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2016-03-13 17:43王晓莺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高职大学生培养模式

王晓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王晓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在我国政治经济转型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较大转变,其就业心理也发生着转变。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发生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培养模式

随着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心理也发生着转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1]。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严重损害了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也对院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本文将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况、成因及解决策略做一讨论,旨在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问题,帮助其顺利择业、就业,尽快融入社会。

1 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况

1.1自卑、自负心理

有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就业感到自卑的人数达26%。相比较本科院校大学生,高职大学生存在学历层次较低、专业基础薄弱、科研学术素质落后等现实问题,这会使其在面对就业岗位时,自我评价过低而缺乏竞争勇气,从而错失机会。同时,又有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忽视自身弱势及缺点,追求超越自身工作能力的条件。自卑及自负心理的同时存在,反映出大学生不能用正常、客观的标尺评价自我,而可能用自我感觉等主观因素进行自我定位。

1.2焦虑、恐慌心理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焦虑的表现是担心、恐慌、不安甚至产生烦躁的情绪。有调查显示,焦虑、恐慌心理在高职高专大学生中存在的比例可能达到34%。目前,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均为“90后”甚至“95后”,独生子女比例较高,自我意识较强,但抗挫折能力较弱。当面对就业这一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时,可能会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失败的经历等造成内心对就业的恐惧担忧,进而发展为焦虑心理。

1.3从众、盲目心理

不同的职业由于其社会分工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及社会认可度。在我国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这种差异体现更为明显。处于就业阶段的高职大学生由于心智、社会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均尚未完全成熟,面对这些情况时容易迷失自我,追求大多数社会群体推崇的职业而忽略自身的特点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导致盲目选择职业及从众心理的产生。

1.4功利、现实心理

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期,多种社会价值观在这一阶段涌现,对道德观念形成了一定冲击。由于一些现实问题的存在,某些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考虑的是工作待遇、经济收入、社会评价等,追求享受、拈轻怕重,不愿意去艰苦的环境及工作岗位中锻炼自己,忽视了专业发展、人生理想等,从而失去一些更有上升空间的工作机会。

2 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社会环境因素

2.1.1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就业压力明显增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制度也在进行深入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最初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自20世纪末大学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1999年为92万,至2010年达到631万,目前这一数字仍在逐年增加。高校扩招有其客观原因,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扩大内需拉动教育消费、延缓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等问题。但从劳动力需求的总量来看,尽管这些年我国经济保持着较为迅速的增长趋势,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减、裁军等,相对于连年迅速增加的就业供给而言,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已经出现减少的趋势。例如,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而据人社部有关调查数据,当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减少22%[2],供需矛盾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2.1.2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就业体制及格局发生改变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就业体制的重大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政策由“统包统分”转向市场化的“双向选择”,这大大增加了就业竞争的激烈性。同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改变了人们对就业的认识,认为捧着“铁饭碗”“金饭碗”就能一劳永逸、“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也逐渐被淘汰,大学生在毕业时更多面对的可能是“先就业再择业”的现实问题,甚至是“就业即创业的开始”的情况。人才的流动性、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工作环境的多变性都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2.1.3社会保障体系、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及形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转型期,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社保、医疗保险、养老制度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域差异、单位差异、岗位差异。这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使其更趋向优先选择在经济发达且社保制度相对完善的地域以及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就业,这也导致某些地域、行业就业岗位相对紧张、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2.1.4社会不良风气仍然存在,导致就业不公平性的产生目前,社会不良风气仍在各行业中存在,这干扰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秩序,使“双向选择”难以公平、公正地正常进行。某些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裙带关系”造成了就业排外性,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岗位,而具备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却无法顺利上岗,这人为地造成了就业困难,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2.2高职高专院校因素

2.2.1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存在问题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3]。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许多高等专科院校、中职院校、技校等转型为高职院校。但一些高职院校只在学校名称、组织构架等方面做了调整,并未改变人才培养内涵,从而使培养出的高职生并不具备显著的特点,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2.2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应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满足就业市场为目标,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而就业岗位需求是处在绝对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中的,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变化过程中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但许多高职院校欠缺周密严谨的专业调研及专业论证即进行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的调整,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2.2.3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欠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并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大赛”等活动,这些均为解决就业问题起到一定作用。但这些机构、课程、活动往往将就业信息的传递及发布、培训就业技巧等作为工作重点,尚未重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2.3高职大学生自身因素

