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连胜, 薛凯喜, 程丽红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论以“促进实践技能提高”为导向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
顾连胜,薛凯喜,程丽红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以东华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工程估价》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提出了以“促进实践技能提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全面分析了改革前《工程估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算量大赛”常态化机制等四项改革措施,通过教学改革前后学生考试成绩及竞赛成绩对比分析发现,该教学改革方案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估价;实践技能;案例教学法;算量大赛
顾连胜,薛凯喜,程丽红.论以“促进实践技能提高”为导向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77-180.
Gu Lian-sheng, Xue Kai-xi, Cheng Li-hong.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Assessment oriented at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skills[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35(2):177-180.
《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按照教学大纲,该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估价的基本概念、定额原理、工程量计算规则、造价文件的编制等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以适应造价员、施工员或造价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多数学生修完该课程后仍不能独立编制工程造价文件,业务能力无法满足生产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动手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高校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在《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领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廖天平等专门以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适应岗位要求为目的的教改方案制定问题[1];因2008年新的工程量清单计算方法出台,杨文安等提出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建应适应市场需求与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实现“三个转变”和“一个结合”,并检验了实施效果[2];于惠中等将构建主义思想引入《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显示理论下最典型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郝鹏等从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出发探讨了《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基本策略[4];张赟提出了“345优质高效课堂总体教学构架”,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确保了每一堂课的授课质量[5]。除上述改革案例外,陈丹[6]、刘春花[7]、高洁[8]、孙久艳[9]等亦在《工程估价》课程改革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
上述专家学者在教学理论、方法或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为《工程估价》学科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各高等学校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拥有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课程教学过程中须依托现有资源组织教学工作,而不能完全拷贝他校相对成熟的教学思路。基于此,该文以东华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估价》课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学生考试表现和用人单位意见反馈信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弊端进行了全面梳理,继而制定了“以实践能力提高”为导向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本文列举了教学改革前该校在《工程估价》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过程中的措施,并通过近五年的学生成绩对比分析检验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1《工程估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东华理工大学自2007年开始招收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校生约460人左右,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课程教学团队发现在识图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1识图能力有待提高
施工图纸是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筑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建筑构件的多变化,建筑构造的复杂化,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标准图集11G101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标注中的引入,给学生的识图带来很大的困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给学生一张简单的图纸,明确告诉学生要计算什么,他们会很快计算出结果。如果是一套完整的图纸,让他们计算各子项的工程量,他们就无从下手了。图纸看不懂,则会造成工程量计算不准确、重项、漏项等问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结果,不能满足造价误差在5%以内的要求。
1.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未与时俱进
《工程估价》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覆盖面广,特别是工程量计算规则部分。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按教材逐条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然后通过简单的例题加深理解,但计算规则太多不易记忆,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即使采用多媒体课件,基本都是一大段的文字,再加一部分简单的二维图片。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培养。
1.3教材内容与地区定额存在差异性
在工程估价过程中,若采用清单计价方式则须用地方定额或企业定额组价,若采用定额计价方式则直接采用地方定额或企业定额计价,因为现阶段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编制企业定额的能力,所以现阶段的工程估价过程中必须用到地方定额。而教材一般依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及其他规范编制,少量教材会依据作者所在省份的定额编制,可是各省市的预算定额因为需考虑地区特点所以差异性较大,这就造成教材内容与当地定额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东华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以江西省的生源为主,大部分学生在江西省就业,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江西省有关定额的规定,方便学生顺利就业。
1.4实践环节需要完善
《工程估价》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程设计和造价软件应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很多学生拿到图纸后,具体操作规程不明确,计算结果的自我评判能力严重缺乏,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另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要找出几十套不相同的图纸非常困难,所以很多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只为一个班级提供一套图纸,这难免造成学生的抄袭现象。造价软件应用的上机过程中,软件功能的学习很快,但在根据图纸修改构件属性或绘图时,往往出现软件中建立的模型与图纸不符的情况,说明学生的识图能力有所欠缺。同时,在交中间作业时,经常会出现相互复制的现象。
课程设计和软件应用上机的考核,一般以平时表现、最后成果进行打分。有些学生平时表现差,但最后成果却较好,不能判断最后成果是否是本人独立完成,导致最后的评价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还必须进一步完善[10]。
2 《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2.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三维图像
针对学生识图能力差问题,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三维图像,将施工图中难以看懂的构件及构件与构件的位置关系用三维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用三维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每根钢筋的位置、形状、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计算公式等。某些构件的工程量计算需要扣减的部分比较多,不容易记忆,也通过三维图像清晰地显示需扣减的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的问题。
