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斯萍,吴毓清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试论心理传记学引入精神性研究视角的问题
郭斯萍,吴毓清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精神性被认为是人格的第六维度,心理传记学的研究对象是代表性杰出人物的人格特点,包括他们的内在精神性人格。中西方文化下的精神性具有不同的内容与形式,仅仅用西方背景的精神性理论难以描绘中国传主的人格。心理传记学的精神性研究视角,旨在对比中西文化体系下精神性的差异,以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为基础,从联结性、超越性和个人存在感三个方面来探索中国传主的“精神性”特色,通过了解传主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主观感受、向往与追求,更准确地揭示中国文化体系下传主的独特人格魅力。
心理传记学;精神性;联结性;超越性
心理传记学是指采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个别人物的生命史和人格进行心理学的编排和解释的学问,并将个人的生命转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2-4]一般而言,心理传记学的研究对象是代表性的杰出人物,其人生的传奇与卓越往往反映了其精神性水平的高超。然而,在反映普遍人格特质的五因素理论中,其基本特质主要指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更关注所有人类的人格的普遍性,很难考虑精神性因素。因此,心理传记学的精神性研究视角,就是要求把精神性纳入人格的第六维度,以分析中西文化价值体系下传主精神性的差异为切入点,为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传主的人格特性提供新的视角。
(一)精神性的研究史
从精神性的研究史来看,西方的精神性研究大致经历了宗教关怀、哲学思考到科学心理学定义的发展过程。精神性源自拉丁语 Spiritus,英文翻译为Spiritualty,原意为“呼吸”,但这里的呼吸是对个体“内部自我”的互动与对话的抽象描述。在西方宗教信仰体系中,基督教将精神性吸收进来,指个体与上帝、神明的联结,使个体得到一种神圣能量,接受神圣的指引。个体通过精神性与上帝和神明相通,将上帝和神明作为理想自我的投射,进而追求自我的完善和理想的生活。宗教是宗教信仰者的精神寄托,这种超越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的精神信仰的力量成为最初研究者关注个体发展的精神层次的起源。如今,精神性研究内容非常广泛,集中在濒临死亡的体验和与疾病对抗、自尊、情绪、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药物成瘾状态与精神成长的联系,精神性与人格、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健康等相关研究领域。
(二)精神性的概念
对于精神性的概念,众说纷纭。Milliman,Czaplewski 和Ferguson认为,“职场精神性包括努力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并且发展与同事和与工作有关的人之间的坚固关系,并保持与一个人的核心信仰和其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性”。[5]Bellamy指出,精神性是以一种重要的方式来指导人的行为,它是整合和超越生理、情绪、智力、意志和社会范围的个人存在的本质。[6]同时,精神性是一种私人的、个人的经验,[7-9]并且是一种促进成长的过程。[10]另外,Simon Cassar and PninaShinebourne曾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IPA)精神性体验,探索精神性对人们的意义。研究表明,精神性能展现人的生命成长历程,精神性不是像那些看得到或拿得到的东西,而更像是一条可以领导和指导一个人生活的道路。[11]精神性被定义为一个信仰和态度体系,它通过与自我、他人、自然环境,或者与其他超自然力量的联系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是一种更高力量的存在,并体现在情感、思想、经历和行为中。[12]
第一,精神性区别于物质性,精神性亦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属更高的心理层面。精神性与拉丁文“soul”(灵魂)同义,泛指带有价值判断的感觉、思想、意志等精神活动。精神性可译为灵性,与物质或形体相对。第二,精神性是一种个人的、私人的感悟经验,是对人性的探索和精神体验。这种对自身人性的探索和对心灵的不断锤炼,通过反复的感悟内化成为自身的价值体系。当物质的原始积累到达一定层次之后,人们会开始重新考虑精神空虚的问题。第三,精神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精神性是一种正向的、受肯定的心理能量,促使人向积极方向发展。另外,精神性需要一个不断成长和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精神性水平发展。因此,精神性的好坏或高低的价值判断,引领我们对积极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崇高价值的追求。
我们则用手中画笔用心记之,以最详细的记录成丘壑于胸中,因此我们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提笔落墨之际即可写出其山水物象的笔墨特征。
(三)精神性的属性
精神性的属性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精神性的联结性。精神性的联结性是指人与更大的组织之间的联系,由此形成情感的纽带,汇聚成一条通路。在西方的精神性研究中,人们匍匐顶礼,把上帝尊为神圣的精神信仰,通过做礼拜、祷告等途径向上帝传达情感,向上联通得到神灵的精神支持,得到正能量。第二,精神性的超越性。方东美先生认为超越性的哲学境界虽然由经验与现实出发,但不会受限于经验与现实,还能突破一切现实的缺点,超脱到理想的境界。第三,精神性的个人存在感。精神性的个人存在感是指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与追求,通过认识自己和认识人生,不断地寻求升华自我的途径。
在中国典籍中,《黄帝内经·灵柩·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经而出入者谓之魄。”“精”“神”“魂”和“魄”相互转化和联系,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包括与物质的概念相对的人们的知觉活动、思维情感、精神意识等。中国传统哲学极为关注人的精神生命与精神理想。无论是在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还是在道家的修道得道理论,或者佛教的解脱人生烦恼的理论中,都对人的精神活动与精神现象进行过形上的追寻和具体的研究,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哲学。[13]中国传统的精神哲学归根到底都是围绕这样一个中心,即规定人的存在首先是作为精神主体而非生物主体,其次应考虑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目标,按照什么原则安排自己的精神生活,怎样才能不断地实现精神提升和精神超越,从而获得最大的自由与快乐。由此可见,探寻中国人的精神性对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传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西方人的精神性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普遍没有宗教信仰,那中国人的精神性体现在哪里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悠久而卓越的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礼义廉耻、孝悌忠信、道法自然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信仰。中国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伦理即宗教,主要以理性开朗的伦理文化代替神秘宗教。[14]14因此,中国人的宗教的精神性可以在伦理文化中探寻。
