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电大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转型的思考
——以江门市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2016-03-09 20:21蓝斌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江门终身教育全民

蓝斌

(江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江门,529000)

基层电大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转型的思考
——以江门市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蓝斌

(江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江门,529000)

转型是电大系统发展的必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是电大转型发展的方向。江门电大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三创新两加强”的转型思路,即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创新投入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协同合作,促进基层电大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转型发展。

全民终身学习;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明确指出,“开放大学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确定学校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作用”,“针对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人群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广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1]。为此,基层电大须立足区域、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以创新驱动实现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转型发展。

一、转型是电大系统发展的必然

(一)外部环境新变化是转型发展的推力

教育进入21世纪,在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人口红利逐步减少,普通高校不断发展和扩招,民办高校异军突起,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等各类办学机构还利用其民办教育的灵活机制通过合作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途径不断拓展生源,传统教育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加之,电大在办学之初的学历补偿教育任务已基本完成,学历补偿的主体功能减弱,近年来生源逐年下滑,致使有不少电大已出现生源危机,很多市县电大纷纷被整合归并或寻求新的生存路径。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电大人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新环境需要,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方向转型,努力拓宽办学渠道,谋求多元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办学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作为基层电大的江门电大经验来看,2008年只需要运用传统招生模式就可以使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5784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多元招生模式,采取了各种措施,如不断扩展延伸办学的学习点;主动出击寻求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先后与15家企业单位合作办学;2009年还复办中职,2012年挂牌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中职大专衔接等等。虽然学校近年来多次成为全省电大招生前三甲的地级市电大,但是尽管如此也难以抵挡生源下滑的势头,到2016年春季,在校生也只能维持在3683人,与最高峰2008年相比减少了36%。这种情况必然推动着学校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内涵建设新需求是转型发展的动力

电大作为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远程开放教育大系统,它是一个包括天网(卫星电视教育网)、地网(计算机互联网)、人网(全国电大系统人才资源网)三网合一、三级平台互动的远程教育网络和开放教

育环境,为需要更新知识、提升学历的学习者们搭建了一个以国家级资源为基础的多层次、开放性、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使效率高、成本低、规模大的人才培养成为可能。同时,电大系统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素质优良、熟悉远程开放教育规律的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技术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为电大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电大学历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打磨,已在中国乃至世界成就了一个继续教育的品牌。

但是,30多年发展的电大系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系统的内聚力不足,学历品牌缺乏灵活适应地方经济转型“接地气”的影响力;重文经轻理工的缺陷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当下愈加突显,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不足;基层电大教学模式改变不大,适应“互联网+”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不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大“投入少见效快”的思路逐渐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这种理念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依然存在);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品牌暂未形成,现有人才队伍的思想观念依然束缚在学历补偿教育之中。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强化开放大学内涵建设和新型品牌建设来加以解决。

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电大转型发展的方向

(一)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持续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发布,其中关于教育使命的表述扩大至全纳、公平和全民终身学习,指出要给每一个人公平的机会,所有年龄群体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2]。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强。实践证明,社会治理需要社区教育的先行;日渐老龄化的社会呼唤老年教育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急需提供面向农民工的各种教育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普通学校教育之外的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非学历教育正逐步展现出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

目前全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教育也已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解决教育欠账的学历补偿教育已基本完成,成人学历教育的需求不再迫切并日渐减弱。因此,电大的学历教育功能逐步弱化,特别是基层电大将不再成为主体。《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开放大学应“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全民学习。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向社会最大程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形式多样教育服务,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习需求。”[3]因此,电大系统必须切底改变以学历开放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积极适应地方社会需求,以“大社区教育”理念引领,向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公益教育与非公益教育结合,面向全体市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开放教育转型发展。

(二)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转型,是电大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层电大一直实行双重领导、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教学业务受上级电大管理,而人财物由同级地方政府承担。这种管理体制客观导致了服务能力不足的核心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强。专业建设由上级电大统管,与地方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灵活度和切合度不足。大部分基层电大侧重文经类专业,在以往主要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的时期矛盾并不突出,但随着产业转型,偏弱的理工科专业难以适应市场,职业发展的需求,电大的系统资源优势在基层弱化。二是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能力不强,无法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种类型的教育产品。因此,电大需要选择新的路径,从学历教育单一主体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化主体模式,从侧重学校自建逐步走向学校与社会合作共建,从利用国家教学资源逐步走向建设和利用本土特色资源,从教育管理在读学生逐步走向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终身教育服务。

