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汹涌而来的新媒体给我们的课堂带来较大冲击,“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在核心理念、载体和管理上都独具特点,“E动课堂”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核心理念、技术保障及教学管理有自己的规律。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变革;E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17-03
【作者简介】宋红斌,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南京,210000)校长。
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变革和创新日新月异,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正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初现端倪。教育教学变革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教与学活动更多地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近年来积极进行“E动课堂”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E动课堂”的内涵特征
“E动课堂”是基于网络教育的背景,教师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与设备,随时随地、便捷高效地进行本地或异地教学的一种个性化、可选择的师生共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实现跨区域学校间共享互动的课堂在线教学行为。“E动课堂”有三个特点:
一是数字化的教学载体。美国北卡大学马克·普联斯基教授在2001年就提出一个重新划分人类分类的新框架,他把现存于世的人分为三类: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数字难民。15年后的今天,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生长在信息化的世界里,这些“数字土著”已经习惯于生存在互联网的环境下。2014年一项对英国老师、部门负责人和学校领导在内的500多人的调查发现,2/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带设备(BYOD)已经在他们的学校产生影响。纸质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载体,专题网站、云空间、学习社区、移动终端和无线WIFI的应用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新常态。“E动课堂”中,师生不再仅仅是使用纸质教材簿本教学,而更强调适时运用恰当的数字化载体:电脑、移动终端(PAD或手机)、互动式电子白板、触摸屏、数字传感器、各种APP等工具进行教与学。
二是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两者各有优势。“E动课堂”强调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理念;提倡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适切性教学。“E动课堂”通过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更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更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伙伴和自我评价方式,实现跨地域、以人文本的自主学习。这种转变从最初的重视“物”(设备)的建设深入到尊重“人”的发展主线,回到了教育原点。
三是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是依靠“制度+人工”方式实现,落实在对教学五项常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评)的检查上,对于大班额和千人以上学生、百人以上教师的学校来说,单靠有限的行政人员来实现管理,显然是耗时费力的,绩效评估也是抽样和模糊的,难以体现准确性和公正性。互联网+教学的生态环境更加开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给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变革。“E动课堂”将更多地依靠数字OA平台,进行智能化管理:精简行政教辅人员,省时高效;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应用,创新学习评价与助学服务的标准化模式;物联网和云计算的运用,为教育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便于实时掌握教学动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方便检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历程的轨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安排,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适切的个性化教学。
二、“E动课堂”的管理模式
1.“E动课堂”的技术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E动课堂”的实施需要一个数字生态环境。为此,我们制定了学校数字化校园中长期规划、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研究计划,尝试在“网真”环境下实现跨区域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改变静态、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同步交往合作的环境——通过结合创新的视频、音频和交互式组件(软件和硬件)在网络上实现师生交互独特的面对面体验;实行生生之间的网上交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网络教学具有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而不同于教师唱独角戏的独特功能,使得“E动课堂”成为可能。学校已在全部教室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三套网络视频在线系统,便于跨校实时异地教学。开发了多样性、扩展性、互动性、再生性、便捷性的“e学习”资源网站,学生手持学习终端即可访问学校的资源网站。这些硬件与技术手段为“E学课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也为实现异地两课堂进行双向交互的同步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提供开放灵活的应用、管理和交流的平台。
2.试点示范,单科分段推进。“E动课堂”的最初研究是在科学学科开始的,我校从三年级科学课中选择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尝试,不断地反思前进。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实验和观察的任务前置,学习小组在自由选择课题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移动终端作为学习工具在过程性学习、课堂中资料信息整理等方面的优越性。此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字化载体进行操作学习,搜集处理信息。第二阶段: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有学习的选择权而不再只是接受知识的个体;同时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给予帮助,搭建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这样相对自由并拓展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的辅助下让小小的40分钟课不再有界限,而是线上、课后与生活互通的大课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发现,移动终端的介入可以增强孩子的课堂参与度。在小组合作中,成员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拍摄、记录、汇报、资料调用、实验等等,同时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将本组的成果充分向其余的小组展示。此阶段更关注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体现自主学习特点。第三阶段:试点扩展到四年级,进行数字课程优化,对现有教材进行新的设计,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综合性、选择性的课程结构,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呈现方式,开展电子作业网络互评互改,关注课程学习的评价,实现课堂即时练习、即时纠错分析、即时评估绩效,教师负担大大减轻,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分层次个别化学习指导。此阶段更关注学习过程的监控,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以评促教。
3.学科联动,各科深度融合。科学学科的前期探索,为其他学科开拓了视野和空间。英语、数学、音乐、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积极尝试“E动课堂”实践。学生的学习贯穿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英语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文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在IPAD上进行阅读,了解课文大意,并运用视听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人机对话检测学习效果。数学课运用了教学平台中的及时评价功能,教师可以及时看到学生客观题的正确率,主观题的个性答案,让教师能够全面真实而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他们还利用QQ论坛的平台将学习思考的问题放在论坛里,学生用跟帖的方式开展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学生们在论坛里讨论和交流学习内容,还互相点评。音乐课运用IPAD欣赏音乐,学生自己去摸索定音鼓、钹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感受、体验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进行配乐创作。语文学科以网上作文为载体,使用了群组教学功能,进行快速交互、主体化、个性化学习,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美术课运用特有的数码手绘板进行数码手绘创作。体育课运用手机拍摄示范动作,大屏幕推送视频回放、定格,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各科教师自发地创新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而变成了“E动课堂”的创造者、促进者。
4.师生E动,共享学习新时空。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就网络远程“E动课堂”教学的合理运用进行了思考、研究和尝试。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E动课堂”落脚点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化载体的优势,实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让教师面向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我们曾在雾霾停课的时间,面向学生开通网上课堂,在线授课答疑。有学生随家长到美国陪读一年,在国外他经常在上网跟同学一起学习,回国后不用“留级”,继续跟班。我们还曾为一位腿部骨折的毕业班学生专门开通了在线课堂,每天语数英课堂对家中的孩子现场直播,课后再一对一答疑,解决了孩子因病不能上学的问题,得到家长的称赞。
当然“E动课堂”的意义绝不只是惠及一个学校、一批学生,而是应该发挥互联互通的优势,实现跨地区远程视频互动教学。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突破时空限制,促进不同地域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形成了有着更加广阔空间和区域的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体,在一次次交流学习研讨中,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得到发展。这样不仅加强各校网络的对外延伸功能,实现校园网之间、校园网与城域网之间、与因特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又能为网络教学和远程多媒体互动教育服务,实现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视频点播服务,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开放、灵活、应用、管理、交流的平台开辟新的途径,实现异地两课堂进行双向交互的同步教学,师生携手共同成长。
今天,我们都在谈论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重要的原因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世界在发生着一个重要的变化,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与人力发展部主任爱德瓦多·查维斯)。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教育,教育越来越主动融合互联网,未来无限可能,我们的课堂将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