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创伤评分系统在卫生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2016-03-10 08:49李钦传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移动设备应急救援

李钦传,张 杰,王 晶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1心胸外科;2信息中心, 上海 200120



移动创伤评分系统在卫生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李钦传1,张杰2,王晶2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1心胸外科;2信息中心, 上海200120

【摘要】:为了应对大规模自然群体灾害发生时外伤患者的伤情分析与患者识别,通过创伤评分系统,引入移动软件技术对外伤患者进行评分,以实现快速、准确、便捷的患者病历资料传输,准确的识别患者并大幅度提高患者抢救效率。

【关键词】:创伤评分系统;移动设备;应急救援

近年来,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今年尼泊尔8.1级地震,人类一次次受到大自然的威胁,伤亡人数时有增加。为了降低原生灾害造成的损失、预防次生灾害,我国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组建多支国家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移动救援设备及软件。其中,又以创伤评分系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应急救援中让创伤评分系统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即是该次课题需要研讨的问题。

1创伤评分系统介绍

创伤评分(trauma score,TS)系统是将患者的生理、解剖指标等进行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经过数学计算出分值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软件系统[1]。它可以帮助医师了解患者入院前的伤情,快速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完成急诊接诊。目前,该系统在医院的固定设备和仪器上已经能够成熟应用,但在移动医院上还存在着空白,特别是在上海市东方医院成立医疗应急救援队后,把创伤评分系统灵活运用于应急救援车、移动医疗设备变成了研究的重中之重。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将固定电脑上的创伤评分系统引入应急救援指挥车的移动设备,使其在进行急救任务时,能通过无线网络与当地急救中心、医院等外部创伤评分系统相连接,进行实时的医疗数据互通,使等候接诊的医护人员能及时了解患者最新情况,充分做好接诊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融入腕带式二维码识别,不仅让电脑去识别病患,还能对患者进行分类,确保病患信息无遗漏、无差错。

2创伤评分系统的软件特色

首先,我们所说的创伤评分系统主要分为三类:生理学、解剖学和综合评价方法。其中,解剖学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简明创伤评分AIS、创伤严重评分ISS、新创伤严重评分NISS;生理学评价方法包括格拉斯哥昏迷测试GCS、修正创伤评分RT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创伤评估法等[2]。由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应急救援队主要是应对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城市局部地区突发情况,多以骨折、脑外伤、胸外伤、挤压伤等为主、因此我们的创伤评分系统是通过 AIS-90(简明损伤评分)与IS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来进行综合评分的[3]。

其次,我们知道急救分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ICU危重病抢救。由于应急救援队是直接把移动医院建到事故和灾难现场,所以应急救援其实是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这两步合并起来形成现场抢救,并在进行现场初步处理后,根据具体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转院救治。鉴于千变万化的现场伤亡情况,需要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和详细地了解患者,为合理抢救患者争取时间,在如此紧急的环境下,使用创伤评分系统就更能凸显其软件优势。比如创伤评分系统能快速对病患进行分类,对转运到后方医院处理的患者,其还能帮助医师了解患者入院前伤情,快速组织和调度相关人员完成急诊接诊,并调配好必要的抢救药品、物品、设备等资源迅速投入抢救工作[4]。

还有,区别于固定设备上的创伤评分系统,加入移动设备的辅助后,该系统快速收集分类的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特别是在灾害现场,气候恶劣、交通受阻、通讯中断,固定设备无法到达伤亡核心地区,此时,搭配创伤评分系统的移动仪器将是最好的选择,两者相辅相成,使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3创伤评分系统引入移动设备后的优点