(一)中国精神性的联结性
中国精神性的联结性最早表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在漫长的新石器农耕时代中,人们需要顺应气候和地形的变化而耕作,赢得天时地利。原始氏族体制的经济政治结构和血亲宗法制度,促使部落间需要遵循原始人道和民主关系,来维持和谐、稳定的关系,即人和。李泽厚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试谈中国的智慧》中提到,天人关系并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天”并不是人格精神的绝对主宰,“天”也不是“人”征服改造的对峙对象。因此,“天人合一”思想讲究顺应规律以及天地人的和谐。因此,针对中国人的心理传记分析,其精神性的联结性必然表现在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
第一,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只有基于社会才为人,“家”作为联通个人与社会的桥梁,是中国人自我概念形成的根源。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元,“家”以血缘亲情为纽带,其网络结构形成社会关系的“家庭”,继而拓展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国家”。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五伦”“三纲”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伦理秩序,从血缘关系的亲人向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层层递推形成同心圆结构。[15]“儒家伦理”是在自然经济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基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世界观,以“责任”为内核,以“差序格局”为网络的伦理道德情感。中国人向来是权力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深厚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任重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强调责任意识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这里所说到的责任,并不是与权利一一对应的责任,而是无可逃避与无条件的道德责任,即与生俱来的对伦理关系中的角色担当。因此,这种责任并不仅仅限于你的亲人,而是可以推己及人地扩散到周围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强调以人情和伦理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在对中国传主的心理传记学的研究中,就必须多关注传主所在家庭生活的伦理纲常状态对其人格形成发展的影响。
第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根据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可以推扩到世间万物。“天人合一”的思想孕育了人与自然相处之道,《道德经》反映大自然的运化之道,遵循“自然与无为”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运动规律。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最高法则,是万物本原,天地人都在道的支配下,依照既定规则而存在。
(二)中国精神性的超越性
在儒家、道家看来,一切理想的境界乃是包含真理的绝对价值,这种绝对价值又可以回向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中落实,逐渐使理想成为现实,现实成就之后又可以启发新的理想。[14]15
1.儒家精神性的超越性——内在自我超越
在超越性上,无论是牟宗三还是余英时,他们都认为儒家思想的特质是“内在超越”,区别于基督教的“外在超越”。孔子曾提出“为仁由己”的思想,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传统儒家思想注重内在超越,追寻自我的潜能实现。儒家的内在超越主要表现在自我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上,通过修身养性,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通往更美好的自我。
儒家“人人皆可成圣贤”的理念构想认为,成圣成贤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否如愿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恒心,是否具有向上追求的心态及“自己”希望达到什么样的修养程度。在这个理念构想中,“自己”不断地向上追求更高的自我水平,在“修己”及“克己”中逐渐内化社会礼仪的规范及价值观。同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主体“知天”“穷理”,把“天道”“天理”的觉悟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主体只有通过“内省”“尽心”或“格致”“穷理”,才能真正体悟天道,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修为。因此,心理传记学的研究,可以在儒家的传统价值观中探寻对传主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有影响作用的个人修养追求,关注传主修养追求的发展水平,以求得到不同意义的解读。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也是自我超越的表现。个体作为家族的重要成分,赋予每个家庭成员相应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家族自我带有家族共同期望和目标的使命感。抛弃“小我”,完成“大我”,以家族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己任,使自己的理想追求符合家族期望。所以,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中多挖掘传主是否有背负着家族寄予的期望,找出其使命感的由来。
2.道家精神性的超越性——外在价值超越
好坏、美丑和善恶属于相对价值,老子认为要从相对价值领域里面超脱、解放,把相对价值点化掉,成为绝对价值。[14]174就是说,当我们把人间一切善恶的观念观察之后,再超脱解放,层层地向上面追求更美、更善、更真。只有站在价值最高的层次来看下层的价值世界,知晓许多价值世界是虚妄的真善美,才能追求真正超越价值、真正高尚的理想。方东美曾从创生论的角度来解释“道用”,道可以从无到有创造万物,同时又在不断地超越中转化新的力量。“顺之,则道之本无,始生万有;逆之,则当下万有,仰资于无,以各尽其用。”由此,形成在本体界和现象界之间的双轨运动:向上超越和向下流注。[14]205
