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君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46)
学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积极心理教育
张彦君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46)
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由“问题”取向转向“积极心理”取向是推进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关键所在。积极心理教育主要倡导以下内容:开发潜能,促进心理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学生、教师和家长是心理成长的共同体;客观认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验式教学全面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是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学校心理教育效果要以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来衡量,注重形成性评价。
学校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教育
为实现教育为人类幸福奠基的使命,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学校心理教育不仅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渐趋丰富与完善。在理论研究中,无论是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还是心理测评系统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更有孟万金教授带领的团队所作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项目,在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以点带面”的实验区(校)推进整体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我国未来的学校心理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1]。在实践中,无论是课程、师资,还是设施设备等,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贫乏到丰富的发展变化,学校心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心理教育目标的严重偏离,心理教育过程的学科化、医学化及消极取向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心理教育的功能,致使教育实践中“雷声大,雨点小”,“好理论”无法转化为“真实践”。笔者认为,教育者尚未完全或正确理解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的应有之意,是目前学校心理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唯有在理念上坚信学校心理教育对师生的幸福成长具有奠基作用,教育者才能在教育行为中自觉、积极、主动地加以践行,因为行为总是在心理支配下发生的。重建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由“问题”取向转向“积极心理”取向,对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学校心理教育把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等同于心理发展,心理教育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关注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应对心理问题等,严重偏离了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心理教育倡导通过快乐化解烦恼,通过阳光消除黑暗,通过进取防止退步,通过成功防治失败等。其理念的核心在于创造幸福生活,而不仅限于解决问题。
实际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已经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些目标充满着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并因此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此不懈努力的恒久动力,也是学校心理教育在遵循教育主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本真的回归。
(一)“智慧”和“向上”是人类生命的固有机能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中国更有“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千年古训。犹如狮子食肉、老鼠警惕性强一样,人类的生物属性决定了人性中孕育着足以使其生存、繁衍的生命能量,如“智慧”和“向上”的建设性力量。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有一种天然的求生存、求强大、求茂盛、求完美的生长机能,并向着能使该机能“充分发挥”的方向努力,以实现机能的潜在形态向现实形态转变。与此同时,每一生命体的生物学因素中还蕴含着修复伤痛、自我疗愈的巨大能量,以抵御外在环境带给生命的伤害。生命体的智慧在于,每一个机体都有能力识别环境事件对自身的意义:凡是有助于机能发挥的,即被视为积极的、有价值的,并产生满足和愉悦的体验,倾向于接近或保持它们;凡是不利于机能发挥的,则被视为消极的、无价值的,产生沮丧和不快的体验,倾向于回避或歪曲它们。学生都希望取得好的学业成绩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师都期待通过学生的健康成长获得高峰的成就体验,此即生命体的天性和智慧。学校心理教育首先就要尊重师生这种固有的、潜在的,且具有建设性力量的机能智慧,并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螺旋上升的动态心理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应有之意
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个体在心理上发生的积极变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心理发展是个体与身在其中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动力是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通过矛盾运动实现个性化心理与社会化心理之间的动态平衡。心理发展同样遵循事物发展之“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的要求被个体转化为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形成矛盾,造成心理失调,矛盾斗争的结果形成新的心理平衡,使主观世界和客观环境实现对立统一;随着主观条件的变化,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断被建立,个体心理在此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中螺旋上升,不断发展[2]。
在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运动中,如果以社会化的集体取向为主导,心理发展的结果就是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如果以个性化的自我取向为主导,心理发展的结果则会使个体的部分社会功能受损,表现为心理偏差或心理困扰。出现心理问题是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常态现象,客观环境也会因此使个体产生相应的消极体验,并促使其积极面对、有效调控已出现的心理偏差,最终获得心理发展。犹如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过程中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有两种途径一样,从不知道到知道是进步,从错误到正确也是进步。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幼稚到成熟是心理发展;从心理偏差到回归常态,从社会功能缺失到环境适应良好同样也是心理发展。
(三)积极心理品质是阻抑心理问题的天然屏障
积极心理品质是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客观认知:自我悦纳,强烈的求知欲,明确的目标感、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能独立地调节和评价自我。积极的情绪体验:幸福、快乐、满意、希望、热情和兴趣等。积极的社会态度:相信他人是善良的,相信社会是有序的、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相信团队的力量、团队是个体幸福的来源等。积极心理品质在使个体享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并极具高峰体验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免疫力,为心理困扰或心理偏差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屏障。
受病态心理学的影响,传统的学校心理教育把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忽视或弱化了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较多,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发展,更无心、也无力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引导作用,影响了学校心理教育的效能。
毋庸置疑,开发潜能,促进心理发展的教育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生活其中的所有环境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更发挥着任何力量都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在学校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家长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并在结成的学习共同体中,互为环境因素,在成就对方获得体验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
