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四幼儿园 李淑清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基础教育的整个阶段。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李岚清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进一步办好幼儿教育也是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应当从幼儿期养成,从娃娃抓起。”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形势相结合,古为今用,能够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让灿烂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幼儿时期是智能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可以说,幼儿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事。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从惨痛的现实教训中认识到: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时期开始抓起!于是,一场以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旨归的“学习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运动,在学龄前儿童之中风起云涌、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那么,在幼儿园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加强幼儿素质教育来说到底有哪些意义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幼儿园课程中,将民间游戏、传统故事、传统节日、剪纸等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在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在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了解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华文化经典,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是哺育中华儿女的甘甜乳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学习的必修课程。孩子们通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受山村景色美丽迷人、杨柳叠翠、山花映红,这优美的文字与意境,对幼儿来说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具有优美音韵、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如《亿江南》《枫桥夜泊》《山行》等,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敏感性。成语“入木三分”让孩子认识了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并欣赏了他的作品。
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幼儿园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
《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让孩子懂得谦让、智慧、勇敢的美好品德。而讲《农夫救蛇》的故事,可以让幼儿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是对的,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在孩子真正懂得独立思考前,应再加上一句:“帮人之心不可无”。
《弟子规》《三字经》让孩子们懂得了礼貌待人,明白是非、善恶、好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屈原之离骚》——负石而投河,行之难为者;《苏武》——牧羊北海草,心存汉社稷,可以让幼儿知道热爱自己的祖国,民族的意识,有国才能有家,从小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幼儿的道德行为不稳定,道德行为需要经过反复学习与实践,使之持久稳定,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比如我们民间的剪纸,泥人张技能可以锻炼我们幼儿的眼手协调,注意力集中,意志坚强,动手操作的能力;而我们传统的舞蹈,琴棋书画又可以锻炼幼儿的形体美。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从幼儿园时期入手,对传统文化要进行辩证的扬弃,通过合理的筛选、整理、归纳、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融进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排除传统文化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吸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合理成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让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从而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