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与实践

2016-03-14 11:12天津市红桥少年宫邵甜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5期
关键词:四分音符拍子节奏感

天津市红桥少年宫 邵甜甜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老师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训练。

一、兴趣是培养幼儿节奏能力的动力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强调兴趣第一,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节奏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其“体验节奏—发现节奏—感知节奏”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前阶段主要还是在体验节奏感的培养上,例: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分音符时,我所选用的是《七个小矮人》音乐,同时采取“双人齐步走”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两人穿一双大脚板走路,起步时要求同时抬起一边的脚,我们用低沉的“矮人”的音乐弹出四分音符,要求幼儿按照老师弹奏的节奏前进,如果两人所感知的节奏是一致的,就能顺利前进,不一致了就容易摔倒。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自己发现、体会节奏感。并且幼儿在按四分音符的节奏走路时,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精神的高度紧张、集中,从而加强了幼儿对四分音符节奏感的认识,然后进行拍手练习时,往往更加稳定准确。

二、发现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节奏,是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源泉

针对幼儿好奇心强又富于想象力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并对其声音进行模仿。例如,从自然音响中去发现节奏:刮风时发出的“呼~呼~”声音;下雨时发出“哗哗”的声音。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幼儿对声音产生了强烈的敏感,体会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各种各样的节奏,有快、急的,有缓、慢的等。并且很快发现,原来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却可能是不一样的。然后我将这些声音的节奏型一一写出来,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声音,虽然声音不一样,但是节奏和韵律却是一样的。

接下来,我将重点放在小动物的叫声上,让幼儿反复倾听、模仿,使他们体会不同动物的不同节奏的叫声:小狗的叫声可以是X X XX 也可以是XXXX;小猫的叫声是X—X—;老黄牛的叫声是X——X——。最后我将这些声音组成的各种不同的节奏型列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形成节奏意识。

三、由感受稳定拍——感知节奏,是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感受稳定拍感是培养幼儿节奏能力的起点

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是培养儿童节奏感的重要准备。稳定的律动、节拍是构成节奏的基础,它们对于节奏起着内在的组织作用。建立稳定拍感是培养节奏感知觉的首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调动身体律动、和乐的动作参与,才能使幼儿体验并逐渐建立稳定的拍感。 建立稳定拍感需要通过稳定节拍的练习。稳定节拍是有规律地出现的固定拍,每个稳定节拍或称“固定拍”相当于一个中速的四分音符时值。教学活动中以稳定节拍伴随幼儿的歌唱、歌词朗读、身体动作等,是通过有规律的节拍运动,刺激幼儿体验稳定、感受节拍、为培养节奏感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快节奏的四二、四四拍子时,可选用时值均匀、旋律简单短小的儿童歌曲,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学唱歌曲时,先是教师范唱歌曲,同时伴随着用画有一个娃娃和一只小熊的绘画或剪纸匀速地上下摆动,引起幼儿的兴趣、配合图像感受稳定律动。再次范唱时,教师可以把图片或剪纸贴在黑板上,带领幼儿把两臂伸开或叉腰,边歌唱、边按节拍有规律地两脚交错跳跃运动,使幼儿感受稳定节拍。但应注意:活动中选择的歌曲如过于短小,应多次连续重复地演唱表演,这可以帮助幼儿感觉拍子的连续运动。

(二)感受稳定拍到感知节奏的过渡

利用象声词或动作帮助儿童感觉节奏的区别,这在早期练习中是非常有用的。具体做法是选择幼儿已经会唱、会读的歌曲或歌谣,以有趣的、游戏性的象声词替代原来的歌词。通过象声词的相同声音让幼儿感觉到一拍内有声音长短、多少的区别。再配合以适当的节奏动作,比如在八分音符时做“跳”,在四分音符时做“蹲”的动作等,这会使幼儿在感到愉快游戏的同时,也使他们从自己的活动中理解长音、短音的区别,逐渐建立节奏感觉。如学唱歌曲《数蛤蟆》时,利用“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一句的节奏,结合游戏性的活动进行:用象声词“乒乓乒乓乒乓咚,乒乓乒乓乒乓咚”代替原来的歌词,拍手唱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节拍,使幼儿“发现”有的拍子里有两个声音(乒乓),有的拍子里有一个声音(咚)。再结合律动,边唱边做动作,唱“乒乓”时做青蛙跳的动作,唱“咚”时做原地蹲的动作,表现出两种时值的区别。 配合动作和象声词的游戏,也是为下一步的把节奏从旋律音高中分离出来做准备。一旦幼儿没有什么困难地掌握了替代词的方法,就可以进一步做节奏的分离和模仿,用节奏音节来取代象声词,例如用“走”“跑跑”或是“ta”和“ti ti”分别表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两种时值。

稳定拍与节奏的对照与结合是儿童节奏练习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可以组织多种活动表现,如使幼儿分为两组,相继先后歌唱同一首歌曲。一组用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器拍击稳定节拍伴随歌唱;另一组用拍击歌曲的节奏伴随歌唱,这样可以分别表现出稳定节拍与节奏的区别。

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幼儿在学习和感受节奏的过程中,更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节奏无所不在,让幼儿感受,不仅仅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还涵括在各种活动中。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只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处处都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节奏,感受节奏!

猜你喜欢
四分音符拍子节奏感
妈妈的竹拍子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贯”与“折”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光明正大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