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之策略初试

2016-03-14 11:12:03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钟樱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5期
关键词:烙饼差生算式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钟樱花

大班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却不是一件易事。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不断地探索,怎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闪光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学生能在课堂中上一个小小的台阶,在知识中都有自己的收获,让优等生能“吃好”,学困生能“吃饱”,因此我就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提出几点小策略。

一、一题多解

学生对于一个题目的理解不同,方法就不同,有的学生理解其中的一个方法,有的学生听懂了其中的两个方法,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三个方法都理解,也都能运用,这就看学生的层次了,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运用的是哪一个方法,都说明他理解了这个题目的意思,能够解答这个题目。如果简单的解法不列出来,就会让只理解简单解法的学生找不到方法, 如果有了解法而不列出其他的解法,就会让优等生看不到另一种解题途径。条条道路通罗马,一题多解能打开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2、3、4的乘法口诀》

玉米地里有4株玉米,每株玉米上面有3个玉米,小熊摘走了一个玉米,还剩几个玉米呢?

解法一:3+3+3+2=11(个)

解法二:4×3-1=11(个)

解法三:3×3+2=11(个)

题目中的三个方法的难度不一样,但是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三个方法都要列出来,对于乘法还不熟练的孩子,可以采用方法一,其他的方法可以知道,对于能熟练地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法的孩子,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其他两个方法也是可行的,能拓宽他们的思路,一题多解有助于分层教学。

二、找优差生的平衡点

分层教学其实是为了能不分层教学,要让慢孩子的脚步赶上快孩子的脚步,将两个点上的教学尽量能合在一起,合成一个点去教学,对于师生都是有益的,这个点也就是优差生的平衡点,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去寻找。

例:《万以内的加法》的心算练习

方案一:12+12= 24+24=48+48= 96+96=

方案二:21+16= 37+22=69+11= 80+146=

方案三:45+24= 78+84=149+62= 168+134=

三个方案看上去差不多,但是仔细算,难度系数却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也不同。方案一的特点是两个加数都是前一个算式的得数,方案二的特点是算式的得数就是下一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方案三是由两位数与两位数的相加到三位数与三位数的相加。这三个方案的难度是逐渐增加的,方案三最难,方案一最容易,方案二就结合了两者的长处,对于差生不是很难,难度适中,对于优生来说也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这两个角度考虑,在《万以内的加法》的心算练习中可取方案二,能平衡优差生。

三、学生互帮互助

上一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帮助下一个层次的学生提高认识,往往我们在教学时,发现上一个层次的学生理解了,但是下一个层次的学生还没有懂,回过头再讲一遍也不一定能保证学生都能懂,而且听课的效果会不佳,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老师有可能也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更接近,让学生互帮互助,对上一个层次的学生能增强知识点的又一次理解,对下一个层次的学生也有所帮助。

例:《毫米的认识》

测量活动:学生通过尺子上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用两个手指的宽度来表示1厘米和1毫米。

师:1厘米,你们会量了,你能用手指来比划一下它的长度吗?(生比划)

老师模范学生比划错了的,让学生判断(在学生中比划)

这个活动我在课堂上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来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因为1厘米不能让学生准确感受到,就无法更准确地理解1毫米的长度,学生有一部分理解了,如果学生互帮互助,让这一部分学生去帮助另一部分没懂得学生,让学生的层次拉近。

生:老师,我有一个办法知道她们量的是不是接近1厘米。

学生上台将食指放进我的两个手指之间。

生:我的食指刚才量了,差不多是1厘米。

学生的这个方法让班上大部分学生明白了怎么表示1厘米的长度,很快他们找到了1毫米的长度,将尺子放入两个手指之间,因为尺子的厚度是1毫米。学生帮助学生的效果有时更明显,在层次不同的学生中,学生帮助学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四、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有的板块之间的联系不大,难度却依然有,增强知识的趣味能降低难度,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烙饼问题》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

学生上台演示烙饼。

(双数)两张饼:一个学生的两手掌和两手背同时翻边一次。

四张饼:一个学生的两手掌和两手背同时翻边两次。

六张饼:一个学生的两手掌和两手背同时翻边三次。

(全班配合烙饼的声音。)

(单数)三张饼:两个学生一人一个手的两手掌,再两学生的一个手掌,一个手背,最后两个手背。

比较单双数的不同,在中间找规律。

这是钱守旺老师在现场课堂上设计的教学片段,这个环节的设计增强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将知识的难度由难转易,学困生也能演示出烙饼的过程,前面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弄懂了烙饼的原理,再层层深入加大难度,回过头又一次地让高层次的学生放慢脚步,低层次的学生迎头赶上,这样的分层教学策略确实有章有法。

总之,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程度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探索,它是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以上这些策略是对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初步尝试,期望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提高。

猜你喜欢
烙饼差生算式
让锅别闲着
——烙饼问题
怀念烙饼
香喷喷的烙饼
童话世界(2020年26期)2020-10-27 02:23:30
怎么写算式
烙饼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差生罗古奇
小小艺术家(2016年2期)2016-02-22 03:00:29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人生十六七(2015年6期)2015-02-28 1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