我们知道,根据境界的分层由下至上是:物质境界、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宗教境界。道家的超越思想在于开发一个人的精神潜能。由此可见,生命向上超越的过程中会游离在不同的境界,当到达最高境界后,转为向下的逆流,以上层精神境界来审视下层精神境界。随着生命境界向下,创造力慢慢减弱,然后能量逐渐削弱最后回归初始境界,生命的能量渐渐消退。[16]此时,需要在思想上形成一股能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夫唯道,善贷且成”,即“归根复命”,寻找道之根源。从消极颓废的生命情操向积极的生命意义转化[14]219,借助“反者道之动”的上回向作用,促使本体界和现象界的双轨运动。这是超越相对价值寻找精神绝对价值的根本。
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中,运用老子的“道征”来理解,即传主的崇尚超越精神使人格提高了,变成高尚的人格,与寻常人不一样。理想人格极致之圣人,凭借高尚精神超脱解放,一层一层向上超越,以及对价值界之无限追求与向往,超越一切限制与弱点,不再作茧自缚,故能慷慨无私。在价值世界里不断接触、体会、践行价值理想,淑世济人,进而赢得举世之敬仰。惟其能够舍己利人,其自身之价值乃愈丰富:“既已与人,己俞有。”惟其能够如此,其己身之存在愈益充实:“是以圣人长善救人,故人无弃人;常善救物,故物无弃物。”即内圣之精神修养功夫也。
(三)中国精神性的个人存在感
现代人精神生活中迷失和错乱的根源,如意识形态的分裂、传统道德的崩坏和信仰的真空必然导致人们出现人性的扭曲。如何开发精神潜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精神生活系统,寻找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
中国人精神性的个人存在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可以通过个人自我的修养提升,即从宗教、知识和艺术中获得支持,寻找到精神性提升的途径,让自己更加自尊、自信,到完成家族的期望和使命中获得荣誉感,再到遵循社会规范来顺应社会时代要求,不断从纯自我向外扩张,在不同角色及角色期待中,寻求升化自我的过程。
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中,主要以大五人格理论对传主进行人格特质的分析。以五因素人格模型为代表的特质取向不考虑文化,其基本特质主要指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注重人格的普遍性。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先驱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和米德(M.Mead)认为,文化背景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体的人格结构既是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同时又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影响其他个体的人格形成。卡丁纳(Abram Kardiner)、林顿(R.Linton)指出,在个体的人格发展中,特别是在基本的价值观方面,早期经验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学家鲍亚士(Boas)曾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提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的行为与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传统。”[17]人的行为习惯、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都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人格可以既有普遍性又有文化特异性。“作为个体最高层次发展的需要,精神性既是人性本质的发展结果,又受到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18]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康德在这三本著作中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对精神性的研究也是对“真”“善”“美”的探索与追求。心理传记学人格特质研究的精神性维度充分体现了现代心理学的文化视角,以精神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为出发点,把精神性纳入人格的第六个维度。首先,认知是指价值判断,人们选择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传统文化价值是否认同,以此明确安身立命的个人存在感。其次,情感是指情感归属,指与更大力量组织的联结,使其具有力量感和支持。再次,行为是指行为戒律,通过不断地超越内在自我,超越相对价值以实现潜能。精神性的三个因素中,价值判断促使人们探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情感归属给予人们稳定的情感依归,行为戒律指导人们生活目标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了解中西文化价值体系下精神性的差异,能够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传主的人格特性,探索中国传主的独特的精神生活方式。
总之,中国人的精神性蕴含中华文化精神形态,体现了中华民族进退互补、刚柔相济的极富弹性的意义世界。精神性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去探寻人生终极目标,继而指导人们日常的行为和生活,最终促进个体成长。第一,精神性的联结,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结,奠定情感联系的基调。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家伦理”是在自然经济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基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世界观以“责任”为内核,以“五伦”“三纲”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伦理秩序,从血缘关系的亲人向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层层递推,形成情感和责任联结体。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民胞物与,悟“道”以通“天人合一”之意,遵循“自然无为”的思想。第二,精神性的超越,在儒家道家看来,即成为贤人、圣人,在行为戒律上给予指导,挖掘个体潜能。儒家之超越,以修身养性来超越内在自我,完成安身立命之任务,培养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之胸怀。道家之超越,能够冲破渺小、鄙陋的精神世界,然后展开无穷广大的境界,向上超越,成为具有高尚精神、富有大气魄的圣人。继而以此精神感召世界,使世界上一切鄙陋之人忘却消极思想,朝精神解放之路发展。第三,精神性的个人存在感,即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和认同的过程,建立一个完善的精神生活系统。
心理传记学主要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人格特征,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个人与其所处文化之间复杂的关系,且文化对人格、自我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对中国传主进行心理传记学的分析时,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对人们的精神性塑造起到决定作用。通过以精神性为文化载体,加入人格第六维度,使人格特质分析以精神性的水平来对照传主的人格特征,使传主的生平和背景故事更加丰富,区别于普适性的人格理论,有利于探寻传主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并挖掘深层次的精神动态。
