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百姓合理应用中药知识之我见

2016-03-06 18:05:25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建议

许 敏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财经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8)

提高百姓合理应用中药知识之我见

许敏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财经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8)

摘要:随着中药广泛应用,人们对中药研究不断深入,百姓普遍认为中药取自天然,对人体无害而忽略了药害问题,导致中药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严重。中药在人民群众中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 辨证用药不当; 用量不当; 中西药联用不当;长期服用; 中药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 中药配伍不当; 忽视个体差异; 煎煮不当; 滥用补药。究其成因主要在于:百姓因素、药师因素、医护因素、媒体、药店因素。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是提高百姓合理应用中药意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药;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建议

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宝贵的。它维护了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但在日常生活中,百姓往往缺乏对中医药的科学认知,仅凭经验之谈,病急乱吃中药,甚至过度偏信古传秘方,导致未能及时对症下药而延误病情;中医药在古代老祖宗探索下有着医食同源之说并且比较注重养生之道,因此不少重视养生保健的百姓平时会主动买些中药来进补,普遍认为西药毒副作用大,中药无毒性或副作用小,从而盲目应用中药,不论虚实进补,但,是药三分毒,只能越补越糟。

一、中药不合理应用现象

(一)辨证用药不当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疾病进行正确辨证是合理用药前提。中药的性能,如寒热温凉,是治疗作用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药产生治疗作用的重要依据,也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运用不当,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则会出现药害反应,甚至引起死亡,如对肝阳上亢者用细辛、肉桂等[1]。

(二)用量不当

中药用药必须严格控制剂量,有些虽然不属于有毒中药,但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如细辛过量会引起心律失常,出现眩晕、肾损害,肉桂过量会发生尿血等[1]。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等功效,药典中规定用量 6~12g,超量使用可引起肝损害,甚至诱发急性肝衰竭,危及生命[2]。有毒中药用量过大易发生毒副作用,如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为有毒成分,规定用量为3~6g,有报道服用10g出现急性肾功衰[3]。

(三)长期服用

长时间过多服用中药,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因药皆有偏性。有的患者为了追求疗效,自行延长服药周期,造成药物活性成分超出机体承受极限。如久服牛黄解毒片可致白细胞减少 ;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可引起慢性汞中毒;银杏叶及其制剂若服用时间过长 ,会对心脏造成损害[3]。

(四)中西药联用不当

中西药联用不当会产生或妨碍吸收,或降低药物疗效, 或不良反应乃至危及生命。将酸性较强的中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如氨茶碱、胃舒平、乳酸钠、碳酸氢钠等联用,会发生中和反应而降解或失去疗效[4];川乌、草乌、附子及含这类药物和生物碱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盐酸小檗碱等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可致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等[5]。

(五)中药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

中药炮制对中医用药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有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等作用。特别对于有毒中药,若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太过或不及,达不到炮制标准,不但达不到临床治疗目的,而且可能引起中毒或危及生命。如斑蝥、附子、川乌、草乌、生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中药生用容易中毒,炮制后能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1]。

(六)中药配伍不当

中药处方讲究君臣佐使,均遵循选药简而精原则。中药配伍禁忌中有18反、19畏,配伍不当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疗效,甚至增加毒性。而现在有的处方仅根据简单的中药性能相加开具,例如补气、补血、健脾等,药味多达30种以上[6],则易造成配伍不合理,可能造成各成分间相互干扰而出现很多药源性疾病。

(七)忽视个体差异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生理、病理及遗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婴幼儿代谢旺盛而对药物毒性较成人敏感;妇女特别是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及更年期对药物较敏感;老年人代谢功能相对低下而解毒防毒能力较差;肝肾功能不良时,药物代谢转化受影响, 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小儿口服人参2~4 g,24h内出现兴奋、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3];哺乳期妇女,因乳痛而服赤芍甘草汤16剂后,虽乳房肿块全消结,发热不复存在,但乳汁全消[7];平素肠胃虚弱的老年病人,就不能重用生地,否则会引起腹泻便溏。

(八)煎煮不当

煎煮中药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反应,若煎煮时间不足时会引起中毒,如用乌头、附子这类药物时,必须先煎、久煎,则可大大降低其毒性。也有一些中药出现相反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其副作用越强[1]。

(九)滥用补药

中医强调进补原则是虚则补之,而虚症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反而适得其反。然而百姓在生活中即使没有任何病症,也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中药调理身体。误解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但补药终究还是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如鹿茸是补精填髓良药,如若服用不当,往往出现吐血、衄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晕厥等症状; 蛤蚧有补肺益肾定喘之效,但儿童服用可引起性早熟[8]。因此,补益药物也要恰当使用,不宜滥用,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二、中药不合理应用原因

(一)百姓因素

日常生活中,百姓由于缺乏中医药理论知识,安全用药意识差, 普遍误认为中药无毒,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很多人患病不看医生,很多中药又是非处方药物,不需要处方,患者能自行购买中药;有的人或盲目相信虚假广告宣传,或听从亲朋好友推荐介绍偏方、秘方, 甚至没在医护人员指引下误用、滥用中药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二)药师因素

