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飞,魏 俊,张新红,陶高见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西 赣州 341000;2.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江苏 南京 210008)
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
刘远飞1,魏俊1,张新红1,陶高见2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西赣州341000;2.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目的:总结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系统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选择我科经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系统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0例,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专科护理,特别是术中护理配合,观察手术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310例患者经过手术和专科护理的配合,其中298例患者手术成功,护理效果满意,手术疗效优良率96.1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系统下行髓核摘除术,配合疼痛专科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见常发病,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是传统的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1],而经皮脊柱内镜系统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中出血少、对椎旁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2]。我院收治了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系统下行髓核摘除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9月~2015年4月在我科住院行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系统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0例,其中男157例,女143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9.5±12.6)岁;其中L3/4椎间盘突出者22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49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129例,L4/5与L5/S1两节椎间盘同时突出者10例,病程2个月~16年,所有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麻木症状,经椎间孔入路112例,经椎板间隙入路198例。
1.2治疗方法采用浙江天松脊柱内镜系统,患者在心电监测下,俯卧于CT扫描床上,胸髂部垫枕约10 cm腹部悬空,双上肢及头部可根据患者舒适度摆放,常规CT扫描突出的椎间盘并确定目标点、旁开位置、进针深度及手术入径,在体表作穿刺点标记。常规消毒皮肤、铺巾,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取12#×150 mm穿刺针穿刺至目标点,如椎板间隙入路穿刺针达椎管内突出物处,如椎间孔入路穿刺针达患侧椎间孔安全三角处,注入0.5%的利多卡因10 mL,后穿刺针刺入突出物或盘内,注入造影剂(美兰1 mL+碘海醇9 mL混合液)2 mL,CT扫描示造影剂在突出物及椎间盘内显影,置入导丝,尖刀片切开穿刺点皮肤约7 mm,顺导丝旋入1~5级扩张套管,置入工作通道,CT扫描示工作套管前段位置正确,台上调试影像系统至图像清晰,置入内镜,持续生理盐水冲洗,不同髓核钳交替使用钳取髓核,镜下双极射频电极电凝止血,电凝突出物、盘内破损髓核纤维环破口,镜下观察突出椎间盘组织清除干净,无活动性出血,神经根松弛,硬膜囊搏动好,退出内镜及工作通道,切口缝合一针,术区粘贴无菌敷料。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送返病房,术后2小时后如无特殊可起床轻度活动。术后3个月随访。
1.3疗效评价标准Macnab临床疗效评估:优: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体力劳动;良: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可以从事日常工作和活动,部分体力劳动受限;可: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减轻,日常工作和活动轻度受限;差: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本组310病例中,术中因髓核钳操作不当致神经损伤4例,术后给予卧床休息、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均好转。手术开始时CT引导评估手术情况,因考虑内镜下操作困难转胶原酶化学溶解术2例,转开放手术1例,术后复发5例,余病例术后3~7天出院,优良率96.12%,无感染及硬膜囊损伤病例。住院期间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专科评估,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进展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落实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提高患者的从医性,定期随访,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3护理
3.1术前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手术的步骤、方法,介绍CT介入手术室,告知患者CT扫描床的升仓、降仓、进仓、出仓等基本功能,以免患者在手术时恐慌。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备皮。术前常规训练床上大小便,练习术中体位,增加手术的耐受能力,术前防止患者感冒。入介入室前更换病员服,建立静脉通道,离开病房前测量T、P、R、BP一次并记录。 介入手术室按无菌手术要求进行空气消毒。手术操作台置于患侧,脊柱显微内镜系统、心电监护仪置于健侧。
3.2术中护理入室后引导患者取俯卧位于CT机扫描床上,胸髂部垫枕约10 cm腹部悬空,双上肢及头部可根据患者舒适度摆放,接好心电监护仪,调心监护仪5分钟测量血压一次,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的变化。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的进展步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配合手术。
3.2.1局部皮肤麻醉阶段告知患者不必紧张,双下肢及腰部不能随意活动,保持好手术体位,CT扫描床进仓,出仓时,检查患者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及心电监护仪是否处于正常监护状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准备好各类急救药品和仪器。CT扫描床进仓前在患者身体的两侧手术区域内多铺无菌巾一块,出仓后按无菌技术要求反折,以减少感染。
3.2.2旋入扩张管阶段旋入扩张管前遵医嘱静脉推注镇痛药物,告知患者此步骤中可能疼痛会加重,给予正性暗示语言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压力,备好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0~10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疼痛,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选择一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3]。旋入扩张管不当时易损伤神经根及硬膜囊,告知患者有任何不适、麻木、触电或无法忍受的疼痛即刻反映,旋入扩张管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微调整,在疼痛刺激最弱,到达目标点位置创伤最小的情况下完成,随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疼痛评分,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适当增加镇痛药物及局部麻醉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配合好医生。
3.2.3钳取突出物阶段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或患者感觉颈项部不适,可遵医嘱给予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减轻颅内水肿,缓解蛛网膜下腔压力。控制患者的血压,血压高易引起术区出血,影响手术视野。主动与患者交谈,不断询问患者感受,钳取后期嘱患者咳嗽以增加腹内压力,挤出松散的椎间盘组织,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钳取结束后,退出内镜保留工作通道再次行CT扫描,检查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是否钳取干净,同时从CT影像上再次确保手术的成功。
3.3术后护理术后测量生命体征一次,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浅感觉的变化,术区外敷料有无渗血,术后不必禁食,可先饮水,无不适后再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术后要绝对平卧2 h,2 h后可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必须佩戴腰围,每天下床活动3~5次,每次不超过10 min,3~5天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下床次数和延长活动时间, 一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时可以进行双下肢的屈曲、伸张运动,行下肢功能锻炼,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术后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及抗生素。
3.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①神经损伤:下肢疼痛、麻木不消失或较术前加重,下肢及肛门周围感觉丧失加重或范围扩大,术后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椎间盘内感染:多发生在术后2~3天,体温升高,腰部剧痛及骶棘肌痉挛,止痛药物不能解除。③脑脊液漏: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④周围组织或脏器的损伤肾或输尿管损伤:术后有无血尿,腰痛症状。
3.5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定期随访,1个月内需戴腰围进行日常生活,3个月后可根据自身情况恢复轻体力工作,6个月内腰部禁止负重。积极向患者宣教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原则是先少量活动,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主要采取直腿抬高锻炼法、“飞燕式”(俯卧位锻炼法)、五点支撑法(仰卧位锻炼法)、三点支撑法锻炼,以促进腰肌发达,增强腰椎稳定性,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4]。功能锻炼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对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多见的常发病。常规的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C臂X线引导下完成,该手术需要在内镜下咬除黄韧带、部分椎板或小关节突[5],容易破坏脊柱的稳定性。而CT引导较常规C形臂引导定位更准确;可根据突出物形态、类型及与硬膜囊、神经根关系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可将工作通道直接置于突出物的表面,术中可直观显示神经位置,减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结束前可经CT扫描检查突出物是否摘除完整,避免残留,提高手术疗效等优点,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术前患者准备、环境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正确保持手术体位,根据手术进展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及从医性,术后落实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亚芳.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03.
[2]周跃,李长青.椎间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225-231.
[3]谭冠先.痛疼诊疗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39.
[4]黎雁,卢敏如,刘丽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 27(15):73-74.
[5]徐湘萍,尹素青,岳春华,等.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64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10-1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79(2016)02-0307-03
DOI:10.3969/j.issn.1001-5779.2016.02.050
(收稿日期:2015-09-25)(责任编辑:敖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