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儒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80)
●语言哲学
主观性概念及其语言哲学价值*
李洪儒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80)
主观性是一个跨学科概念。本文从语言学出发,多维度厘定这一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主观性的语言哲学价值。
主观性;语言学;语言哲学;价值
主观性(subjectivity,субъективность)在语言中广泛存在,相关研究也不少。一般来讲,人们在纯语言学框架中探讨得较多,沈家煊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主观性’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沈家煊 2001:268)。值得注意,主观性是(1)话语包含的说话人“自我”表现成分,而且“总是”存在;(2)说话人说话时表明的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3)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本文做两件事情:(1)将主观性置于人的相关生活世界中实施考察;(2)探讨该范畴的语言哲学价值。因此,本文身在语言学之营,心在“语言哲学”,属于两个学科的整合性研究。
主观性是人类心理最重要的系统性要素,属于纯粹意识(сознание)。意识的存在,就本体论意义而言,依靠“主观现实”和“观念材料”的表达(Гринцанов 1998)。意识是情感、思想、观念和其他精神现象组成的人的内部世界。这些精神现象主要由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比如,在价值哲学中,观念范畴表示人与实在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在社会学中,意识状态则与文化的发展和功能相联系。
从语言切入,研究主观性,就是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出发研究人的意识结构。对此,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如下:(1)语言是表示深层观念结构(知识、意见、价值、世界模式)的表层结构,体现为与言语活动密不可分的下列认知操作:在人的意识中,随着人的“知觉开始工作”和“言语生成”,社会因素相互作用(Петров 1987);(2)主观性在言语中作为评价现象、情景—语境现象得到反映,但是却可以在语言(语言语义)中研究。
众所周知,主观性概念是不同知识系统和人、社会观念系统的组成部分。然而,对研究意识概念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哲学,而且哲学对其他学科解释主观性这一现象的影响非常重要。意识除具有群体性特点外,还可以是复杂的、多层级的个体现象。这一点在康德和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已经得到揭示。现象学则把意识和主观性作为一种特殊存在来探讨:意识不可能从以主客关系为对象的认识论角度得到表达,因为“我”不可能从旁边观察我自己。现象学中的意识作为与人直接生活现实不可分离的东西来描写。人对意识的记录,通过语言结构甚至无意识现象实现。
在新闻实践中,主观性体现为其赖以存在的日常生活、社会和认知3个领域中的评价性,因此主观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包括日常生活(个体心理)内涵、社会(包括意识形态)内涵和认知(认识论)内涵。在新闻记者的工作中,主观性极其重要。对此,常常受到讨论,也遭到批评,因为批评者坚持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原则。可是,新闻中相关概念的认识论本质昭示我们,次要的客观性不可能排除主要的主观性。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其现代电视转播和报纸发生重要变化,就是佐证。
研究者们注意到,“报纸话语的信息场首先依靠新闻信息建构”;同时,“信息报道已经不再是对发生事件进行简单的如实照录式”叙事活动(Коньков 1999)。在市场条件下,为占有市场份额,“新闻工作者通常关注发生事件中他们认为对听众、读者重要或者听众、读者更加感兴趣的方面”,“这就会导致信息材料的主观化”,于是突破信息报道客观标准的努力同报道信息与发生事件一致的标准发生冲突。这样,信息报道语篇中对“作者自我中心”的任何暗示都将扩展新闻体裁的外延,也就意味着“将评价因素引入言语结构的路径可能视为自然而自然的事情”(Мартыненко 1999:31)。原来,俄语“以无人称形式报道事实”总是有条件的,因为“语言不具有纯粹客观性,只有在主观特征之中确立的相对客观性”(Гийом 1955)。所以,新闻语篇中的评价范畴和评价问题等主观因素一再吸引新闻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眼球。
评价是确定任何事物对当事主体和认知主体是否重要的方式。我们从新闻角度研究主观评价问题时不应该忽略:此处的主观性是来自实践生活(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概念。所以,首先须要关注主观性问题的日常生活、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
2.1 日常生活式诠释
