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廉,谢世友,2
(西南大学 1.地理科学学院;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乡村旅游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探讨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研究
唐 廉1,谢世友1,2
(西南大学 1.地理科学学院;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乡村旅游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在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显现了诸多弊端。能否合理行使政府职能,对于促进乡村旅游平稳发展,推动城乡二元经济均衡增长,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探究乡村旅游中政府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得出驱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五大关键因子,并就政府职能合理定位提出建议。
乡村旅游;扎根理论;政府职能;公共服务
乡村旅游是指一种异于城市景观及文化氛围,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满足城市居民追求宁静休闲生活的旅游方式。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P24-39),近年来,在个体自由思潮升温,农村经济亟待转型重组的背景之下[2](P226-232),受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3](P14-17),各地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热潮。“驴友徒步、农家乐、景区化管理”三大发展模式[4](P158-162)下的乡村旅游均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的干预和参与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5](P35-39)[6](P13-17),对提振农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7](P8)。但也显现了诸多问题和弊端[8](P37)[9](P35-40)[10](P75-79)[11](P351-362),甚而丧失了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性[12](P101-103)[13](P451-459)[14](P65-69)。欧美国家也在政府层面进行调控管理[15](P371-386)[16](P41-56)[17](P71-86),但国外工业文明程度高,文化积淀深,我们难以照搬经验。
政府职能定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强度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18](P151-164)[19](P7-11)[20](P13-14),国内众多学者从规划[21](P812-814)、宣传[22](P22-31)、建设[23](P7-10)[24](P234-240)、管理[25](P45-46)[26](P33-37)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也基于不同利益方视角从中予以探究[27](P294-302)[28](P35-36),但大多为案例研究和定性分析,仍缺乏针对政府职能定位各方影响因素的细致探讨,且因地域差异难以顾及特殊性。有鉴于此,笔者以某待开发的乡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结合调查问卷、访谈方式,深度了解不同利益方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期望程度,力图为合理运用政府职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做相关补充。
(一)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全村3个小组共200户村民,区内有右江支流绕村而过,留有部分红军战斗遗址、天然石山及一待探测溶洞。村中男性以外出务工为主,多留守老人妇幼,另有少量个体经营户及自由职业者,普遍初高中文化水平。交通不便外加少数民族杂居,乡土文化气息保存完好。近年来, 由于部分骑行客和驴友通过各种新式社交媒体将此地向外界扩散,游客数量日渐增多,以青年学生和退休职工为主。村中商品经济意识强的农户抓住机遇,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目前,有1家小型餐馆及1户农家改造旅社,效益较好。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工程的大背景下,当地有意投资打造特色旅游景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驱动政府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且目前尚没有固定的变量因素、量化因子可供参考,因此,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择扎根理论对政府在乡村旅游中的职能定位进行探讨。它是经由系统化搜集、分析、归纳资料去发掘事物现象背后的理论,并暂时性验证理论的过程,主要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三个程序实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科学研究中。此方法也可同访谈者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获取更多细致真实的资料。
(三)样本人口统计特征及资料收集
本次调查在2015年9-11月完成,共涉及78人次,包括当地居民58人次,游客14人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3人次,非营利组织人员3人次,具体样本人口统计特征见表1。样本数量的确定按照理论饱和原则,通过访谈发现不再有新的概念出现为止。在73人次问卷统计之后,继续发放10份问卷,回收发现仍有5份问卷能够充实之前的内容,后续仍发放10份问卷,整理不能再获取新的范畴,表明抽样已达到理论饱和。问卷分为客观基础背景调查和主观征询项目,并辅之以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为增加资料可信度,参考反馈法,听取相关专家意见,验证了资料可靠性。主要主观性征询项目如下:您认为政府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有什么好处;您知道政府参与了哪些领域建设吗;您对这些方面的变化满意吗;哪些方面希望政府出面解决;政府在哪些方面对自己造成了阻碍。
