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视域下外宣翻译研究

2016-03-15 02:01袁思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目的论译者译文

袁思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5〕

功能目的论视域下外宣翻译研究

袁思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5〕

在功能目的论视域下,外宣翻译存在着用词不当、概念术语译名不统一、语法错误等语言内错误和中式英语、语气不当、无视文化差异等语言外方面的问题。运用増译、删减、重构整合、变通释译等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准确处理好不同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差异,让译文最大限度地符合读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功能目的论;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西方强势文化历来惯用其跨文化传播不对称的优势向全世界宣传灌输其文化价值、政治制度等,尤其是长期以来针对我国广泛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蓄意诋毁我国形象,导致外国受众对我国的误判,形成西方社会对中国固化和惯性的“集体想象”,致使我国“软实力”提升战略困难重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在中国梦的激励下,国人用自己的辛勤努力追梦、圆梦,国际社会也在聚焦、解读中国梦。可以说,在未来一个时期以内,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都会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客观准确、及时有效地宣传中国,不仅给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对外宣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外宣翻译和功能目的论

1.外宣翻译

“外宣”,即对外宣传。而外宣翻译,只从字面上看,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对外宣传为基本任务的翻译实践活动。对外宣传离不开翻译的途径,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的翻译活动由来已久。但“外宣翻译”在我国作为专门的研究范畴还属于较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张建教授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为对象的交际活动”[1]。因此,外宣翻译涵盖的范围几乎包括了各部门、各行业所有与对外宣传相关的翻译活动。

就翻译的目的而言,一般的文学翻译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和艺术需求,而外宣翻译则是为了实现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所以外宣翻译除了具有一般翻译的性质外,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一是真实性,翻译的文本必须真实、准确地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客观情况传达给外国受众;二是政治性,外宣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因此政治敏感性强;三是严谨性,由于外宣翻译的内容政治性强、敏感度高,所以翻译文本要避免歧义,确保精准、严谨;四是文化性,翻译活动不仅是对语言的翻译,更是对文化现象的“传真”。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要把握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平等的姿态处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障碍,保证翻译文本质量。

总之,在外宣翻译中,不仅要做到内容忠实于原文,还要注意到外宣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差异,以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力求使翻译文本更好地为外国读者服务,保证外宣翻译的效果。

2.功能目的论

功能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的一种翻译理论,主要研究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外部因素,强调的是翻译的目的和功能。该理论的形成历经了四个阶段。最初是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将功能范畴带入翻译领域,把语言功能和翻译策略联系起来,形成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雏形;第二阶段,汉斯·菲米尔(Hans Vermeer)摆脱了原文中心论的束缚,认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进而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希腊语“Skopos”的意思是“目的”;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tz Manttari)从行为和交际的理论出发,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是受到目的驱使,将翻译结果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后来菲米尔将之融合进目的论;最后,克里斯蒂娜·诺德(Christine Nord)对功能派系列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完善,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制定符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并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指导原则,完善了目的论。功能目的论的主要观点有四个方面:第一、翻译是以源语文本为基础,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有目的的互动;第二、翻译应当遵循三大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第三、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确定;第四、翻译文本以合适(adequacy)为标准。[2]

总之,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影响翻译的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译者可以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翻译目的。而外宣翻译就是为了让国外受众及时有效、客观准确地接受翻译文本所传递的信息,目的性强且明显。因此,外宣翻译中译者的素质和责任感就更为重要,为了实现翻译文本为国外受众接受,实现宣传目的,译者有必要在语言转换时进行适当的“调适”和“顺应”。

三、跨文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语言内错误和语言外错误两种。

1.语言内错误

语言内错误主要由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引起,虽然一般不至于带来较大的误解,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会产生让国外受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的现象。

(1)用词不当和专有名词错误。这类错误主要是译者对原文不甚了解,并且没有进一步去查证,或者对专有名词没有“专词专用”,而是根据汉语字面意思随意选词,导致语义模糊或者受众印象上的混乱。例如菜谱中的一道菜“干炒牛河”被译为“fuck to fry cow river”。干炒牛河是我国南方的一道菜,主要由嫩牛肉和以大米为原料的河粉炒制而成。但这里“牛河”被译为“cow river”,显然是译者并不清楚这道菜的原料组成,而是直接根据汉语字面意思直译。译者本人都没有搞清楚,那么如此译法自然会让前来进餐的外国客人一头雾水。而“干炒”被译为“fuck to fry”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哭笑不得。而“干炒牛河”作为菜名的正确译法应该是“stir-fried rice-noodle with beef”。再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专有名词,译名为“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如果出现其他的译名,则一定是错误的。

