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晓非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篇际互文性研究的动态系统理论进路*
甄晓非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篇际互文性是交际环境中普遍且复杂的语言现象,其运作过程涉及语篇、体裁、专业实践和专业文化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由此产生一个多元且相关的语篇整体。本文探究篇际互文性的动态系统特征以及动态系统理论对篇际互文性的解释力,通过具体语篇分析二者关联的合理性。本文旨在展现篇际互文性运作的多维模式,以期拓宽其研究的理论视野,推动更具应用价值的话语分析实践研究。
篇际互文性;动态系统;语篇分析
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是后现代交际新环境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话语分析动态多元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篇际互文性是不同体裁、话语、社会实践及文化间的动态混合与交融(Cornelissen 2011),是某一话语和社会实践在其它带有特定机构或社会意义的话语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兼具语言和社会双重属性。由于篇际互文性的运作过程受到诸多语言和社会因素影响,因此其整个运作过程纷繁复杂,带有自组织、协调、决策和规约等动态系统规律的多元动态过程。本文从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出发,展现篇际互文性运作的多维模式,拓宽篇际互文性研究的理论视野,剖析语篇内部语言同外部社会实践的关系,推动更具应用价值的话语分析实践研究。
1.1 篇际互文性的动态系统特征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元素的整合体现系统的基本性态(苗东升 2010:20)。系统可以是国家的经济状况、运动员的竞技状况、两军相争中的战场态势等,同样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在语言学中,第二外语学习者自身也可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含认知环境(如记忆能力、智力、母语和二语知识、动机和意图)、社会环境(如对二语的接触、 受教育程度、 与老师和
同学的社会交往)、教学环境(如课程、教材、教法)、社会政治环境、客观物质环境等(de Bot et al.2007)。篇际互文性的运作过程涉及语篇、体裁、专业实践和专业文化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由此产生一个多元且相关的语篇整体,即语篇系统。
原则上,一切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动态的,从适当时间尺度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动态特征(苗东升 2010:78)。按照Larsen-Freeman(1997)的观点,整体性、秩序性、组织性、目的性和演化性等都属于动态系统性范畴。篇际互文性系统作为一种话语现象,其生成总需在经历多样性的统一、差异的整合、不同要素的耦合、不同行为的协调、不同阶段的衔接、不同结构或形态的转变后才能实现,才能生成不同于初始单一要素的、新的、相互联结的、具有环境敏感性的话语。这种变化过程同动态系统的自组织和演化过程大体相似,所以篇际互文性也带有动态系统性。在篇际互文性系统中,任何片断的文本都带有前文本的记忆和印迹(杜娟 2010:341),同时融合认知、社会和文化因素(武建国 刘蓉 2012:75),由此形成一个跨越历史、交错纵横的篇际互文网络空间。在篇际互文系统中,语篇、体裁、专业实践和专业文化等系统组构要素同时也是体现系统状态的参量,参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系统也呈现出不同状态,语篇阐释也会随之形成不同的形式和功能。
1.2 动态系统理论对篇际互文性的解释力
首先,动态系统论之于篇际互文的解释力体现在系统的环境特征层面。它强调,每个具体系统都分离自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之网,与外部事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元素或子系统与外部的直接联系,更有系统作为整体与外部的联系。环境意识或环境观念是系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动态系统还强调环境和系统的不可分割性,即,系统包含环境当中,甚至在系统的同化下,环境与系统已融为一体(Thelen, Smith 1994:60)。
在语篇语言学研究中,语境即为语篇系统运作的环境,由B. 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苗东升 2010:20)。具体讲,语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巴蒂亚详尽描述“语篇和语境”,“话语实践和专业文化”的关系(Bhatia 2010:32-50)。他认为篇际互文性代表语篇作者创新性的努力。他试图利用或挪用已有的、被社会所广为接受的专业体裁和专业实践来构建一种新的“话语混杂体”。换言之,这种话语混杂体即为篇际互文的表征,是一种系统。此系统存在的环境被巴蒂亚界定为三重叠交的空间:语篇空间、社会语用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这三度空间共同构成篇际互文存在的环境。如同系统离不开环境一样,巴蒂亚建构的篇际互文系统也离不开语篇、社会语用和社会文化所构成的语境。同理,我们还可以看到,巴蒂亚提出的三重语境,同他的篇际互文性要素:语篇、体裁、专业实践和专门文化也存在重合,这一点与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的系统和环境的兼容性不谋而合。所以,如果要解读篇际互文也必须具备环境意识,从环境的角度把握语篇互文系统,基于环境挖掘系统表征之下的常规性和变动性。
