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支藏八器
——根于“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六)

2016-03-11 00:34王琪林覃荣周刘建钊蔡光正
广东蚕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周身羌族医药

王琪林 覃荣周 王 莉 刘建钊 蔡光正 刘 通 徐 飞 余 政

(1.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成都 610000;2.阿坝师范学院藏羌医药研究所字道中周羌医药研究室,四川汶川 623001;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羌医药分会,四川茂县 623200;4.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卫生局,四川汶川 623000)

字道中周论,当地也称为字道中周思想、字道中周学说、字道中周哲学或字道中周观等等,在四川省岷江中上游的羌族聚居区被民间草医、羌族释比(也称道公、端公或许)等广泛应用。这一体系理论源于中医却又有别于中医,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当地学者认为是羌族医药的独特理论。正是因为这一体系的理论,使得羌族传统医药有了文化根基。一般认为,羌医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过程里产生的一门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及养生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等内容的独具特色、独成体系的医学科学。羌药是羌医药字道中周理论指导下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羌药包括但不限于羌族地区盛产的药物以及羌族人民常用的药物。

1 字道中周理论的基本哲学思想及其人体观

“字道中周”里的“字”是“字育、发源、根本、主要、主宰”的意思,“字道”是指根本之道、主要之道。字道中周理论(学说)是指根本之道“中零一”和“周零一二三四”的理论(学说),其中“字道中零一”理论包括元气论(中气论)和阴阳论(中易论),“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里的五周零一二三四与五行土水火金木、五数廿六支八四、五形廿合支表象等相对应。字道思想在对人类认识方面上的基本观点是“零一华民字姓所有,极宙宇众道同无限”,意思是:阴阳之精气化生的人,以字(根本的力量)主宰世界所有;宙宇时空的人群,以道统一、归同无限世界。这里的“零一”既指唯一物原之元气,也指如一力原之阴阳;“零一华民”是指元气、阴阳之精华所化生的人,意即人为万物之精灵。

字道中周理论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物原中气力原阴阳(中易),五周五行五数五形”。万物本原于中气,气具有绝对运动变化、无限分聚的特性,气分而无形,气聚而有形,无形之气可化有形之石。阴阳为事物基本属性,阴阳之间相克相吸、相生相斥的作用是万物变化的力能来源;阴阳平衡视为中,阴阳变化称为易,中与易同生共存,中在易生,易在中存。五周的循环与生克规律是万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五周“零(5n±0)、一(5n±1)、二(5n±2)、三(5n±3)、四(5n±4)”对应五行“土水火金木”,对应五数“廿六支八四”,对应五形(五石形)“廿合支表象”,对应五都“中京洛都、北京燕蓟、南京宁城、西京长安、东京汴梁”,对应于字元五笔为“折横竖撇捺”,对应于元字五部“折横竖撇捺”等等。字道周理论利用“零一二三四”这五个数字所代表的五个数组的无穷数字来配合五行“土水火金木”,把大自然、社会和人体结构机能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对世界事物进行普遍联系和演绎解读的理论体系。

人类为气中的精华,人体的精气则为精华中的精华,是“中之至华”。人的所有结构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人的构成包括了元神和周身,后者分内周身(内五形)和外周身(外五形),内周身包括廿经(二十经络)、六道(六管道、赛米管道)、支藏(十二脏腑,亦即六脏六腑)、八器(也有学者称为八腑、八辅)和四质;外五周包括廿周天、合周天、支周天、表周天和象周天。内周身是有形周身,而外周身是无形周身。字道中周理论所言及的有形和无形是以人感知的角度定义的,而不管有形或无形都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内周身之中,四质是人体的基本组织,支藏八器是器官体系、廿经和六道是四质的运行路径和通道。

2 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支藏八器

支藏和八器学说是研究人体内在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四质、廿经六道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是字道中周医药与养生科学的理论核心。历史上,羌人有古老而朴素的验尸习俗,释比对于野外意外死亡或暴疾而亡的族人除了对遗体进行仔细观察记录以外,还要用动物来模拟死者外伤事故的过程,然后解剖动物获取伤亡原因,这为羌族医学积累了确切的动物形态学知识,并通过类关联和推演络绎,使得羌族获得了大量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并通过长期以象测脏的生理病理观察,确立了十二脏腑和八器的生理功能及与体表组织等人体其它组织结构的关系,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为指导,将脏腑功能与环境、季节、气候等大自然事物与现象普遍联系,构建了支藏和八器在五行系统中的结构关系。

2.1 支藏

支藏包括心和小肠、肝合胆、脾与胃、肺及大肠、肾共膀胱、心包络同三焦,五行中属火,是生命之火的根本原动力。在羌族传统医学中,支藏作为一个整体,在五行中属“二”数系,对就于“火”。而十二脏腑的各脏各腑在五行中也有其单独的对应关系,这是字道中周理论中“五行之内包含五行”的无限包含哲学思想的体现。在支藏系统中,除了心包和三焦外,其余的五脏五腑在概念、功能以及五行对应上与传统中医认识的大体相同。在字道中周理论里,心包和三焦这对脏腑有其单独的连属系统。包膈也称包膈络或包,在羌医里它的生理作用包括了纵隔、横膈、肠系膜和内脏韧带等向躯体内脏支持结构的功能。包膈络生理功能主要有“包主护心”和“包主气机”,生理特性主要表现为主,之本。包膈在体合经,其华在腹(这里的腹,是指向躯体的前面,而不仅仅是指现代解剖学上的腹部),开窍于下阴,在志为惊,在液为尿。包膈受邪,心先受累,腹面上部可感到怔忡颤动,惊悸不安。包络不能调控气机,影响三焦运行水液,则会出现排尿排便困难。若是受惊过度,扰乱包膈气机总控失调,则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包膈和三焦在五行中属土,但与脾胃之土认识上有所区别,包膈和三焦属“元土”,即“原始之土”,主要起包涵、容纳的作用,这一认识符合这对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