(2)概念术语译名不统一。概念术语常见于外宣翻译之中,但相当一部分概念术语的译名并没有统一。如,“海上丝绸之路”的译法就有:“Marine Silk Route”“Silk Road on the Sea”“Silky Road onthe Sea”等几种。如此之多不统一的概念术语译名造成国外受众对中国某个方面印象的混乱,也对我们国家的形象造成了影响,因此,译者应当尽力保持概念术语译名的统一。

(3)语法错误。比如“所有商品不讲价”被译为“All Fixed Price,No Bargain”,事实上,这里的“bargain”应当使用现在进行时态“bargaining”;再如“请走侧门”被译为“Please use side door”,这句话中侧门“side door”属于特指,需加定冠词“the”。

此外,语言内的错误还包括以拼音取代翻译和英式、美式英语混用的情况等,极易造成理解困难和歧义。

2.语言外错误

语言内的错误应该属于“低级错误”,相对容易解决。而在外宣翻译中较为深层次的问题,是由于忽略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外错误。

(1)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一种形式上像英语,但用词搭配又与英语习惯用法不符、混合畸形的语言文字,其实就是根据汉语字面意思直译的英语。这样的翻译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也看不懂,严重影响了对外宣传的效果。例如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标语“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被译为“Green Olympics,Humanism Olympics and Technology Olympics”,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语,让外国受众既不理解又感到好笑。科学的译法应该是“environment-friendly,culture-enriched and technologypropelled Olympics”。

(2)语气失当。由于中外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国内读者和国外读者对语气的感受也不同。中国读者可能对强硬的、要求性的语气习以为常,但国外读者则对友善的、礼貌的语气更易于接受。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公示语的翻译中。比如,“禁止吸烟”,如果译为“No smoking”,这在国内的环境和文化习惯上并无不妥,但这种语气于外国受众则难以接受。在西方英语国家,“禁止吸烟”惯用“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来表述。

(3)无视文化差异。外宣翻译本质上就是跨文化传递,既然接受者和发送者分属不同的文化阵营,那么翻译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似和巨大差异,否则就可能无法引起国外受众的兴趣,甚至让受众产生反感,影响外宣效果。例如某地赛龙舟活动的宣传材料:“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译文为“The lightsome dragon-boats appear on the river as though the stars twinkle in the milky way.The richly decorated pleasure boats look like a scene of mirage.The splendid awnings in green and gold chain into a palace of crystal.Is this a fairy-land or a mere dream?…”

汉语是描述性语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惯于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看上去赏心悦目的表达方式。而英语是分析性语言,英语世界的文化使得英语受众习惯于简单明了、自然质朴的表达方式。这个例子中的翻译忽视了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西方受众感到极度夸张、啰嗦累赘,实为不妥。

另外,还有一些翻译虽然看上去语法、拼写都没有错误,但是译者在话语构建时或违背了国外受众的传统语言习惯,或忽略了国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因此,也难以得到国外受众的认同,影响了外宣效果。

四、功能目的论视域下灵活的“变通”策略

外宣翻译不是单纯的翻译语言,重中之重是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因此,译者必须认真地考虑到不同语言在文化、社会方面的差异,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1.增译

增译是对原文中读者难以理解的、含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内容,采取的一种补偿翻译手段。是根据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增加适当的内容,使读者读懂原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增译的情形通常出于两种考虑:

一是增加词汇、短语、句子等实现英语行文的语法规则需要,以此使受众易于接受信息并加深印象。例如,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同志在同港澳同胞会见时,针对他们对“一国两制”政策是否改变的担心所做的论述,“我们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即使在过去的动乱时代,在国际上说话也是算数的。”这句话中“说话算数”所指的是,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办实事、说实话的国家。译文是“Moreover,our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Communist Party always live up to their international and intra-national obligations,and that was true even during the years of turbulence”。在此译文中译者灵活巧妙加入了“intra-national”这一成分,使译文更加凸显了中国的“说话算数”既包括在国际事务上说话算数,也包括在国内事务上说话算数。

二是介绍相关知识,填补读者的认知空缺。多数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汉语言及社会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不甚了解,形成认知环境差异,导致理解困难。这时的增译则可以为读者带来更多信息,填补他们的认知空缺。比如,在我国政府公文中常出现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等词汇。“菜篮子”是指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问题,我国的菜篮子工程是为了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吃。“米袋子”是指粮食(如主食大米,小麦等)的生产、供应,从粮食的种植,一直到收购、运销和市场价格的调控等一系列问题。汉语中“菜篮子”和“米袋子”这种修辞用法非常亲和,拉近了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在中国是常见且熟悉的;但国外读者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却对此认识不多。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译为“vegetable basket”和“rice bag”,国外读者难免会不知所云,信息传递不畅。然而若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non-grain food supply”和“grain supply”,虽然意思明白了,但失去了原文的修辞用意,形成语用缺陷。如果采用增译的方法,以直译加注释,译为vegetable basket”(non-grain food supply)和“rice bag”(grain supply)”,不仅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又传递出了原文的语用效果。增译的实质就是为了忠实地用目的语表达原文中的思想内容和文化信息。

