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北青龙神相关传说与信仰互动研究

2016-03-07 12:13
关键词: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 霞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覃怀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



【河洛文化】

豫西北青龙神相关传说与信仰互动研究

唐霞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覃怀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对豫西北地区流传的各类青龙神传说进行分类整理,同时结合文献碑刻的记载,分析青龙神信仰和传说的互动。豫西北地区基于民众龙文化的民俗心理,逐步产生青龙神传说。在青龙神信仰和传说的发展过程中,祭祀求雨仪式中叙事话语体现、显灵母题的反复出现和“二月二”民俗活动促使青龙神信仰不断发展,新时期“非遗”保护的大背景更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豫西北;青龙神传说;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说及其蕴含的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西北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典型的北方农耕文化区。从明代开始,豫西北地区*豫西北地区包括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以及新乡市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在明清时期称为怀庆府,所辖包括河内县、济源县、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孟县、原武县及阳武县。的民众通过各种方式演绎、继承和创作了许多有关青龙神的民间传说,时至今日仍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这些民间传说背后隐含的是民众对于青龙神的虔诚信仰。本文将民间传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通过收集整理流传于豫西北地区民众口头的各类青龙神传说,对传说中的信仰遗迹和现存的信仰仪式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文献碑刻的记载,以青龙神信仰和传说的相互影响为例,对民间传说和民众信仰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豫西北青龙神传说概述

豫西北地区青龙神信仰的形成起源于当地流传的青龙幻化成人做高家佣工的传说。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的碑刻《高氏家传遗言记》记载了这一传说: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2—1424年)天上的青龙因为行雨有误,被贬下凡后到万花庄高家当长工,后来高家将女儿许配给青龙。青龙神化归天后到修武太行山青龙洞中居住,并托梦给万花庄,如若日后天旱,可到青龙洞求雨。此后因为祈雨多次灵验,官府为青龙建庙,香火十分旺盛。当地民众为求风调雨顺,常来祭祀。历代文人、官府做文刻碑纪念,百姓口口相传,有关青龙神传说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形成每年农历二月二的武陟青龙宫庙会。每年的庙会都会吸引数以万计来自豫西北及邻近省份的群众。2009年6月,武陟青龙宫庙会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豫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着有关青龙神的传说故事,从内容可分青龙佣工传说、祈雨灵验传说和龙神灵异传说。

(一)青龙佣工传说

豫西北有关青龙神的信仰都始自于青龙佣工的传说。该传说的核心情节主要包括“青龙被贬,化身至万花庄佣工——夜间灌溉田园——高氏妻之以女——青龙神与夫人神化归去——托梦于家人,天旱赴青龙洞求雨”。青龙佣工传说是所有关于青龙神的传说的基础和母题,其余传说均以此为基础,故而此传说流传最为广泛,影响也最大。清道光版的《武陟县志》、明嘉靖六年《高氏家传遗言记》碑、清代文人刘大观所著《武陟万花庄龙祠记》、辛文映的《青龙峡的传说》均有记载,在豫西北当地民众口头也广为流传。

在不同的文本记载中,虽然主体情节相似,但是细节有不同。其中清道光版的《武陟县志》卷十九《古迹》篇*参见[清]王荣陛修、方履篯纂《武陟县志》卷19《古迹志》,清道光九年刊本.在记载武陟青龙王庙时即提到了青龙佣工传说,记载较为简略:

青龙王庙(青龙宫)在县治东北路万花庄。旧传青龙神于明永乐时,假身为贫少年,佣力于本庄高氏家,白昼刻木为‘鲸’,夜则灌园田,稼茂异常,高氏瞰其踪迹,见云雾中有一龙在井上,尤是大奇,妻之以女,其后,忽见梦于高氏曰:“吾以有异汝,若逢旱时,赴青龙洞求雨必应。”尺醒则神已化去,其妻亦逝。所遗即牒文木鲸也,自是有祷必应,建祠记之。