主观性与个体做出某种决定时的思维、意识、记忆和意志行为相互联系。我们坚信,这种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关注人的下述个体性动机:当人陷入主观主义并且受随意想象支配时,与主观心理相联系者。尽管这种主观类型可能存在,但属于非正常现象。比如,应该排除趋利主观性(被收买的人的主观性,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和功利主观性(希望出名、使别人吃惊的人的主观性,如靠制造绯闻来出名的某些歌手、演员)等。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通过形式逻辑研究。心理学把思维当成认知活动研究,同时区分语词逻辑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和直观行为思维。其中,语词逻辑思维属于语言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想象进行的思维,所以是所有人的思维特点;直观行为思维(动力思维)在生活中经常见到。
保证任务完成的情感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不仅区分形式逻辑,而且区分评价逻辑、主观逻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大量情感、个人情趣对行为逻辑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例子。过去,著名学者和神经外科医生阿莫索夫(Н. Амосов)在与俄罗斯报纸《论据与事实》的记者交谈时,就这种情况进行过评论:“如果说简单,那么是说我们的理性支配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肉身;然而,我们的理性本身却受因为脑神经中心促使而产生的情感支配……结果是,理性完全不是我们习惯的那种理性,一切都取决于人的感情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生活的例子。其中,没有言语逻辑,也没有当事人的行为,语篇中只有一系列缺乏理据、相互矛盾的事实。记者常常利用这一叙事特点以及有目的的选择和词义同表达式之间的矛盾,强调发生事件的滑稽和荒唐。
从心理学和社会角度出发,巴利以其特有的简洁方式指出主观评价在思维行为和人的知觉中的作用:“我们的思想……经常无意中就把评价因素添加到知觉上;模糊的自卫本能把周围的所有现象同我们中的我、我们的生活和幸福关联起来。这么做的直接结果是,我们的一切知觉都伴随着快乐或者不快的感觉。事物和现象给我们留下好的或者不好的印象,并且分为两类:令我们高兴的和引起我们不快、痛苦的。如果自卫的本能听取理性的声音,那么它就会根据有利原则对所有印象进行分类:‘这有利,而那有害’;如果它想要将有利原则与主体分离(道德原则或者宗教原则),那么它就会使用更高的形式言说:‘这是善,而那是恶’”(Балли 1961:183)。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日常思维和对主观性的日常生活式诠释。通常,日常思维指,人们只是思考和理解个人感兴趣或者“渴望已久”(黑格尔语)的愿望所指向的对象。这通常都是有成见的态度或个人目的体现。此处,主观的东西经常得到过度表达,甚至受制于个人的偏好和评价。在人际关系和谐、政治稳定的社会中,主观性的上述特点越来越归入负面含义;相反,人际关系中的宽容(容让)则会受到赞许和培养。主观性的上述特点虽然在和谐社会中得到肯定,但不是主要的。
2.2 新闻诠释
通常,新闻中的主观性发展出另一种特点:在积极的、以意识形态为目的的社会活动范围内,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言语一般当成价值取向和社会作用的工具研究,它具有多目的性特点。人们在新闻中把词、语法和言语策略视为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此处,语言的工具功能、作用功能通过评价、优选和群体价值或者全人类价值实现。因此,主观性、客观性在新闻中广泛用成评价术语。客观性用于报道事实时通常受到称赞,主观性则相反。比如,“报道现实的媒体一旦展露出过强的主观性”,其“出路……就在于把过度的主观性当成媒体过时的特征来克服,甚至摒弃”(Корконосенко 1999:50)。
但不能忘记,主观性常常作为混合现象(唯心主义主观性与贪财主观性通过组合形成某种奇特现象)出现在新闻中。然而,限于本文题旨,简要谈谈新闻的语体偏爱:(1)大众传媒中同时存在两种大家熟悉的新闻传统:西方逃避主观性的冷血传统和(一点也不比西方传统差的)俄罗斯追求表现力的传统,两者往往相互对立;(2)在现代俄罗斯大众传媒中也有两种相互不同且相互竞争的作者语体,比如:季谢廖夫(Е. Киселев)或者奥索金(М. Осокин)的新闻语篇大多具有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的叙事风格;而列昂奇耶夫(М. Леонтьев)的作品则具有攻击、讽刺的语体风格。尽管两种传统或者语体不同,但也并非严格对立,“老死往来”。
关于新闻中的主观性/客观性,“不可怀疑,作者有权保留自己个人的意见和评价……现代新闻出版业的通病是,不是把新闻出版业的基础视为知悉社会行为发生的深层原因,而是将该基础视为对当前局势的了解”(Корконосенко 1999:57-58)。
2.3 文学艺术诠释
诠释具有主观特点的文学艺术,体现出主观性概念在艺术中的创造性潜力,因为没有主观性就不可能有艺术,而且该概念在艺术中作为“原创性”的同义词存在。虽然艺术意识毫无疑问与实践意识、日常生活意识不同,但是它依然呈现出解释的多义性,同时包含人类普遍内涵这一常体要素。譬如,文学艺术中的美和丑作为言语行为的审美功能而存在。应该如何诠释艺术中的术语“美”?巴利认为,美是升华到最高价值等级上的享受和利益。
