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32条教学实践原则*

2016-03-14 11:22:53李春明
甘肃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潜意识教学方法心理

李春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 东营 25706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32条教学实践原则*

李春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 东营 257061)

基于心理学理论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学习对于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本文在潜意识理论的指导下,从授课技巧、心理疏导、教学内容创新、学习习惯培养、基本素质的培养、纪律约束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32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其中不少是对现存有效方法的肯定。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原则主要有重视睡眠、解决心理问题、松动课堂气氛、研究教学内容、坚持公平给成绩等。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原则;潜意识理论;自主学习

目前填鸭式教学在大学课堂上占主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迫为考试过关而苦学,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怠学、怵学情绪。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听讲、专心做自己的事,课下抄袭作业不复习,考前答疑只为了刺探考题,考试只求及格。这种只求学分、不求知识的学风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相衬。

教师自古以来就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1-3]对于提升教育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探索未知、研究问题也应该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焕发学习热情、激活内在学习心理机制、培养学习动机、明确学习需要、浓厚学习兴趣、树立必要的学习责任感和好胜心、实现良好的自我认同,是“传道”的内容,均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自主学习是指一种主动的、独立性的学习,是发现、探究、研究等研究性认识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逐渐为社会所接受[4]。本文基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同时肯定目前存在的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

1 教学原则

基于潜意识理论的教学实践原则主要有:

1)以形象、有趣、系统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入浅出而系统地讲解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充分利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动机,促使其对学习内容及过程产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形成主动、兴奋的学习心向。

3)在课堂上创造宽松的心理气氛。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动态地交流,有助于学生进入兴奋状态,并形成学习心向。

4)营造平等的课堂气氛。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开放性和探索性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质疑、敢于争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5)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适当地减小作业量。过量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意识层面,学生都能理解高标准严要求,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这种潜意识层面抵触学习的情绪会影响到意识层面,往往表现为厌学。一旦离开教学环境,学生往往不能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索求知、开拓创新。

6)以恰当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强调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突出知识点的实用价值。

7)采用帮助学生记忆的教学方法[5]。如反复讲

解重点内容、重复使用重点例题等。

8)在学生没有听懂时,重复讲解。如果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和看,却没有任何反应,说明没有听懂。如果学生叽叽喳喳地说话,则也可能是没听懂的表现。这种情况易被误会为上课不遵守纪律。

9)善于诱导[6],也就是跟着多数同学的思路讲、注意基本概念、理论的回顾。比如工科类课程中经常回顾相关的力学、数学知识。

10)促使学生完善学习心理结构。心理结构由认知因素和动力因素组成。前者承担着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控制活动,主要包括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元认知监控等;后者由人的情感、态度、需要、动机等非认知因素组成,对认知因素的活动起着定向、启动、筛选、调节和维持的功能。只有在学习活动当中使两者紧密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保持学习活动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有效性。

11)以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厌学、怠学、怵学、网络成瘾、自卑、自负等心理问题,使其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从而自主地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缺失多与心理问题有关。

12)一旦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在讲授内容的间隙介绍一些心理疏导的原则,比如转移注意力、撕标签、弱化执拗想法等。这样既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醒其他学生主动地学习,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记忆疲劳。

13)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培养方面解决厌学问题。该问题主要是对强迫学习的反抗造成的。

14)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则允许其继续睡,做到视而不见。因为在困钝状态下,学习效率非常小,打个盹睡醒后才能有效地听课。等学生睡醒后须提醒其养成午睡(小睡)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睡眠功能会越来越弱,终究会发展到晚上睡眠不能满足要求的程度,因此,午睡是生理的需要。大学阶段正处于过渡时期,当觉得白天困钝、晚上失眠时,就须具备午睡习惯。如果习惯性失眠,可建议学生吃几付调理睡眠的中药。值得一提的是,西药中的安眠药是不能随便吃的,因为会产生抗药性和依赖性,从而罹患催眠药依赖性睡眠疾病[7]。患者的显著特征是不吃安眠药就不能入眠。须通过停药、恢复睡眠、巩固等三个阶段恢复健康。

15)关注学生的朝气蓬勃程度。如果学生整天无精打采、面容憔悴、反应迟钝,则很有可能是催眠药依赖性睡眠疾病患者。由于学习效率太小,这类学生通常非常刻苦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因此,须要求其学习文献[7],并远离该疾病。

