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摘 要: 教师要认真解读学期乃至学年教材的内容,教材的体系,教材的结构,教材的重难点,实施教材学期或学年备课。化学教材中,每一章节都设置了很多思考与讨论题,教师可以抓住教材的这个优势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作业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对教学内容能及时巩固,所涉及的知识每一次都在新的联系中再现。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有效性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个阶段教育的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考科目,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化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的进步可以使得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基本要求,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有效性可以分为备课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这三者对于能否完成或达到策划结果都相当重要,缺一不可。
一、备课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充分用好这45分钟,就必须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好好备课,那么课堂教学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为,效果就得不到保证。有效备课优化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呢?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确立每个阶段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教师要认真解读学期乃至学年教材的内容、教材的体系、教材的结构和教材的重难点,实施教材学期或学年备课。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切不可抛开教材。每位教师都应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态、成绩情况、情感因素、智力常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机制。学生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主人,化学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比如高一新生刚踏入新校门,接触新同学,学习热情较高,急切地吸取课本中的知识,以此充实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在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在这两方面上下工夫,即备好学生,备好教材,两手一起抓,形成合力。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学生不与老师合作,教学就失败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呢?创设课堂情境。课堂情境的创设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等多种作用。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酸雨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以背景材料:1985年,几声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市南山县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图文引入酸雨教学。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都非常想弄明白原因,学习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又如: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氧化性的环境中。钢铁腐蚀,铁锅生锈,铜质水管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都是被氧化的结果。由于情境的背景材料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际,因此学生感到既熟悉又奥妙无穷,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在社会实际中。
2.积极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这股潜力是很大的。学生愿意学,肯钻,学起来有劲,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学生不能回答的,也要循循善诱,不能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不同的认识进行辩解,让学生学会多元思考。化学教材中,每一章节都设置了很多思考与讨论题,教师可以抓住教材的这个优势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氯碱工业这一节内容时,在学生掌握了工业上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后,教师不妨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要建造一个制取NaOH的化工厂,那么厂址该怎样选择呢?对于这个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问题,同学们的兴趣很浓厚。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巧妙引导,那么不仅能帮助同学们及时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使知识得到应用,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三、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课后作业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作业的质量直接反映了课堂质量。新课程要求作业的布置求精、求活。作业不仅要有针对性,对教学内容能及时巩固,所涉及的知识每一次都在新的联系中再现,使学生每做一道题都有新发现,而且要能贴近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绝对不能是简单地重复,应该想方设法加入一些“佐料”,使其变得更加鲜美,让学生享受知识大餐。如开办“作业超市”,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关注优等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
综上所述,要把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位,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化学课堂应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的,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这样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们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他们可以从课本中解脱出来,快乐、健康地学习,为培养新一代的科研型人才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娟.探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3(08).
[2]刘绪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