呈现出“过程轰轰烈烈,结果不了了之”的现象,呈现出一种围观式的政治参与。这种围观式的网络政治参与更多的是通过“灌水”、“拍砖”等方式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浮于表面、非理性的肤浅层面,缺乏实质性的跟踪和关注,对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活动,如政治选举、政府管理、政府行为监督等关注不足,最终会导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非连续性,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短暂性和有限性,不利于真正推动我国民主政治进程。

(二)非法性与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频发

自媒体背景下政治参与主体真实身份隐匿化,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束缚,放纵自己的行为,出现一些极端的言论和行为,甚至会出现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如不问目的和动机的“人肉搜索”恰恰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条件。在一些不法分子的诱惑和利用下,不能明辨是非的少数大学生成为他们故意扭曲各种社会事件、散布政治谣言、制造政治混乱、恶意攻击和诋毁政府部门的工具。另一方面,大学生受自身生理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限制,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化,易冲动,根据个人的好恶和直观感受发表评论,有的甚至互相攻击谩骂。这些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常常带有很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容易使其误入歧途,造成参与行为的失范。

(三)易于消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政治社会化水平,但不良信息的传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自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广泛,有官方的、民间的,也有个人的、组织的,还有合法的、非法的,等等。信息传播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传播目的、传播动机的多样性,往往使大学生难辨信息真伪。就政府层面而言,“由于网络监管技术的不完善,参与主体的虚拟性,参与客体的不确定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很难进行完全的掌控和监管”[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对政治信息甄别能力相对比较弱,政治认知与政治参与的能力比较低,政治敏锐度相对不足,因此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虚假、错误、非法的信息所蒙蔽、误导。受此影响,一些大学生身上会出现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信仰不坚定、政治参与意识不稳定等现象,并因此对党、政府的相关决策做出错误解读,而且还会发酵、扩散,使更多的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对党、政府的不信任感,既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同时也降低了大学生对执政党、对政府的认同度,具有明显的政治危害性。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治理

网络政治参与在载体、形式、途径、环境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无序参与、非法性参与、非理性参与等行为失范问题及其带来的消极后果,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治理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实施有效的治理与调适必须充分认识其自身的特点,积极汲取现实社会中对政治参与行为实施治理的有效方法,还要不断探索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把握网络参与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推进路径,进而实现有效的治理与调适。”[5]具体而言,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治理,需要在规范网络秩序、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素养、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持续发力。

(一)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和保障。自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其虚拟性、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使信息的发布、传播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有效规范,网络环境亟需在法律、道德、技术等层面建立系统性规范机制。一是要推进网络立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6]要保证大学生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就必须加强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关部门要制定法律,并对不同的新媒体类型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编谣、传谣者给予法律制裁。同时,针对大学生网络参与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参与行为的过程监督和管理。二是要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网络道德规范较之于法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我国现已制定了一些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道德规范,但总体上还不够深入和完备,专门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伦理规范也处于缺位状态。三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起有效的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监管机制、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机制、网络谣言扩散预防和应对机制等动态化和常态化的机制,监控和过滤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正面引导,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参政环境。

(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素养与政治参与能力

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对深入开展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大力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素养,培养其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一是要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政治人格。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心理、塑造政治人格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增强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伦理素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要自觉遵守、维护网络道德规范,强调人人都是媒体,每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媒介素养的学习和修养。三是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热情,培养其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围绕网络政治热点与难点问题提升自己的政治参与水平,特别是面对国际社会压力时要审慎自己的情绪化反应,面对国内焦点问题时要审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争取用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提案来武装自己、咨政当局、影响大众。”[7]大学生要在广泛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中,不断提升政治参与能力,做到在信息不准确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参与的非理性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冷静、沉着应对,从自发性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逐渐走向自律、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反映自己的政治诉求,表达意志,锻炼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三)进一步重视并回应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应进一步重视新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大力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建设。一方面,作为党政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应建立、建设好自己的官方网站、博客等平台,确保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正确的相关信息,而不是通过网络的几经转载或小道消息获知,并及时对相关政策做出解释,畅通网络渠道。另一方面,对社会中的热点、焦点尤其是涉及到学生自身利益的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载体积极献言献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将他们所提出的富有建设性和可执行性的提议纳入到决策中来,对他们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积极展开调查研究,从而提高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回应度。良好、正确、及时地回应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党政机关掌控网络话语主导权、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参与效能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建设是大学生进行健康、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支撑。教育机构和大学生党团组织要主动发挥积极作用,在网络中建立长期的、规范的网络平台,如博客、论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从自发、盲目、无序的参与逐渐向自律、理性、有序的参与转变,使学生依法依规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反映自己的政治诉求,表达意志,锻炼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作为其他网络传播主体,尤其是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组织和网络意见领袖,需要加强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他们的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信息的发布、管理和传播中应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要理性审视,不轻信,不盲从,更不随意传播。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与平台,这个平台更加开放、自由与平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虚假性与破坏性等安全隐忧,必须有效地引导、规范和调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以充分利用好自媒体这一网络平台,积极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5-138.

[2]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7.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 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2/W020150203456 823090968.pdf.

[4]孟桢.网络政治参与治理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9):39-41.

[5]汪子艺.浅析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现象及有序治理[J].法制与社会,2011(2):159-16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王新强.论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原因及对策[J].晋中学院学报,2014(4):14.

责任编辑:温冠男

D6

A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章编号:1671-1262(2016)02-0048-04

1671-1262(2016)02-0048-04

2016-04-12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11YJC710046)

时伟,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民主政治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