当然,过度主观性对个体人格的负面影响也出现在文学艺术中。须要指出,主观性不仅应该受社会、日常生活规则限制,而且应该限制不健康的想象,因为过长的主观状态对人体本身有害。这种情况,奥地利作家茨维格(С. Цвейг)在自己的传记文学中指出,“他太主观……他的状态很危险,因为人们很难理解这种性格”;舍勒把“幻想家”格里德尔林格视为不可思议的现象;歌德在谈论“病态的”克雷斯特时用几乎同样的话说道:“他们凭直觉豁然醒悟魔鬼隐藏的面孔,于是他们炽热的、封闭的灵魂就像蒸汽锅炉,随时有爆炸的危险”(Цвейг 1992:118)。接下来,“渐渐地,格里德尔林格的感觉开始变得不正常,他精神上的冲动变成身体上的爆发(神经病发作)”(Цвейг 1992:146-147)。
表达主观性最深刻的现象是节奏、韵律(ритм)。茨维格说,“首先,格里德尔林格拒绝诗歌中的理性、唯理论,赋予诗歌原始、未开化的力量……韵律是让混乱变得有序的力量,是最深刻的个人力量……如人的命运是上帝赋予的韵律,任何艺术作品仅仅是韵律。韵律在诗人心里的逻辑联系减弱后方可获得自由”(Цвейг 1992:146-147)。
众所周知,只有人有意识,是实在的最高等级的心理反映。除心理学外,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社会学和神经生理学等很多学科都在研究意识。就应用而言,哲学知识对于理解意识本质特别重要。对此,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以我们的语言为手段,与对我们理性着迷所进行的斗争”。
2.4 哲学诠释
哲学解释主观性和始于古希腊。自古以来,主观性和客观性两个概念都是作为哲学范畴来研究的。比如,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大力研究主观性范畴,而柏拉图对客观性范畴的研究最为充实。
然而,对主观性和客观性范畴形成发挥最大作用的学者是康德的著述(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和黑格尔的著述(以《逻辑学》和《精神哲学》为最)(Кант 1966,Гегель 1974)。现代哲学中的客观性概念,用黑格尔的说法,是辩证、复杂的,包含着相互排斥的特征(二律背反)。根据黑格尔的理解,客观性是存在于我们之外,可以借助知觉从外面达致我们的范畴。康德认为这是主观性,他纳入真正客观范畴的有:直观形式(空间、时间)、逻辑范畴(普遍性、必然性)以及认知的先验因素(感觉经验之前的东西;感觉经验只有它本身,因为没有直观形式,所以总是主观的)。按照康德的理解,自我意识“我”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创造超越“我”本身、洞悉事物性的可能性,而且作为创造力,现实地建构我们这个事物世界(Быкова 1996:23)。因此,康德受到人们指责。有人说,他完全混淆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康德是一位主观唯心主义者。
巴利的思想可以作为对这些观点的回应:“任何心理行为都是观念。在实施心理行为时,我们一方面克制本我,另一方面排除困难、深入独立于我们而单独存在的本我领域。换言之,观念是理性为接近客观现实或者接近我们思考的事物本身付出的努力。此时,我们思考的事物究竟属于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不予考虑”(Балли 1961:22)。他继续指出,“然而,这个努力几乎总是徒劳的,或者我们是本我的奴隶,我们经常把本我与实在现象混合起来,后者得不到反映,却在我们这里遭受损伤,也就是受到歪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隐藏在我们的‘我’的本质本身之中”(Балли 1961:23)。
黑格尔捍卫康德对主观性的理解:客观的东西可以理解为感知产生的财富,可以理解为感性的客观事物。至于感性的客观事物,更应该视为真值意义上的主观性。只有康德的普遍认知形式概念(范畴),才是真正客观的事物(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即上帝赋予的事物)。或者它们是绝对客观理念抑或绝对客观理念的组成部分以及获得最佳表达的真实的组成部分。可是,黑格尔注意到,“康德的思维客观性本身也是主观的”,因为在康德看来,认知的普遍形式仅仅是我们的思想,与“物自体”不同。黑格尔坚持,思想、范畴与物自体不可分离;相反,是这些物自体的表达。这样,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立就消解了;上帝、绝对理念“是对象,并且全然是对象”。因此,黑格尔的认知客观性的逻辑基础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原则(上帝无处不在)。
把主观性、客观性解释为相互渗透的统一体的做法,在逻辑学中得到体现。然而,在逻辑学中区分主体与客体,没有什么价值。在自古以来其范畴就具有逻辑本质的语法学中,我们甚至发现主、客体合理代换、句子主体与客体两种现象相互换位的情况。比如,在句子Книга лежит на столе(书平放在桌子上)和Дай мне эту книгу(把这本书给我)中,第一个句子的主体(=主语)在第二句中却变成客体。在文学艺术语篇中,经常遇到人格化现象,也就是遇到客体位上的名词移位到主体位,比如Улица смеялась(街道笑了);书桌抱怨说,主人弄得我一身灰。就日常生活而言,有意将语句主体变成语句客体,是人们熟悉的一种生活情景,而且人格化可能具有幽默色彩。比如,счетчик一词的古义发生现实化:С cамого утра образцово-показательный счетчик населения по имени Надя стала обходить квартиры.
可是,哲学中已有的关于“主、客统一体”的认识并没有排除两者相互对立的可能。如果社会要求区分主观与客观,那么哲学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可能提供帮助。
