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差距根源研究*
——基于三步法收入分配分析框架

2016-03-15 08:13邵红伟
社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济体差距公平

邵红伟 靳 涛

收入分配差距根源研究*
——基于三步法收入分配分析框架

邵红伟 靳 涛

在总结收入分配思想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收入分配分析框架:第一步,起点分析,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制度、技术和结构等是形成收入差距的间接原因;第二步,过程分析,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分别按照其对生产的贡献获得了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这是形成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第三步,结果分析,各个家庭总收入的相对分布形成了一个经济体的整体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自然性收入差距、制度性收入差距、结构性收入差距和其它收入差距。一个经济体应通过公平的制度建设尽量消除制度性收入差距和结构性收入差距,使收入差距主要由自然性收入差距形成,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

收入分配;自然性收入差距;制度性收入差距;结构性收入差距

在不同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下,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可以是差距较小的平均主义,也可以表现为差距悬殊的两级分化,更多的会表现为适度差距的收入分配,甚至是一种接近于正态分布的收入分配。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并不是静态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和要素占有的变化,收入分配也会随之动态变化,特别是在一个社会经历了系统性的社会变迁的阶段,收入分配也往往会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轨迹。由于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收入分配理论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心。本文综合以前的收入分配理论,试图为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以下本文先回顾了历史上的收入分配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步法分析收入分配问题,然后具体阐述分析收入分配问题的三个步骤:起点分析、过程分析和结果分析,最后做了总结。

一、 收入分配理论:思想史综述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收入分配思想*本文对收入分配思想的总结主要基于:Harry Landreth, David C. Colander,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4;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由于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对收入分配的看法也会不同;由于分配总是和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分配理论也总是和价值理论联系在一起,价值理论决定分配理论。以下分别简述古典、新古典和现代收入分配理论的代表性思想和历代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

(一) 古典收入分配理论

盛行于大约17—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对生产的看法是以劳动价值论为主导的时期。威廉·配第首次将价值与劳动联系在一起,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产出在扣除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后还有剩余,即“纯产品”,而这正是地租的来源。亚当·斯密认为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产生后,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地主阶级分别从产出中获得工资、利润和地租,被称为“斯密教条”。分配理论是大卫·李嘉图经济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工人获得了“生存工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地租则是超出工资和利润的商品价值余额,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完善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二) 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学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是以效用价值论为主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共同创造了效用,都是价值的源泉,据此提出了分配的三位一体公式,即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家获得利息、地主获得地租。维塞尔提出“归属论”,认为任何生产要素都应按其贡献获得生产成果的相应份额作为报酬。克拉克进一步发展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认为各要素的报酬等于各要素的边际产出。马歇尔将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发展到“四位一体”,认为企业家才能获得利润,各要素的报酬由要素价格决定,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

(三) 现代收入分配理论

20世纪以后,随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等统计技术的出现,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了居民收入分配,并寻找缩小收入差距的方法。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发生“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把分配不公看成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对富人征收高税收和消灭食利者阶层减小收入差距。作为凯恩斯主义发展分支的新剑桥学派的经济理论围绕收入分配展开,已经不停留在现象解释,而从制度、技术、历史、经济增长等因素中寻找收入分配的形成原因;作为另一分支的新古典综合派坚持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也提倡政府进行再分配。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分配的倒U理论,认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初期会上升,保持一段时期稳定后又转而下降,这使之后收入分配研究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规模收入分配,大量学者围绕该假说探索规模收入分配的演变和成因。1960年,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深化了经济学对工资的认识,教育可以起到平等收入分配的作用。

(四) 收入分配的规范分析

除了解释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的规范分析,即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才是理想的,也给出了莫衷一是的解释。早在约翰·穆勒就提出“一切开始都公平”,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平等。以庇古*A. C. 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29, pp.645-653.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基于基数效用论,认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货币收入对穷人的边际效用大于对富人的边际效用,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福利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以卡尔多、希克斯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基于序数效用论,将福利定义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并且通过“补偿”原则,只要一个改变使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那么就增加了社会福利。以边沁和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认为一个社会应该追求效用总和最大化,即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以罗尔斯*J.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Bellknap Press, 1971.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提出两条正义原则:人人自由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在一个社会不能做到平等时,应该追求状况最差的人福利最大化。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On Economic Inequality,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97, pp.195-219.在罗尔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能力平等论,用功能和能力来衡量平等。以诺齐克*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74.为代表的自由意志主义则反对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认为自由权利至高无上,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政府只需要确保每个人的才能有平等的机会发挥并获得收入,只要收入是正当的,就不应该干涉。另外,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也存在冲突和协调的争论。