2.3.1专业素养较薄弱、综合素质较低相比较本科生教育,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可能将一些高职生带入学习的误区,认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可以忽视的,使其理论基础薄弱,出现专业素养及持续发展能力均较低的问题。并且,大多数高职生本身存在学习能力较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这都为其就业设置了一定障碍。

2.3.2持有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导致就业心理问题一些高职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对自身素质和能力做出正确评价及判断,从而持有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如受到陈旧观念的影响,认为大学生应当有较高的市场定位,使得就业期望值过高,怕吃苦,出现浮躁、不踏实的就业心理;或讲究专业对口,过分看重职业的稳定性,从而错失许多就业机会;或过分看重工作地点及行业,向往发达地区及热门职业等,这些都间接或直接导致了高职生就业困难及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2.3.3缺乏社会经验及社会资源,社会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较弱大学阶段的学习及生活主要都在学校内完成,这使得大学生在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观念虽已逐渐被淘汰,但由于环境、年龄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社会资源及人脉资源、社会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较弱的问题;而其在就业时多属于初次就业,易产生就业挫折感,进而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

3 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居于主导地位,各级政府要把就业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国家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首先,政府要增加就业容量,缓解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压力,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以发展经济来拓展就业空间。加强人才交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其次,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各级各地政府要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在已建成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如覆盖全国的“高校就业联盟网”基础上,完善其功能,定期发布、更新职业需求信息,并将有效信息反馈到决策和服务环节,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型岗位,开拓毕业生就业新领域。再次,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政府要推动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做好市场信息的后续开发和有效利用,在加强市场建设的同时注重规范市场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3.2着力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

高职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的就业市场不仅需要“高精尖”人才,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可塑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相关专业职业群的工作而非单一工作岗位。高职大学生由于学制短、年龄小、专业认知较浅等,更加容易适应多方向的工作岗位。因此,高职大学生除应突出自身特点即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外,还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使自身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就业市场推崇竞争体制,如何使自身具备核心竞争力也是高职大学生应当考虑的问题。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全方位、多方面锻炼自己,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以就业为导向、以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除学业证书外,还应加强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技能职业培训与学习,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竞争力。

3.3广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应是多层面、多渠道的。发挥大学的教育功能,有步骤、有秩序、分层次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引导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就业现实及自身产生正确认识。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有部分是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现实情况及评价自己。面对就业,大学生除了要客观分析就业环境外,最主要的是认识自己已具备的能力及素质,合理规划将来的发展方向,并分析自身的性格气质特征,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机构也应扎实做好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不仅在毕业生中开展工作,也应在大学的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专业及就业现实情况细化开展,并可渗透至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专业实践中去。再次,还应发挥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的经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部门不仅仅是发布就业信息,还应及时捕捉就业岗位的反馈意见,从而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帮助其提高就业技能,使其顺利就业。

3.4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职业群为依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等。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强化“要做事先做人”的教育,强调专业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培训,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首先,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模块的形式合理安排相关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针对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问题,适应岗位需求。其次,高职院校可积极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采取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并存,或工学交替等形式,与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交流,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及社会资源。如某些高职院校的教学在企业生产一线或生产车间进行,更加直观、直接,同时也可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再次,学校还应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重视创业教育的广泛开展。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创业状况的基本特点是创业机会多,但创业能力弱,这与我国长期缺乏创业教育有关。在所有关于创业教育的问题上,中国的水平均低于GEM(全球创业教育观察)参与国家的平均值[4]。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契机,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鼓励自主创业,树立自主创业典型,帮助学生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空间。

4 结语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其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深入分析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探索解决对策,最终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心理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之帅,尚广海.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85-89.

[2]黄群群,朱小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安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4(4):44-47,121.

[3]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4(7):92-95.

[4]边文霞.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路径依赖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愿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67.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科研立项课题(szwzy2013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4-0016-03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高职大学生培养模式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