分析发现,主观范畴的特点是:(1)属于个体人所有,(2)发生在人的内部,(3)我们感觉得到,(4)具有唯一性,(5)偶然发生的;与其对立的客观范畴的特点则是:(1)属于事物所有,(2)发生在人的外部,(3)我们通过知觉得到,(4)具有普遍性,(5)必然发生的。显然,上述两个范畴不仅本身相互对立,而且其特点也呈现对立关系。
2.5 词典诠释
详解词典对主观性的诠释广为人知。按照黑格尔的理解,语言是一个特殊构造,其特殊在于用个人获得的具体体验取代现实主观性。语言把人存在的内容广泛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拓印”在自己中(Быкова 1996:47)。换言之,主观性同意识一样,因为语言而使自己的所有变体形式实现客观化。同时,通用详解词典反映一般思维或者日常生活思维。下面,从Мал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中引用几条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与主要意义(1)相比,大多数次要意义(2)都是评价意义,主要描写实践、事务和日常生活领域中的各种关系。词的基本(主要)意义是指称意义而不是评价意义,而且已经发生明显的专业化,比如大多甚至所有基本(主要)意义都只出现在哲学、法律、科学和事务言语中。
主观主义(субъективизм):(1)一种忽视用客观方法研究实在的世界观立场;(2)受主观限制的观点,没有客观性(即объективность的第二个义项)。
主观性(субъективность):(1)形容词субъективный(主观的——引者)所表意义的抽象特性;(2)对事物极其主观的态度,没有客观性(即объективность的第二个义项)。
主观的(субъективный):(1)属于主体、人、人格(个体人)的特征。如:субъективный фактор в истории, субъективная сторон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2)只属于某一主体的,只反映该主体思想、经历等的;人格的、个体的。如:Субъективное ощущение. //同义词为пристрастный(有偏见的),предвзятый(有成见的),лишенный объективности(丧失客观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субъективный идеализм):哲学术语。唯心主义的基本变体之一,它反映物质世界客观存在,把个体的意识、感觉和知觉视为唯一的现实。
客观主义(объективизм):(1)与客观性(即объективность的第二个义项)同义;(2)研究社会生活中事件、现象的一种中立性方法,其特点是避免研究过程中的社会批评性评价。
客观性(объективность):(1)形容词объективный(第一义项)表示特征的性质。(2)与客观实在一致,判断任何对象时不带成见;无偏见。
客观的(объективный):(1)存在于意识之外、独立于意识的,如:объективная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ь, объективная реальность(外在世界、物质存在)。(2)失去成见的、无偏见的。
客观唯心主义(объективный идеализм):哲学术语。唯心主义的基本变体之一,认为世界的本源性基础是某种普遍的、超越个体的精神因素。
如果一般的详解词典中记录的日常思维反映社会上科学生产中的各种关系,那么这种反映只是停留在最低程度上。从职业角度探讨人活动的对象(活动的材料是语言和言语),就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语言学概念——主观性。
诠释主观性概念,应该涵盖与其相关的所有社会实践。解释的任务是,从一切可能的言语主体出发,考虑各方面的个体言语活动和社会言语活动。因此,假设言语主体不仅能够实施日常生活意义上的主观评价,而且能够实施真值评价。属于这类约定性主体的首先是科学语篇中避免出现或者“无人称”主体概念。约定性主体还包括“编辑部(意见)”、“党”和“班级”等一类集体性的“我们”。在研究语句本质和各种语篇谱系的语言学中,不仅存在主观性的广义理解,而且存在主观性的典型语用理解(具体的目的性理解)。说话人参与报道的一切可能形式在语言学中凝聚起来,成为主观性的交际语用范畴。(Химик 1990)
说话人参与言语报道,首先由具有一定目的和指向的言说事实本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语句的产生都意味着某个言语主体的生成,因此它就与主观性有关。语言学中最简短的主观性定义是:“对说话人存在或者言语行为本身的指示”(Гуревич 1998:35)。当然,这一定义与日常生活中把主观性理解为偏见、成见和片面等不同。
上文引用的主观性的词典解释包括两个意义:(1)与主体、人、人格相关的性质;(2)态度(评价过度、缺乏客观性)。这两个意义性质不同。其主要成分是解释事物的方面,即解释事物与主体的相关性。至于态度,现实化的则是主体体现的评价方面。为了把这一点讲清楚,我们略去情景这一因素。以词典为依据,我们使用主观性时指的就是上述两个意义。对此,不再专门讨论。
依据语言符号的本质,主观性解释应该采取广义,因为:(1)主观性概念的本质所致;(2)它包括既与群体人又与个体人(人格)相联系的言语思维、交际语用和实体诸类现象,概括讲,主观性=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对世界的态度。因此,比较合理的做法是研究:(1)与主观性、客观性密切联系的语言和言语概念;(2)符号概念和语言意义类型,否则,不能理解主观性的语义机制和语用机制。