从收入分配思想史可以看出:古典和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主要研究功能收入分配,解释产品如何分配和收入的来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否定了非劳动要素对收入的分享,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则肯定了各要素按贡献对收入的分享。要素均衡价格论则兼顾了两者,对于商品,需求方更看重的是商品的效用,供给方更看重的是商品的成本,其中劳动是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均衡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而20世纪以来关于规模收入分配的理论,对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并没有一致的观点,对收入分配的成因和调控措施也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本文认为经过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几百年的阐释,对收入分配过程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收入分配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内进行的,是由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未能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出发是现有理论未能很好解释收入分配成因和结果的原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回答收入分配的形成原因和什么是理想状态的收入分配,总结出了三步法收入分配分析框架:第一,起点分析:形成收入分配的社会经济环境;第二,过程分析: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形成;第三,结果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

二、 起点分析:社会经济环境

收入分配直接地是由生产活动中的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形成的,但生产活动和分配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的,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形成收入分配的间接原因。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社会经济系统是由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动态变化的,运动中又具有随机性,在相互影响中互相构成各自的约束条件。如果把社会经济系统里的人作为单独的对象考虑,则整个系统的关系就分为三部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为制度,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人与物的关系体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即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物与物的关系体现了物与物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表现为人类创造的财富。另外,每个社会经济系统都处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外部环境。以下分别论述社会经济环境的方方面面对收入分配形成的影响。

首先,社会经济系统是由一定人口组成的,人口的自然特征主要由其数量、质量、结构和禀赋描述。人口数量多会有利于生产更多的财富,但也使人均量下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是社会成员的体质、智力、文化水平等,是在一定先天禀赋基础上加上后天发展形成的,这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能力。人口的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等也会影响个人能得到的收入。一个经济体的所有成员并不是同质的人口,而是在智力、兴趣、偏好等自然禀赋方面都异质的。在市场经济中,每个成员的收入取决于由个人能力决定的其对社会的贡献,其生产能力越强,报酬越高,生产能力越弱,报酬越低。如果每个个体获得营养、健康和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完全公平,个人能力的形成是在一定先天禀赋基础上加上后天努力形成的,由于生物学和社会学上的原因(具体的原因和特征超出本学科讨论范围),每个人在智力、健康等先天禀赋上是有差异的,后天努力也是有差异的,这决定个人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是形成收入差距最基础的原因。

在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体内,个人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和努力,还取决于整个经济体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规则,即制度环境,不同经济体的制度是有差异的,同一个经济体的制度也会随时间而变化。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减少不确定性和控制环境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则、规范和约束*Claude Menard, Mary M. Shirley, Handbook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oston, MA : Springer, 2005, p.1.,既包括如产权、法律、规章等强制实施的正式制度,也包括如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内在的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的非正式制度*[澳]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9—141页。。现代社会的经济体一般实行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宏观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运转是在家庭拥有劳动和资本的前提下,通过劳动和资本投入获取收入,再用于消费和投资活动,由于每个家庭拥有的劳动禀赋和资本禀赋不同,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市场经济意味着承认差距的存在,并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决定了初次分配。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包括直接干预经济影响初次分配的结果和通过再分配对初次分配结果的调整。

正式制度直接规定了人们的财产占有和行为权利,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收入分配的正式制度主要有:第一,产权制度,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占有的平均,尤其是初始产权界定的平等,保证人们有平等的机会获得财产收入;第二,法律制度,公平的制度保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行为权利的平等,法律应创造机会公平的经济环境,一切市场机会要平等向所有人开放,实行无歧视原则;第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医疗制度和公共教育制度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经济主体,保证个人的基本人类需求,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为个人能力的形成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非正式制度,即人们对收入分配的观念和看法,直接决定着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影响一个社会的正式制度形成和具体政策决策。总体上来说,制度不公平是形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来源,制度的公平与不公平有程度之分,制度环境公平会缩小收入差距,制度环境不公平会扩大收入差距。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人与物的关系体现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由于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掌握的技术是有差异的,人们在分工中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经济活动,形成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不同生产活动生产能力的差异是收入差距的又一重要来源,形成了如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不同经济活动生产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所采用的生产技术的差异,技术创新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形成收入差距的动力。当某种生产活动发生重大的技术创新,就会使该生产活动的生产能力高于其它活动,从事该生产活动的人群就会有比从事其它活动的人群更高的收入,这会扩大收入差距,但技术也会扩散,从事低收入活动的人群要么转而加入新兴技术活动,要么对原来的活动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提高生产能力,这又会缩小收入差距。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工业和城市的生产率大大高于农业和农村,由此形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是库兹涅茨解释倒U型曲线最主要的依据*Simon 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5, No.1, 1955, pp.1-28.。但一个经济体的技术创新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前后进行的,而是多样重叠的同时进行的。技术创新也有大有小,大的可能影响到整个经济体,小的则会产生局部性的影响。对于多样而重叠的小的技术创新发生在大量不同的人群中,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会由于随机化而分散掉,而只有像工业革命这种对整个经济体产生全局性影响的较大的技术创新,才会使收入差距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倒U型变化轨迹。总之,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不同经济活动之间的收入差异是形成整体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来源。

