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洋大学1924年抗议风潮发生的原因

2016-03-06 15:46史良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潮学制校长

史良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 浑源 037400)



试论北洋大学1924年抗议风潮发生的原因

史良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 浑源037400)

1924年天津北洋大学的学生,由于对该校的学制和校长冯熙运不满,为了自身的前途,以罢课、请愿等方式,掀起了一次抗议风潮。这次风波的起因与当时学校的隶属权责关系、政治与文化的相互作用、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不合时宜的学制等四个方面有很大的关系。从这次风潮可以看出政治系统应减少对社会组织的干预,以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尤其是北洋大学原来残酷的淘汰制与新学制相比,北洋学生们更加欢迎新学制的实行。

北洋大学风潮;抗议风潮;政治与文化;学制;启示

民国初期,在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华民国仍然是内外交困,民贫国弱,然而在此时所创立的高等教育制度虽然表现出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但仍然受到了旧制度的严重束缚。1924年3月,北洋大学学生不满当时该校所实行的学制,由学生代表四人向校长请求更改旧学制,实行新的学制,组建董事会,遭到校长冯熙运的严词拒绝。新学制在全国颁布实行,而北洋大学在冯熙运的管理下被置于新学制外。北洋学生的正当要求遭到冯熙运的无理拒绝,再加上长期以来受校长冯熙运的压制,北洋大学学生发动当时的著名教育家组建董事会,计划一面照常上课,一面推荐学生代表向教育部以及省署请愿。3月14日下午3时,冯熙运将学生代表四人无故开除,冠之以“鼓动风场,纠众罢课”*《大公报》1924年3月24日。的无理缘由。北洋大学学生在遭到校长冯熙运的压制下,忍无可忍,决定于15日起罢课反抗。在这期间,有学生离校,冯熙运便借助其靠山直隶省长的威力,派上百军警将学校团团围住,大耍淫威,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为躲避军警的无理威胁,学生当晚决定一律离校,并立誓要求冯熙运离职和组建董事会,不达目标不罢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议风潮。

这次风潮,虽以冯熙运无理开除学生代表为导火线,却是北洋大学学生积怨已久爆发的结果。前人对北洋大学风潮虽做出了详细的记载,但是对其发生的原因研究甚少,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次风潮发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一、学校的隶属权责关系

北洋大学本应该归教育部管理,却受到直隶省政府以及其他方面的干涉,与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1914年7月教育部官制第一条规定,“教育部直隶于大总统,管理教育、学艺及各项事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290 页、第291页。,可以看出,第一级教育系统的权责关系是,教育部受总统管辖。第二条规定“教育部置总务厅及下列各司:……专门教育司、社会教育司”*同上。,这条规定可以看出,第二级教育系统的权责关系是,各教育司受教育部管辖。第四条规定“各省公署设教育司,大学教育由教育部规定进行方法,各地方教育司执行,由部视学监督之。”*同上。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第三级教育系统的权责关系是,各大学的教育事项受教育司管辖。根据上述规定,清晰明确地说明教育部是独立于各级政治部门,而对各大学是拥有管辖权的。

然而,冯熙运是直隶省政府直接任命的,而不是教育部。北洋大学的教育经费也是由省政府拨出,再加上冯熙运与直隶省长的私交,北洋大学就这样被直隶省政府管辖。但是,从政府与教育的关系来说,政府对教育事项是没有干涉权力的。 此项教育经费,却在实际上决定了各部门之间的隶属与权责关系,部门本身的权责系统已经不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辛亥革命胜利后, 其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群龙无首,各自为争夺地盘和财富进行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动荡的政局,使得政治系统也处于设而未定,在军阀争夺地盘财富的年代,经费是很大的政治诱饵,谁有经费,谁掌握经费管理权,谁就拥有话语权、管理权。冯熙运是天津的显贵乡绅,是直隶省政府直接任命的,与省长私交非浅,当其职位受威胁时,自然受到省长和军阀的庇护,就连北京的军警也为其服务。随着人们受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民主、科学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追求自由平等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政治运动上,学生运动更是勇往直前。“北洋校内的几次罢课风潮是可歌可泣的,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北洋学生也素不后人。*钟书河、朱纯:《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二、政治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按照政治学的理论,政治系统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可描述为“干预作用”和“促进作用”。“干预作用”表现在政治系统直接介入社会组织中去,对社会组织的干预控制强度大。在这类政治系统下,大学的主体性内容往往容易丧失,学术空间的自由度小,而受到政治系统价值观和行政规则的支配。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年代,经费由谁出,谁就具有管理权。直隶省长与冯熙运互相勾结,作为大学主体的学生,其自身的学习活动空间受到校长冯熙运的限制,而冯惧怕学生过多参与政治活动,因此限制学生新思想和各种激进活动。