还需注意的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通过交换信息实现的。系统能够与环境进行交换的特性,叫作开放性。一个系统(特别是生命、社会、思维系统)只有对环境开放,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样,对于篇际互文系统,如果话语或文本分析忽略社会语用和社会文化的渗透,忽略篇际互文的时间结构延伸和空间结构转换所带来的种种改变,则不能发现语篇本身蕴涵的随着历史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运作规律。
第二,动态系统论之于篇际互文的解释力体现在系统的结构特征层面。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统一整体的前提,同时这种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方式被称之为系统的结构。根据组成结构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关联,系统结构可以是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者时空结构。由于篇际互文的组构成分本质不同、形态各一,所以他们之间的关联既带有时间的顺序性,又能折射空间的变换性,同时与时间与空间属性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篇际互文系统的结构带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
由于整体系统内的许多组成部分仍可以继续划分为更小的系统元素,所以较大的组分和较小的组分之间就会产生层级的不同,这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层级越多的系统,其复杂程度也越大。乔姆斯基揭示出语言系统有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对于认识一般系统的结构也有意义。巴蒂亚等学者在分析篇际互文性构成要素时,就清晰明示不同要素的不同层次,所以明晰各层次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解读话语和文本篇际互文的前提(同上: 34)。
在系统中,一个层次的性质并不是由下一个层次性质简单叠加而成,一个复杂系统在由低层次的要素组成高层次的过程中,系统往往能产生出新的、原来层次所没有的性质,这个过程在系统论里被称为涌现。凡系统都有整体涌现性,涌现是系统整体整合运作的结果,也是系统自身演化的必然进程。在篇际互文性的形成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在初始状态时特征相对较单一,但是当诸多组分统一在一个篇际系统当中,相互交织,相互促动之后,原本的单一性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复杂的、整体的表象。换言之,篇际互文性中虽然包含着语篇、体裁、专业实践或专门文化等多重要素,但是话语表征所显现的并非是这些要素的单一个体,而往往是它们整合后的情况。所以在分析篇际互文性时,不但要透彻理解单一状态下组分的含义,还要剖析各组分相互作用后的表征意义。
第三,动态系统论之于篇际互文的解释力体现在系统的信息特征层面。“信息”的本质使信息具有表征性,能够表达它所映射的事物或对象的组分、结构、环境、状态和行为等。此外,信息同其本源之间存在分离性,信息表征的对象事物的种种只是一种元信息,或潜信息,并非现实的信息。现实的信息只有当该事物同别的事物相互作用而引起别的事物的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语篇的意义不在于语篇本身,而在于受话者对语篇的理解(Widdowson 1990:45)。换言之,确定语篇意义的关键在于受话者对语篇的“解码”和领会。话语或文本中篇际互文性的生成是诸多信息的本源,通过不同的载体,在被传送、被加工、被存取之后所形成的新的事件或符号。在篇际互文系统的多重环境作用下,在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我们所看到信息往往同其本源已然差之千里。信息的分离性使语篇的生成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构建发话者理想的信息状态,但这也使得受话人必须抽丝剥茧,在充分掌握和领悟篇际互文系统中的所有内在规律之后,才能正确分析和解读交际信息,领会发话人真正的交际意图,最终实现交际目的。
第四,动态系统论之于篇际互文的解释力体现在系统的动态特征层面。系统存续运行中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状况或态势,称为系统的状态。系统的行为是通过状态的取得、保持和改变来体现的。研究系统,主要关注的是它所处的状态、状态的可能变化、不同状态之间的转移等。系统状态需用一组称为状态量的参数来表征。比如,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可使用国民经济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价格比等参量来表征。这些源于多重环境的多种变量在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结构成了动态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完全联结性”(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某个变量细微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甚至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de Bot, Larsen-Freeman 2011:10)。在篇际互文系统中,篇际互文性的生成不仅仅取决于语篇中个体变量(体裁、专业或社会文化)的演化程度,同时也是各变量相互影响及促进的结果,而且,各种变量不是简单的顺序发展,而是呈现阶段性的交叉和制约,所以,篇际互文性的运作也会呈现动态性变化。
