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对策

2016-03-14 20:08广东省惠州市中建麦绍棠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困境

广东省惠州市中建麦绍棠学校 陆 钢

谈到学校工作,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工作说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这是全社会最大的共识,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的。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的公民意识逐步增强,法律意识日益加强而又亟待规范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困境,这些困境如果无法解决,学校的德育工作将难以有效开展。

困境一:安全困境。

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动态(活动)德育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载体,带领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是实现德育工作有效性所必需的,国家《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等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学校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也作了明确要求。当前开展动态德育活动面临的一个最大困境就是安全问题,现在教育界自上而下,一种思想已“深入人心”,就是“安全”,也就是这个“安全”,已经紧紧地束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手脚,俨然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紧箍咒,学校德育几乎带不出学校的大门,甚至出不了教室的门。因为在活动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安全意外,学校难以承担,老师更承担不起,安全问题如影随形,学校、教师哪敢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破解困境的对策:

一是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法规。教育部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事故各方做了较明确的责任界定,一直是指导学校处理此类事故的有效法律依据,但由于这些法律条文宣传不够,社会知晓度低,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为此,建议由教育、司法部门成立校园学生伤害事故仲裁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此类事故的仲裁;建议开办家长学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建议学校与学生的法定监护人签订学生校园安全事故责任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二是制度保障。目前各校大多自己出资金为学生购买了校方安全责任事故险,但保险额度低,一旦出险,往往难以承担较大的医疗费用,加剧了家校之间的矛盾,使事情的处理复杂化。建议学生购买校园意外事故险,加大投保额度,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保费。现在有一种误区,认为学生在校的所有费用均需政府买单。事实上当政府的财力还无法满足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经费时,作为负有抚养义务的家长负担适度的经济责任是必需的,而且相信绝大多数家庭也有经济能力承担。

困境二:思想困境。

很多情况下,说起来德育为首,做起来德育为辅,为次,归咎起来就是思想重视不够,应试教育挥之不去,应试教育容易出成绩,德育工作难见效果;以成绩为主的教学评估好操作,德育评估模糊性大,近年,虽然在省、市、区都开展了德育绩效达标、示范学校的评估,但遗憾的是评估工作更多的是重形式,走过场,缺少监督、奖惩机制,实效性不大,学生成绩的高低好坏对学校知名度的影响,对老师评优评职称都会产生直接的作用,而德育工作的好坏毋容讳言对学校、对老师的影响都是相对小的,加之德育活动的安全因素,所以就产生了当前德育工作的普遍状况,在许多学校、老师看来,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和安全意外的发生宁愿因噎废食,思想里滋生了得过且过,甚至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对德育工作产生了厌倦、畏难的情绪,德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破解困境的对策:

一是教育管理部门解放思想,强化学校法人办学自主权,鼓励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多样化;主动积极引导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帮助学校、老师消除各种思想顾虑。

二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大张旗鼓地树立德育品牌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将学校德育绩效实实在在地纳入校长履职考核,完善常态化的德育工作监督、奖惩机制。这些工作都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完成和落实。

困境三:经费困境。

在目前学校教育经费较紧张的情况下,德育活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一方面公用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教育收费又是一条绝对的红线,这就是德育活动经费上的困境,虽然相关的教育文件中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学校德育活动经费支出必需占学校教育经费的百分之十以上,但因为没有监督,所以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落实。

破解困境的对策:

一是政府加大生均教育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德育活动经费所占比例,切实有效地监督落实德育经费的使用。

二是规范教育收费。学校举行规模较大、费用较多的德育活动由家、校共同承担,以自愿为原则,允许德育活动向家长收费,以适当补充活动经费的不足,对收费的项目、数额、经费的使用接受家长、学生监督。

困境四:舆论困境。

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快且广,手段灵活多样。学校的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一旦不够到位或出了点安全问题,常常很快就会遭遇无情的投诉或曝光于新闻媒体,不管真相如何,对学校、老师定然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也必然会形成相当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有时候处理不当,问题又会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班主任、学校法人承担的风险就更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师不愿做班主任的原因之一了。

破解困境的对策:

一是加强新闻行业自律和舆论引导。假设一个例子:一辆学生校车和一辆普通的载人客车因为同样的原因发生了同等程度的交通事故,那么校车受新闻舆论关注的程度和对校车的负面评说肯定远比普通客车大。我们平心而论,受伤害的校车上的学生是人,受伤害的客车上的人也是人啊!他们生存权利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会遭遇不同的舆论压力?这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反思,更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

二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客观理性地引导好学校处理群众的各种投诉。学校是我们的政府领导下的学校,政府的处理意见最为直接地影响到学校和老师,假如动辄就将责任归咎学校和老师,必然会对学校今后的工作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当然对学校和老师而言,心中只要牢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了。

上面所谈“困境”和“对策”是本人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假如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甚至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对这些困境予以更多的关注,并且想出更多的对策和办法来“解困”,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会充实而有效了,我们的学生将会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困境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困境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