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2016-03-11 02:45:50汤彩霞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优秀率护生伦理学

汤彩霞

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汤彩霞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方法 选取456名实习护生,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另对实习护生进行访谈研究,了解其对护理伦理的认知以及对现状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结果 实习前的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得分为(3.02±0.33)分,及格率为44.7%,良好率为4.3%,优秀率为0.0%,实习后的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得分为(3.23±0.52)分,及格率为53.7%,良好率为10.9%,优秀率为5.5%,实习前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生在实习前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均不高,在实习后有所提高,但还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因此需根据护生的特点以及认知方面不足的地方,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伦理认知方面的教育。

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护理伦理是一种规范护理人员的道德行为,维护职业声誉等方面的专业伦理[1]。有调查显示,美国的本科或更高学历的护理教育中尤为强调护理伦理学。而我国的护理事业起步较晚,护理伦理学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具体成熟的护理伦理道德的培养[2]。因此如何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加强护理伦理的培养成为目前护理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取在本院实习的实习护生,采用自制的《实习护生护理伦理认知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不错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实习的456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名(4.4%),女生436名(95.6%);学历:中专生43名,大专生135名,本科生278名。所有实习护生均为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并且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的《实习护生护理伦理认知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校、名族等一般资料以及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方面的知识。临床护理伦理认知中包括有知情同意,医疗保密,医疗最优化和生命价值等4个方面。问卷填写分2次进行,在护生实习前填写一次问卷以及在护生实习结束后再次填写问卷。问卷由研究者现场发放给护生,填写30 min左右并当场收回。

1.2.2 访谈调查 对问卷中相关重点涉及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出访谈纲要并进行访谈,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护生对护理伦理的认知,并促进其探讨对现状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本研究共访谈实习护生50名,其中中专9名,大专17名,本科20名,教师4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分析 实习前的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得分为(3.02±0.33)分,及格率为44.7%,良好率为4.3%,优秀率为0.0%,实习后的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得分为(3.23±0.52)分,及格率为53.7%,良好率为10.9%,优秀率为5.5%。实习前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1,P<0.05),优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04,P<0.05)。

2.2 访谈结果分析 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受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其中有26名认为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占52.0%;有20名认为受到临床实践的影响,占20.0%;其余4名认为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可见,护生伦理认知程度以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影响较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对护理伦理的认知有偏差,没有足够时间进行伦理学的学习。

3 讨论

护理伦理是护理人员规范护理人员的道德行为,维护职业声誉的一种专业伦理,不仅体现着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更是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人员至关重要[3]。然而近年来有关护理伦理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的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后的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水平明显较实习前的有所提高,根据数据显示,分析认为可能与护生的学历、年龄、是否在校学习护理伦理学等方面有关。访谈结果显示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受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尤以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影响较大[4]。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护理伦理教育不受重视;(2)护理伦理知识与临床脱节;(3)相关知识结构不完善;(4)在临床实践中缺少护理伦理的知识宣讲。护生在实习前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均不高,在实习后有所提高,但还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因此需根据护生的特点以及认知方面不足的地方,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伦理认知方面的教育。针对目前国内院校以及临床实践中缺乏护理伦理学的专业知识的教育,以及护理专业的老师缺乏相关护理伦理知识,应给予重视[5]。建议相关院校可以聘请高尚护德且护理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进行相关的护理教育。并且加强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相互探讨,增强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院应与相关医院联合开展教学活动,使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加深对护理伦理知识的印象。在医院实践中学习,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6]。相关研究表明,关于学院学生希望将伦理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占到了89.3%[7]。由此可见,学生更喜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此伦理学教师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讲座等多种方面开展,提高教学水平。

而对于护生自身,建议多参加护理伦理知识讲座,观看相关护理伦理的教学片,增加护理伦理知识量。此外,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交流各自的知识,积极讨论,提高对护理伦理问题的判断和分析。另外也可开展向榜样学习的活动,帮助护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榜样将护理伦理知识具体化,加强学习效果[8]。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是一种自发的与外界沟通的相互作用产物。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能够激发护生主动的寻求知识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尽可能的提高护生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国外对护理伦理的研究教育开展较早,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国内护理起步较晚,但我国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底蕴,但缺乏相关教学经验,因此需向国外学习。护理伦理认知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持续教育并增加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实践,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

[1] 唐艳华,陈海金,刘晓英,等.不同学历护生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24-727.

[2] 唐艳华,刘晓英,桑美丽,等.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对护理伦理认知的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0):740-742.

[3] 崔妙玲,韦宇宁,杨连招.352名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15):9-12.

[4] 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47-448.

[5] 费雯雯.不同学历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4):3317-3319.

[6] 戴晓婧,刘雯,卢慧芳,等.武汉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护理伦理问题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21):2600-2602.

[7] 战青.浅析在护理教学中贯穿护理伦理知识对提高护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68-69.

[8] 高颖.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护理伦理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115-1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112

江西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汤彩霞)

猜你喜欢
优秀率护生伦理学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学研究(2021年1期)2021-03-11 05:19:36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军事体能现状分析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提高中考体育优秀率的策略
人生优秀率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6:14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