与《武陟县志》的记载相比,《高氏家传遗言碑记》*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高氏家传遗言记》碑调查中并未见到,但在新建青龙宫后寝宫廊下砌有复制碑。同时,在青龙故居墙壁亦镶嵌有复制碑。专门记载了这一传说,且不受史志文体所限,因此更为生动,碑刻中青龙神有名有姓,并有对青龙神性格的描写。碑刻也写明青龙夫人是高家之义女,并详细交代了高家陪嫁女儿的嫁妆以及青龙神与夫人神化归天的具体过程。

清代文人刘大观《武陟万花庄龙祠记》的记载则更加丰富生动。刘大观(公元1753—1834年)是乾嘉时期著名文人,著有《玉磬山房诗集》13卷、《文集》4卷。据《修武县志》记载,刘大观曾应时任武陟县令的孙肃元之征做《武陟万花庄龙祠记》,传至今世。刘大观所著《武陟万花庄龙祠记》版本有二,一为《刘大观文集》中所录,一为道光本《修武县志》所录[1]。故事情节与《武陟县志》和《高氏家传遗言碑记》的记载相比更加曲折离奇,如对高家之女的描写:

庄氓高某有女未字,百媒乃未尝一诺。媒噪曰:“若家女,简韶择秀,声价独高,将欲嫁龙耶凤耶?”高漫应之,谢媒去。

这段描写即为后来高家之女许配给青龙神埋下了伏笔。而青龙神的形象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初佣工高家时:

高开畦数弓,艺蔬为业,以力殚畎亩,弗能兼治。佣一人治之,一人来,耸鼻缩目,躯干昂藏,愿受佣供指挥。

而后神化托梦于万花庄时则是:

继万花庄父老梦一人,伟岸殊常,着缁衣衮,冠王者冠,来告曰:“吾夙受父老庄中恩未报,吾今居修武太行山,脱父老庄中苦,旱稿田禾,父老愬告吾,吾当以雨雨。”

刘大观所记载的青龙神佣工的传说故事具有了明显的文人加工的痕迹。

辛文映收集整理的《青龙峡的传说》[2]1一书收集的传说《陪嫁妆》也详细完整地记载了青龙佣工的故事,这一传说与地名传说相融合,采用当地口语讲述,如“长虫”“寒碜”“看把式”等,显示出口头流传的特点。

(二)祈雨灵验传说

在青龙传说中,除了有关青龙来历的佣工传说广为流传外,各种祈雨灵验的传说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惠普中州》[2]5这则传说以当时的历史为背景,紧密结合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祈雨应验光绪皇帝赐匾的历史事件,同时添枝加叶,极力夸耀青龙的神力。

祈雨中除了灵验故事,还有一些是讲述违反祈雨的禁忌而遭到青龙神惩罚的故事。如《故土情》[3]3讲述的就是以前万花庄祈雨时不遵守规矩,惹得青龙神发怒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祈雨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是否遵守祈雨过程中的各项禁忌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故事中极富传奇色彩的情节,很好地强调了祈雨过程中的各项仪式规定的神圣性和青龙神的尊严。修武影寺村南一带民间流传《争香火》[2]26的故事,讲述了青龙与黄龙为了争香火闹起别扭的故事。在豫西北地区流传的青龙神传说中,青龙呈现出鲜明的人格化的特点,他如同现实世界中的人一样,也有人管理他,降雨并不能按照一己之喜好,随心所欲,而且在龙神世界中,他们也有斗法竞争。

(三)龙神灵异传说

这一类青龙神灵异传说,就是所谓的“神奇传闻”,故事性不强,但事件的发生地点、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并且常常是讲述者及听众熟悉、认识的,有着强烈的现实色彩。