2.2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改革方案中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案例教学法”。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难易程度、内容是否全面、计算量大小等因素,既达到教学目的又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次,将选择的案例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完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后,先分析案例中所对应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属性,选其中一个构件进行讲解,其余同类构件的工程量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把整个案例的工程估价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学生对做一个项目的造价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思路,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3教学内容与地方定额相融合
现在《工程估价》的教材中涉及地方定额的内容很少,主要讲解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导致大多数学生工作后不会套地方定额,或者知道要套什么定额但在定额库中找不到这个子目。针对此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2004版《江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和《江西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遇见地区定额与教材上的计算规则不相符时,则在教学过程给予特别指出,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计算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将教学过程中案例与地方定额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定额的应用,还可以熟悉地方定额库。
2.4严抓实践过程,拓宽考核方式,年度“算量大赛”常态化
经验表明,通过推行专业技能竞赛能有效提高实践类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团队将“算量大赛”引入校园,并形成常态化竞赛机制,并以此取代原有的课程设计方案。
(1)针对课程设计时学生抄袭的现象,不再采用分组分配课程设计任务的方式,而是选取不同结构类型的典型工程建立课程设计选题资料库,对不同的典型工程下达不同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在课程设计之前,由学生抽签决定自己的课程设计任务。当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在软件应用的上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讲解软件的功能命令,还要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图纸中每个构件的具体属性,示范构件的定义和绘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完成整个工程模型的建立。
(3)在课程设计的考核过程中,改变以往依据平时表现和上交的最终成果打分的方式,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的笔试考核,即由老师在学生抽签分到的图纸中随机选择几个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现场完成工程量计算,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表现、最终成果和现场笔试三部分组成,可适当增加现场笔试部分的比重。造价软件应用亦可用相同的方法,增加最后的上机考试环节,为了避免学生抄袭,可让学生对不同的工程建立模型,或者建立同一工程中的不同构件的模型。
(4)在《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的上机过程中,当学生刚接触造价软件时兴趣很高,但因为识图能力差、工程量计算规则不熟悉等原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减弱。针对这种情况,可举办校级“算量大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改革前后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教学改革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实施创新性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近两年通过以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施后,东华理工大学2012级和2013级学生对《工程造价》课程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加透彻,通过近五年学生闭卷考试成绩(改革前3年,改革后2年)对比发现:(1)在基本概念的理解方面,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类题型的平均成绩提高了5%;(2)在工程造价基本理论的理解方面,简答题与计算题两类题型的平均成绩提高了8.5%;(3)在对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全面理解方面,案例分析题的平均成绩提高了15.8%。
除此之外,实施教学改革后教研团队认为学生已具备参加省级以上算量比赛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于是在学院的推动和相关教师的积极组织下,学生连续两年参加国省两级“广联达算量大赛”并取得佳绩,其中斩获全国一等奖1组次、三等奖2组次,省级三等奖1组次。由此可见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的能力已经明显提升,并具备了与兄弟院校同台竞争的能力。
4结语
《工程估价》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学位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毕业后从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东华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质量提升上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以促进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案,分析了改革前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了改革措施,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分析和学生参加国省两级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可以发现: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学生在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理论体系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廖天平,武育秦,李景云.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教改方案的实施及初步效果[J]. 高等建筑教育, 1996(3):17-18.
[2] 杨文安, 高幸, 李明顺. 工程量清单下“工程造价”教学内容的重建[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35):98-99.
[3] 于惠中, 刘心萍. 基于建构主义的工程造价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8):27-28.
[4] 郝鹏, 李锦华, 任志涛. 能力素养提升的工程造价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3(2):36-40.
[5] 张赟.“345 优质高效课堂总体教学构架”在工程造价教学中的应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33-36.
[6] 陈丹. 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刍议[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31-32.
[7] 刘春花. “安装工程造价”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6):61-62.
[8] 高洁. 独立学院工程估价课程实践性教改初探[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2):161-192.
[9] 孙久艳. 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改分析及实践教学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2):185-189.
[10] 谢宗波,姜国芳,刘云海,等.本科生“1+3”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9-91.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4-6-24;JXJG-13-6-8;JXJG-14-6-7)。
作者简介:顾连胜(1978—),男,山东青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6)02-0177-04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Assessment Oriented at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Skills
GU Lian-sheng,XUE Kai-xi,CHENG Li-hong
(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bject is focused on the course Engineering Assessment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oriented at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skills. This paper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the problems fou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eaching before the reform, and accordingly develops four reform measures, one of which is the normal mechanisms of “quantity competi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 test scores and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teaching reform, 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Engineering Assessment; practice skills; case teaching method; quantity 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