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谢勇,齐维,曾征伦,葛文华,皮立宏,吴智兵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
陈鹏,谢勇,齐维,曾征伦,葛文华,皮立宏,吴智兵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通过对《温病条辨》和《伤寒论》等的条文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伤寒论》的攻下法的继承与发展。温病学派主要从诸脏腑合治以通腑、攻补兼施、轻频缓下、重视调畅气机、表里双解等角度对下法予以发展与创新,使攻下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扩大了下法在中医临床的使用。具体表现在:对里实内结、腑气不通的三承气汤证,根据有形热结的各种兼证、变证,采用受累脏腑合治法,如对咳喘、痰多兼有便秘者可选用宣白承气汤,对小便赤痛兼见便秘者可用导赤承气汤,对上有痰热蒙蔽心包、下见肠腑热结者可用牛黄承气汤;以增液承气汤和新加黄龙汤等攻补兼施治疗虚实夹杂证;以枳实导滞汤轻频缓下治疗湿热裹结遏伏于中之证;重视调畅气机以升降散达升清降浊、清热开郁之效;以增损双结散表里双解法治疗阳明病兼表邪而禁下者。
下法;温病学;《伤寒论》;《温病条辨》;脏腑合治;攻补兼施;轻频缓下;调畅气机;表里双解
下法也叫泻下法或者攻下法,是攻逐里实、导邪下行的一类治法,主要用于有形实邪内结肠腑及下焦的病证[1]。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下法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而张仲景《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下法的运用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如苦寒攻下之三承气汤、泻热逐瘀之桃核承气汤及抵当汤、润肠通便之麻子仁丸、益脾通阳之桂枝加大黄汤等,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诸多下法的治疗准则及行之有效的方剂。本研究通过对温病学著作和《伤寒论》的条文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伤寒论》攻下法的继承与发展,现报道如下。
在《伤寒论》中,里实内结、腑气不通多责之于胃肠下焦,代表方剂为三承气汤证。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形热结的各种兼证、变证,结合脏腑间的生理病理关系,采用受累脏腑合治法,对苦寒攻下有较大发展。受累脏腑合治法的依据是诸多脏腑可令腑气不通,非独胃肠,但不离胃肠。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云:“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2]肺与大肠相表里,在生理上肺的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为用的关系;病理上二者亦相互影响。若肺热壅盛,灼津成痰,痰热互结壅滞在肺,肺失肃降,气不下行,引起腑气不通,则在咳喘、痰多等症出现的同时兼有便秘。方用宣白承气汤以奏宣肺化痰、泄热攻下之效。正如其注解,“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胃肠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2]。又云“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2]。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功能,可将代谢所产生的食物残渣和水分分别下输大肠与膀胱。小肠又称为“火腑”,故小便赤痛乃属小肠热盛下移膀胱;同时本病兼有大肠热邪内结而出现便秘,故为大小肠同病,治疗以导赤承气汤,以达清泄火腑、攻下热结之功,为二肠同治。“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2],此为上有痰热蒙蔽心包,下有肠腑热结;二者的关系,既可因痰热蒙蔽心包、闭阻心窍,心神机能失常,影响肠腑功能,同时痰热内壅耗津伤液共致燥热结于肠道,也可因肠道燥热灼液成痰进而痰热蒙蔽心包。治疗以牛黄承气汤清心开窍,攻下腑实。此法为“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2],故为两少阴合治法。
《伤寒论》第320、321、322条分别论述了少阴三急下证,条文之首均冠以“少阴病”,故其应具有“脉微细,但欲寐”等少阴病典型脉诊表现,病理性质属正虚邪实,因一方面少阴水亏将竭,另一方面燥屎内阻、煎灼津液[3]。《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中满而二便不通,此为气机升降不能,为危急之证。结合少阴腑实证,既有少阴本虚,又有大便不通、腹部胀满之象,以标证最急,治疗上张仲景采用急下存阴之法,防止真阴过度耗竭。而吴鞠通《温病条辨》则采用攻补兼施之法,此是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另一大发展。“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2],此为肠腑热结、阴液大亏之虚实夹杂证,单用攻下法虽攻下力强,但肠道过于干涩,故“下之不通”。吴鞠通一方面用增液汤滋阴养血,同时兼用承气汤攻下以通气机,此为增液行舟之法。与之相类似的有“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2],本病属阳明腑实兼气阴两虚之证。此时患者正气已衰,法当补益气阴,但阳明热结仍盛,补则恐其敛邪,而一味攻下又恐津气外脱,故采用攻补兼施法。方中人参补气,生地黄、麦冬、玄参、当归滋阴养血,并加血肉有情之品海参大补元阴、补而不腻;大黄、芒硝、生甘草为调胃承气汤以泄热攻积,诸药合用奏攻补兼施之效。