比如与青龙宫有关的诚心桥的传说。武陟万花庄青龙神信仰的遗迹主要集中在青龙宫。青龙宫,俗称龙王庙,位于武陟城关乡万花庄,建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刊立的《创建龙王庙记》载:“万花庄龙王庙,系邑侯孙公所建也。”*根据田野调查中的碑刻资料整理,《创建龙王庙记》现镶嵌于青龙宫拜殿东山墙内。青龙宫玉皇阁的后面是诚心桥。关于这座桥,当地传说本地有一村民叫王老虎,婚后多年无子,向青龙神求子,后得一对双胞胎儿子,长大后双双进士及第。于是王家就出钱修了这座诚心桥。这一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人们多相信在诚心桥上祈愿更加灵验。2012年、2015年农历二月二庙会期间,笔者到青龙宫调查时,看到许多信众向桥对面的石首扔硬币,并以扔进石首口中为吉,相信这种类似游戏的活动有着某种神秘的感应力量。

还有一类灵异传说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更强,如当地传说,龙王爷在庙会期间会化身为七八寸长的小蛇,出现在青龙宫内或者附近。2012年笔者在青龙宫调查时,当地民众告诉笔者,2011年庙会时,有位村民看到路边盘着条小蛇,想着是青龙显灵,就赶紧把它送到了庙里。庙里的人把小蛇放到了卷棚下,由于对龙王爷不够恭敬,一转身小蛇就不见了。送的人从庙里回到家竟然看见这条小蛇盘在自家的院子里。人们纷纷相传是龙王爷显灵了,庙里的人不够恭敬,龙王爷又回去了。这些灵验传说和青龙神信仰密切关联,情节并不曲折,讲述者也没有进行过分修饰和夸大,讲述的场景也比较随意,常常可以被视为人与神之间的生活故事。但由于故事的主人公或应验的对象都是百姓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人们常常坚信不疑,并以此警醒自己保持对青龙神的虔诚和恭敬。

二、青龙神传说与信仰的互动发展

早期的民间传说和民间信仰是融为一体的,并没有清楚的分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仰逐步与传说分离,传说也开始表现出自身的文学特征,二者呈现出互动发展的局面。具体到豫西北的青龙神传说与信仰而言,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神奇的青龙佣工传说促成了当地青龙信仰的产生,但是实质上二者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关系,并依靠传说与信仰的互动逐渐扩大了在当地的影响。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传说逐步从表层的、外在的言语演化影响到深层的民俗心理。

(一)龙文化促进了青龙神传说的产生

自旧石器时代直至今天, 中国龙文化历史悠久,在政治、宗教、艺术和文学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龙可以沟通天地,同时是司雨的神兽和祥瑞灵异的象征。汉代以后,由于佛教传入,随之而来的印度的龙文化更加丰富了我国的龙文化,将龙的文化形象变得丰富多元,龙的形象开始地域化、人格化[3]。龙信仰中所包孕的这些文化内涵在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些千百年来代代传承下来的对于龙的情感、信仰和民俗心理成为豫西北青龙神传说产生的土壤。有关青龙神的传说一经产生就迅速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当地民众巧妙地将风调雨顺的祈愿、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当地风物的解释结合起来,在传说的世界中,想象龙的起居生活、喜怒哀乐以及他的各种神力,进而塑造了一位被贬下凡,入赘高家的青龙。这条青龙重情重义,尤其是对万花庄父老知恩图报,有求必应。随着佣工传说以及灵验传说的广布,对于以万花庄、青龙峡为信仰中心地带的豫西北民众而言,青龙成了集雨水神、社区神、祖先神于一身的神。在龙文化的背景之下,青龙神因为与当地历史、风物密切结合所以更具神力,也更容易获得当地民众的崇拜和信仰。

(二)祈雨仪式中青龙传说核心情节的反复出现

自远古以来, 中国农业社会总是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在雨灾和旱灾发生时,民众或自发组织,或者由官府乃至朝廷出面祈雨或祈晴。豫西北地区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是较早进入定居农业的区域,农耕文化非常发达。由于雨水对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当地历史多有祈雨的记载。