另外,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承载平台也会影响收入分配,这个承载平台包括自然地理和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和虚拟经济、历史背景和发展水平、国际环境和对外开放等。由于现代社会的整个经济体系是通过货币管理的,现代经济体的收入分配也是通过虚拟经济形成的,金融市场的波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等也会通过增减不同人群的实际收入而改变收入分配格局。经济活动和收入分配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路径依赖,一些过去的历史也会影响今天的收入分配。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经济体在现阶段的生产能力和可用于分配的物质财富存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即物质财富越少,越不利于合理分配收入,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即物质财富越多,越有利于合理分配收入。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劳动力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由于生产活动和资源配置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下进行的,当国际环境影响到国内生产活动时,也会间接影响到收入分配,特别是收入与国外经济活动联系紧密的人群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此外,收入分配的形成还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中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甚至是随机性的,无法一一列举,但这些收入差距来源相比上文分析的来源来说是微小的。

三、 过程分析: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人们的收入分配活动总是和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决定了分配,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所以要搞清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要从这个经济体的生产活动入手。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或者某个经济主体的产出(Y)是由要素的投入数量和把要素转化为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所决定的*N. Gregory Mankiw,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 Worth, 2003, p.45.。如果用K代表一切物的要素的投入,包括没有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物质资本,用L代表一切人的要素的投入,包括简单的自然劳动、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和社会资本等,用生产函数F代表把资本和劳动变为产出的可利用的技术,那么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F(K,L)

新古典分配理论*具体分析见John Bates Clark,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 Theory of Wages, Interest and Profits, New York : Macmillan, 1931, Chapter XVII.认为,在不考虑货币的实体经济中,如果经济环境是完全竞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按照实际要素价格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原则决定雇佣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这样每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就等于这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企业向资本所有者支付的实际租赁价格R和向劳动者支付的实际工资W可分别表示为:

根据欧拉定理,在假设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有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Y=F(K,L)=R×K+W×L

由产品分配净尽定理知,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整个经济体,资本所有者获得了财产收入R×K,劳动所有者获得了劳动收入W×L,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总和刚好为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即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被全部分配给了财产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对于某个生产单位,其产出同样被分为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每一个家庭的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总和就构成了家庭总收入,一个经济体所有家庭的总收入的相对分布就形成了这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

四、 结果分析:收入分配差距

从收入分配的起点分析和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直接决定于每个家庭的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而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形成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的生产能力,而人的综合素质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加上后天努力和一定的营养、健康和教育形成的,财产收入取决于人们占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个人能力的形成、经济机会和财产占有等都是由相应的制度决定的。另外,由于地理位置、生产内容和技术水平等的不同,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也会不同。如图1所示,本文根据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原因,称由人的禀赋和努力差异形成收入差距为自然性收入差距、由制度不公平形成的收入差距为制度性收入差距、由人们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内容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为结构性收入差距。这三类收入差距形成了总体收入差距的大部分,对其它很多小的随机性地影响收入差距的所有因素,本文统称为其它收入差距。

图1 收入分配差距因素分解和力量对比

自然性收入差距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经济体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差距并不违背伦理道德,是被人们所接受的。从静态角度看,个人能力的形成是由众多因素综合形成的,根据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当一个变量由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形成而其中每一个别因素的作用都是微弱的时候,该变量在个体足够多是会趋于正态分布,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经济体的所有成员的个人能力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这与我们的生活常识是吻合的;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制度完全公平,每个成员处于平等地位,则完全由个人能力决定的收入分配会趋于正态分布,形成一个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富人和穷人占少的分配格局。从动态角度看,每个成员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生产能力从而提高报酬,改变收入地位;在完全公平的制度中,由于父辈个人能力的高低不影响子辈个人能力的高低,收入格局会表现出更强的代际流动性。总之,在完全公平的制度中,自然性收入差距从静态看会表现为正态分布,从动态看会表现为完全的收入流动性,如果把从父辈到子辈的传递看成是无限生命的个人,那么收入分配甚至是平等的,所以自然性收入差距是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