在《伤寒论》中,三承气汤证针对的病邪性质为热邪,乃阳明热实、燥屎内结之证,治疗当峻下热结。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17条云:“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故后世医家有湿温禁用下法之说。随着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对湿热类温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暑》云:“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4]湿热裹结,热入湿中,如油裹面,湿遏热伏,胶着难解[5],其若阻滞肠道,与阳明腑实证不同,非一两次导下即能使病邪清除,往往需要连续攻下,湿热之邪方尽。如一味使用承气汤类峻下之剂,不仅邪气难以祛除,反致正气损伤而生他患,重则徒伤气阴而洞泄不止,甚则损伤阴络而致便血[6]。故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所谓“轻频缓下”。正如叶天士在《温热论》云:“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搏,下之宜轻。”[4]代表方剂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枳实导滞汤,方中虽包含有小承气汤,但大黄、芒硝、枳实的剂量远远小于《伤寒论》原方剂量,且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作用轻而缓和,可多次连续使用,使湿去热退。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五脏安和;升降失常,出入无序,则五脏乖戾,故又可认为气机失常是疾病发生之渊薮[7]。而脾胃居于中焦,通达上下,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胃主降,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化生及浊液糟粕的排出。《伤寒论》阳明腑实证,乃因邪从热化,与肠道糟粕互结,致腑气壅滞,胃不通降,而出现腹满腹痛,大便秘结,甚则上扰心神出现神昏谵语,治用承气汤,通腑泄浊以降胃气。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4]后世温病学家对于调畅气机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如《温病条辨》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2]。治中焦如衡的关键在于气的平衡,即平衡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如此机体功能才能条畅顺达[8]。升降散是温病的名方,是此类方剂的代表,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清代医家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对此有较深刻的发挥。方中以僵蚕为君药、蝉蜕为臣药,二者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开郁,升阳中之清阳;姜黄辛散味苦,行气散郁,而大黄则味苦性寒,上下通行,通腑泄浊,二者合用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而达升清降浊、清热开郁之效。名老中医蒲辅周在治疗时病时尤推崇升降散,其认为:“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尤怕热闭小肠,水道不通,热遏胸中,大气不行,以致升降失灵,诸窍闭滞”,强调“疏通里气而清小肠”的重要性[9]。升降散方一方面可调畅气机以利于清解郁热、通腑逐秽,另一方面在泄热通下的同时能进一步促进气机的畅达,相辅相成,共立奇功。
《伤寒论》第189条云:“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同样在第208条云:“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此两条论述了阳明病兼表邪者禁下,当先解表后攻里。而后世温病学对于此种表里同病者,治法有进一步发展和补充,采用表里双解法,典型方剂为《伤寒瘟疫条辨》中的增损双结散。该方用荆芥、防风、薄荷叶、蝉蜕、僵蚕疏风解表,配合大黄、芒硝、甘草即调味承气汤通腑泄热,适用于表邪偏于寒而里热亢盛且有腑结者,表里双解,使表邪得解而腑结得通。
综上所述,张仲景《伤寒论》开启了下法辨证论治的体系,将其广泛用于临床。后世温病学对下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加完善而更有利于下法在临床的使用。
[1]杨进.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6.
[2]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
[3]宋祖憼.试述《伤寒论》少阴三急下证[J].中医杂志,1983,24 (1):65.
[4]黄英志.叶天士全书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8.
[5]陈鹏,吴智兵,曾征伦,等.浅析发热与汗出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关系[J].世界科学技术与中医现代化,2014,16(9):2031.
[6]朱支波.湿温下法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84(8):2.
[7]邓华亮,王玉娟.试论气机升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36.
[8]王光铭,陈昱倩,刘万里.花类药在调节脾胃气机升降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5,56(2):176.
[9]韦大文.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与升降散[J].河南中医,1997,17(3):131.
【责任编辑:贺小英】
R222.13
A
1007-3213(2016)05-0733-03
10.13359/j.cnki.gzxbtcm.2016.05.026
2016-03-22
陈鹏(1989-),男,在读博士研究生;E-mail:18819374036@163.com
吴智兵(1966-),男,教授;E-mail:13602765166@163.com
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类项目(编号:2012B0318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