豫西北地区围绕青龙神信仰形成的祈雨活动始自明代,到新中国成立,延续了近600年。当时的祈雨仪式,碑刻县志多有记载,到清朝末年最为隆重。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青龙宫新修后殿记》、光绪三年的《青龙像赞·有序》、光绪三十二年的《创建武陟县万花庄青龙神祠东西厢崇祀风云雷雨之神记》碑、1937年《青龙宫重金妆圣像碑记》碑、《戊午年三月安昌大旱步祷青龙洞得雨书事》碑、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往青龙王洞求雨创修行宫》碑均记载有祈雨的情况。

从现存的碑刻资料来看,在祈雨仪式中,青龙传说中的一个核心情节在祭祀时均被提及,那就是万花庄与青龙的姻亲关系。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青龙宫新修后殿记》记载了新修青龙宫后殿的原因及过程。碑记中提出:“惟谨从未闻有以人伦夫妇之道称神者。”继而又记述了青龙托人形佣于万花庄高氏、高氏妻之以女、天旱求雨的民间传说,且明确记载前往青龙洞求雨异常灵验的事实:

武陟城北八里万花庄有青龙宫,土人相传明永乐间,神托人形佣于村之高姓,每灌田一夜可抵数十人,主人异之,妻以女,居无何。一夜雷雨,夫妇脱形去。邨人梦神,告曰:吾,修武山中青龙洞龙神也,蒙主人相待优,日后有旱灾,吾当相救。自是以后,每遇极旱,数十村人,金鼓焚香入山沐浴,宿洞外,高姓一人捧瓶前导,率众秉烛入洞叩祷,置瓶石上,瓶中自有水,共舁以归,七日内必得大雨,数百年来无不应者。[4]160

在当地从明清开始的祈雨活动中,青龙神传说与祭祀联系在一起,而且还相互印证。祈雨仪式如果遵守了传说中的禁忌,求雨即获成功,相反则会受到惩罚。

和其他宗教活动一样,在祈雨过程中,祷告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笔者所收集到的向青龙神祈雨时吟诵的谣辞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主持或参与求雨的官员文人所作的官祭祈雨文,另一类是万花庄作为当地祈雨的重要村社所作的祈雨牒文。官祭祈雨文以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夏分守河北彰卫怀三府兼管驿传河务水利兵备道庄振祭青龙王庙的祭文为代表,祭文中庄振除了赞美青龙的神力、极力强调旱情的严重,也着重提及民间传说中青龙神与万花庄的姻亲关系:

惟神大德好生至诚能化,有驱策风雷之力,擅灵施云雨之功,虽尚迟崇号于殊封已久,辟潭宫于幽府,又况巫觋传言姻娅下联闾里乡邘共信灵奇非类虚无示弭歉迎丰之异谊既等夫恤邻飨。*参见[清]王荣陛修、方履篯纂《武陟县志》卷19《古迹志》,清道光九年刊本。

在祈雨仪式中诵读这样的祈雨祭文,除了希望青龙神庇佑当地百姓,普降甘霖之外,同时可进一步强化青龙神传说联姻的核心情节。

无论是祈雨仪式吟诵的祈雨文还是围绕每次祈雨灵验所产生的新的传说故事,都很好地促进了青龙神信仰的发展。祭祀求雨的仪式与青龙神传说相互印证,民间传说以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解释祭祀的行为。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作用。青龙神传说的叙事母题如佣工、求雨的禁忌等通过祭祀行为得到具体的展示,并在民众的信仰世界进一步巩固加强。

(三)灵验传说促进青龙神信仰逐步扩大影响

如果是青龙佣工传说促使青龙神在民众的信仰世界扎根,那么各种灵验传说的不断产生和传播则是青龙神信仰逐步扩大影响的重要原因。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些灵验传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祈雨应验的故事,另一类则是龙神灵异传说。