(一)全体学生是学习和体验的主体
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学校教育规律使然。尤其是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主体意识在其心理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建构理论强调,客观事物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直接影响,是学生赋予事物的意义影响着其心理发展,而事物被赋予的意义都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且这种建构又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3]。如果学生认为出现心理问题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事情,如同身体患上感冒一样自然,他就会淡定从容地通过与同学或老师沟通以调适自我,或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而当其将心理问题视作洪水猛兽般可怕时,内心的惶恐不安即在情理之中。同样的客观环境,不同学生赋予的意义不同,对其心理的影响及其结果也就不同。心理活动的主观性特点决定了每一个体都是按照他自己认为的那个样子存在的。如果学生没有对现实世界的主观体验,就没有相应的感性认识,也不可能有相关的领悟和赋义;如果学生不认同客观环境中的某些事和物,他将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不会或较少受其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其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地积极建构,主动发生变化的过程。
(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共同体
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中互为主客体,互为影响,共同发展。一方面,教师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紧贴其心理需求,设计心理教育的主题、内容、组织形式及呈现方式,并通过教育智慧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生的向师性特点不仅要求教师要先于学生具备多之又多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且还要善于营造浓厚、快乐的学习氛围和积极、温暖、友善的人际关系环境。师生间心理的相互影响除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外,师生关系本身及其日常的自然心理状态都会给予彼此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力量。很难想象,带着一张苦瓜脸的教师完成一节设计得无可挑剔的幸福课后,学生会有怎样的收获。学校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尤其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心理状态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教师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仅关乎着自己的生存状态,更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无论是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还是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都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不仅要进行自我教育,在与学生互为主、客体关系中进行体验学习,而且还要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使自己率先成为一个拥有幸福、满意、快乐、自信、乐观且富有创造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最终完成以幸福着的自己向学生传递幸福的使命。
(三)家长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同盟军
家长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家长自身的人格特点,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及亲子关系状态等都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痕迹,影响其心理发展。学校心理教育的效果是被维持或迁移,还是被弱化或抹灭,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向家长传播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在提高他们心理素质的同时,巩固学校心理教育的成效。
传统的学校心理教育围绕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教学内容中罗列症状、分析原因、再联系实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容易使学生在给自己贴标签的同时,过分关注心理问题。积极心理教育的内容是发现和培养有助于促进教育对象心理发展并获得幸福生活的积极心理品质。
官群、孟万金等国内研究团队根据中外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以中国学生为对象,通过系统测评和分析,最终提出了本土化的六大维度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一是认知维度(知识和智慧):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二是情感维度(人际和社交):包括爱心、友善。三是意志维度(恒心和毅力):包括执着(热情活力、勇敢坚持)、真诚。四是利群维度(公正和协调):包括领导力、合作力。五是律己维度(节制和谦让):包括宽容、谦虚、持重。六是超越维度(境界和升华):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与希望等。团队又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在调查和测评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关键期理论,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纲,研发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2个年级的中小学心理教育序列化的内容体系,并通过实验区(校)的建设“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国的学校心理教育[4]。
积极心理品质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学校心理教育的关键在于要让教育对象学会自己发现这些潜能(不仅要善于挖掘自身的,而且还要积极寻找他人的),并学会运用这些优势资源积极学习和生活,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同时养成积极客观的认知风格,以善良和利他的心态解读周围环境,较多关注“拥有”,较少在意“丧失”。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将会成为师生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
在传统的学校心理教育中,除了有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外,还设置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但忽视了环境及学科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马丁·赛里格曼认为,总幸福指数=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我们无法选择和改变的遗传素质天然地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能量和肌体智慧,能为幸福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潜能,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后天环境”和“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可以大有作为,因为学校不仅是学生“后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肩负着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教育对象获得并不断增强“心理力量”的重要使命。因此,学校心理教育要把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理念全面渗透至学科教学和校园的各个环节、各种场合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一)渗透学科教学,以积极体验滋养生命
学科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在其中渗透心理教育就能使学校心理教育的全员参与、全方位施教的设想由应然转化为实然。运用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校心理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主要手段。
