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丽
摘 要: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进行有效引导,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群体特点,作者认为真诚的支持与相信,让学生感受到不论何时,老师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这种积极地情感体验是教育技巧与艺术中一种“诀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积极情感 教育诀窍
职业教育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处于青春期,是强烈的独立性与不可避免的依赖性共存的个体;他们来自一个个不同的家庭,背后有各自丰富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种种问题,或许很难成为社会的精英分子,却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并且终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像你我一样平凡而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笔者有这样深切的感触,当我们充满爱心、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分析他们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使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导教育,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学会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就实现了我们工作的意义。
笔者做过这样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自苏北三个不同城市,来到苏州后进入一个班级。这些同学既有苏北人刚毅豪迈彪悍爽朗的个性特征,又有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强烈自我保护意识,对苏州这个城市及周围的“苏州人”存在戒备心理,与身边来自于其他城市的同学很难融合,一起出来的同学既有抱团的心理,又有相互之间在过去累积的认识和摩擦。我深深地知道,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是愉悦积极的生活体会还是冷漠封闭的情感体验,班主任在工作中所体现的教育与爱的艺术是多么重要。
有一天,早操结束,突然知道班上十几个男生对邻班的一个男生动了武,并且被指认说班上一个男生Q踹了邻班男生Y一脚,涉嫌打人。群殴是大事,并且之前完全没有苗头,我没有着急生气,而是先到班级,了解事情经过。
班级里很多同学情绪激动,被指认的同学则沉默不语。凭借同学们对我建立的信任感,我先让班级安静下来,询问班长当时的情况。一个女生激动地接过话头,原来是这样:早操时候,这个女生冲着Y的方向用方言讲话,Y误以为这个女生在骂他,在早操结束后,到我们班级找这个女生理论,由于来势汹汹,两人话不投机,Y在言语上说不过女生,竟然踹了这个女生一脚,班级中的十几个男生于是一拥而上将Y架了出去,混乱中不排除有人踹了Y一脚。在班级同学眼里,是Y挑起事端,并且打女生,作为一起来到苏州的老乡,男生们对Y的行动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女生更是非常感激班级的男生。
确认了事情经过,我大概对这一突发情况的来龙去脉有了谱,该怎样处理这样一件事情呢?第一,对这些学生的处理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做出决定,我带着班长与Y一起说明当时的情况,Y对事件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而班上男生以暴制暴的行为同样应承担一定责任。小惩大诫,为了避免这些血气方刚的男生以后再发生同样的现象,严肃学校纪律,我接受了管理部门对Q的处理意见。第二,与对方班主任进行沟通,避免后续问题的产生,将此次冲突到此为止,以免事态扩大化。第三,如何统一班级同学的认识,这才是重头戏,做得好,班级会更加团结,以后也会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但如果做不好,则有可能引起班级同学的反感,破坏他们已经建立的对我及对学校的认同,甚至激化他们在苏州的无归属感和更加激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决定采取迂回的办法,首先表示完全理解同学们的情绪,也很赞赏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的确不能任由班级的女生遭受欺侮,同时表示更加赞赏同学们遇事冷静克制的态度,虽然愤而起身,但是态度理智,并没有仗着人多势众伤害对方。班级中忐忑的、躁动的情绪平静了下来,几个当事人很认真地看着我。接着,我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这件事情我们的应对是不是完美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经过安静的思索,那名女生表示,这件事的起因在她,明明只是个误会,但是看到对方来势汹汹,觉得自己受了侮辱,并没有好好解释,而是逞一时口舌之能,激化了矛盾,否则根本就不会有后面的冲突,结果自己被打了,还连累了那么多为了保护自己男生,她也提出希望能承担责任,我提醒她还有吗?对方同学真的那么可恶吗?他现在吵架不是你的对手,打架被我们班男生架出去了,现在还在接受处理……
我们班同学笑了起来,紧张对立的气氛完全消散了,大家都觉得Y其实也没那么可恶,反而挺可怜的。我提醒大家,其实Y也是来自苏北的另一个城市,如果当初分班的方式是另一种,Y也很有可能和我们是一个班级的同学,其实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必这么明确地划出界线呢……经过这样的疏导,班级恢复了正常情绪,班干部积极反思了对待突发事件反应不够成熟,没有及时制止事态扩大;Q同学也主动承认自己不够克制,以暴制暴的错误。这件事件对几个当事人都没有造成不良影响,这个女生毕业后留在了苏州,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很快成为一家药店的店长,而Q更是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毕业。
学生各种积极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值得信赖、温暖、身处其中感觉快乐的环境作为坚强的后盾。学生可能在过往的经历中有过不愉快、不正面的情感体验,班主任在工作中更要对学生抱有充分的爱心,能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思维,找到每个学生、每次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了解学生这么做的出发点及原因,真诚地支持并且相信学生,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无论何时,老师就站在自己这边,才能有效引导,得到所希望的效果。
细心的观察和分析,善意的发掘与体验,用心设计的教育艺术,严而有章的管理手段,这些是班主任保障学生教育工作成效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