祈雨应验的传说故事在碑刻、县志中均有记载,更以民间传说的形式在民众口头广为流传。民众世界中,青龙神最基本的职责就是降雨。清光绪二十一年《青龙宫新修后殿记》记载,光绪四年春,“亢旱,随观察使明公步祷,命村人入山取水,水至而雨随之”[4]160。第二年(公元1879年)春“亦极旱,初祷弗应”,得村人梦语,曰“后殿未备”故未应验。孙叔谦遂为文,祝于神,“期十日内得雨必建后殿”,而“至七日,果沛灵雨,泽深下尺”[4]160。 清道光二十五年《往青龙王洞求雨创修行宫》记载:“今年春三月至七月不雨,秋禾槁,祈祷雨泽者遍庙宇无遗焉,卒未有应。”*根据田野调查中的碑刻资料整理;《往青龙王洞求雨创修行宫》碑在木城三官庙匾棚西山墙上。而往青龙宫祈祷之后,则“即日随雨,次日连雨,归途之际所过村闾皆大雨,及至万花庄云雨交集中扰隐约有龙形腾跃者为众人所快观焉,乡耆皆感叹此举之盛,并佩服神之灵应”。祈雨应验的故事通过碑刻、民众口头传承等多种方式逐步扩大了青龙神信仰的影响范围。

在祈雨灵验的故事中,也常常有因违反各种禁忌或对青龙神不够虔诚而受到制裁的。中国民间信仰的表现方式可分为对未来的预知和祈求、对现实问题的祭祀和巫术禳解及无所不在的禁忌[5]。禁忌和巫术作为民间信仰的表达方式,虽同属于信仰行为,但是人们对待同一件事情所采取的两种相反的手段。巫术是人们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趋吉避凶、化险为夷,是一种付诸实施的积极法术;而禁忌则是以消极的行为和方式避开祸端。虽然豫西北当地流传的有关祈雨的一些禁忌传说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是一种谬误的联想,并不是科学的常识,但人们通常讲述和传承这样的灵验故事是为了增强和维护青龙神的信仰。比如据传有一次万花庄派了几个年轻人去求雨。他们连夜赶路,到青龙洞前天刚亮。按老规矩,他们应当预先在下面石河里敲锣打鼓、放炮点铳后,再进入洞里焚香求雨。但是倚仗是龙母的娘家人,他们没有敲锣打鼓、放炮点铳就擅自进入了青龙洞,青龙发怒,洞口坍塌,从此人们就再也不能进入青龙洞内了。这样的传说强调了青龙神的尊严和龙王崇拜的不可抗拒,对遵守祈雨禁忌、维系宗教秩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众在讲述和传播这类故事时,并不介意故事的真伪,只要故事的主题是惩善扬恶的,符合人们的评判制度,即使转述者在转述时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人们也并不介意,并依然信以为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兴修了多项水利工程,当代人们祈雨的需求逐步减少。但是其他各类灵验故事的产生和传播则进一步推动了青龙神信仰的发展。这些灵验故事基于当地已经存在的青龙神灵和一定信众。万花庄当地的百姓几乎每个受访者都能讲述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朋友身上的灵验故事。在每年二月二的庙会活动和其他祭祀活动中传播给下一代和更多的人。由于这类灵验故事多由身边人讲述,而且情节更“生活化”,可信程度更高, 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信仰的行列中来,使青龙神信仰的范围不断扩大。

(四)“二月二”节日民俗对青龙神信仰的推动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记胜》中就曾经记载:“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6]民间亦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阴晴卜一岁之潦旱,以为天晴则主旱,阴雨则主潦涝。据记载,从唐代开始民间就有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节日的习俗。现代民俗学者认为二月二的节日习俗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龙神信仰:如汲水“引龙”是把龙当作是主管雨水的水神;击杖“震虫”是把龙当作百虫之长;借助龙抬头而使百虫伏匿;撒灰作龙形以及吃龙食等是想利用龙的形象吓跑各种毒虫,以达到辟邪祈福的目的。

