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华中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
王鹏
(华中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战略规划本质上是“行动过程”,它不仅指战略规划的文本,更是指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完整过程。大学战略规划过程其实就是行动者(规划相关人)参与规划行动的过程,集体行动成为大学战略规划的内在要求。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是获得行动者(规划相关人)的认知和遵守而实现了其预期效果的状态,是行动者(规划相关人)对规划普遍性地认同和遵守的程度。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可以发现,大学战略规划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大学战略规划的自由行动者缺席和大学战略规划的政治市场失灵,而正是集体行动的困境导致了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问题。对此,需要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认知层面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消解大学战略规划集体行动困境。
关键词:大学战略规划;集体行动;有效性
大学战略规划成为近些年来中国大学五年一次的固定工作。与此对应,大学战略规划的理论探讨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然而,在理论探讨与大学实践两方面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不难发现,对于大学战略规划的质疑也逐渐兴起。在大学实践中,为什么不少大学的战略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发挥规划大学发展的作用,为什么战略规划不能或不好实施而沦为一纸空文?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问题。战略规划本质上是“行动过程”,它不仅指战略规划的文本,更是指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完整过程。明茨伯格在《我们为什么需要战略》中认为,有了战略规划,就是有了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这就要求大学战略规划在各方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真正成为大学共同体的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是大学战略规划的内在要求。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出发可以发现,“集体行动的困境”导致了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问题。
一、“集体行动的逻辑”的核心观点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在追求集体行动的收益的过程中,“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使个人按照他们共同的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1](P2)其核心观点如下:
其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往往不完全一致,这就可能导致对集体有益的目标难以自动实现。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增进集团的共同利益,然而,一个组织的成员在拥有共同利益的同时,也拥有不同于组织中其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利益。
其二,集体行动的成果或目标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是一经产生便可以为全体成员无偿共享的物品,“尽管集团的所有成员对获得这一集团利益有着共同的兴趣,但他们对承担为获得这一集体利益而要付出的成本却没有共同的兴趣。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付出全部成本,而且不管他自己是否分担了成本,一般总能得到提供的利益”[1](P18)。当这种“搭便车”现象普遍到一定程度时,集体行动的困境便产生了。
其三,小集团特别是存在明显异质性的小集团中,采取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更高。在规模较小的群体中,个人贡献对公共物品的生产有较明显的影响,同时“搭便车”易被察觉。因此,只要少数几个骨干成员联合提供某项公共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由于其协调成本很低,这项公共产品就倾向于被提供。相反,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众人共享生产出来的公共物品,并不能弥补个人在集体行动中付出的成本。当个人回报低于所付出的成本时,理性人会拒绝参与集体行动。同时,大规模群体中,个人是否做出贡献不易被人察觉。
其四,强制和“选择性激励”是实现集体行动的手段。强制简单有效,如国家或军队就是通过强制的手段来运作。“选择性激励”也是达成集体行动的重要手段。公共物品提供的是一种集体性激励,它不足以让一个理性人为了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所以“只有一种独立的或‘选择性’的激励会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1](P41),要克服搭便车的行为,“激励必须是选择性的,这样那些不参加为实现集团利益而建立的组织,或者没有以别的方式为实现集团利益做出贡献的人所受到的待遇与那些参加的人才会有所不同”[1](P41)。激励“既可以通过惩罚那些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或者也可以通过奖励那些为集体利益而出力的人来进行诱导”[1](P42)。选择性激励不必然是经济激励,“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也是‘选择性激励’。不服从的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1](P71)“潜在的力量只有通过选择性激励才能实现或‘被动员起来’”[1](P42)。
二、大学战略规划有效性的判断标准——行动者对于规划的认同与遵循