[1] 舒尔茨.心理传记学手册[M].郑剑虹,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24-26.
[2] 丁兴祥,赖诚斌.心理传记学的开展与应用:典范与方法[J].应用心理研究,2001(12):77-116.
[3] 郑剑虹.再谈历史心理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2):92-96.
[4] 郑剑虹.作为心理学学科的历史心理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85-90.
[5] MILLIMANJ,CZAPLEWSKI A J,FERGUSON J.Workplace spirituality and employee work attitudes-An exploratory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03,16(4):426-447.
[6] BELLAMY C D,JARRETT N C,MOWBRAY O,et al. Relevance of spirituality for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ttendingconsumer-centered services[J].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2007,30(4):287-295.
[7] GOOD M,WILLOUGHBY T.Adolescence as a sensitive period for spiritual development[J].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08,2(1):32-37.
[8] HODGE D R.Spiritual assessment:A review of major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a new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spirituality[J].Social Work,2001,46(3):203-214.
[9] WALKER D F,REID H W,O’NEILL T,et al.Changes in personal religion/spirituality during and after childhood abuse:A review and synthesis[J].Psychological Trauma:Theory,Research,Practice,and Policy,2009,1(2):130-145.
[10]ROEHLKEPARTAIN E C.The handbook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2009,19 (3):207-210.
[11]SIMON CASSAR,PNINASHINEBOURNE.What Does Spirituality Mean To You?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spirituality[J].Existential Analysis,2012,23(1):133-148.
[12]BOSCAGLIA N,CLARKE D M,JOBLING T W,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coping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women with a recent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2005,15(15):755-761.
[13]刘文英.中国传统精神哲学论纲[J].中国哲学史,2002(1):77-84.
[14]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5]郭斯萍,林蓉.中国人自我观理性分析——基于儒家伦理文化的视角[J].战略决策研究,2012,3(4):72-77.
[16]蒋国保.道家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方东美论著抉奥之三[J].哲学研究,1993(4):36-44.
[17]鲍亚士.原始人的心智[M].项龙,王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63-64.
[18]郭斯萍,马娇阳.精神性:个体成长的源动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13.
[责任编辑 罗海丰]
A Research on Introduction of Spirituality into Psychobiography
GUO Siping,WU Yuqing
(School of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06,China)
Spiritualit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ixth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The research object of psychobiography is a prominent character of typical personality,including their inner spiritual personality.The spirituality of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contents and forms.It is difficult,merely by means of the western spiritual theories,to probe into the Chinese heroes’unique personality.Psychobiography from the spirituality perspective is aimed at finding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spirituality respectively under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al systems.So,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and Taoist cultures,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Chinese heroes’spirituality,from three aspects of associativity,transcendentality and the individual of existence.It is believed that we will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ms of heroes’unique personality under the Chinese cultural system,through heroes’subjective feelings,desires and pursuits of life’s significance and values.
psychobiography;spirituality;associativity;transcendentality
B849
A
1671-394X(2016)06-0059-05
2016-02-19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穗社规办[2013]10号);广州市教育规划课题(2013A001)
郭斯萍,广州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