表1 人口学特征概况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指将原始调查资料逐词、逐句依据相关性和契合度进行概括总结,精练为书面语言,以明确属性,界定概念,发现范畴[29](P5-6)。因为样本总数较大,语句较多,首先将表达模糊(未符合问题指向)语句剔除以便更为直观表述,得到310句原始语句及相应初始概念,为避免信息交叉、内容重复,进一步筛选、剔除,主要是删除同一访谈项目前后意思表达矛盾语句,低于两次频度概念,保留三次及以上概念。本研究初步整合的结果见表2,为节省篇幅,仅列举数条原始语句。
(二)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是指将得到的相应范畴继续依据其内涵、外延的联结性和逻辑关系进行聚类总结,确定主范畴及其从属范畴,使其更具指向性和理论性[30](P93-102)。根据开放性编码的结果,压缩概念,提炼形成12个小范畴和5个大范畴:经济回报、权利诉求、乡村性特征保护、公共服务和环境支持。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和从属范畴认识的基础上挖掘“核心范畴”,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逐步加深比较,以典型关系结构的形式描绘整体现象,最终建构新的模型和理论。本研究确定“生活品质提升”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的关系线索可以概括为访谈者期望旅游开发能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这反映在物质要求和精神满足两方面。在外部设施条件改善的基础上,依托乡村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借助政府资金、人力支持、规范制度,通过就业及自主经营等形式参与旅游活动,并高度具备公民意识,崇尚公平民主,充分运用自身的政治权利,最终获得生活品质的飞跃。典型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表2 编码化过程的主范畴结果及影响因子比重
图1 典型关系结构图
(一)经济回报
经济回报是主要影响政府职能的因素,体现在固有财产(土地)占用、就业机会拓宽、费用优惠等三个方面。从编码结果而言,土地的合理补偿是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考量因素。土地是原住民的立生之本,访谈者倾向以直接金钱补偿、参与开发入股分红、保有产权异地置换、承包租赁收租等四种方式来获取收益,尤其在当今媒体开放发达的时代,访谈者获取经济信息的渠道增多,更愿以土地入股分红这样一种最妥当的方式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旅游项目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就业机会的增多和规模化的商业开发。在市场经济时代,访谈者的商品经济意识已大为提高,这直接引发了一种极自然的渴求:寻求当地就业或谋求行业经营,以避免外出谋生。研究同时发现,由于游玩的人大多来源于本县内,公路通行费、景区门票等地方性收费为人诟病,纷纷要求在此方面给予优惠。
(二)权利诉求
权利诉求体现被访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和要求,包含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两方面。经济权利主要体现为保障经营权,这是有意愿参与经营的当地原住民或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渴求,是参与开发者优先代偿的期望。意见申诉,表达建议,公平选举社区代表,引进先进理念则是访谈者基于不同角度提出的政治权利具体的实现方式,强调主人翁态度,这反映新时代人们公民意识、维权意识的进步,尤其是非营利性组织提出的先进理念,在国内某些组织在旅游发展中有过类似实践,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参考[31](P11-13)。
(三)乡村性特征保护
乡村性特征资源的保护为大部受访者谈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主要体现在适度开发本土资源方面。原生态的山水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特色所在,承载原住民的精神依恋,令游客流连忘返。人文景观包括固有的村落习俗,传统秩序和手工艺、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这些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乡村性”特征,权威机构调查表明,“乡村性”的核心特征是放松、平静、悠闲、田园风光等词汇[32](P200-205)。如果不加注意,过度开发或是扰乱原有秩序都将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前景。
(四)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在这里主要是指为旅游区各群体提供的各项硬软件设施及服务,在访谈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制度体系建设两方面。硬件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水电工程建设和交通条件等,访谈者尤其是原住民对硬件条件的改善渴望更甚于经济收益。社会开放度增加,摆脱了户籍流动限制的原住民有了更多的就业途径,可以通过自主择业或独立经营获得收益,而交通、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则属于公共性产品,参与者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支撑全局,迫切需要团体支持。软件制度体系建设表现为行业秩序、治安、卫生秩序及游客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好的旅游景点往往带来兴旺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的发达除了稳定的客源,从供应方角度而言,必然有相应规范的秩序管控行业和市场,避免出现经济主体盲目、无序及各种危害行业发展的行为。安全保障体系不仅在本研究地,乃至在全国诸多景区亦未形成一般救助机制,因此,乡村旅游需要政府扮演好服务角色。
(五)环境支持
环境支持某种程度意味着政府不再充任主要角色,而是以调控者身份协助开发。访谈者期望政府在旅游宏观规划、资金扶助、利益协调等方面有所助力。宏观规划包括远景规划、品牌形象和外部宣传等三个部分,长远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个体力量单薄,难以顾及所有环节。旅游业是一项综合产业,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吸引众多企业或者个人参与其中,但大多数都将面临资金欠缺问题。同时,在开发后期,村民、企业、游客等三方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但又难以相互割裂,独自发展,需要权威形象居中调和。