目前直接研究大学战略规划有效性的文献十分有限,其探讨常将规划的有效性置于规划制定的“科学性”这一前提下,认为规划的有效性是规划科学性所带来的自然结果。然而,实践中大学发展的不确定性常造成规划科学性的尴尬局面。同时,即便是一个真正“科学”的规划,也往往难以有效实施。事实上,在组织实践中,战略规划对于组织发展所起的作用很难在组织运行现实中加以甄别清楚;战略规划作用的效力有无与大小难以客观衡量;对于战略规划本身的评价以及其对于规划有效性的影响判断十分困难;差异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于战略规划有效性判断存在阻碍;国外的一些实证研究并非总能证实战略规划与绩效存在相关。如Rue和Fulmer[2](P66~73),Kudla[3](P5~20)等人都未能发现实行战略规划的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明显地好于没有实行战略规划的企业。
这就应主要侧重于以价值判断为前提,考察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其对于大学发展所具有的指导功能,其引导和控制大学发展所能达到的状态。在规划的重大思路与举措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即使规划在一些量化数据的控制上有所起伏,也不能认定规划失效,只是受不确定性影响而导致的规划有效程度差异而已;但若提出的规划结构、发展方向等重大思路发生了改变,规划就失效了。而所有这些都与行动者对于规划的认同与遵循有关。大学战略规划过程其实就是行动者(规划相关人)参与规划行动的过程。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是获得行动者(规划相关人)的认知和遵守而实现了其预期效果的状态,是行动者(规划相关人)对规划普遍性的认同和遵守的程度。规划如果不能对行动者发挥作用,得不到其认同和遵守,则意味着规划丧失了效力。从行动者的角度出发,判断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能将难以量化的规划有效性问题放置于一个可以用一般规则加以归纳的分析思路中,同时能回避诸多与有效性相关的概念,如效率、效益、效应、效果、绩效等。最重要的是,它将大学战略规划理解为一个连续回环的动态过程,规划相关人的行动本身就决定着规划的有效性,可以将应然的规划(合理的可接受性)与实然的规划(事实的有效性)相统一。
三、大学战略规划集体行动困境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战略规划的自由行动者缺席
大学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由作为大学公共利益代表的大学行政提供一个制度性的合作框架,将大学行政系统、学术系统和师生员工组织到一个集体行动体系中,共同解决各自面对的问题。从自由行动者的角度来看,集体强加于其成员的结构性制约无论多强,都需要以其成员的有意识的行动转换而加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中的成员难以完全服从集体安排。[5](P4~5)从有效性看,战略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虽然对大学行政系统、学术系统和师生员工构成了结构性制约,却未能促成他们采取集体行动以获得公共利益。如此看来,行政主导下的规划方案并不是集体行动的唯一重要因素。自由行动者在规划行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等都会对规划集体行动带来影响。
组织之间的资源短缺和资源互补是形成规划集体行动的动力来源与合理选择,但集体行动的“搭便车”困境,迫使组织开展促进资源在规划行动体系内转换和流通的具体实践活动。然而,不少的中国大学战略规划方案由于难以转换为具体行动,而很少被付诸实践。
在大学战略规划中,关键性资源由于需要在组织合作的同时加以生产,而为相关组织所缺乏。大学行政系统缺乏实施战略规划的资源保障与内源性动力,大学学术系统缺乏参与战略规划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意识准备,这就造成作为推动者的大学行政系统、作为规划载体的大学学术系统和作为规划参与者的学术人员仍会保留其原有行动路径,而无法通过合作生产各自的关键性资源以达成规划集体行动,从而导致事实上的退出规划集体行动的困境局面。其最终结果就是战略规划常止于看上去很美的文本层面。
卷入战略规划的大学行政系统、学术系统和学术人员,要转变成以解决自身问题并达成集体目标为目的的自由行动者,就必须超越既定的组织目标、制度框架和行为方式,在战略规划这一协作体系中实现自身目标和集体目标之间的某种平衡。因此,他们在战略规划行动过程中不会完全受限于大学的组织规划目标,而总是希望通过参与规划协作体系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变迁。
然而,习惯于“稳定环境”(计划体制)的大学行政系统、学术系统和学术人员受组织目标与制度的束缚,依靠指令协调机制来取得资源的行动逻辑十分鲜明,往往不愿在横向合作中达成集体生存。虽然在大学战略规划中,各个行动者之间存在资源交换的需求,但路径依赖使其彼此不能通过规划协作体系实现关键性资源的生产。由于缺乏关键性资源降低了大学行政系统、学术系统和学术人员的规划行动能力,最终导致他们都没有成为自由行动者并以这一新角色参与战略规划,即自由行动者缺席带来了战略规划集体行动的困境。这反映出行动者的能力提高、角色转变和合作机制对于战略规划集体行动的重要性。
制作:1.猪肉去筋膜,切成大薄片,猪蹄去毛,清洗干净入开水锅中汆一下,剁成5 cm见方的块,放入高压锅中加水上火压至刚熟,捞出冷却。猪蹄筋发好,入开水锅中煮软,从中片开。大枣泡一下,择去杂质,洗净。水发香菇、木耳去蒂洗净。撕成小朵。黄豆芽、菠菜择洗干净,沥水。葱洗净,拍破,切节。豆腐入开水锅中汆一下,切成条。以上各料除猪蹄、红枣、蹄筋外,均各分成两份装盘,上桌摆好。
中国大学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大学管理体制也在进行着渐进的转型。从自由行动者出场的逻辑来看,体制转型对大学及其战略规划行动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包括利用规划实现自我目标的能力、通过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与生产的能力、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以进行协商、交换和抗衡的能力。而从大学战略规划实践看,大学行政系统、学术系统、教师等旧体制中的行动者并不能充分理解这个逐步复杂化的大学环境,他们在战略规划所带来的大学变革中处于被动位置,缺乏构建支持战略规划集体行动所需的能力,也难以开辟出新的行动路径与构建新的行动逻辑。大学行政系统仍然偏好用行政渠道解决规划问题,教师也仍抱有全方位依赖行政的思想,他们不得不继续彷徨于体制转型的边缘。
(二)大学战略规划的政治市场失灵
安东尼·唐斯用政治市场的理念[6](P6~30)分析了官僚的行动逻辑。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存在提供私人物品的经济市场和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市场。前者与私人选择相关,后者与公共选择相关。[7](P7~41)在政治市场中,作为公共利益代表人的政府,其行为的价值取向往往与公共利益或团体利益并不完全相符。这是因为,政府行为也只能依靠政治家或曰行政人的个人行为来实现,而政治家具有追求个人政治利益(如选票)的最大化而会使政策行为偏离公共利益的机会、能力和偏好,从而使政府政策行为的价值取向与政治家的价值取向画上了等号。