移动设备的创伤评分系统并不是简单地移植台式计算机中应用的软件,而是在此基础上浓缩精简,特别是在操作方面,考虑到移动设备界面的简洁性和操作的单一性,更多地简化了信息输入的方式,以选项选择为主要输入手段,并借助移动设备自带的红外扫描、二维码读取仪等录入现场患者信息(如图1所示)。而对于移动设备的选取,轻巧性较高的Pad是不二之选。和笔记本电脑相比,一来Pad的轻巧性和携带便捷性都高于笔记本电脑,体积也小了一半,更便于紧急状况下的使用;二来操作速度上笔记本电脑还是会受限于自身搭载的系统和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除了可移动外,和固定电脑的创伤评分系统差别不大,而Pad不仅可以用来支持创伤评分系统的安装,还可以通过简化的系统随心所欲的用手指点击选取病患状态、评分标准,即刻得出其创伤分数,大大缩短了在应急状态下的病患分类和病情输入时间。

图1 创伤评分系统PAD版功能界面截图

为了更好地剖析创伤评分系统的移动设备应用,在该课题中笔者自行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数据收集层、数据传输层及数据接受层(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层次图

3.1收集层

收集层是指创伤评分系统的接收阶段,包括数据采集软件、采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式。过去在灾害现场救援都是由医护人员手工登记患者信息写成卡片,然后人工分类登记。但是,由于紧急救援时间紧、任务重以及救助对象的不确定,在紧急救援过程中不仅严重的浪费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拖延了大量的救援时间,再加上人工收集出错率较高,使得救援速度缓慢、救援效率低下。随着社会和信息化的发展,野外应急救援队引进了台式电脑,通过台式电脑在救灾临时帐篷里登记,打印出患者识别卡,以便对伤患进行分类救治。这样的收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比手工登记更精确、更快速,但是同样存在着不可替代携带和安装不方便,只能在固定地方进行登记的缺点。而灾害发生地往往比较偏僻,道路损坏严重,部分伤者所处位置难以让收集设备进入,如果是在固定地点输入登记的话,就比较麻烦,需要医疗人员先进行手工登记或者等伤者救出到达登记点后再输入,无形中延缓了救援时间。为了弥补前两种方式的缺陷,我们在该次研究课题中引入了手持移动设备,即通过Pad记录伤患具体信息,再由Wifi等网络上传至车载服务器,登入到创伤评分系统,随后系统通过腕带条码打印机生成二维码腕带,戴在患者手上[5]。优点是随时随地可以在现场登记,既能够快速采集,又有数据准确性的保证,并且腕带上只打印条码,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3.2传输层

在创伤评分系统的数据传输层中,目前常用的是以下几个方式:一是通过IP专线或者互联网进行上传。优点是网络传输稳定,数据传输质量高,但是在野外应急救援和城市突发大规模灾害中基础设施损毁率较高,故通过固定网络进行数据上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二是通过3G/4G网络进行上传。这是现在最常用的方式,传输数据主要是通过3G/4G进行,3G的上下行速度为5.8Mbps~28Mbps(3G联通WCDMA HSPA);4G的为26.21Mbps~110.5Mbps(4G联通FDD-LTE)。当然,由于4G信号基站很多城市还在建设中,有部分地方还存在死角,没有3G覆盖那么大,但费用便宜,更适合城市灾难救援使用;三是卫星传输。当国内某些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而3G/4G信号基站因为灾害而大规模损毁,数据无法传输时,就可以通过救援队通讯指挥车上的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好处是传输的距离远,传输范围大、覆盖面广、传送通道稳定质量高,但卫星租赁价格昂贵、传输成本非常大,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在该次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多次实战救援训练,分别测试了3G/4G与卫星通讯之间的性能。3G/4G使用为按照流量收费,传输1G左右的流量在50元~100元,而卫星通讯则为按照时间和带宽收费,如同样传输1G的数据,则需4 000元~4 500元。而在模拟大规模自然灾害现场后,我们发现由于基站损毁严重,3G/4G网络完全无法使用,只能靠卫星传输;由此得出,3G/4G更适合于城市部分地区小规模灾难,比如某厂爆炸与坍塌,某地发生高楼起火与大规模群众暴力事件,等,而卫星通讯更适合在像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规模自然灾害中应用。换句话说,3G/4G网络和卫星都是应急救援中必备的,具体使用哪个可以按照灾害现场实际情况来定(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传输方式之间的对比

