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现代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探析

2016-03-09 06:57胡吉成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

胡吉成

(国家开放大学 北京 100039)



当前高校现代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探析

胡吉成

(国家开放大学 北京 100039)

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文章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现代汉语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若干措施,同时对高校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特别是方言教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代汉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谈专业创新,谈专业教学改革,谈课程整合,无论哪一方面,都绕不开现代汉语。但是纵观当前高校现代汉语教学,其影响日渐式微,呈现出学生不爱学、课堂教学沉闷的局面。是何原因导致当前现代汉语教学的这种状况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探析。

一、 现代汉语教学的创新不够

1.现代汉语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创新不够,其根本原因与其定位不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一,现代汉语是理论课程还是技能课程?现代汉语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专业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究竟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还是实践性课程呢?一般总是说现代汉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语言运用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实用性。正是因为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想二者俱兼,却没有兼顾好,导致现代汉语的技能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庸,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而理论上的阐述分析也不够透彻,导致现代汉语教学缺乏吸引力。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中离现实最近最富有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但事实上很多学生的感觉恰恰相反,觉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把内涵丰富的现代汉语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乐趣可言,以至于到处都听到这样的评价: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里面的理科!这是对鲜活的现代汉语课程最大的误解,也可以说是课程长期定位不当导致的误解。

任何一种语言,可以从基础、运用、扩展这三个层次来观察研究,也就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层次来审视分析,对应这三个层次的是语言的结构认识、语言的交际运用、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联系三个方面。语言的结构分析是基础,但分析说到底是为了运用,而语言的运用与社会文化又紧密相关,这三方面彼此作用和影响,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互动功能系统。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基本上还在微观层面绕圈子,中观层面的内容主要是字词句的规范运用,宏观层面的是文化的内容,包括方言,但现代汉语课程很少涉及。现代汉语教学,如何把这三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推陈出新,展现一个新面貌,值得研究。

第二,现代汉语是推普课程还是现代汉语知识传播课程?从目前各个高校都把现代汉语开设成为推广普通话的课程这样一种思路,现代汉语课程基本上是解说普通话结构。这样的内容设定,导致了教学视野的狭窄和思维的封闭,限制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习推广普通话应该说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不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更不是现代汉语课程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说现代汉语的任务是推广普通话,那么其他课程和专业是否就没有这样的义务?答案是否定的。作为现代汉语重要组成部分方言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方言在当今社会中特殊的社会文化价值,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完全被淡化和忽视了。方言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方言,也就没有现代汉语。但对方言的种种价值,现代汉语课程基本不给学生介绍,对于方言的萎缩、方言影响力的缩小,很少去思考和研究对策。现代汉语课程还原它的本来面貌,要有大局观,将现代汉语方言涵盖进去。

2.现代汉语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

教材负载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指导现代汉语教学思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纵观目前国内的现代汉语教材,结构雷同、内容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基本上沿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既定模式。翻开每一本现代汉语教材,基本上都是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几个部分,老生常谈、内容陈旧、缺少个性、缺乏新意。如果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黄伯荣本、廖序东本、胡裕树本、张静本《现代汉语》教材还有开创之功的话,其余许多现代汉语教材基本上是依样画葫芦。国内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内容结构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例子而已,具有个性化的现代汉语教材少之又少。当下,现代汉语教材编制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汉语研究成果水平,落后于时代。

语言不但是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语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负载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和民族的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认识与评判,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甚至具有超越专业的通识性质。但是目前我们的教材内容设计没有很好地把这些蕴含其中的人文价值开发出来。现代汉语教材内容陈旧,其结构数十年来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主体内容如同语言化的人体解剖,只有机械的切分分类和认定归类,忽视了现代汉语课程最鲜活最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没有及时把一些新观念、新现象、新思想融入到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中去,概念陈旧、知识老化,对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缺乏积极灵活的反应,缺乏时代的适应性,无法吸引学生,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现代汉语》教材,由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斌主编,对运用、扩展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突破了传统的现代汉语教材结构,在讲授普通话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语言运用一章,将教学内容从微观提升到宏观层次。当然也要看到,由于仅仅是尝试探索,三个层面的结合还显得生硬,需要进一步打磨。

