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发展总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也只有回到属于自己的时代中,教育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扎扎实实地稳步向前。不过教育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既是时代的适应者,也是时代的超越者。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切问,这样才不会导致发展中的技术膜拜和价值迷失,进而在自身得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发展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恰当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根本问题;审视层面;教育视角;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11-03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4)博士、研究员。
教育发展总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也只有回到属于自己的时代中,教育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扎扎实实地稳步向前。不过教育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既是时代的适应者,也是时代的超越者,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切问,这样才不会导致发展中的技术膜拜和价值迷失,进而在自身得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发展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恰当的引领作用。“互联网+”是当下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教育必须借助于“互联网+”实现新世纪的跨越,但是,一定要对“互联网+”时代进行深层的教育叩问,尤其是要回到教育的本意进行考量,才能让“互联网+”和教育擦出令人期待的火花,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构共生。
一、“互联网+”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吗
教育发展面对着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境遇,甚至可以说教育面对的是无限的时空,但是,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却是相对有限的,无限与有限之间必然产生巨大的矛盾。关注教育所有的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同一个时间段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只是美好的教育期盼,却又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这样不仅不能解决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反而会让真正的教育发展主题被淹没和消解。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只有找到了根本问题,才能明确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把有限的能量投入到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解决上来。这些根本性的、深层次的、瓶颈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就会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使得教育在特定阶段实现更为深入的发展。
教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育人,是育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育人的问题。当下,教育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是人的异化,我们离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和充满理想而富有激情的教师还有很远的距离。现在特别需要思考的是育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我们理想中的人性培育,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完满人格。对此“互联网+”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这也是“互联网+”不能够和不应该参与表达的。如果说“互联网+”想要参与这样的基本问题讨论,那么,它只能参与在此之外的第二个维度的讨论,也就是以什么方式育人,而且,即使是参与以什么方式育人的讨论,“互联网+”也不是主要线索,它只能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因为教育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建构,用雅斯贝尔斯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互联网+”不能帮助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甚至是阻碍了“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它就必须进行反思与自我批判,因为“互联网+”必须服从于灵魂的唤醒,而不是等待唤醒的“灵魂”被“互联网+”消解。
二、该在什么层面看待“互联网+”
教育发展是一个立体化的过程,既有形而上的教育观、教育理念、教育追求,也有形而下的教育实践、教育操作、教育程序,以及为此提供的各种教育技术、条件保障,我们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审视,才能让推动教育发展的不同要素各就各位,而不出现越位和错位的情况,这也是对各要素自身存在的准确定位,以形成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互联网+”只能定位于技术层面,它可以对教育的具体运行和实施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这种深远影响仅仅是具体的方式上的。没有“互联网+”,人依然可以存在,没有人就没有“互联网+”了。我们在承认“互联网+”可以改变教育方式的同时,一定要记住,“互联网+”不是作用无限的灵丹妙药,它有自己发挥作用的阈限,绝不可以也不可能改变教育中的人性假设和人格追求,这不是技术性工具能够做到的事情;反过来人性假设和人格追求却可以对“互联网+”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既然“互联网+”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就要在技术层面进行探讨,否则,就是导致技术的僭越,到最后不是人使用技术,而是人受制于技术,人将变成技术的奴隶,或者说是拥有了技术的奴隶。我们绝不能因为沉湎于技术,而忘记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轻易地让渡了本来属于人的权利,这与我们开始时对技术的追求是背道而驰的。正因为对“互联网+”只能进行技术层面的考察,所以,必须进行技术之上的教育价值考量,经常把技术置于教育理念的拷问之下,回到教育的本意质询“互联网+”,这样才能保证师生成为技术的主人。师生应该作为大写的人站在“互联网+”之上,而不是“互联网+”高高地立于师生之上,让师生这些活生生的生命臣服于技术。现实教育生活中已经有人忘记了“互联网+”的技术地位,甚至在不同利益的驱动下,将“互联网+”作为教育的第一属性,反而将师生作为教育的第二属性,这一定要引起人们的警醒。
三、什么是“互联网+”的教育视角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这个时代特有的鲜明标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紧紧依靠信息技术生活的“原住民”。“互联网+”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对传统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催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形态和新兴产业,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把“互联网+”作为21世纪发展的必备手段,试图以此实现自身的升级换代,实现人们孜孜以求的创新。“互联网+”成为了许多人的存在的“家”,在这个“家”里可以足不出户而解决衣食住行,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改变并重塑,这个“家”甚至重要到让人感觉到不与其发生联系就有被时代抛弃的危险——作为弃儿的命运是很可怕的。人们依托“互联网+”开发了不计其数的办公平台和便利产品,而这些平台和产品改变并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大家无法割舍与离开“互联网+”的重要原因。
教育发展需要“互联网+”的深度参与,“互联网+”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一些原来不可能实现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成为可能。不过,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域毕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教育是养育未成年人的成长空间,需要“互联网+”带来更多的教育价值。许多人尽管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普适性的便利,却忽视了以教育的视角进行思考。我们必须深思,所有领域都可以一视同仁地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互联网+”吗?“互联网+”是不是可以不加区分一股脑地引入到教育中?最近非常热门的“未来教室”的灵魂是什么?仅仅是便捷丰富的资源吗?没有灵魂的技术将走向何方?所以,一定要进行充满教育意蕴的价值判断,哪些引进效果会非常好,哪些引进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哪些甚至不能够引进。如果不进行这样的思考与判断,不仅会让“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得不到良好的发挥,也会让教育发展的自身价值在“互联网+”中被遗忘和边缘化,这恐怕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互联网+”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优点往往伴随缺点,缺点往往隐藏着优点。毋庸置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就像亚当和夏娃偷食的禁果一样,既为他们带来人的自由意志,也带来一些难以克服、充满诱惑的罪恶。如何在自由意志和罪恶之间寻找平衡点,形成一种良好的张力状态,体现了实践智慧。也正是因为需要掌握平衡,才避免了僵化呆板的状态,让生活变得更有魅力和吸引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生活也变得更有意思了。正确看待“互联网+”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既可以促进人的发展,扩展人的本领,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视野去开创未来;也可以阻碍人的进步,让人沉迷于网络之中,甚至脱离真实可亲的生活,最终陷在人类为自己编织的难以自拔的“网”中,从高贵的人变成一只低微的“虫”,从而丧失了人类自身的存在意义。
无论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时代呼唤,教育必须积极地进行回应,让“互联网+”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翼,助推教育冲向美好的蓝天。关键是如何形成“互联网+”的教育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互联网+”进行哲学思考,因为,哲学本身就是智慧之学,哲学是让人保持清醒的最后机会,这可能也是技术哲学的分内之事。对“互联网+”的过度崇拜不是一种良好的态度,这是一种没有深思熟虑的冲动;对“互联网+”过分冷漠也不是一种良好的态度,这是一种过于封闭的自卑无知。如果说“互联网+”对有一些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比如现代传媒、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等,但是对哲学、历史等领域而言,作用就显得比较小了,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以,“革命”“颠覆”等词语不要轻易成为所有领域的主导命题,这会让一些人在“互联网+”中失去应有的价值判断,也会让一些领域丢掉自身的发展特质。面对“互联网+”的教育智慧选择是寻找平衡点,形成一种恰当的张力状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