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之感知藏品

2016-03-15 02:47陈禹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藏品文物博物馆

陈禹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智慧博物馆之感知藏品

陈禹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智慧博物馆是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发展而来,是数字博物馆的延伸和发展,是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的必然产物。智慧博物馆中的感知藏品是“互联网+”时代的结晶,是物质世界的回归。这种回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博物馆受众认知活动的客观需要,是彰显藏品全部信息属性的唯一渠道。

智慧博物馆;感知;藏品;回归

一、智慧博物馆的特征与感知藏品的含义

智慧博物馆是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发展而来的,是数字博物馆的延伸和发展,是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的必然产物。智慧博物馆的定义,当前仍处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就其特征来分析,很多专家做过归纳总结,其最本质的属性特征主要有三点。首先,在技术层面上,智慧博物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作为支撑。其次,智慧博物馆表现为网络的社会化属性,也就是刘海涛先生所提出的“感知社会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博物馆的网络是由数量庞大和不同类型、能力的感知节点组成,比如无线射频、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气敏传感器,等等,其数量级是现有互联网的节点数目不可比拟的,产生的数据量也是超大的,所以整个系统是一部复杂的巨系统,节点需要具备自学习机制和协同能力。这不仅仅是智能博物馆的特点,也是所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第三,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智慧博物馆就是“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广大观众参与的创新活动”。智慧博物馆的创建不是来自专家单一方面,同时也来自受众,它甚至模糊掉专家与受众之间明显的鸿沟与界限,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象牙塔,同时使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途径,走向开放的、全民的、人人参与的、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之路。

所谓智慧博物馆中的感知藏品,就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各种传导设备将文物所蕴含的各种类信息采集并传导给感受者的过程。感知藏品是“互联网+”时代的结晶,更具体地说,就是古老的文物鉴定、鉴赏艺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碰撞、相融合的必然产物。

二、智慧博物馆中对藏品的感知是物质世界的回归

(一)“回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不断膨胀的欲望促使人类对自然界无尽地攫取,最终导致了环境的巨大破坏。这时的人类重新审视,心灵回归,这也是人类社会螺旋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此次回归必将推动以感知物理世界为目的和宗旨的物联技术的产生和迅猛发展。

在智慧博物馆中,移动互联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如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的研发,融入各种传感设备的安防技防项目的实施,基于移动互联的导览系统、APP软件的开发,无线射频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等等。

(二)“回归”是博物馆受众认知活动的客观需要

人类的认知过程不仅仅依赖于对外部世界的记忆、思考与期待,也来自于人的感觉信息。人类认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感觉信息的转录,即感受器将外部世界的物理刺激转化为能够传递和加工的生物电信号,而后才转入知觉的信息加工程序。我们在认知过程中,要将前人总结的知识与自我经验两者整合为一个认知模式。还有更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有再认知、再整合和再归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称为模式识别(PattemRecognition)。这就要求我们将感知融入到客观物质世界中,从而加深并修正我们大脑记忆中的模式印痕,这也是实体博物馆永远不会被虚拟博物馆取代的一个重要因素。

博物馆作为教育方,对受众的宣教工作以往的作法是将文物信息从文物自身的物质实体中剥离出来,建立所谓藏品信息数据库,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推送到前端展区或网站里,所以观众更多获取的是藏品数字化虚拟的信息。而受众更喜欢在把玩和实质接触中去感受和认知文物,但是由于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观众往往无缘近距离接触藏品。

(三)“回归”是彰显藏品全部信息属性的唯一通道

从藏品信息的分类来看,我们平时集中采集两类信息,一类是文字上的,包括对藏品的名称、质地、时代、物理化学性质等等自身或自然属性的描述,同时也包括对藏品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人文属性的描述。第二类主要是图像属性的记录和描述,包括二维图像、三维图像以及其它动态图像等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声音文件在内的多媒体信息。这些属性的集合是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也是虚拟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基石。但是,这些并不能涵盖藏品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感觉在分类上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机体觉、运动觉等等。对文物的直观认知可以说是各种感觉的集合体。在文物档案和网上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接受到相关的文字描绘、清晰的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但是其它的觉知却体会不到,譬如在文物鉴赏和把玩中所体验的手感皮肤觉、鉴定中的气味识别等信息内容,我们很难挖掘并数字化。而各种触觉恰恰是认识文物以及分辨和鉴定文物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手段。

其实,很多时候只有当受众真正地接触到物质实物,身临其境切身体验,才能体会到藏品的真正魅力。文物作为一种文化承载,它的精神实质,尤其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心灵体验,所传播的那种深远的意境,我们只有在与物理实体的真实交互和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刻的体会。这一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尤其突出,比如对茶道的体验,我们从视频资料的观摩中永远不能体验那种“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美的现实中体验美与和谐,在喧嚣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家园,沉浸在氤氲暖香中”的美妙感受。

三、感知藏品的问题及发展

物联技术使超时空和超远距离感知成为可能,使文物的隔空鉴赏、悬线把脉成为可能,使大众足不出户便能感受物质实体博物馆的梦想变为现实。技术越进步,我们对文物藏品蕴含的信息挖掘和揭示就会越深入、越透彻、越穷尽。在传感器的研究领域,尽管我们发明了温度、湿度、光照、压感、位移、速度等传感器件,甚至包括数据手套、数字头盔等设备,但是距离生物体真正的感觉传递尚有相当大的距离,尚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物联网的目的和归宿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类所要传递的信息的最高形式莫过于情绪情感,而从文化角度分析,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始终追求的都是心灵的悠远与深邃。这种心灵之美的汲取与传递也许就是未来信息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或者最终诉求,这也是博物馆未来信息技术开发的航向标。

责任编辑:王勒懿

G264

A

1671-1262(2016)02-0063-02

2015-12-30

陈禹,男,黑龙江省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博物馆学、藏品保护与管理及藏品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藏品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