为了验证动态系统理论下的篇际互文性分析的有效性,本文选取篇际互文性特征较强的“商务案例”(Lynn 2002:159-160)作为文本分析对象。每一个商务案例都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带有明显的叙事特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节和冲突;其次,案例中还包含对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换言之,教学案例不是简单地把某一事件完完全全地记述下来,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记述某一专业情景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围绕事件过程中出现的某个有意义的“专业问题”或某种意外的“理论冲突”来展开,这样才能凸显案例的教学价值。商务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话语混杂体”,并非是单一的叙述型文本,一个商务案例往往杂糅着多种体裁特征。在案例简单的叙事表征之下,往往蕴含精妙的理论思想。本文依照动态系统理论的思维模式,按如下步骤,分析案例。
2.1 环境识别
我们将整个带有篇际互文性特征的语篇视为一个系统。对于系统来说,与之存在实质性联系而又不属于该系统的一切对象的总体叫做该系统的环境(高隆昌 2010:123)。因为篇际互文性是语言系统范畴下的特殊系统,所以它所对应的环境是篇际互文运作的语境,即与自身背景知识相互作用并进行推理之后所形成的一个内容或心理上的微观世界(van Geert 2003:645)。
分析一篇商务案例,首先要识别文本产生的背景,这样有助于框定和缩小分析的范围。案例通常是为某门专业课程准备的,而且通常会具体到课程相应的概念或理论。只有对案例的情境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全方位的评估和判断案例所对应的理论,从而发现解决案例问题的策略。按照巴蒂亚界定的篇际互文性运作的空间层次,我们要从小到大分析3个层面的语境:语篇层面(文本表征所涉及的专业语境);社会语用层面(社会情境下专业语境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层面(案例陈述事件产生的社会文化情境)。通过对上述环境或情境的分析,可将3个层面的语境具体化。
2.2 结构分解
规模稍大或具一定复杂性的系统,其结构通常都具有层次性。作为一个语言系统,篇际互文性会涉及语篇、体裁、专业行为和专门文化4个级别的层次机制。同时,由于动态系统论并非把语境看成对系统施加影响的外在结构,而是把它看作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此处的语篇、体裁、专业行为和专业文化同文本情境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语篇和体裁是整个篇际互文系统外层的表征,可以通过直观的阅读得到;而专业行为和专门文化必须在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识别。商务案例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目标,将案例素材所涉及的专业行为知识和专业文体知识组划成一体。只有当我们透过案例文本的表层探究到文本深层的专业知识时,才能对案例产生正确的领会。
接下来就是要找到表征的信息是如何形成的,同时表征信息和语篇的深层结构存在何种映射关系,是否存在涌现,即,语篇的内涵是否是篇际互文性诸要素的简单累加,还是在经历不同要素相互作用之后,产生变异,形成新的语篇意义。具体来讲,就是要找到和案例主题对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文化的互文储备。
2.3 信息整合
通过环境识别和结构分解,可以找到案例作为篇际互文系统的信息的本源,同时,通过对比案例表征的陈述和信息本源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追溯不同的信息本源演变的过程,以及不同的信息本源在语篇系统的作用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规律,最后基于整合的信息,提炼出案例人物所面临的问题,
案例信息整合结果的恰当与否直接反映在是否能够正确判断案例人物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案例分析者不能通过案例的表层陈述正确判断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即,信息本源识别错误,则信息整合结果会谬之千里。
2.4 动态权衡
动态系统对细微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现象被称为“蝴蝶效应”。同一案例,随着案例所涉及的互文要素的变化,案例价值、理解和分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所直观获取的案例的表征,只是众多篇际互文碎片通过不同的联结方式组构而成的语篇的浅层表象。当互文碎片的本源发生变化时,比如,案例中所涉及的国家的政策发生变化时,或者案例中所提及的专业技术的时效性和先进性发生变化时,案例的解读也会随之不同。换言之,带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或专业知识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下阅读同一案例时,由于其所储备的互文碎片的不同,案例在他们眼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所以针对同一案例决策时,要根据案例这种独特的篇际互文语篇模式所表现出的特征,尽可能列举语篇所涉及要素发生变化时的不同结果,因此案例分析的结论是开放的,也是动态的。
本文尝试通过动态系统理论与篇际互文性语篇运作的相互映射关系,结合巴蒂亚对篇际互文性运作的阐释,探讨篇际互文性组构和解构的复杂机理。本文运用动态系统理论提炼篇际互文性语篇生成的环境特征、结构特征、信息特征和动态特征。篇际互文性通过对语篇资源的混合、内嵌和移植实现语篇与体裁、专业实践和专业文化等变量的非线性的、受时空变换制约和操控的动态统一。这种复杂的组构模式同时也为解读篇际互文性提供操作范示,本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如何通过环境识别、结构分解、信息整合和动态权衡解构篇际互文语篇的结构实体及其隐含的语境关系,期待此种方法可以开启篇际互文性研究的新视野。
杜 娟. 《红楼梦》跨文化语际传释中的互文性[J]. 红楼梦学刊, 2010(1).