大学战略规划的政治性决定了大学战略规划存在政治市场。在规划政治市场中,行动者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人人都是追求理性的个体,个体理性悖离集体理性、个体选择和公共选择相冲突总是会发生,则规划政治市场失灵不可避免。规划政治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
第一,公共物品的提供。大学战略规划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在规模巨大、成员众多的大学中,规模越大意味着可以分摊到每个为大学集团利益而付出的成员身上的集团总收益(即回报份额)越小,这就降低了成员为公共物品生产或付费的动机。同时,公共物品的供应相联性与排他不可能性使得大学个体成员都是潜在的“搭便车者”,都希望自己搭别人的便车而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的搭便车对象,其理性选择就是尽可能不为或少为公共物品付费。如此会导致公共物品无法供给或供应不足。
第二,外部性的存在。外部性会导致理性个体选择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会给行动者个体间造成交易成本。在大学中,有组织的无序状态会助长大学各单位在战略规划协作关系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如按照战略规划目标过滤信息、违反战略约定等。由于战略规划缺乏对此可靠的共同干预力量,这些机会主义行为难以消除,这为战略规划达成“契约”和落实增加了障碍。
第三,垄断的形成。大学内同样存在利益集团,无论是在行政系统还是在学术系统内。学术垄断已经成为大学学术系统内的常态,而这种垄断必然阻碍学术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影响合理的学术竞争,降低规划效益。
第四,信息的不对称。共同信息是大学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前提,但是在规划政治市场中,交易双方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学的强势利益集团总是比弱势集团掌握着更多信息,他们具有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干扰正常市场竞争机制的可能与动机。
第五,分配的不平等。规划政治市场中,个体理性忙于追求自身资源利益的最大化,“马太效应”成为“资源分配”这种公共物品的供给常态,而这难以做到分配公平。
规划政治市场失灵严重制约着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为了克服它,大学需要行政系统作为行使公共权力与生产公共利益的代表。同时,为了避免行政系统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偏离公共利益,必须为其权力运行设置界限,明确其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好的大学行政系统应该能够为大学成员提供共同意识、制度框架、产权责任、信息服务、激励监督等公共物品,以内化外部性,克服市场失灵,降低大学成员间交易成本,保证战略规划的顺利进行。
四、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制约我国大学战略规划有效性的根源
作为大学的公共政策,战略规划具有技术和政治上的考量。技术上的考量要求规划在大学学术发展方面是合理的。政治上的考量要求规划可以实现大学利益结构的平衡。技术合理与政治合理的统一,才能奠定大学战略规划有效性的技术和政治基础。如果规划技术合理而政治不合理,一方面规划在民主决策程序下难以出台,另一方面即便是出台了,也由于得不到广泛的认同和响应,而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反之,如果规划政治合理而技术不合理,规划最后实施的结果可能是一个灾难。
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体现在其是大学各方共同遵守的契约,是指导大学各方集体行动的纲领。如此,大学战略规划才能成为大学行政系统履行宏观调控、学术调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才能具有约束大学社区公众行为的功能。此时,战略规划不再是组织整个大学学术生产的运行机制,而是一种大学促进学术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是大学行政系统为实现大学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内学术发展的预期框架和优化的行动方案,是一个完整的“目标—手段”系统,是大学公众民主参与的政治决策过程。它属于积极的、系统的大学行政干预。规划是实现优于自然发展结果的学术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它阐述了大学的发展意图和预期目标,并明确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是行政系统在规划期内对大学学术发展施加影响的整体框架、对“自发”的学术市场机制进行的有意识的积极干预。
对于中国大学战略规划而言,一方面,规划制定中,大多数学术人并未参与,规划并非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过程,利益博弈的非均衡为规划的合法性和后期实施的有效性埋下了质疑,而有效规划必须建立在利益各方的博弈均衡基础上。另一方面,战略规划有赖于学术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学术人天然的对于行政干预的排斥,加之规划参与的不充分,使得规划实施与规划制定相脱节在所难免。如果说在高度计划时期,大学计划通过行政动员(强制)很容易达成集体行动;那么,转型期的大学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之间的“自然”关系已经不复存在,自上而下的战略规划体系与自下而上的学术市场运作之间的矛盾,难以保证战略规划有效性的,造成“规划失败”。
五、消解大学战略规划集体行动困境的三种理论路径
在关于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路径,即社会资本动员机制、选择性激励机制以及霍布斯的“第三方执行”。 但是这几种途径却不是在任何集体行动中都能行得通的。
虽然社会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可是那些缺乏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地区和团体,又如何能运用社会资本来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在大学中有很多学科或组织由于各种社会传统和历史因素的作用,大学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度非常有限。况且,社会资本所包括的内容很宽泛,不仅仅是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还包括各种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对这些相关因素分析的缺乏也是不能有效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之一。