16)适时地提醒学生保证睡眠时间,培养紧张的学习习惯,从而解决怠学问题。该问题是学习效率小的表现。

17)从树立自信心、培养成就感等方面解决怵学问题。因为该问题是自卑造成的。

18)适时提醒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网络成瘾是影响学习的危险因素,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无非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大。多数学生都要经历从优等生到一般生,甚至差等生的转变,从前的骄骄者,面对平凡的自我,往往其潜意识不能接受,往往要寻找其它途径获得成就感,而网络提供了给人成就感、满足感的途径,因此许多因心理落差大而厌学的学生会出现网络成瘾、传销、赌博等影响主动学习的问题。对这类学生在网络成瘾的第一阶段[8]就应该说服教育,并且在学习上给予鼓励,使其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学生已经进入网络成瘾的第二阶段,则须建议其恢复规律的睡眠,然后进行教育引导。

19)及时地期望和鼓励。这有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自卑是心理世界的万恶之源,许多心理问题都会随之出现。

20)对于自负的学生,须引导其正确地认识自己。意识层面表现出的自负通常体现了潜意识层面具有自卑情结,对于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非常不利。

21)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尚在意识层面,则可通过简单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心理问题已经沉入潜意识层面,则首先应正确分析出问题的实质,然后根据潜意识多次影响才能改变的特点,系统而反复地进行心理疏导。

22)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创新,以体现研究态度。作者经过多年《机械优化设计》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经典优化算法均存在改进的空间,于是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了适合于作为教材使用的专著《优化方法》。最近几年,经过《机械创新设计》的教学实践,又在创新的心理学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整合并精炼了现有机械创新技法,形成了适合于作为教材使用的书稿,可面向所有人文、理工科的专业开设《创新方法》课程。

23)以惟真、创新的研究态度影响学生,使其生发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作为教材的书籍通常不能包括近五年的创新性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推陈出新,完善课程内容。以研究态度对待有争议的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从而使其主动地学习。一次影响可以让学生在意识层面重视创新,多次影响就能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为以后的创新性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创造性地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与结构,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获得充分的主体体验。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培养出主动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和个性。

25)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考前集中复习、合理利用时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6)引导学生在考前复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当中合理地安排时间。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就会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这时须提醒学生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潜意识理论,在清醒状态下,感知觉最敏感、注意力最易集中、思维最敏捷、记忆最有效率。在因牺牲休息时间而获得的学习时间当中,往往思维迟钝、思路不清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易失误。长时间处于身体疲惫的状态,易出现怠学情绪,甚至会损害身心健康。

27)培养学生在学习时善于吸收、质疑、研究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在意识层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以指导学习,既能逐步增强其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能促进其思维模式的发展,这对促使学生终身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28)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的是情感智力,比如良好情操、乐观向上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与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协调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这些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机制。

29)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使其主动地学习。在浓厚的愉悦氛围中掌握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毅力、强化动力。

30)提醒学生学习至少自己受益,不要受别人负面批评的影响,避免负面的自我求证。

31)借助于严格的考试制度,将重点教学内容作为准考试内容,使学生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主动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32)坚持公平给成绩。即使考试课,也有些学生认为表征成绩的分数是老师给的,而不是自己考的。给学生一个认真学习就能考高分的概念,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

2 结束语

本文在授课技巧(1~9)、心理疏导(10~21)、教学内容创新(22~24)、学习习惯培养(25、26)、基本素质的培养(27~30)、纪律约束(31、32)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教学原则。只有基于这些原则,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其愉快、轻松地学习。只有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根据人类不接受负面提示的心理特点,本文未列出不合适的教学原则。列出的教学原则,既符合潜意识理论,又经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对新教师迅速站稳讲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宋倩.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4,30(2)∶67-69.

[2]刘慧.初探机械CAD技能集训的教学方法[J].甘肃科技, 2015,31(17)∶73-75.

[3]樊淑娟.对外词汇教学方法[J].甘肃科技,2015,31(15)∶75-77,117.

[4]李广凤.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外语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4)∶42-46.

[5]李春明,綦耀光.有助于学生记忆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32,总472)∶86.

[6]刘莉.民办高校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8,24(6)∶60-65.

[7]李春明.基于睡眠和中医食疗理论的催眠药依赖性睡疾研究[J].生命科学,2008,2(4)∶12-17.

[8]李春明.基于潜意识理论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0)∶1560-1562.

G642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8GZ068,基于潜意识理论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研究)的后续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潜意识教学方法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