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2016-03-14 21:02冯纪元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代意义科学方法

冯纪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冯纪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新认识,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应用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时代意义;现实应用;科学方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始终面临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任何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道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根基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深刻地把握党和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就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文化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精神脉络的根基,它犹如民族精神的DNA,深深刻在中华儿女的记忆深处。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的主要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明确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一)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多次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擘画其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2012年11月,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和定义中国梦。2013年3月,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014年3月,他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爱国理念,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精忠报国,这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魂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体现革新的理念,古亦有之。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孕育而生,是中国传统精神的延续和升华。我党领导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披荆斩棘,克服重重阻碍,靠的就是这股改革创新的精气神,不论何时,改革创新的精神气魄也不能丢。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和民族的出现而产生的,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精神信仰、共同的风俗习惯等使得人们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民族,形成了每个人都认同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性是每个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在努力打好物质基础的同时,也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撑。中国梦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互相促进中逐步实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一不可,必须注重二者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如果说物质力量是中国梦的左膀,那么精神力量或文化力量就是右臂。只有大力弘扬和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促使它们并驾齐驱,“比翼双飞”,才能实现中国梦。

(二)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由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精神因素对内和对外所展示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辐射力、影响力。与“硬实力”相比较,“文化软实力”虽然不会那么直接显现,但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国家的发展前途,它可以把国家慢慢地推向世界大国行列,亦可以把国家逐步地推向瓦解的边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是一种隐形和间接的生产力,它渗透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其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实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努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夯实文化根基;宣扬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国梦,凝聚中华民族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拓宽传播面,努力做好传播工作;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要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做好中国传统文化梳理工作,加强人文交流、用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努力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和文化魅力;要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宣传效果,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丰富源泉、重要基础和强劲支撑。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灿烂辉煌,其中蕴含着许多中国自古以来所特有的道德标准、价值观、思维模式等思想文化,在今天仍可以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如果一个民族抛弃本土文化,一味追求外来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失去最根本的文化底蕴及民族特色,甚至可能成为其他民族的复制品。最终结果就会导致整个民族的迷失和异化,不知道“过去”,也认不清“现在”,迷失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缺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必须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基石,努力发挥这一突出优势,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三)有利于增强“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三个自信”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兼备的精神状态。“三个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它有着坚实的基础,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承接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借鉴近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佐证。历史是现实的过去和源头,现实是历史的传承和延伸。习近平同志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是增强“三个自信”的基础,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各异,境况不同,各具本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认清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找准和走对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增强“三个自信”。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2014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就曾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根,国人理所应当保持这份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将“文化自信”放到了比“三个自信”更为突出的位置之上。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能否保持对我们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这与我们是否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密切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对民族文化的信心,积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不会在各种社会思潮中迷失方向,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应用

对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一切先进理论或科学知识,毛泽东同志曾十分精辟地提出了“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论断。同样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应用这一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他强调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先进理念来解决国内外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正是他的这些努力才赋予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中国、当代世界中的发展活力和应有地位。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我党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和决心。三个层面的倡导,概括而成的十二个词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二十四个字凝练地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这三个层面有机统一、密不可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性,包含着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元素,与许多中国自古以来所特有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都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放在一条线,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丢弃的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对文化的固本培元、挖掘梳理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和时代因素,它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激荡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追求,让沉淀于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价值追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放光芒、发扬光大,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将古已有之的、局限性的价值追求逐步变为可以达成的现实,并结合时代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实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升华。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传承“和”文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着中国古代先哲的睿智,我国所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继承了“和”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关于“和”文化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有着精辟的概述。2014年5月,他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3]总书记所提到的四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是“和”文化的核心内涵。

天人合一是老子关于“天人和谐”的重要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老子认为世间万物与人同根同源,人也是世间万物或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符合规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摒弃以物和人为中心的片面发展,提倡和谐发展。《尚书》以《尧典》开篇,讲到尧的德行之大在于能“协和万邦”,他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宗族,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协和万邦是我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思想,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自然成为我国和平发展观的一部分。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可以联系到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如果从哲学角度看,“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同”则是完全一致,“和而不同”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完全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和谐共生是我国对待世界文明的科学态度。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也多有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儒家主张建立以“仁”、“礼”为核心的和谐社会,如“礼之用、和为贵”,“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等都是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的体现。

“和”的思想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延续,更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有着直观体现,中国传承“和”文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必然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在世界人民希望和平的愿景之下是肯定行不通的。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国与国之间应当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共同为构建和谐世界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三)运用传统智慧,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