高隆昌. 系统学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苗东升. 系统科学精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武建国 刘 蓉. 篇际互文性的语用分析模式[J]. 外语学刊, 2012(1).
Bhatia, V.K. Interdiscursivity i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J].Discourse&Communication, 2010(1).
Cornelissen, J.CorporateCommunication:AGuidetoTheoryandPractice[M]. Los Angeles: SAGE, 2011.
de Bot, K., Lowie, W., Verspoor, M.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 2007(1).
de Bot,K., Larsen-Freeman, D. Researching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Perspective[A]. In: Verspoor, M., de Bot, K., Lowie, W.(Eds.),ADynamicApproachto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ethodsandTechnique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1.
Fairclough, N. Intertextuality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LinguisticsandEducation, 1992(4).
Larsen-Freeman, D. 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Linguistics, 1997(18).
Lynn, L.E.TeachingandLearningwithCases[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isty Press, 2002.
Thelen, E., Smith, L.ADynamicSystemsApproachtotheDevelopmentofCognitionandAction[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4.
van Geert, P.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es and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A]. In: Alsiner, J., Conlolly, J.(Eds.),Handbook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C]. London: Sage, 2003.
Widdowson, H.AspectofLanguage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定稿日期:2016-08-31
【责任编辑孙 颖】
AStudyonInterdiscursivityThroughtheAccessofDynamicSystemTheory
Zhen Xiao-fe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interdiscursivity; Dynamic System Theory; discourse analysis
H030
A
1000-0100(2016)06-0043-4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6.011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动态系统理论照应下的翻译策略能力发展模式构建及其评价研究”(15YYD01)的阶段性成果。
Interdiscursivity is a common and complicated language phenomenon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Its operation involves interaction and inter-restriction among various elements, such as discourse, genr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culture. And then, under this situation, a discourse system with multiplicity and correlation is shaped.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ynamic system features of interdiscursivity, describes the explanatory effect from dynamic system theory on interdiscursivity, and tests the correlative rationality between interdiscursivity and Dynamic System Theory through a specific text. The paper aims to show multi-mod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discursivity operation, in order to enlarge theoretical view on interdiscursivity study, and finally to motivate more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study on discours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