由于成本问题,奥尔森指出自己所演绎的“有选择性的激励”只能对一定的集团尤其是小集团有效,小集团的成员少,较之实现的集团总收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可是对于大集团来说,要对全部的成员都做到“赏罚分明”得花费高额的成本,这导致大集团的集体行动来说困难重重。大学正是这样的大集团,而非小集团。
霍布斯的“第三方执行”方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强制执行成本太高。想使第三方执行能够运转,第三方就必须是可信的,否则就会陷入“双重困境”之中。诺思曾说,第三方执行将涉及一个中立方,它能够免费对合同的特性进行评估,能够免费执行合同中的各种协议。在这样的情况下,违约方永远都必须向受害方进行赔偿,其数量足以使得违约成为一件代价昂贵的事。显然,在现实世界里,这些严格的条件极少或根本无法得到满足。大学现实中可见,掌握权力的行政系统或人员,难免会使用这些权力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以上几种路径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单独的一种解决方案很难解决集体行动中出现的各种困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以上提出的解决方案,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认知层面阐述解决大学战略规划集体行动困境的路径。
在战略规划中,大学各利益主体的博弈,起到协调利益关系,发挥制衡、利益表达和弱化矛盾的作用。但大学利益主体的独立性、自身能力、财力支持以及配套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对战略规划进行利益博弈、对战略规划进行动员是大学利益主体实现战略规划集
体行动的根本职能,而构建一个包含制度支持、组织支持和认知支持的路径是强化大学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消解战略规划集体行动困境的前提基础。制度层面通过供给与战略规划利益博弈、动员机制相配套的制度来保障战略规划集体行动所需的内在治理结构;组织层面通过培育战略规划利益博弈、动员机制所需的组织来保障集体行动所需的组织支持;认知层面通过各利益主体树立集体认同感、角色认知、信任等社会资本,为战略规划集体行动的生成提供认知支持。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消解大学战略规划集体行动困境。(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Rue L. W., Fulmer R.. Is Long-range Planning Profitable?[M].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73.
[3]Kudla R. M..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Planning on Common Stock Returns[M].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0.
[4] 孙施文, 周宇.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2).
[5] Freidberg, Edrhard. Local Order: Dynamics of Organized Actions[M].London: JAI Press INC,1997.
[6] A. Down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M].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57.
[7]安东尼·唐斯. 郭小聪, 等,译.官僚制内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WANG Pe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is a "process of action". It refers not only to the text of strategic planning, but also to the formulation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Actually,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is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action by actors (the planning relevant people). The collective ac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is the status of desired result reached by the planning relevant people who acknowledge and comply with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and it is the extent of acknowledgment and observance from the planning relevant people univers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llective action logic, "the 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manifests the absence of free actors and the failure of the planning's political market. It is the 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 that leads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It needs institution aspect, organization aspect and cognition aspect to eliminate the 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by mutual contact and common effect.
Key words:university strategic planning; collective action;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6.01.016
作者简介:王鹏(1978-),男,湖北十堰人,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G027);华中农业大学院校研究课题(2013yxyj01)
收稿日期:2015-11-26
文章编号:1671-1653(2016)01-00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