在学校教育中,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都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情感领域的目标即属于学科知识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要实现的目的,这就使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毋庸置疑,在学科课程中,无论是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还是艺术体育类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凭借物。历史学科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地理学科中的自然、国情等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法则、定理以及运用这些法则、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的演示和实验,需要敏锐的观察、稳定的注意力等认知心理资源。音乐课、美术课本身就是心理教育的良好载体。音乐可以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维、丰富想象、改善情感状态、调整行为方式;美术课中绘画的色彩和线条也能唤起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体育课更蕴含着促进智力发展、调节情绪、历练意志、健全人格、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等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科教师要在充分了解班集体及大多数学生现有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设定既符合课程内容(顺势而为),又契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适时适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目标。任何牵强的、脱离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心理教育目标都是不科学且不合理的。
课堂心理氛围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课堂心理氛围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师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基础,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教育因素。活跃、平等、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能使教师保持持久的教育热情和教学激情,使教师“爱教、乐教”。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认知和情感的双向流动过程,充满快乐、信任、成功和赞赏的课堂不仅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也是师生赖以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媒介。
(二)设计主题活动,以心灵感悟焕发生命光彩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围绕特定阶段处于发展关键期的某一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其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体验自己身心的变化过程,观察同伴的言行举止获得感悟,并将感悟分享给同伴,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将其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中,此即体验式教学,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体验式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贯注于自己内在的体验,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并在与同伴真诚互动的过程中,获得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目标。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带领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并体验活动过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和分享者。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虽然情景和活动都是预设的,但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都是即时反应,是活动的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学生通过活动能够产生怎样的体验,收获多大程度的感悟,取决于其投入活动中的心智劳动的多少;团体的动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激发,与活动参与者彼此的信任和开放程度有着密切关系等。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心理学素养,要对活动的设计、对情景的设置进行专业思考,而且更要在活动中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准确的觉察,以便及时智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心理情景剧、案例式教学、角色扮演、心理拓展训练等都被证明是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有成效的学校心理教育方法。
(三)优化育人环境,以积极氛围感染学生
学校环境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综合,是影响师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资源。育人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着学校心理教育的成效。
学校优美的环境为师生身心的愉悦提供了物质基础。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使用需求的教学设施,条件优良的学生宿舍、图书馆和运动场所等,能够带给学生以舒适的感受,使其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同时把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教育的人文内容融入其中,如让学校的每一层楼道、每一条道路、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在墙壁上张贴“让我们快乐起来吧,我们是快乐的天使”“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今天快乐学习,明天幸福生活”“你行,他行,我更行”等热情洋溢的话语标牌,在教室里设置专栏粘贴学生自己的精美书画和作文、心得等作品,在图书馆等场所悬挂伟人画像、名人名言,在草坪中树立名人塑像等,这些举措可以引导学生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帮助他们在潜意识下增强学习的自信,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校良好的校风、班风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是师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得以持续的精神环境。求知求真、持之以恒的学习风气,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真诚友善、互敬互学的人际氛围,能够使身处其中的师生在快乐工作和学习的同时,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和力量感。其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心理发展尤其具有特殊的价值。如亲密和谐型师生关系状态下,师生间趋于相互的肯定性评价,有助于形成真诚信任、自信自主、积极乐观、热情友善、合作助人、追求成就等良好的人格特点。教师对学生的高水平接纳和认可易使学生形成正性自动化思维,对生活环境中的重要他人持肯定态度,并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从内心深处获得成长的精神力量。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所以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学业兴趣)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课堂及学校活动的参与度较高,迁移至社会生活中即表现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对刺激情境更趋于作“有利”的评估和积极的释义。
另外,校内的升旗仪式、团(队)活动日、班会,校外的社会考察和公益活动等,都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校心理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
受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的总结性评价的影响,传统的学校心理教育以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多少,或学生是否因产生心理问题来衡量心理教育的效果,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积极心理教育认为,学校心理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学生群体积极组织系统的建立和学生心理免疫力的提升等方面。
心理教育效果的评价需要描述和实证相结合,并且要更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运用心理量表测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即时状态和行为反应也是重要的参照指标。如学生的乐观希望、爱、勇气、包容宽恕、创造性、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沉浸体验、自尊自信等积极心理品质,警觉力、耐挫力、抵抗力、修复力、缓解力等预防和修复心理问题的能力等。学校心理教育主张进行发展性、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纵向比较,更多关注自己获得成长的部分。
[1]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J].中国特殊教育,2011,(9):8—15.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3]张秀敏,杨莉萍.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J].教育评论,2014,(7):21—23.
[4]孟万金.心理平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新解[J].中德教育,2014,(20):6—8.
责任编辑 宋淑芳
责任校对 陈曲
G44
A
1007-905X(2016)07-0085-05
2016-04-10
张彦君,女,河南长葛人,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