如果在语言学基础上继续追问主观性和主观意义,就可发现,主观性其实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意识世界的重要部分,主观意义是人在语言中的体现方式。换言之,语言主观意义理当成为达到语言哲学揭示人这一目的的着力点。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Балли Ш. Француз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M]. Москва: Изд. иностр. лит., 1961.
Быкова М.Ф. Мистерия логики и тайна субъективности[A]. О Замысле феноменологии и логики у Гегеля[C].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96.
Гегель Г. Наука логикии.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философских наук. Т.1[Z]. Москва: Мысль, 1974.
Гийом Г. Лекция[J]. 17 октября 1955г.
Гринцанов А.А. Новейший филосовский словарь[Z]. Минск: Изд. В.М. Скакун, 1998.
Гуревич В.В. О 《субъективном》 компоненте языковой семантики[J]. Вопросы языкознания, 1998(1).
Кант И. Критика чистого разума. Собр. соч. в 6 т. Т. 3[M]. Москва: Мысль, 1966.
Коньков В.И. Средства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мире[Z].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Спб.: СПбГУ, 1999.
Корконосенко С.Г. Журналистск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как фактор и объект социаль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A]. Н.А. Войтович.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общество[C]. СПб.: Изд-во СПбГУ, 1999.
Мартыненко Н.Г. Оценочность в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ах газеты[A]. В.И. Коньков. Средства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мире[C]. Тез. науч. — практ. конф. СПб., 1999.
Петров В.В. Язык и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 социальн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M]. Москва: Прогресс, 1987.
Химик В.В. Категория субъекивности и ее выражение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M]. Ленинград: Изд-во ЛГУ, 1990.
Цвейг С. Борьба с демоном(Гельдерлинг, Клейст, Ницше)[M]. Москв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1992.
定稿日期:2016-08-03
【责任编辑谢 群】
SubjectivityandItsValuetoPhilosophyofLanguage
Li Hong-ru
(Center for 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subjectivity; linguistic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value
B089
A
1000-0100(2016)06-0001-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6.00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整合性研究”(10JJD740004)的阶段性成果,获得黑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TD201201)资助。
Subjectivit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Starting from lingu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for this important concept, then uncovers the value of subjectivity to philosophy of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