自然性收入差距是自然形成的,非人力能改变,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差距主要受影响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当经济体发生技术创新时,最早采用新兴技术的人群首先获得了高收入,这扩大了收入差距,本文称之为“领跑”的力量,而后其他人群逐渐接受新兴技术提高生产能力从而缩小了收入差距,本文称之为“追赶”的力量。两股力量的对比影响该经济体收入差距的走势,当“领跑”的力量强于“追赶”的力量时,收入差距就会扩大,当“追赶”的力量强于“领跑”的力量时,收入差距就会缩小。如果制度完全公平,则制度性收入差距为零,现实中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制约,制度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制度性收入差距是始终存在的。但制度公平与不公平也有程度之分,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制度趋于公平则收入差距会缩小,如果制度趋于或者维持不公平则收入差距会扩大。这样在影响收入差距走势的制度环境中就存在两股力量,缩小收入差距的制度公平的力量,扩大收入差距的制度不公平的力量,两股力量的对比影响该经济体收入差距的走势,制度公平的力量增强时收入差距缩小,制度不公平的力量增强时收入差距扩大。

技术创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界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更大的客观性,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一步步进行的,无论是技术创新引起的“领跑”,还是技术扩散引起的“追赶”都会促进经济增长,都有利于增加物质财富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而且结构性收入差距的存在也正是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动力,所以结构性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合理的,一个经济体既要鼓励技术创新,也要加快技术的普及和扩散。制度性收入差距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所引起的,这种收入差距在现代社会则是不合理的,而且个人能力的形成、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在不同人群分散发生,也有利于技术的迅速扩散,从长期来看,结构性收入差距也会趋于消失。如果制度完全公平,技术创新大量分散进行,技术扩散迅速,则一个社会的收入差距将主要由自然性收入差距形成,会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一个经济体完全消除了制度性收入差距和结构性收入差距,整体收入差距主要由自然性收入差距所决定的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收入分配状态就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

五、 结论:三步法分析收入分配

总结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如图2所示,分析收入分配问题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起点分析,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制度、技术和结构等是形成收入差距的间接原因;第二步,过程分析,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分别按照其对生产的贡献获得了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这是形成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第三步,结果分析,各个家庭总收入的相对分布形成了一个经济体的整体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自然性收入差距、制度性收入差距、结构性收入差距和其它收入差距。

图2 收入分配问题分析框架

由于自然性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且无法消除,制度性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且可以尽量消除,结构性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但可以消除,所以一个经济体的制度建设和政策选择应尽力消除制度性收入差距和结构性收入差距,使收入差距主要由自然性收入差距决定。具体来说,对于制度性收入差距,一个经济体应建立明晰的现代产权制度,特别是保证初始产权界定的平等;法律制度应赋予所有公民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对所有人无歧视,保证人们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教育制度和公共医疗制度,特别要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人类需求,保证人们在个人能力的形成上有平等的机会。对于结构性收入差距,一个经济体应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既鼓励技术创新,也要通过教育加快技术的扩散和普及;应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消除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最后的收入差距主要由人的禀赋和努力决定的自然性收入差距形成,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

(责任编辑:晓 亮)

On The Origin of Income Inequality:Based on A Three-Step Framework for Income Distribution Analysis

Shao Hongwei Jin Tao

Based on the summation of the hist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ough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ramework for income distribution analysis: The first step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the whole social-economic system composed of institution, technology, structure, and others is the remote cause of income inequality; the second step is the process analysis,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 capital and labor get capital income and labor income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duct, and this is the proximate cause of income inequality; the third step is the result analysis,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every family’s total income form the income inequality of the whole economic entity, it can be decomposed into natural income inequality, institutional income inequality, structur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other income inequality. An economic entity should try its best to eliminate institut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structural income inequality through fair institution improvement, and let the income inequality mainly engendered by natural income inequality, it will almost be a normal distribution having complete liquid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alysis Framework; Natural Income Inequality; Institutional Income Inequality; Structural Income Inequality

2016-08-31

*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2015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协议”(项目编号:201506310141)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ZD029)的阶段性成果。

F014.4

A

0257-5833(2016)11-0044-08

邵红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靳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所长 (福建 厦门 361005)

猜你喜欢
经济体差距公平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