江门电大在创新内涵建设,谋求转型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近年来,江门电大积极实施

多元发展战略,不断在改革中强化新内涵的建设。一是主动强化电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功能,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汽车维修、数控模具、电子电工和金工钳工等工科实训室的建设,促进了校企的深度合作,增强了服务当地企业转型发展的能力。二是主动强化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功能,2013年与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合作建立电大校区,2014年成立江门社区大学,现老干部大学电大校区有96个班,2800多人次在校学习;通过社区大学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以“送教进社区”为抓手,把融合了学历教育和社区讲座的课程菜单推送进社区,稳定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的同时不断扩展非学历培训,2014年培训规模首破1万人次,2015年公益培训也突破1万人次。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江门电大已逐步形成融合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基地。实践证明创新内涵建设,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转型是电大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基层电大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转型的路径

面对转型,基层电大要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和创新投入机制来创建新路径,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和加强协同合作来集聚新动能,发展新空间。

(一)创新教育理念

转型的关键是人的思想转变。习惯于电大学历教育的传统思维会极大地束缚更加开放的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教育理念,第一,必须彻底改变学历教育的固有思维,超越学习有年限的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努力发展持续学习者,进而培养成为终身学习者;第二,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建立适合社区市民需要的课程体系,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并在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第三,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面向社区市民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导学体系,以实用性学习为重点开展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第四,必须以提高人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素养为目标,建立适合社区教育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推进非学历教育的规范发展。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厘清转型思路,实现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从“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学为主”向“以导学为主”的转变,从单一面授方式向以全媒体为平台的全方位服务方式的转变。基层电大不仅仅只是一所成人高等学校,应该将其发展成为地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中心,以建设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公益教育与非公益教育相结合的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学习超市”。

(二)创新教育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讯、虚拟现实等技术不断成熟,教育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教育的媒体也越来越丰富。同样的教育内容,可使用不同的媒体来呈现。随着媒体的多样化,教育的组织形式、方法、效果也不断改进和发展。江门电大近年来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建设江门终身教育学习网——“邑学网”,并同时建设基于智能手机的“邑学网APP”,初步形成“互联网+社区教育”的线上平台。江门电大以“送教进社区”活动为抓手,探索出利用社区老年人早上去买菜回来还没到煮饭时间的间隙,进行“60分钟送教”的教学新模式,将短小、精炼、实用的课程推送给市民,深受市民欢迎。同时,还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出“教师+义工”、“情景再现+案例剖析”和“教师讲课+问答互动+线上资源呈现”等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手段,是实现电大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新型高校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投入机制

目前,基层电大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把电大作为经济核补单位,通过财政划给一些资金,但无法支撑电大日常支出,更难以开展现代化教育手段下的远程教育和依托电大开展的公益性社区教育。二是企业投入不足,企业普遍不大愿意投入培训经费,对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缺乏积极性。三是公民自身投入不足,由于经济环境、社会氛围、家庭教育及个人因素等影响,很多人对终身教育的投入缺乏热情。

为此,必须创新教育投入,建立起支撑终身教育的多元投入机制。鉴于终身教育是造福全民的一项公益事业,因此,应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单位资助一点,个人开支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终身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放大学的建设应明确地市级电大(开

大地方学院)加挂地方社区大学牌子,纳入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并提供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各级政府应认真落实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比如江门市政府规定,江门地区的市(区)按社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1.5-2元的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4]。要建立有效机制确保资金的落实,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同时要制定落实税收优惠,支持开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相关政策,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关于职工工资总额1.5%-2.5%用于职工培训的规定。要激励社会投资,发动慈善公益捐款,鼓励企业捐助终身教育。此外,还要加强终身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推动市民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积极鼓励家庭个人增加终身教育的投入,自觉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幸福感,从而使个人成为终身教育的受益者,更愿意为学习而投入。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曾对学员来校学习的幸福感问题作问卷调查分析,共发出问卷1295份,收回1133份,回收率为87.5%。统计结果显示,在“你参加本校学习是否提升了幸福感”一项中,选择“较大提升”和“提升”的人数合计1052人,比例高达94.1%,所以越来越多人愿意付费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江门市社区教育调查报告也显示,95%的社区居民希望尽快建好社区大学的四级教育网络,社区教育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5]。