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世界热议的话题。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人的物质条件,文化设施都是古代人所无法想象的。但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也催生和累积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古代人所没有遇见的。人类文明的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战争与和平等全球性问题,都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而解决问题的钥匙恰恰也在人类智慧宝库当中。有学者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注传统文化的人类性,其开阔的视野比起前人关注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更上一层楼。[4]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众多中国传统智慧对于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儒家心目中的大同社会是一幅美好的社会图景,其拥有天下为公的道德体系,选贤任能的政治体制,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各尽其能、老有所养的社会制度,这样一种美好的社会图景与我党提出的和谐世界有诸多相似之处。和谐世界也正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站在俯瞰全球秩序的高度,提倡各国携手并肩,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平共处,避免战争,简单说来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儒家的“仁学”思想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启示。当然,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世界各国文化都有其优秀的成分,都蕴含着解决人类问题的智慧,因此各国间的交流互鉴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中激荡智慧,在合作中达成共识。各国需携手同行,为更好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而努力,共同营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氛围。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课本”。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灿烂而独特的文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是其中优秀的基因。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秉承中华民族之魂,展现了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品质;无数先哲文人以灵动、睿智点亮时代之灯,照亮了历史前进的光明之路。中华优秀文化在历史中沉淀,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既有做人之道,又有治国之道。在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如果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不注重加强道德修养,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就会误入歧途、腐败堕落。因此,读好中华传统文化“课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政观,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线意义重大。

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书,其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历史,凝结着先哲的智慧、沉淀着古老的思想,它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逝光芒,不会在历史的前行中失去价值。2013 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5]他在这次讲话中提到的古语都是体现忠贞爱国、廉洁自律的经典名句,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之前途分忧解难,为黎民百姓的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意为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究会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几句古语的用意十分明确,既要求广大领导干部重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官之道,忠贞爱国、廉洁自律,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为民谋福祉、深受百姓爱戴的好领导。

领导干部是党员,但又不是普通的党员,他们肩负着比普通党员更重的责任,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统领全局、战略部署时刻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智慧,他们的个人素质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广大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曾发表短论《做人与做官》,在这篇文章中他就提到领导干部的社会导向作用。他认为领导干部要将做好人和当好官相统一,领导干部既是普通人又非普通人,作为普通人要有高的德行修养,作为肩负治国理政之重任的领导者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上,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祉,有益于人民。这样的领导才是德才兼备的好领导,这样的领导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中领悟做人、做事、做官之道,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好领导。

三、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

一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承史。从历史上来看,凡是中华民族全盛时期,也是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黄金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宏伟历史进程。在这一大的宏观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史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精确把握当今世界主流文化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我们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根本方法。

(一)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要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认识到其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力争做到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文化发展有其时代性,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一定的时间轴展开,它必定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相对应,有其特定的历史属性。传承不应囿于历史,而应当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所曾面临的发展困境值得我们反思。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他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当前发展实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能指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智慧。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转化成有益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新思想、新观点,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项任务中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源动力。同样,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习近平也主张扬弃的科学方法,提倡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

(二)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待外国文化上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情怀,提出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要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创造新的辉煌。在文化问题上,要为“今”和为“中”,以当代中国发展为立足点。独特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我们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习总书记始终紧紧围绕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当代中国发展实际来谈中华传统文化,这反映出习总书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即立足本国实际。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面向世界。习总书记对世界文明和外国文化有着科学的判断,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明是多彩、平等和开放的,各国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交流互鉴的价值源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恰当的比喻,他将文明比作花朵,指出一朵花的绽放是单调的,即使它开得再美再艳,也不过是孤芳自赏、平淡无奇,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美。这就好比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虽有各自的闪亮之处,但如果某种文明闭关锁国、唯我独大,必定无法绽放自身的光辉。唯有在互相借鉴、交流合作中才能让各自的文明大放异彩。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自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他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第三,文明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也要认识到文明的独特性,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对待。[7]

(三)既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8](p499)改革开放之后的拨乱反正虽然让中华传统文化转危为安,但仍有许多国人在西方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之时迷失自我,未能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直至今日,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大错误思潮仍然存在。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绝非明智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9]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既不能唯西学马首是瞻,照搬西方发展模式,又不能固步自封,关起国门搞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四个讲清楚”,简而言之,即讲清楚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讲清楚中华文化中积淀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势和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落实这四个讲清楚,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而不自负,才能在扬弃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01).

[2]新设计师习近平·文化篇[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15/c1001-26032453.html. 2014-11-15.

[3]习近平.在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02).

[4]董根洪.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9).

[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2).

[6]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01).

[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 119982831_2.htm,2014-03-28.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责任编辑张晓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14ZDA001),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研究”。

作者简介:冯纪元(1989—),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2-0005-06

猜你喜欢
时代意义科学方法
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及其实施
渗透科学方法的“湿度和降水”教学实践
科学方法在物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中的作用
“四个全面”蕴含的科学方法对政治工作的启示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时代意义及其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