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中庸》首章旨意

2016-03-11 00:34段宇涵
广东蚕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庸朱熹君子

段宇涵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1 对“天”的阐释

“天”中的天在古代有很多种意义。首先可以指与地相对应的天,是我们日常所经验的天(空),那么显然这句话中的“命”和“性”的解释就会变得很困难;第二,“天”可以指自然,即nature,是天然的(物质之天),此解将之前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界,而仍是纯经验、纯物质性的,当然也不包括表示自然规律的天道的含义;第三种可以解为天神,是一种理想化和圆满性的神(这里的神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造物主,中国的神由混沌等而生,天虽无造物之力,但仍有主宰万物发展的力量)。第四种解释是儒家的“天理”解(有义理之天和道德之天的意义),而这里的“天”是否包含有道德的含义?答案要从文本中来找寻,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为例,从文本看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与人之道德有密切的关联。再从逻辑上来看,遵循善性即为道,也就是说道人人均可遵守,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德规范,即不需要再去“修”,就会与下文中的“修道以为教”产生矛盾。综上所述,因此这里的天应该是综合含义上的天,而不是仅仅是道德之天或本体之天。

2 “率”、“性”之意与修道的主语问题

“率”有控制、支配之意,也可引申为遵循之意。“控制”之意指的是控制自己的性就是道,既然其中的性是包含着恶的成分,那么“率性”自然解释为就是控制住恶的动机或行为。若为“遵循”之意,那么“道”就是既包含适合人类生存的部分,也包括不适合人类生存的部分,修道之谓教顺义承接,因此做“遵循”意解更合理。“性”是人之性还是物之性还是二者均有呢?如果说性中仅有人性,那么贯之以“道”就可以理解为人遵循人的性即成为道,人去自我“修”道就可以理解为人可以知道自己的恶的部分并能够自我完善而无需借外物。如果加上物性呢,“性”就可以理解为规律、法则,“率性”解为遵循人自身和外界自然的规律,即正确地遵循和利用人先天而生的规律性和自然的规律性就是“教”,上下文一致。再深一步想,如果“率性”有“率”人之性,那这里的人之性是自我之性还是也包含他人之性呢?如果在此就已经可以率他人之性,那么之后“修道”的意义将很难贯彻,因此还是应该率自我之性。最后便需要讨论“性”到底应作何解,是仅善性还是也包括恶性,若仅是性本善,之后的率性解为“控制”和“遵循”则不妥;若解为既有善性也有恶性那么天所赋予的即为性,遵循性就是道,对道进行修正、使趋于正确即为教,文章的文意可以贯通。因此可以发现这里的“性”不仅指儒家所讲的善性,还应该具有情欲。“修道之谓教”的意思是,遵循法则规律,使之完善即为教。但是谁去做“修”的工作呢?如果是人人均可以修,也就是人人均可以改善自己在遵循规律法则时不对的地方,那在既然人人都可以自己“修道”,那为什么不在“率性”之时就将其去除呢,还要等到修道的这一步岂不是多此一举吗?因为这里的主语应该不是普遍的众人,应该是少部分达到至善的人,即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帮助普通人“修道之谓教”。

3 假设道存在的前提与对于“慎独”的解释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朱熹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道无所不在,无所不然,即使在没有被听到看到时也要慎言慎行。而我们需要明确,朱熹在这里预设了前提,即有人胡作非为是因为不知道“道”的存在,但如果有些人是明知故犯呢,有些人即使知道背离道也会去做,这样在朱熹这里前提就不成立了。这里的“其”指代君子而非道,因此“其所”就表示了被动的含义,被见、被闻。对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一句,这里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在一“莫显”“莫见”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境界,“独”指独处,独处的时候离道的念头也就更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君子在这样的情况中应该做到戒慎恐惧、谨言慎行;第二种解释是,内心念头在独处时容易出现,最能说明一个人的道德境界,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杂念更容易表现出来。而后一种解释将内心念头的价值判断与个人的道德水平关联起来有些牵强,因为在不独处的状态下不能说一个人的杂念会不容易产生。

4 对“中”的理解

中,是世界万物之本,和谐是世界万物至道的和谐状态。“喜怒哀乐”本身就被包含在性里面,喜怒哀乐也是人性之所发(朱熹在这里持相反态度,他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为不偏不倚之意,“发”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从内在来说,“产生、发生”,也就是没有产生,不存在就没有什么不偏不倚之说了。另一种是解作外在的表现出来,那么如果在内心发生,而外在无表现的话我们又如何知道是不偏不倚呢?并且不偏不倚的标准从何而来呢?判定主体又是谁?这里的外在表现应该理解为喜怒哀乐没有对人表现出偏倚,但是在内心中仍然可以承认存在偏倚的情况。当然这也都是建立在我们承认“中”的是不偏不倚之意的情况之下的解释。若不承认这个前提,也有别的解释将“中”解为“内”,但这种解释认为即使逻辑是通顺的,但其本身的句子想表达的意义已经消解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不是一个定义式的对“中”的定义,而更像是为了解释“中”,“中”是没有对人表现出偏倚,不仅仅指我们日常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而是用喜怒哀乐等情感状态来解释“中”,喜怒哀乐未发只是“中”的其中一个表现。联系“天命之谓性”,之前也有解释性中不能理解为仅道德性的,性中还包含着如情感,喜怒哀乐是将“中”运用于人事的一种说法,这样前后一致起来。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将“节”解释为“标准”,即对人表现出来“中”(四声,合乎)标准,也就达到了“和”的状态。而在之后也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性”理解为一种人天生的本能,若要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则必须达到“中和”,即“率性”对应喜怒哀乐之“未发”,“修道”对应发而皆“中节”,要正确遵循性之本然机能,率性且修道,率性不修道(不中节)则无谓之教,无教则会导致情欲不克制,不克制情欲则无法和谐相处,即达不到中和之境。

5 以首章为基础理解“中”与“庸”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中”:“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可见,“中”和“庸”是为人处事上下联通的意识行为。孔子曾说“过犹不及”也与“中庸”有密切关系。而联系上文对《中庸》的解释,中代表着融洽调控,不偏不倚,人与自然的荣荣共生,在第六章中“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之所以能够成为舜,就是在于他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运用具体事物的中庸道理给人民作榜样。“中”是保持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也就是持道(“率性之谓道”),时时刻刻不离“道”(“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庸”音译为“用”,这里的“庸”是儒家所讲的体用之用,即执中于事,,由中庸达到和,即人自身的身心之和(“君子慎其独也”)、人与人关系之和、人与自然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人自身逐渐扩展至自然万物,中庸不应仅是我们现代理解中的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更应是对人性本能的遵从、人与自然共生的渐进上升。

[1]祁昌旭.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J].才智,2014(20):268.

[2]邢玥.浅谈《中庸》首章核心概念的英译[J].学理论,2014(15):168-169.

[3]许家星.朱熹《中庸章句》首章“三位一体”的诠释特色[J].中州学刊,2010(05):150-153.

[4]马育良.《中庸》首章“中”、“和”、“中节”解读[J].皖西学院学报,2003(06):1-4.

[5]陈来.王船山的《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06):641-651.

猜你喜欢
中庸朱熹君子
中庸自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君子无所争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有君子之道四焉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