3.现代汉语教学方法落后

现代汉语课程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僵化落后。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大多流于满堂灌输,教师专注于系统分析,概念轰炸,学生学得头晕脑胀,不得要领。现在,高校强调教学现代化,于是教师一窝蜂地使用PPT教学,以PPT课件代替原来的板书教学,但其本质依然是传统教学方法满堂灌的翻版,教学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现代汉语教学应该做到多手段并举,除了老师的讲授恰当运用音频、视频、演示等手段,巧妙引入影视剧内容作为教学分析素材,运用当前流行的协作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方式将对吸引学生、增强教学的现实性具有积极意义。

现代汉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笔者在英国开放大学、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习期间,在与三所大学的专家探讨如何增强教学活力、克服学生惰性时,他们不约而同提出,最好的解决策略是强化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推动学生前进。通过学习活动增强课程吸引力,推动教学创新是大有可为的。课堂上可以搞普通话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课堂讨论、协作学习,课下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例如访谈,进行方言调查,进行社会用字用语规范调研等。通过这些活动将教学与现实应用融为一体,突出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在教学手段上,特别是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方面,现代汉语教学还有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当前非常流行的网络手段如QQ、微信等现代化手段广受学生欢迎,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参与,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给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增添吸引力。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效。清华大学在2016年春季推出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软件,将当前青年人使用非常普遍的PPT和微信巧妙结合,引入当前网络互动最热门的评价手段—弹幕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微信随时参与答题和评课,发表意见,教师通过微信手段随时查看学生情况。雨课堂通过扫码签到、课件推送、实时答题、弹幕评价、数据分析,很好地解决了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到课率、抬头率、入脑率“三率”问题,满足了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实训内容非常多,各章都有很多课堂练习内容,如果恰当采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增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活力,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的枯燥沉闷局面无疑是有效果的。

针对这些情况,有学者指出:“由于教材体系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原因,使得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这种现状给所有的现代汉语课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1]因此,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现行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都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急需改革。

二、 将方言纳入现代汉语教学系统

当前高校现代汉语课程一般开设两个学期,用这么长的时间来细致入微地描写分析普通话的结构,让学生在长达两个学期的时间一直持续关注这些枯燥的技术性分析,的确不尽合理。目前现代汉语课程基本上是在微观层面进行分析,以普通话基本结构描写分析为主,这部分内容应该压缩为一个学期开设,使内容更紧凑,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同时,要有大现代汉语观,将方言纳入现代汉语教学体系。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分支,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和交际沟通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在推普的热潮中,方言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挖掘,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也被忽略了。方言的独特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首先,方言是国家宝贵的资源。王铁琨认为:“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社会资源。它可以孕育新的职业和产业,并转化为生产力。保护语言资源,解决语言问题,维护语言权利是三个不可分割的工作方面,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方言的这种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可以源源不断进行开发利用。如果只重视普通话,不重视方言,不利于国家语言资源的保护。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大会,决定设立国际母语日,倡议“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代表加强人类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普遍价值”,并决定每年的2月21日前后在全球举办活动以庆祝“国际母语日”。[3]如果把语言当作国家重要资源来看待的话,把语言当作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发现方言重大独特的价值。目前,我国提到语言权利的时候,更多层面是谈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很少涉及到方言的使用问题,忽略了方言其实也是我们各个地域使用者的母语,使用母语进行交际是天经地义的。方言在交际沟通中具有亲和力、粘合力和人际凝聚力,这种通过语言相通衍生出的独特魅力是其他任何手段工具所不具有的,尤其是作为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在文化认同方面,其社会人文价值是共同语所无可替代的。