豫西北当地民众常在这一天吃扁食,此外还有“崩蝎肚”之俗。二月二惊蛰一到,冬眠于墙中、地下的蝎子已经渐渐出来,为免受蝎蜇之苦,二月二这天各家各户要在锅中炒食物,称为“崩蝎肚”,意思是将蝎子崩死,到了晚上还要拿着灯笼或蜡烛照遍家中墙根,称作“照墙根”。民谣《防蝎诀》云:“二月二敲大梁,蝎子出来没处藏;二月二敲门墩,蝎子出来没孙;二月二敲碗,蝎子出来没爪。”[7]这天,男子多剃头、理发,谓之“剃龙头,洗龙角”。围绕青龙神的信仰与传说,当地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二月二武陟青龙宫庙会。人们在二月二前择吉到青龙峡的青龙洞,将龙王爷请来过生日。青龙宫庙会集商贸、文化活动于一体,历时5天,人流量达数十万人次。二月二作为当地重要的节日,龙神信仰、崇拜和传说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空间和时间反复出现,得到进一步强化。

2009年,“青龙宫庙会及祈雨习俗”申报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青龙宫也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开始逐步参与庙会活动的管理,青龙宫及青龙宫庙会中所蕴藏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经济价值受到进一步重视。青龙宫庙会在“非遗”保护的大背景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庙会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庙会期间,在无数香客自发向青龙神跪拜、祈求的过程中,人们对青龙神的崇拜和信仰得以外化。信仰是民间文化中一个普遍现象,甚至是民间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在某些方面它与官方的意识形态相矛盾,但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是不能否认的。人们在向青龙神祈求、诉说的过程中宣泄了各种焦虑和痛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下,青龙神信仰显示出一定的凝聚力,促进了青龙宫庙会及庙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乡村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或许难以全面理解国家和政府维修青龙宫、保护庙会文化的原因,但是越来越多的庙会参与者、每年二月二出现的庙会盛况,却在现实层面直接扩大了青龙神传说和信仰的流传范围。

三、结语

民间传说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在包孕的民间信仰是支撑传说流变、传承的关键和核心所在。豫西北地区的青龙神信仰和传说深植于农耕文化的背景,再加上龙文化的积淀,在其发展过程中,祭祀求雨仪式和显灵母题的反复出现,促使青龙神信仰不断发展。新时期“非遗”保护的大背景,更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吴泽人.武陟万花庄龙祠记[EB/OL].(2011-03-22)[2015-02-0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4994d0100rxq5.html.

[2]辛文映.青龙峡的传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3]张鹤,张玉清.中国龙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57-160.

[4]中共武陟县委,武陟县人民政府.青龙宫[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5]陈旭霞.民间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51.

[6][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14.

[7]《武陟县民俗志》编纂委员会.武陟县民俗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99.

Interaction of the Legend and Belief of the Blue Dragon God in the Northwest of Henan Province

TANG Xia

(TanhuaiCultureResearchCenter,JiaozuoNormalCollege,Jiaozuo454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cords of the tablet inscriptions,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sorts out the legends and beliefs of the Blue Dragon God spread in the Northwest Henan Province, and also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beliefs and legends. Based on the folk psychology of the popular dragon culture in northwest regions of Henan, the legend of the Blue Dragon God gradually came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the narrative discourses in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 for rain, a recurring motif and folk activities of “February the 2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lief. Meanwhile,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he new era offers the new chance for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Northwestern of Henan; legends of the Blue Dragon God; folk belief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OI:10.15926/j.cnki.hkdsk.2016.03.002

收稿日期:2016-03-08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140)

作者简介:唐霞(1979— ),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6)03-0010-06

猜你喜欢
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问题调查分析
探析民间信仰作用下的社区公共生活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溯源及民间信仰
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