3.3接收层

笔者所说的接收层是指后方接诊医院内的固定创伤评分系统服务器。灾害现场数据由车载服务器处理后通过网络传输进入医院内服务器,再经由院内创伤评分系统再一次分类后发送至等待接诊的医护人员手持设备上。一旦前方伤患到达医院,医护人员只需要通过Pad上摄像头扫描患者腕带,系统就会出现现场救援人员录入的患者信息,让救治医师更快、更全面的了解患者情况[6]。除了手持的这一优点外,Pad还自带了不同的实用软件,如扫描软件,可以由摄像头直接扫描腕带条码,节省了条码扫描枪的购买成本。经过多次演练和实际救援的行动得出,伤者抢救准备时间比没使用移动软件时,要节约近30%的时间。

4今后研究方向与展望

针对将来创伤评分系统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移动版软件的基础上,研究更便捷的识别程序。例如:我们将灾害现场收集到的伤患信息,通过创伤评分系统的分类,形成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腕带,这样一来后方的接收医院只须扫描伤者佩戴的二维码,就能马上得到其所有的信息。另外,还可以结合FID智能识别系统提高精确度[7]。

另一方面在系统与定点医院进行转运时,由于创伤评分系统没有与医院的HIS做接口,导致患者入院后只有急救处有患者信息,而在HIS里面无法看到患者的情况,需要医护人员再次把患者信息手工录入到医院HIS系统里面,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工浪费。如果能与HIS做接口的话,就可以在HIS里面看到患者信息,为患者进一步的抢救、检验、手术、入院等做好信息铺垫。并且将来还能够融合不同的专业性信息技术,如病患识别系统、医技数据无线传输系统、无线护理系统,等,为快速,准确地抢救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支持[8]。

通过在应急救援指挥车上引进创伤评分系统,使其在执行救援任务时,配合移动设备的使用,实现多地及时、准确的病历资料传输,在最短时间内使指挥中心了解救授现场情况,作出迅速决策,提高救治效率。

参考文献

[1]Koehler J J,Baer L J,Malafa S A,et al.Prehospital index:A scoring system for field triage of trauma victims[J].Ann Emerg Med,1986(15):178-182

[2]唐月红,王新.创伤评分系统在急救护理评估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1C):3718-3719

[3]薛富波,王玉琨,徐勇勇.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综合创伤评分方法研究及其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5):337-440

[4]孙明寅,李海山.创伤评估法在急诊创伤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384-385

[5]金霞,胡三莲,张妮娜.组合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1,5(11):8-10

[6]Richards C F,Mayberry J C.Initial management of trauma pat- ient[J].Crit Care Clin,2004,13(2):96-99

[7]宁焕生,张彦.RFID应用于医疗行业:RFID与物联网—射频、中间件、解析与服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3-14

[8]裴辉.我国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14(5):2079-2085

【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1024

Application of Mobile Trauma Score System in health emergency rescue

LiQinchuan1,ZhangJie2,WangJing2

1DepartmentofCardiovascularandThoracicSurgery;

2InformationCenter,EastHospitalof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120,China

【Abstract】:The proposed Trauma Score System (TSS) is aimed at the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of casualty in large-scale natural disasters. Based on the mobile software technologies for ranking the trauma patients, TSS can make a rapid, correct and convenient transmission of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perform better patient recognition, and greatly upgrade efficiency in rescuing trauma patients.

【Key words】:Trauma Score System; mobile device; emergency rescue

【中图分类号】:R-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287(2016)01-0087-03

作者简介:李钦传(1963-),男,山东泰安人,博士,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创伤科、心胸外科。通信作者:张杰(1983-),男,上海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网络系统集成。电话:13764511924;E-mail:alsens@qq.com

收稿日期:2015-06-08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创伤评分系统在卫生应急救援中的应用”(20124420)

猜你喜欢
移动设备应急救援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移动端界面设计中“容错性”思考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SS3在响应式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增强型儿童电子书《三字经》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
增强现实技术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