其次,方言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方言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在汉语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方言文化,可谓汗牛充栋,异彩纷呈,是华夏民族多元统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无不与当地方言有着血肉般的联系。[4]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戏曲剧种365种,仅吴方言区域,比较著名的戏曲就有越剧、沪剧、婺剧、绍剧、淮剧、昆曲、锡剧、滑稽戏等,涌现出许多传唱不衰、脍炙人口的作品。曲艺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我们熟知的乐亭大鼓、苏州评弹、四川清音、山东快书等,与当地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正是因为与方言词句的声调抑扬顿挫密切协调配合,这些戏曲曲艺才有其独特的韵律美。[5]中国首批公布的518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传说、故事、号子、歌谣、戏曲等等无不牵涉到语言文字的问题。[6]可以这样说,方言是这些艺术样式的根基,是产生这些艺术的沃土,也是滋养这些艺术样式保持长盛不衰的源泉。武汉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下乡采风时注意到,地方的民间音乐与方言密不可分,民歌乐调的走向,其实是当地方言声调的进一步夸张,这可以说是对我国方言文化形成的最好的语言学解释。[7]一种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以方言为根基的多种文化的消失,这种消失是无法弥补的,难以复苏再生,它同物种消失一样可怕。[8]

第三,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方言具有独特的话语体系和生存环境,保留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保留着一种语言的历史资料,是一部民族发展史的最好记载,对于研究古代语言面貌以至古代历史、文化、风俗等都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汉语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代汉语成分,通过方言,可以考察汉语发展的历史变化,考察古代典籍词语的意义,了解历史文化情况。例如“过”,在古代汉语中有“拉肚子”的意思,例如《汉书》中有“食菜不招过,饮水不裂肠”,这里的“过”就是拉肚子,这个意义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完全消失,而西南方言的四川话中至今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例如口头上说“肚子过”“小心肚子过”。在贵州边远农村,“箸(筷子)”“龌龊(肮脏)”“曰(谈话)”等古汉语词语还活跃在一些老年人的口中。

第四,方言是丰富普通话语汇的源泉。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原始森林,涵养着丰富多彩的汉民族文化,也为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鲜成分,使普通话不断保持着新鲜、充满着活力。方言反映了一定地域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对整个民族文化包括民族共同语都有着独特的贡献。语言中最鲜活的成分蕴藏在方言之中,其生活、情感用语要比普通话丰富得多,具有简洁夸张、生动有趣、幽默传神的特点,有其独特而放松的传播空间,因而在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非常受欢迎,通过网络添油加醋的传播,甚至成为时尚新潮词语,例如东北方言的“忽悠”,粤方言的“养眼”。因而,方言是普通话语汇的重要补充和来源,没有方言,普通话语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难以为继,至少在生动性、丰富性方面将大打折扣。

总之,现代汉语方言的有关内容值得纳入现代汉语教学系统,而不仅仅是主修语言方向的学生作为选修课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更可以增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活力与吸引力,对于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现代汉语讲授方言内容,要更多地从社会文化价值这个宏观层次入手,而不是停留在语言结构分析这个微观层次。例如方言中的地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今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而改地名成风,如把思茅市改为普洱市,把屯溪市改为黄山市,把峨眉县市改为峨眉山市等等,完全消解了地名原有的文化因素,这些现象,都可以引入课堂讨论,既调动学生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学生对方言的进一步认识。

三、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细节问题探讨

1.普通话的定位问题

普通话的定位,是现代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目前,普通话在现代汉语教材中普遍定位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关方面已经从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给出了限定和解释。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正式实施,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将普通话以法律形式定位为国家通用语言,而目前现代汉语教学对普通话的定位,显然不符合相关法律规范。

2.语汇教学问题

(1)关于语素的地位

现代汉语语素最为活跃,活动能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比如达人、网吧、摩的,尤其是地名的构造更能反映语素的这种活力。语素涉及到的构词功能、构词心理等重大问题被低估被忽略了,其实现代汉语的特点更多是表现在语素的特点上,但是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语素的地位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2)关于合成词的问题

涉及到语法分析,初学普遍反应难懂,这部分内容应该移到语法部分讲授。目前笔者看到的教材,词的结构包括成语的结构分析都放在语汇部分,使得语汇部分过早介入了语法教学内容,加大了语汇教学难度。实际上,现代汉语词和短语的构造规律具有一致性,把它们放到语法部分一起介绍,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关于字母词的问题

字母词很多,《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不少字母词,在学界引起了较大争论,语汇规范教学内容如何处理这一语言现象?

