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2016-03-07 09:29:24刘秋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健康体育锻炼体质

刘秋珍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刘秋珍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儿童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时期,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故本文对当今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小学生健康体质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认为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少年体质的核心,倡导学校、家长及社会应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加强其体育锻炼,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健康体质的发展。

关键词:体质;健康;小学生;体育锻炼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整体的国民素质。青少年体质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发育阶段,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其自身今后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故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出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的为改善和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方法和依据。

一、健康体质的定义

所谓体质,是指人由于遗传基础表现在人体的生理、心理、身体结构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运动能力、心理、生理的发育水平及抵抗疾病、适应环境的能力[1]。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体质是由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两方面内容构成。其中,运动素质是指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身体素质。健康素质是指具有预防疾病功能的或者提高个体体质健康的素质。由此可见,个体的柔韧性、耐力、灵敏度都属于健康素质的范畴[2]。健康则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二、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2010年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中小学生在体重、身高、胸围、肺活量等方面与5年前同期相比,有所升高。营养不良及体重偏轻的学生检出率较低。相关于中小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耐性、灵敏度、爆发力等相关数据均处于较低水平。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性且呈现出低龄化,40.9%的小学生均检测出视力不良,与5年前同期相比,增加了9个百分点,而学生肥胖和超重现象也呈现普遍增高的趋势[3]。

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主要集中体现于学生在营养过剩的状况下,身体体力却呈现衰退的现象。如小学生的身高、胸围、体重等生长发育均是呈现上升趋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灵敏性,柔韧性等素质也表现得较为不足。因此当代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可总体体现为关节较为僵硬,肌肉组织软,动作协调性差,可总体概括为“硬、软、笨”[4]。

与儿童青少年身体体能下降相一致的是,其心理状况也处于不稳定的状况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情绪紧张,情绪自我调整能力差、不自信、心理抗压力较弱等。调查也进一步显示,一些成人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也越来越呈现年轻化,青少年过早的承受了这些本不该他们这个年龄段所承受的疾病。这些均提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三、影响小学生健康体质的因素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对体育课不重视,体育课时间被挤占。小学体育课承载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在当代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中,学校领导、家长及学生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的追求升学率,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升学率的影响不大,因而忽视了体育教学,使得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受到了限制。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低年级,每周应配置4节体育课,高年级每周应配置3节体育课,然而大多数学校对文化课教学效率的过分追求使得许多小学的体育课程均被文化课程所挤占,甚至到了6年级,体育课课时全部被文化课所占用,学生的体育课变成了课程表上的一纸空谈。同时,面对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的状态,一部分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也显得消极,使得体育课的教学仅仅流于形式,不能起到良好体育锻炼效果。

(2)体育课课程设置单调乏味。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及对体育课运动锻炼意义的认可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我国的小学体育课程设置较为统一,不能量体裁衣,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体质设置相应的课程,这就造成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体育课程内容往往能积极参与,高质量完成,相反,则消极完成,这样则会使学生有较大的运动负荷,使学生身心疲惫。 同时,部分小学体育老师为了规避体育课上课期间出现不安全隐患,将体育课内容设置得较为简单,体育课程内,学生的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均较弱,这些均使提高学生健康体质的教学目标难以真正完成。

(3)学校场地资源缺乏,教学设备落后。调查统计,大多数小学占地面积较小,场地条件差,不能拥有面积较大的符合国家标准运动场地。小学学校学生人数多,但其教学场地小,使学生体育课的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同时学校的体育器材及设备也较为落后和短缺,这些均限制了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影响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4)体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小学生人数较多,而体育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据规定,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数量比应达到1∶300,但由于学校对小学体育课的重视度低,造成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同时,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使得体育课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热爱运动,也就不能达到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最终教学目标。

2.家庭教育因素

(1)家长对小学生体质健康重视度低。大多数家长都把重心放在了孩子的文化课上,对孩子业余爱好的培养也仅仅放在琴棋书画等方面,对孩子的体育运动锻炼往往较为忽视,大多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升学率没有帮助,同时处于对孩子安全性的考虑,往往不鼓励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同时忽略了对孩子体育健康锻炼意识的培养。

(2)家庭饮食健康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许多家长缺乏合理膳食的知识,对孩子的饮食搭配不合理,孩子过多的食用高热低能的饮食,造成小学生肥胖概率增加,而肥胖又是高血压、高血脂的高危因素之一,故不合理膳食是危害小学生健康体质的重大杀手。同时,家长的观念认为孩子的课业繁重,故给孩子服用大量营养品,如补充大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然而过多的补充此类物质有可能打破机体原有的功能,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3.小学生个人因素

(1)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小学生年龄小,意志力较为薄弱,缺乏吃苦的精神,在他们看来体育锻炼比较辛苦,因此在体育课之外很少参加课外体育运动,即使在体育课上,也只是敷衍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次,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孩子产生一定的生活优越性,从而不重视体育锻炼,拒绝相关形式的体力劳动及对户外运动产生了逃避的心理,这些对青少年及儿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2)生活习惯不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节目及网络游戏占据了小学生的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孩子们把本该用来进行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放在了坐在电视前收看电视节目、动画片,在电脑屏幕前玩电子游戏及浏览网页,聊天等,使得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幅度减少。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们上下课都是家长专车接送,上楼都是乘坐电梯,这些均使得孩子的运动量减少,从一个方面制约了小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据调查,小学生喜欢吃快餐等油炸食品,并将零用钱多用于这些零食食品的购买上,而这些食品又是小学生肥胖现象的一个根源。另一方面,小学生挑食、偏食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蔬菜及水果的喜爱程度较低,这些因素均限制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

4.社会影响因素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下,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都具有较大的升学压力。青少年的全部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在大量的题海之中,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更多的课外活动及体育锻炼。繁忙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精神状态也较为紧张。因此,即使在闲暇的时刻,学生们基本上也选择休息而不去做体育锻炼,这种恶性循环,也使得现在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呈下降趋势。

四、加强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措施

1.家长应提高对孩子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对锻炼习惯的养成及体育意识的培养都很重要,但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相对自制力都不好,因此在体育锻炼中都需要家长及学校的指引及鼓励。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之类,这些小事也均可以提高孩子的锻炼意识,同时家长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郊游、骑自行车、爬山等,这些均可以使孩子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

2.学校应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并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还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对现代化教育及国家的长远建设均有重大意义。因此,充分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力度及运动时间,使学生的体育运动全面而科学的发展,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场地,应坚持提倡“健康第一”的原则,切实贯彻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应把体育课的时间还给体育课,确保其不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同时,积极开展“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育计划认真落实并执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锻炼的乐趣,并发现适合自己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实现增强自身体质的目标[5]。

3.学校应加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学校应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体育课堂上真正意义的合理。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并适当增加学校体育场地及器材投资,切实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中,使体育课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健康体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烈峰.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6):73~74.

[2]杜俊娟.对美国中小学生体质现状、锻炼情况、体育课状况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5): 52~54.

[3]李洪超,刘宁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2): 196~197.

[4]万星,匡志兵.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0(6): 86~88.

[5]刘志刚,张波.四川省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A(11):69~70.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4.4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2015GB305)

收稿日期:2015-09-18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1-0152-03

猜你喜欢
健康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健康购药指导平台的开发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49:42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7:25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祝您健康(1991年1期)1991-12-30 06:51:42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