(四)加强队伍建设

转型的关键在人的因素,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转变决定了转型的成败。电大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转型发展需要、致力于从事终身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第一,要创造条件引进一些有学术造诣,又熟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学科带头人,为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第二,要对在岗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进修研究生课程等多种途径,使其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学水平,以适应转型发展和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第三,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电大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主动在全媒体的开放教育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们营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才能满足各行各业和各个层次人群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第四,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和社区教育专干队伍,通过社区教育师资库和讲师团的建设,聚集社会力量,让社会形成共识,合力推进终身教育。这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五)加强协同合作

终身教育是面向社会全体人员生命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需要充分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倡导“合作共赢,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协同合作,拓宽办学渠道是电大需要探索改革的关键。江门电大近年来积极探索合作发展新模式,不断加强全方位的合作。比如,在学历教育方面,加强中职、大专、本科和社区的合作,探索开放教育与中职教育、社区教育的衔接;加强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校政企合作,近五年合作办学单位15家,培养学生800多人;还加强了对合作单位的服务,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送教进企业,方便企业员工。在社区教育方面,通过与老干部大学的合作,探索合作开展老年教育;通过与社区居委合作,探索“送教进社区”的教育模式;通过与民政局和社工组织的合作,建设“社工实训基地”,探索“社工服务进社区,社区教育伴随行”的协同办学模式;通过与群团、行业等合作构建非教育实体合作组织,探索社区教育行业化服务模式;通过与地区内各电大、社区学院合作,建设“一院一品”(每个社区学院围绕“江门名片”建设本土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力促社区教育整体推进,并以此为抓手开展终身教育研究和资源建设;通过全面与各行各业开展场地资源、设备资源、课程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逐步打造服务地方的终身教育平台。总之,基层电大必须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同时又跳出电大,投入社会,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行业企业、乡镇街区等的合作,把终身教育的理念、模式和资源融入到社会大教育里面,只有在全民都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时,终身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建立。

四、结语

江门电大积极构建社区教育大平台,融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老年教育等项目,积极拓展服务对象,创设基层电大的新功能,增强基层电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新动能,推动了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近年来,江门电大积极探索“开放多元”办学,以互相衔接的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为支柱,构

建江门地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乡镇社区、服务企业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江门地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中心。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逐步形成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老年教育多元发展的办学格局,收到一定成效,但离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还有很大差距。电大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线上线下的系统网络,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大众办学,走出一条服务乡镇社区、服务企业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尽快转换传统电大的角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协调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市民的终身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这种转换,需要各级电大努力成为当地的五个中心:一是成为当地群众喜爱的终身学习中心,打开校门,破除围墙,向所有需要进修提高、愿意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人们开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场所。二是成为当地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努力为学习者提供实用、碎片、随时可获取的全媒体学习资源。三是成为当地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中心,随时为求学者提供咨询答疑、解难和指导,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菜单、学习与职业规划指导等支持服务。四是成为远程教育和管理中心,利用互联网把教育送至千家万户,覆盖城市乡镇,送到每一个市民的手上,使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五是成为地区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教育途径,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系统服务。

总之,基层电大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主动求变,积极作为,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推动电大向服务全民学习新型高校转型发展,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新贡献。

[1][3]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EB/OL]. http://www. moe.edu.cn/srcsite/A07/moe_726/201602/t20160202_229322. html, 2016-01-21.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描画全球未来教育的模样[N]. 胡佳佳, 吴海鸥 译.中国教育报,2015-11-15(03B).

[4]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 http://zwgk.gd.gov. cn/007062431/201407/t20140725_539122.html, 2014-07-15.

[5] 蓝斌, 熊英, 潘广林. 基层电大转型地方社区大学的思考——江门市社区教育调查报告分析[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6):11.

(责任编辑:微风)

On Local RTV University Transforming to Lifelong Education Institute——Jiangmen RTVU as an Example

LAN Bin
(Jiangmen Radio & TV University,Jiangmen,Guangdong,China,529000)

Serving life-long education is a must choice for the local RTV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nnovation-driven mechanism”in Jiangmen RTV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intains that innovation in ideas, means, team construction, education co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mechanism has become a growing trend in local RTV Universities.

lifelong education;transition development;choice

G724.82

A

2095-932x(2016)03-0011-05

2016-05-09

蓝斌(1966-),男,广东江门人,江门市广播电视大学、江门社区大学校长、副教授。

猜你喜欢
江门终身教育全民
全民·爱·阅读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可持续全民医保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