(4)关于网络词语

网络词语是现代汉语最具活力、发展最迅猛、影响最大的成分,如何看待网络词语,如何规范网络词语都值得探讨。从目前接触到的现代汉语教材看,很少有专门探讨网络词语的内容。由张斌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专题》,在全国高校率先将网络语言纳入现代汉语教学系统,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孙鲁痕教授执笔撰写,将“网络语言”扩展为独立的一章,对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流行体、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是一个将当前语言热点、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案例,为现代汉语教材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典范。

3.语法教学问题

(1)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一般公认是语素、词、短语、句子四级,这种分类目前有三个疑问:一是语素在语法教学中没有地位,基本上被架空了,只剩下一个虚名,语素的功能是不是应该在这里介绍;二是这四级语法单位中,语素、词是有形的,短语和句子是无形的;三是句子,属于使用单位,而语素、词、短语属于备用单位。这四级语法单位是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它们并称四级单位是否合理?

(2)词类的划分问题

自从现代汉语课程开设以来就没有统一的意见,比如划分标准问题,区别词、拟声词能不能独立,方位词归入名词是不是合理等等,似乎都有再讨论的必要性。再有就是词类与句法割裂,不知道能不能巧妙结合起来?其实现代汉语语法开山鼻祖马文忠的《马氏文通》全书就重词法分析,从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结构具有一致性看,真的弄懂了词法,句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日益增多,例如“非常男女、非常可乐、非常玫瑰”,“很青春、很男人、很绿色”,这是副词的功能发展了,还是出现了新的类别?对于副词的功能描述,是不是还需要重新定位?

4.修辞教学问题

(1)脱离实际

受传统修辞学的影响,修辞教学内容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修辞是指导我们更艺术化地运用语言技巧的规律,但是修辞学研究关注的内容更注重书面语,特别是文学作品,分析的用例是虚拟作品而非现实生活话语,长期忽视对口语的修辞研究与指导,缺乏实践价值,学生学习了修辞学只知道一点理论皮毛,学无所用,这是当前修辞教学急需纠正的方面。

(2)内容肤浅

修辞学的内容过于肤浅,流于对语言现象的分析,缺少深度挖掘,这一点在修辞格上反映最为明显。修辞格的讲授内容与中小学大同小异,基本上还是比喻、夸张、借代、双关等二十来个修辞格,无非就是分类、结构、运用要求的粗浅介绍。修辞格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作为言语表达技巧的最高范式,对它的构成特点、表达功能、交际对象、语用意义、逻辑基础、运用心理、美学价值、修辞新格等,现代汉语教学缺乏开拓深化,只是在炒中小学剩饭。修辞内容涉及到民族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心理认知、语用规则等多方面,内容深厚,案例丰富,当前修辞学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大观,细致入微,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恰当剪裁吸收,运用到当前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上来,也值得思考。

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接地气、最具有现实性、最具有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无论是对于整个专业的发展,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的这些问题,目的是引起学界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良方,解决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品质,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专业不断创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注 释

本文参看了由张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第三版)》《现代汉语专题(第二版)》;黄伯荣、廖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黄伯荣、李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胡吉成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基础》;钱为钢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应用汉语教程》等教材。

[1]刘红梅.如何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1).

[2]王铁琨.基于语言资源理念的语言规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胡吉成.从文化遗产角度探析方言保护问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4]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 [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

[5]李莉.我国戏曲剧种知多少[J].百科知识,2008(2).

[6]李宇明.珍爱中华语言资源[N].文汇报,2008-1-13.

[7]苏雁.拯救方言就是拯救地方文化[DB/OL]. [2008-10-20].http://www.gmw.cn/01gmrb/2008-10/20/content_850216.htm.

[8]戴维·克里斯特尔.语种消亡与物种灭绝一样可怕[N].参考消息, 1999-11-10.

(责任编辑:王 丽)

Exploring into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ese Teaching at Colleges

HU Jicheng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9)

The effect of modern Chines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ten not satisfact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material compil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odern Chinese.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reflections on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modern Chinese teaching,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of dialects.

Moder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2016-09-27

胡吉成(1958—),男,重庆荣昌人,副教授。

1008—2573(2016)03—0021—06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