药师在中药不合理应用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很多医院为了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将中成药房、西药房窗口合并;且随着中药品种、剂型不断增多,中药选择性增大,同时中西药联合应用普遍存在,合理应用中药难度增大;再者药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经验不足,尤其西药药师缺乏中药专业知识,不能向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指导合理用药,造成患者时有服药方法不当,用药剂量不准确情况发生。

(三)医护因素

医护人员在中药不合理应用中起主导作用。由于医护人员中医药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西医专业人员不了解中药处方组成、功效主治、服用配伍禁忌等特点, 违背中医辨证用药原则,忽视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仅凭药名使用中药。有的护士缺乏对中药不良反应、毒副作用观察意识,未能有效收集、及时向医师反馈用药不良影响。有的医师甚至违背职业道德,在经济利益诱惑下选择昂贵中药或开大处方中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四)媒体、药店因素

目前我国非处方中药品种繁多,媒体对其治疗效果夸大宣传,蓄意掩盖不良反应;以盈利为目的的药店从业人员因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平时缺少培训,百姓购买中药时,鲜有咨询病因病机,使中药用药指证不明,导致中药被不合理应用。

三、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百姓自行用药占有相当比重且合理用中药知识匮乏,因此,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工作,让百姓了解和认识中药的一些基本应用常识,引导百姓走出中药应用误区刻不容缓。

1.医疗机构是宣传合理应用中药的重要平台

首先,加强对临床医生合理应用中药的教育培训,且医生和药师要紧密配合,通过就诊平台开展科学用中药宣传,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生与中药师要多问多交待,如,有无吃其他药品,吃该处方时避免其他药品等医嘱都能潜移默化传达给患者科学用中药知识;其次,加大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力度,要在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和社会意识提高上做工作,强化药师作用。中药师如只停留在药房抓药,发现一些处方配伍禁忌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合格的。应走出药房,深入病房,结合病情和检查结果,对医师处方才能精确理解;再次,加强药学咨询窗口作用,培养患者在医疗机构取药后咨询的习惯,从而逐渐提高百姓科学用中药意识。

2.药店在宣传合理应用中药上大有可为

推动药店转型升级,其将不再是简单的药品买卖,而是逐渐转向以药学服务为中心。药店中药师可作为科学指导合理用中药的一个重要渠道,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配合药店各种活动,发放科学用中药宣传册,顺势进行科普宣传。

3.常态化宣传合理应用中药

开展科学合理使用中药的宣传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常态化,形成长期机制。药监部门不仅要通过进社区、编印发放小册子等方式推动社区药品科普宣传,还要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宣传,开辟科学用中药专栏,发布文字、视频、公益广告,开展知识讲座等,多方位、多方式针对不同人群通俗易懂地宣传,科学合理地普及中药应用知识。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面向社区群众的医疗第一站,相关法律法规应在新的医改推进中倾向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合理使用中药培训,以便提高整个社会合理用中药意识和水平。应加快执业药师法出台,把好执业中药师前置药店审批关口,审核其资质并考核实际业务能力,并在后续监管中加强中药师继续教育。同时,对在利益动机下有违医德的医护人员及虚假宣传的药品等,严格执法,违法必究,才能有助提高百姓科学使用中药的意识。

(三)面向特殊百姓开展通俗易懂、合理使用中药的宣传

中药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科学,其功能主治、药学机理往往抽象难于理解,可对特殊群体开展专题宣讲,比如老年人、孕妇、慢性病人,要甄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语言应浅显通俗,从而使其不仅提高辨别中药能力,还能逐渐远离虚假药品。通俗易懂的宣讲会提升百姓科学用中药意识,使百姓在求医问诊时,自然求助专业人士,了解更多中药知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生活中百姓用中药出现的疗效不明显甚至不良反应,往往与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有着紧密联系。医师选用中药,护士给药,中药师调剂并解释药品用法,患者是否依从指导服药,都关系到中药能否起到疗效作用。因此,医务人员需加强教育培训,药监部门应大力宣传,全社会共同努力,倡导百姓科学合理用中药,从而增加百姓合理应用中药知识,使得科学合理用中药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包国光,李晓霞.中药不合理应用引发药害问题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

[2] 李剑.中药何首乌致药物性肝炎11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21).

[3] 闵泽春.对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建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3(1).

[4] 赵捷.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0).

[5] 房迎春,蔡琳琳,徐洪波.中药不合理用药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

[6] 梁晋川,袁丽,郑绘.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4).

[7] 卢国珍.口服藿香正气水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1(9).

[8] 魏志莉.中药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 (3).

(责任编辑:赵峰)

On Public Awareness for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U Min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Hainan Radio&TV University,Haikou 570208,China)

Abstract: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ople constantly in-depth 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ople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derived from natural, harmless to the human body while ignoring the phytotoxicity problem,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henomenon of irrational u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eople's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main performance: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improper dosag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improper; long-term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t processed or concoct improper; improper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gno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mproper Decoction; abuse tonic.Study its causes mainly due to: the people factor, pharmacists factors, medical factors, media, pharmacy factor. Increase publicity efforts,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law enforc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people's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ational use; adverse reactions;suggestion

收稿日期:2015-08-28

作者简介:许敏,男,汉族,海南儋州人。中药学硕士。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学。

中图分类号:R 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6)01-0082-04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1.016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谈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2:42
基层医院应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5:02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