支藏中的六脏包膈、脾、肾、心、肺和肝的六本是“膻中、仓禀、封藏、生、气、罢极”,六职是“臣使、谏议、作强、君主、相傅、将军”,六出是“喜乐、知周、伎巧、神明、治节、谋虑”,所连结的六官是“下阴、口、耳、舌、鼻、目”,连属的六体是“经、肉、骨、脉、皮、筋”,外形的六华在于“腹、唇、发、面、毛、爪”,所主六液为“尿、涎、唾、汗、涕、泪”。与六脏相表里的六腑是三焦、胃、膀胱、小肠、大肠、胆,也分别有其六职“决渎、仓禀、州都、受盛、传导、中正”,六出“水道、五味、津液、化物、变、决断”。

2.2 八器

八器是,也称八辅,是人体中辅助支藏的重要器官,包括脑兼脊、卵并乳、胰加迎、髓联骨。这里的脑包括端脑、间脑、小脑、脑干及其中内分泌腺的功能;卵,在女子主要是指胞宫及其附件,在男子主要指睾丸及附睾;迎,也称厌、咽,是指甲状软骨周围组织器官的总称,概念上包括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功能。八器尽管有一定的“中空”特点,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六脏藏精气的作用,却不像六脏一样有着与血液非常紧密关联,似脏非脏。有些学者误解“八辅”为“八腑”,这样就会与六脏体系中的“六腑”相混淆;而称为“八官”又易与“五官”,所以按民间所称“八器”比较合适。也有学者误会这八个辅助器官完全等同于中医里的奇恒之腑,这也是不对的,八器无论在构成、分类、功能等方面,与奇恒之腑都存在着区别。字道中周理论体系中的八器,是与“奇经八脉”相对应的,虽然没有十二经那样经典的表里配对关系,但也有偏阴偏阳的说法。脑相对于脊而言,脑藏于颅内类脏,脊连通肢体类腑。卵相对乳来说,卵聚精气而类脏,乳通阳表而类腑。胰相对迎而言,胰深藏腹里类脏,迎浅生项表类腑。髓相对骨来说,髓,阴柔若水生津化血而类脏;骨,阳刚坚强受盛护髓而类腑。

八器也有其对应系统,如八器与八卦(坤、艮、兑、乾、坎、巽、震、离)、八表(正北、西北、东南、正南、正西、西南、东北、正东)、八节(冬至、立冬、立夏、夏至、秋分、立秋、立春、春分)、八蜡(先啬、猫虎、坊、司啬、农、水庸、昆虫、邮表畷)等相对应。

3 支藏八器与中心元神、外周身的关系

字道中周理论认为,人可分为“字道元神”与“中周形体”,前者依附于后者存在并发挥作用。中周形体分为内周之有形之体和外周之无形之体,支藏八器属于有形之体,是内周身结构与功能的核心。

字道元神溶入人体之内,控于脑髓,通于灵神管道。元神亦为气所造,其气者极其细微,不可观见。神融汇于人体,赋于肢体感官,使人能视能听、能感能应。万物皆有灵,聚灵可成神,散神而化灵。灵附于物,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者为生命。灵聚越紧,生气越华。凡生命皆可修炼聚灵之功,灵愈聚,其能愈彰。意欲聚灵援神者不可以食用有灵之物得以助长,唯有通过修道感化召归;更不可食用有元神之物以期助长其神,因元神相斥,反伤贪食之体,故修炼者忌杀生。“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可见,聚灵强神,以德、善为道。养气以壮周身,修德以强元神。

人之外周是指附于人体周围的五个充满能量物质的热场,常称为五周天,是保护人体自身特别是中心元神的精微物质,由炁所组成的。炁是气的能量聚合体,尽管比气的体积大,但仍然极端细微,非俗家所能感知。如果说人的肉体是有形之体,那么五周天就是人的无形之体,也是人的必然构成部分,是客观的存在。五周天分别为土、金、水、木、火,环绕人体,与人体直接以“外经”(相对于体内二十经脉而言)连通。五周天与人体连通的外经数量多寡不一,土周天外经数为二十,连通于形体二十经络;水周天之外经有六,连通于六通;火周天外经数为十二,连通于支藏;金周天之外经有八,连通于于八器;木周天之外经数为四,连通于四质。五周天也与外界大自然相连接,可传递精微物质和能量。

[1]覃荣周.羌医大师与羌医药传承导师在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根于“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一)[J].广东蚕业,2016,50(4).

[2]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字道中周论:羌族医药与养生学的基本哲学理论——根于“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二)[J].广东蚕业,2016,50(5).

[3]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根于“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三)[J].广东蚕业,2016,50(6).

[4]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四质——根于“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四)[J].广东蚕业,2016,50(7).

[5]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四质关系——根于“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五)[J].广东蚕业,2016,50(8).

[6]元字元道.蔡氏祖传字道中周经[EB/OL].字道中周网中京洛都西京长安站,http://zjldxjca.lyhmzxsyjzyzdtwx-zdz01zdz 01234.zdzz.zidao.wang/s?wd=,2013-01-23.

[7]刘建钊,王莉,蔡光正,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字道中零一·字道周零一二三四”理论[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01).

[8]杨福寿,包希福,王战国.羌医特色疗法规范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

猜你喜欢
周身羌族医药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漫散时刻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倔强
传统医药类非遗
听一首歌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