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惠+翟秋敏+郭志永
摘要:慕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也是网络技术与教育技术的集成创新。本文将慕课与传统课、精品课进行对比,解读慕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以河南大学《环境地质学》慕课课程建设为例,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设计、评价体系构建三个维度探索慕课课程建设模式,以期为高校建设慕课提供借鉴。
关键词:Mooc;课程;环境地质学;翻转课堂
一、高等教育的Mooc时代
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英文缩写Mooc的音译,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育平台,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与BryanAlexander在2008年首次提出[1]。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并对当时美国教育观念和模式产生巨大冲击。从2012年开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美国先后出现Coursera、edX 、Udasity线上课程慕课平台,并称为慕课三驾马车[2],它们集合世界顶级名校的优质课程,创造了一个大众可以自由出入的世界级大课堂,使高校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公众与精英等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和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认为,慕课是由主讲教师负责,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以讲课短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慕课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界限,开辟出新的学习场域,并且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而传统的网络课堂是将教师讲课视频搬到网上,学生作为教学旁观者,与授课教师缺乏互动,没有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笔者就这三种课程模式做出一些对比(表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基础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教育部强力推进Mooc建设,Mooc将成为未来最主要的网络课程形态。中国高等教育进入Mooc时代,高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为适应互联网+、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河南大学积极鼓励教师探索Mooc教学模式,增加在线课程数量,旨在促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影响力与综合实力。
二、基于Mooc的《环境地质学》课程建构
1.教学资源的整合
《环境地质学》慕课主要面向河南大学在读本科生,潜在的河南大学其它专业学生、其它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员。课程主要由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翟秋敏教授和郭志永副教授讲授。课程分为72个学时,共计3个学分。
目前,《环境地质学》课程在高校普遍采用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对学堂在线、爱课程、网易公开课、edx、cousera等在线课程平台进行搜索统计,尚未找到《环境地质学》课程,仅找到十几门相关课程(表2略)。
这些课程是以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能源资源方面以及地质学等为视角展开阐述,与这些课程不同的是,《环境地质学》探讨的内容更广泛,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概述环境地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基础上,探讨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各种地质资源的供求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并介绍了环境地质学领域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结合并探讨人地关系的交叉课程,综合性较强,内容繁多,研究对象复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不同学科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关注环境地质学领域,提高环境素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了在慕课平台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需要对其它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如将相关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纳入《环境地质学》教学中;编制慕课配套教材《环境地质学》,便于学生学习;操作性强的部分可以辅以Flash动画模拟操作过程,将复杂知识生动体现;在课程时间允许情况下还可播放一些课外视频,如“穹顶之下”、“后天”等,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也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模式的设计
(1)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环境地质学》面对校外学生的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内容由教师负责部分和学生参与部分构成(图1)。教师录制3~25分钟的教学视频传到Mooc平台,视频清晰,图片、声音、文字同步,以画中画形式显示主讲教师影像。教学中穿插习题测试和课下作业。线下部分包括线下答疑,在学习社区互相交流与讨论。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个人学习空间(Person Learning Space,简称PLS),根据Mooc理念为学生提供学习、讨论、交流的平台[3]。
(2)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即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中在教师引导和同伴互助下探究、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课程将慕课与真实的课堂相结合,构建各层次有机衔接的、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力求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①通过Mooc学习,学生能掌握环境科学与地质学方面基础知识,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②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发散思维,用地理眼光看问题;③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创新思维和地理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结合翻转课堂结构核心要素,提出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其次,发布课程简介、学习目标、教材选择等,方便学生选课。之后,教师录制3~25分钟视频传到Mooc平台。课中,组织学生围绕课前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交流,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反馈问题,给予点拨,突破共性问题。课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包括课程重难点、课堂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课程质量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促进自我完善与提高。
3.评价体系的建构
慕课的评价体系较为系统化,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学生成绩由多个维度构成(包括慕课成绩、翻转课堂成绩和考试成绩);弱化考试权重,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添加学生互评环节。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等方面考虑,将基于慕课的《环境地质学》评价方式简化为公式:Z=0.3×M+0.4×F+0.3×K(Z表示学生慕课总成绩,M表示在线学习成绩,F表示翻转课堂成绩,K表示考试成绩)。其中M可以描述为:M=0.2×H+0.4×R+0.4×T(H表示慕课在线学习时长,R表示课后作业、在线测试成绩,T表示小组讨论参与度,见表2)。F(翻转课堂成绩)可被描述为:F=0.3×C+0.4×D+0.3×P(C表示出勤数,D表示分组讨论任务完成情况,P是不少于五个同伴的互评成绩)。
基于Mooc的《环境地质学》课程建构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思想,是有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6):16.
[2] 董玲玲.慕课对高等传统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145.
[3] 谢幼如,伍文燕.PLS提升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6):31-36.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475004)
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7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