本研究以待开发乡村景区为例,通过对旅游开发政府合理发挥职能的探讨,运用扎根理论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驱动职能定位的结构模型,综合梳理了政府职能定位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公共服务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处于开放经济时代,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随之而来的是希望获取环境支持,伸张权利,保护旅游资源,最终实现经济持续报偿。这说明人们虽然仍以经济为核心,但由于获取收益的渠道增多,不再寄希望于单一的旅游开发,首要期望外在软硬件环境改善,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当汇报。另外,重视保护本土资源说明现代居民文化意识增强,在工业化推进的同时,逐渐倾向回归自然质朴的传统文化。由此,在开发的不同阶段,应对不同的利益诉求,政府职能应适时调整,扮演恰当的角色。首要做好公共服务建设,在外部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相应提供资金、智力支持,做好宏观调控,维护好特色资源,适度干预主体方利益划分方案,将是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开发政府职能定位之道。
[1]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2]黄郁成,陈超,夏继军.旅游开发与乡村社区经济[J].江西社会科学,2006(6).
[3]张洪.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经济管理,2008(17).
[4]尤海涛,等.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2(9).
[5]刘德光,邓颖颖.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政府行为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9).
[6]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7]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3).
[8]林红玲.制度·经济效率·收入分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9]张朝枝,保继刚,徐红罡.旅游发展与遗产管理研究: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视角——兼遗产资源管理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4(5).
[10]郑凤萍,杜伟玲.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11]Park D B,Lee K W.Choi H S,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 in South Korea[J].Tourism Management,2001(4).
[12]林源源. 国外农业旅游的运行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13]Arie R,Oded L,Ady M,Rural 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0(5).
[14]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 2007(3).
[15]Clark G,Chabrel M. Measuring integrated rural tourism[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7(4).
[16]Duarte P.Evolu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Portugal:A 25 years analysis[J].e-review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
[17]Fotiadis A,Chris V.Rural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in Grreece[J].Tourism Research, 2010(4).
[18] Gartner W C.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US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
[19]杨军. 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 旅游科学,2006(4).
[20]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12).
[21]刘法健.政府在乡镇旅游开发中的角色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9).
[22]宋慧林,蒋依依,王元地.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J].旅游学刊,2015(1).
[23]赵荣明,邱健. 基于产业发展的村庄整治——以成都白果村和红砂村为例[J].四川建筑,2006(6).
[24]王慧博.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融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6).
[25]马东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
[26]郑群明,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
[27]罗红,陈晓,何忠伟.低碳视角下乡村旅游决策行为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300位游客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学通报,2014(34).
[28]方碧珊. 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以武夷山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0]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31]郭书丽.非政府组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角色分析——以北京绿十字为例[J].旅游纵览,2016(4).
[32]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1).
[责任编辑 薄 刚]
2016-07-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与民族村寨发展研究”(11XMZ084)
唐廉,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地理与旅游规划;谢世友,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水土保持。
D59
A
2095-0292(2016)05-00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