2.删减

从语言上讲,汉语是描述性的语言,英语是分析性的语言;从文化上讲,汉语的表达习惯于诗情画意、朗朗上口,英语文化则讲究简单明了、实用有效。外宣翻译的目的是有效地传递信息,因此,对于一些不含实质性信息、专属汉语文化特有的套话、空话,应该予以删减,否则将会影响宣传效果。例如对某一旅游景点的描绘,“这些山峰,连同山上绿竹翠柳,岸边的村民农舍,时而化入水中,时而化入天际,真是‘果然佳胜在××’”。译文为“These hills and the green bamboo and willows and farm houses merge with their reflections in the river and lead visitors to a dreamy world”。[3]译文对“村民农舍”的描述进行了调整,并将原文中的诗句删去,虽然将原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变成了简单明了的说明,但成功地实现了信息的沟通传递,符合英语世界受众的文化和语言习惯。这里如果采取直译,不仅不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还会给英语读者留下假、大、空的印象。

总而言之,汉语中出现的一些信息对国内读者可能是有用信息,但对国外读者来说可能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枯枝败叶”,不宜直接翻译,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为国外的读者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以此发挥目标文本最大限度的信息功能。

3.重构整合

具体的外宣翻译活动中,译者面对的原文可能会存在套话空话多、冗长拖沓、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情况;也可能尽管语言规范、条理清晰,但不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等。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显然不合适,无法取得良好的外宣效果。此时,重构整合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策略。重构整合就是根据翻译的目的,对原文内容进行修改、调整,或者改变原文的形式,进行整篇的重构整合。以此,最大限度地迎合国外受众的认知需求、价值观和心理期待,使译文为国外受众理解并接受。例如,在某讲习班开班仪式讲话的开头部分,“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讲习班开班了。”这本是我国典型的讲话开头方式,特点是繁琐、客套、空洞,信息负载量小。如果采取直译,就不符合英语世界受众的习惯,读起来让人很不舒服。因此,采取重构整合的方式,将原文行文格式打散,重整为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语言表述将更为合适。比如,“Ladies and Gentlemen,I have the honor to declare the seminar open.I’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convey our gratitude to those whos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have made the seminar possible…”[4]译文虽然在结构与形式上和原文相去甚远,但是与英语世界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传统习惯相一致,并且与原文的功能和要表达的意义一致,得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事实上,每种语言都有特点,汉语意合程度高,而英语形合程度高,翻译时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内在逻辑和深层含义。

4.释译变通

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重要沟通途径。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有各自的特性。因此外宣翻译应该充分考虑到目的语国家受众的实际情况,用他们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等来宣传我们。而在实际的外宣翻译中,由于忽视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造成的“死译”现象也会常常发生。对此,段连成教授认为,外宣翻译既不能低估国外读者的智力水平,也不能高估国外受众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程度。释译就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酌情增加一些背景知识或时间概念,把原文中隐含的信息传递给读者。例如,2008年12月,祖国大陆向台湾捐赠了两只四川大熊猫团团和圆圆。新华社为此播发了一篇英文报道。两只大熊猫命名为团团和圆圆,其意义对国人来说毋庸置疑。但如果翻译的时候把团团和圆圆直译为“Tuan Tuan”和“Yuan Yuan”,那么对国外受众来说只是两个毫无意义的拼音组合,外宣也就失去了意义和效果。为此,这篇英文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变通“Tuan Tuan and Yuan Yuan,whose names together mean‘Reunion’.”这样就把“Tuan Tuan”、“Yuan Yuan”的内在含义完整地传达给了国外受众。

由此可见,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往往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翻译时译者要准确理解并处理好不同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差异,对译文中读者难以接受的信息不要生搬硬套硬译,而应该酌情变通或添加解释,让译文最大限度地符合读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外受众能够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因此,外宣翻译不仅要遵循一般翻译的共性原则,还要保持以成功传递信息为目的的特性。译者要站在国外受众的角度,清楚地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使译文能够为受众认同并接受,实现宣传效果。本文中所提到的增译、删减、重构整合、变通释译等翻译方法从理论上讲是有根据的,也是外宣翻译必要的策略;但也并不是永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中国文化或许将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那么,直译、音译等异化翻译策略也将会派上大用场。总之,外宣翻译要以宣传效果为重。

[1]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01:19.

[2]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徐明强.外宣翻译的苦恼[J].中国翻译,2014(03).

[4]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责任编辑:樊霞)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2.021

H059

A

2096-2452(2016)02-0088-05

2016-02-15

袁思源(1979-),女,河南周口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5-666)。

猜你喜欢
目的论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