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的合作

2016-03-13 16:38谢冬梅贾宪洲潘秋予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医学生物医学人文精神

谢冬梅,贾宪洲,潘秋予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的合作

谢冬梅,贾宪洲,潘秋予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创造契机,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的重要工具。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又要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医学服务理念,同时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医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医学模式

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文明,医学主要经历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个阶段。在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下,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成一体;在近代生物医学模式下,对医学科学精神的提倡达到顶峰,医学人文教学和实践重器轻道,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不仅提倡科学精神,而且关注人文精神,在注重疾病本身的同时,更关注病人这个主体的心理、社会需求。在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此消彼长,但最终回归于二者并重。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成为必然。因此,如何实现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与合作,成为医学人文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

1 不同医学模式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1在我国古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浑然天成

中医学自诞生之日起便集科学与人文于一身,是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黄帝内经·素问》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即天地之间人最为贵重,医生在治疗病人之时应全神贯注,以人为本。《黄帝内经·灵枢》云“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即医生不仅有治疗疾病之功,还应注重对病人的关爱,营造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药王孙思邈在其鸿篇巨制《大医精诚》中视“精”与“诚”为医者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中“精”体现了医学的科学精神,“诚”则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1]。在我国古代,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意蕴,正是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引领古代医学保持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传统,并让中医学成为融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朴素科学。

1.2医学人文精神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衰落

生物医学模式以物本主义为理论基础,重器轻道,忽略了人性的本质。物本主义包括经济物本主义和技术物本主义。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科学技术才能战胜疾病,进而形成了唯医学科学技术至上的观念[2]。工业社会以来,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技术医学可谓功不可没[3]。然而,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技术创新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医学技术化必然导致医学商业化以及资本主体化,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用技术的机械性来取代生命的有机性。

技术的本性是膨胀,道德的本性却是约束。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胚胎移植虽然给不孕症病人带来了福音,却导致传统性行为与生育联系的断裂;心、肝、肾、脑、肺等重要器官的移植技术延长了病人生命,却带来了生命与死亡标准的争议;整容技术的风行赋予人类美化自己的权利,却与“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技术与器械越先进,医疗成本就越高,病人在被迫接受机器对自己身体损害的同时却要支付高额费用。马克思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使得医学科学精神大放异彩,而医学人文精神却随之衰落。

1.3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根本性改变,以及大量研究揭示“生活方式与行为、生活环境、卫生服务、生物遗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医学的社会属性日益受到重视。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此,医学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注重疾病本身,更注重疾病的主体(人)[4]。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二象性,是物质实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因此,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既包括医学科学精神又包括医学人文精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医学科学技术为疾病的痊愈提供物质保证,而医学人文精神为病人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只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才能消除技术主义和科学非人格化的严重影响,并最终复归“医乃仁术”的本质。

2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中医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3种医学模式:农业文明下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工业文明下的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文明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中医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西医属于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即人在生理、心理、病理上的统一性,宣扬形神统一、天人合一、心身并治;西医在思维方式上注重微观局部,倾向于运用工具研究事物本身的结构。中医强调“病的人”,通过辨证确定病患类型,并提供个体化的服务;而西医强调“人的病”,重视对疾病本身的诊断。由于中医与西医遵循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因此中西医结合不可能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实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重视人文精神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可能。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和传统人文精神正是近代生物医学模式有失偏颇的地方,而西医的医学科学精神又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工具支持。

中医重道轻器,注重身心并养、调节心智的非药物辅助治疗。由于中医的非工具性以及近代西方科学强势话语地位的影响,中医学曾面对落后和不科学的责难,甚至出现了以余云帕为代表的“废医存药论”[5]。胡适曾言:“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就是说不清楚得的是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因此,中西医结合既要做到中医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又要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以中为主、以西为辅,即以中医为根本,坚持中医的传统理论和思维、行为方式,同时将西医的科学方法与先进器械作为印证中医科学性的辅助工具,从而实现中西医学的协同创新,并从根本上发展中医理论。

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的协调与合作

3.1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医学人文课程在西方国家普遍受到重视,并成为三大支柱课程之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课程共同组成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医学人文教学又以人文和医学交叉课程为核心,以实现医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从以上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仍然在医学教学实践中处于核心地位,即使是医学人文课程也非单纯讲授人文内容,而是医学与人文的交叉。因此,基于西方医学人文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医药院校在改革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时应坚持交叉性和实用性原则,突出医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2在医学人文教学与实践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医学服务理念

生物医学模式重病轻人,即注重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关注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忽视心理、精神等因素对病人的负面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人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将病与人、身与心、生物与社会统一起来,以期摆脱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二元论医学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在医学实践中注重医学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交融与渗透。一方面,医生在实践中应精心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因为“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另一方面,医生不仅要精通医理,而且要诚于医道,不仅具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尊重、敬畏生命的人文观,具有“仁术济世”的社会责任感,还应具有天赋人之生命权与健康权的人权意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除了需要具备医术精湛和品德高尚的特质外,还要对病人充满人性的关怀[6]。1992年,Boelenc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显示出医学向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回归的趋势。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是疾病和病人的仆人,疾病和病人是医学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因此,现代医学不仅以治愈病患、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且应为减轻病人痛苦、提供心理安慰、维护和扶植机体自然力而努力。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写道:医学的职责不仅是治疗,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医生若具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学人文精神,定能获得“杏林春暖”的美誉。

3.3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应该既具有医学背景又通晓人文理论。然而,传统教育缺乏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因此,当下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非常缺乏[7]。医学院校的人文专业教师通常由以下两类人员构成:人文、管理学院的教师(缺乏医学背景);临床医学院的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人文学科的系统培训)。一方面,高等医药院校应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等医药院校应对承担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管理学院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获取、巩固医学知识,更好地完成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此外,开设医学人文讲座,邀请临床经验丰富且医德高尚的医生为医学生讲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

4 结论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观念、两种方法和两种价值体系。工业社会以来,医学科学精神受到极大重视,医学科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与之相反,医学人文精神却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衰落。伴随着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医患冲突、医学伦理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中,应坚持交叉性和实用性原则,以医学为核心,融入人文理念,并以医学生的未来实践需要为标准设置相应课程,如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等。同时,医药院校还应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的培养。

[1]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2):28-31.

[2]林德宏.医学发展之道[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8):1-3.

[3]张艳萍,张宗明.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交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64-166.

[4]石云霞,傅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4):29-31.

[5]张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5.

[6]彭小燕,邬贤斌,王喜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7):9-10.

[7]任静波,熊絮茸,时统君.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5-6.

G420

A

1671-1246(2016)03-0005-03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一般项目“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JGYB201343)阶段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沟通对认知差异性医患冲突的化解作用及实验研究”(14YJC630144)阶段成果;四川省科技计划(软科学)资助项目“文化协同与中西医学协同创新行为之关系研究”(2014ZR0171)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医学生物医学人文精神
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国外生物医学文献获取的技术工具:述评与启示
缅怀我国著名社会医学家
——梁浩材教授
LED光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