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

2016-03-07 13:24茶刘英
关键词:华夷一统吕氏春秋

茶刘英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

茶刘英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对秦朝的统一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从民族观的视角,对《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是对先秦民族思想研究的有力补充。

《吕氏春秋》;“华夷一统”;产生背景;内容

前言

《吕氏春秋》作为战国时期最后一部著作,既吸收诸子之长而又“大出诸子之右”(《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序》),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民族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吕氏春秋》的主要思想是“大一统”,即指天下的“五方之民”(“四夷”与华夏的总称)统一于“天子”的统治之下,即所谓的“华夷一统”,故《吕氏春秋》的“大一统”思想从民族观的角度阐述便是“华夷一统”思想。《吕氏春秋》对“华夷一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关系因素以及实现“华夷一统”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实现手段等都一一做了论述,但鉴于此书是从“为君之道”和“治国之理”的角度编写的施政纲领,因而未能对其“华夷一统”的民族思想做系统的论述;加之以往学者鲜有对《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进行专题研究,故笔者在此对这一思想做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供后来者参考。

一、“华夷一统”思想产生的背景

《吕氏春秋》认为战国末期社会分裂混乱、民族大融合以及诸子夷夏可以互化的思想,是“华夷一统”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状况

《吕氏春秋》认为战国末期社会分裂混乱、民不聊生的原因是天下无天子,四夷之地没有国君统治的缘故。首先,《有始览·谨听》和《先识览·观世》认为,当时社会混乱的原因是天下没有天子,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天下没有天子就会出现“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的混乱、分裂局面。其次,《有时览·谕大》认为个人的安定还要依赖于天下和国家(诸侯国)的安定,如若天下大乱,个人就没有安身立命之地。最后,《恃君览·恃君》认为远古时期的居民和四方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君主而造成“知母不知父、不知礼义廉耻”的状况,阐明设立君主和天子的必要性。故《吕氏春秋》认为,由于天下无君而引发的社会混乱是提出“华夷一统”思想的社会背景。

(二)民族关系因素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中原的华夏族与周边的四夷各族,由原来的敌视对抗转变为交往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促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从春秋到战国时期,中原的华夏民族与周边“四夷”的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交往方式、交往范围和民族思想上的转变,交往方式由春秋时的战争为主转变为战国时的战争、贸易和合作等方式,交往范围由春秋时期的政治交往扩大到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交流,民族思想由春秋时期严格的“华夷之辨”思想转变为战国时的“华夷一统”思想。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这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春秋初期,中原华夏诸国在周边少数部族的南北夹击之下,政权岌岌可危,形成“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1](P371)的局面,中原华夏诸国为了保住政权,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华夏诸国共同对抗周边四夷,中原华夏诸国与周边“四夷”对立严重,然而战争在客观上促进华夏族和周边“四夷”各族之间的接触和了解,为战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到来奠定基础。到了战国末期,春秋时期“华夷”严重对峙的局势完全改变。历经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争霸兼并战争后,数以百计的华夏诸国与“四夷”部落、国家合并为战国时的七大强国,华夏族和周边“四夷”各族在不断接触、交往中,在血统和文化上进一步融合,进入中原和被兼并的“四夷”不断“华化”而成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族和四夷各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局面,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已是“四海之内若一家”[2](P441),故难以把华夏族和周边的“四夷”各族严格区分开来,春秋以来严格的“华夷之辨”,被战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逐渐打破、淡化,甚至忽略,为“大一统”的到来创造良好的民族关系。

(三)思想基础

《吕氏春秋》不断弱化民族差异,并承认“夷可以进而为华夏”。书中不仅记述战国时期华夷密切交往的内容,还记述以往华夏族与“四夷”交往、“四夷”华化的内容,以此来强化“华夷一统”思想。首先,《开春论·审为》讲述的是居于邠地的周太王让地与狄人的事情,可以看出各民族之间很早就有接触。其次,《慎大览·不广》记述的是晋文公成就霸业的事情,其中提到戎人和狄人,可知春秋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甚密。最后,在《不苟论·不苟》中,秦穆公认为:“秦国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犹惧为诸侯笑”,由这句话可以看出秦国曾经被视为夷狄,现已跻身华夏诸侯之列。秦国“华化”的事实我们在《史记》中也可以得到验证,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可知,秦国在西周时只是西周的附属小国,但因救周有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国。《不苟论·不苟》敢于提及秦国“华化”事实,正好有力地证明战国末期“华夷之辨”已经淡化甚至被忽略。基于战国末期华夷融合比较普遍和“华夷之辩”被淡化、忽略的事实,以及秦国统一六国一统天下的需要,《吕氏春秋》用笼统的“天下”一词来指代华夏民族和周边“四夷”这个民族共同体[3],这在客观上又进一步促进“华夷一统”局面的形成。

二、“华夷一统”思想的内容

《吕氏春秋》认为“华夷一统”思想的内容包括设立天子、天下为公思想以及统一政令等。

(一)设立天子

在战国末期,诸子达成“华夷一统”的思想共识,并认为秦国独强,已具备实现“华夷一统”的政治经济基础。在战国末期,一方面,由于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天下百姓渴望天下统一于一个绝对强大的政权之下,从而使得各国听命于此政权而停止发动兼并战争,以此来结束战国兼并混战的局面,因而生活在此时期的诸子纷纷著书立说来阐发自己渴望天下“华夷一统”的观点,虽然诸子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各有偏重和不同,但其在渴望实现天下“华夷一统”的大的政治主张上却达成共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兼并战争,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到了战国末期出现秦国独强的局面,秦国统一天下、实现“华夷一统”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时任秦国丞相的吕不韦为了给秦国实现“华夷一统”扫清思想障碍,并为秦王政最终登上“天子”之位提供合理依据,故在《吕氏春秋》一书中,阐明设立天子是实现“华夷一统”的政治基础,并对“天子”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有力的论证。首先,《孟秋纪·荡兵》认为,人们通过战争设立首领,在首领不足以治理天下百姓时设置君主,在君主治理不好天下百姓时设置天子,因此,天子的设置是以首领和君主的设置为前提和基础的,设立天子是为了治理好天下百姓。由此看来,天子的设置是合理的,是天经地义的,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天下就应当设置“天子”。其次,《孟秋纪·振乱》认为,当时社会混乱至极,人民的痛苦无以复加,周王室已经灭亡,昏君恣意妄行,人民有苦无处申诉。这表达百姓渴望有天子出来为其做主的心声,希望天下处于天子的管理之下,希望天下有新的天子产生。再次,《有始览·谨听》和《先识览·观世》认为,天下没有天子是天下最大的混乱,当时正处在这种天下无天子的极大混乱之中。言下之意是要改变当时天下混乱的局面,就必须设置新的天子,使“天下有君”。最后,《恃君览·恃君》认为,为天下做长远的打算,没有比设置天子更好的,为一个国家(指诸侯国)做长远的打算,没有比设置君主更好的。综上所述,《吕氏春秋》认为要想结束当时混乱的时局,救天下百姓于苦难之中,就必须设置天子,让天子来管理天下,因而设置天子既是合理的,也是有必要的。

(二)天下为公

战国末期,由于社会大动荡而形成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华夷一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天下应统一于天子的统治之下。可是如果天子也像历代的暴君那样,在当上天子之后以天子之位谋取私利,残害百姓,那么设立这样的天子还不如没有天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让天子从天下百姓的共同利益出发,公平、公正地治理天下,从而结束战国末期的混乱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呢?这就要求天子遵循“为天下百姓谋利益而不为自己谋私利”的为君之道,即以“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统治天下的思想基础,以“为天下百姓谋利益,公平、公正地治理天下”为己任,以“公心”治理天下。《吕氏春秋》对“天下为公”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其是实现“华夷一统”的思想保证。首先,在《孟春纪·贵公》中明确提出,公平、公正是天下安定的基础,君主的确立都是出于公平、公正之心,认为先代圣王治理天下一定把公平、公正放在首位。其次,在《孟春纪·贵公》中还指明,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而不是天子一个人的天下,因而天子应“法天地”、去偏私,以公平、公正作为其治国之道;其后又从桓公的例子证明“贵公”的益处和“阿私”的下场。再次,在《孟春纪·去私》中从天地无私、尧舜禅让、祁奚荐贤等事例来说明什么是“贵公去私”,如何做到贵公去私。最后,在《恃君览·恃君》中指出,“为人民谋利而不从中谋取私利”是为君之道,只是在道德衰微、社会混乱的时候,天子、国君和官长就会以自己的地位来谋求私利,导致混乱灾难时时发生;因此在国家不断更迭与存亡中,为君之道一直延续下来而没有被废除。综上所述,《吕氏春秋》认为,天子只有将“天下为公”作为其实现“华夷一统”的思想保证,才能成就自己的“王业”和维护天下稳定。

(三)统一政令

在战国时期,诸子对实现“华夷一统”的手段也进行探讨。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都提出各自的主张,孟子提出通过实行仁政来达到“夷夏一统”的主张[4],荀子主张华夏族通过礼仪文明建立大国“王”天下的“华夷一统”格局[5];法家提出以战争兼并四夷,并通过仁政实现“华夷一统”的主张;道家提出通过无为和仁德实现“华夷一统”的主张。以上诸子都是站在华夏“优越论”和“中心论”的基础上,认为以优越的华夏文明来教化“四夷”是实现“华夷一统”最为可行的手段;当然,如果教化无法施行,那么采取武力征服之后强行“华化”又是其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换句话说,战国末期诸子提出的实现“华夷一统”的手段,主要是从华夏族对“四夷”各族同化的角度出发的,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华夷之辨”的影子。作为杂家代表作的《吕氏春秋》,虽然对战国诸子实现“华夷一统”的手段多予认同,但书中摒弃春秋战国以来的华夏“优越论”和“中心论”,弱化和忽略“华夷之辨”,站在天下“大一统”的高度,认为,天子统一政令和行动,对天下进行统一管理是实现“华夷一统”的手段。首先,《审分览·不二》认为,政令统一是治理好天下和安定天下的保障,只有政令统一,才能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其次,在十二纪的每纪开篇,都由天子颁布该月的政令,昭告人们该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用以促进生产和维护天下的长治久安。再次,《审分览·执一》认为,只有由天子统一天下的行动,才能治理好天下,不招致混乱。因此,《吕氏春秋》认为,统一天下政令和统一天下行动是实现“华夷一统”的手段。

三、结语

《吕氏春秋》对“华夷一统”思想做出较为全面的论述,但由于此书是从治国之道和为君之术的角度来编写的施政纲领,所以对“华夷一统”思想的论述较为零散,不够集中和系统。本文从民族观的视角,对《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是对先前民族思想研究的有力补充。《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不但为秦国统一六国与建立强大的秦帝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王维堤,唐书文.春秋公羊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汤夺先.试论孟子的民族思想[J].菏泽师专学报,2003 (1).

[5]曾文芳.战国民族思想与民族统一[J].管子学刊,2008(1).

[责任编辑 薄 刚]

The “Hua-yi Unified” Ideology inLü’sCommentariesofHistory

CHA Liu-ying

(Institute for Western Frontier Region of China,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

Theideologyof “Hua-yiunified”inLü’s Commentaries of History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 dynasty and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s of “Hua-yi unified” ideology. It is a powerful supplement of national thought about the pre-Qin period.

Lü’sCommentariesofHistory;“hua-yi unified” ideology;background; contents

2016-06-10

茶刘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K231

A

2095-0292(2016)05-0154-03

猜你喜欢
华夷一统吕氏春秋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刘毕新
华夷一家:长城的经贸与和平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吕氏春秋》养生之道
想象的异邦:非我族类与华夷之别
《大清一统志》西部西藏“阿里”四至与寺庙城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