正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系统对教育系统“干预不足”,“促进”又很难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北洋大学风潮在这种土壤中生根、发展、壮大,注定了其发展的必然性。

从文化系统来说,文化系统作为变革的环境因素,与大学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社会观念与大学理论间“离散程度”和“聚合程度”两个变量之中。当社会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崇尚理性的文化价值观时,大学与社会的聚合程度高,大学制度不仅比较容易建立,而且这一制度更多地体现着自身的逻辑特点。反之,二者的离散程度就高。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后,新思潮、新制度的传入,民主科学更加深入人心,自由平等成为人们的思想口号,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大大提高,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方面,上升到学习先进的文化制度。大学在新文化这个特定的学术文化背景下,获得了民主、自由科学的理念的有力支撑。中国尽管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但借助于新文化运动对民主自由的倡导,思想文化领域构筑起自由、民主的氛围,这与大学自身追求自由探索、民主管理的理念形成了高度的聚合,客观上为大学追求自由、民主管理的自身逻辑提供了文化的外部氛围。这种文化气息同样传到了教育界, 中国的教育模式由日本模式转向美国模式,新学制在全国各校予以普及,而北洋大学却被人为地排除在外。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下,北洋大学逆流而行,仍在旧的古板的学制下摧残学生、摧残教育。

正是在这种崇尚理性、 民主、科学的文化氛围中,北洋学生才能够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为自身发展提供大的舞台,在政治系统“干预不足”的情况下求得斗争的可能。这种自由的文化教育思想潮流,为这次北洋风潮起到了无形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管理者自身的素质

北洋大学原是工法联合的综合性大学,1920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学科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扩充文理两科,停办工科商科*安树芬、彭诗琅:《中华教育历程》,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根据北洋大学曾经的校长张含英回忆:“根据蔡元培的意见,将北洋的法科转入北京大学,同时将北大的工科并入北洋。1918年北大最后一批工科学生转入北洋。”*钟书河、朱纯:《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从此,北洋大学就失去了法科,成为独立的工科学校。冯熙运是法学博士,在1920年至1924年担任北洋大学的代理校长,而在这一阶段,北洋大学已经成为工科性质的大学了。

1.教育管理与专业知识

“校长不仅是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硬专家,而且更要成为精通管理的软专家。教育管理有其特定的专业知识。校长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廖隐邨、彭诗琅:《校长手册》,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冯熙运是法学博士,出任北洋大学的校长,在当时高等教育人才缺失的情况下本也无可厚非。但是, 冯熙运出任北洋大学的校长后,“北洋大学受了他这个没有工业知识,没有教育知识。并且泥古守旧,办事敷衍。不知道适应世界潮流,专取高压手段”。“素日对学生均系专制压迫,如学制委员会、学术研究会辩论会,均系增长知识、互相研究之组织,该校长均不准许。”“偶见报载有新学说、新思潮,皆评之为过激,不准订阅。”*《大公报》1925年1月13日。上述冯熙运的种种作法,在当时全国新学术以及各种新思潮涌进迸发的氛围下,皆体现出冯熙运作为一个大学校长,对北洋学生自由的学术氛围管理相当苛刻,“渐渐进了半生不死,没有发展机会,没有改进可能的境地”。*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23页。学生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冯熙运对于学生的诸多革新的要求,一概否决,或者采用开除学生的办法来压制学生的爱国热情。甚至在北洋大学生罢课离校的时候,派军警监控学生的教室和宿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没有做到很好地协调学生的这种满腔热情与正当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没能认真听取学生代表的正当要求,与学生代表商量协调,而是直接开除学生代表,这种高压政策终于让学生无法忍受。

冯熙运作为法学博士出身的校长,在面对工科教育时,不能实际地考虑工科的教学顺序,“而执附科教鞭之教员,受该校长之嘱命……以致拾重就轻,贻误学生不少”。*钟书河、朱纯:《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北洋工科教学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的不断升华,都有一定的教学顺序,并且辅之相应的课程以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但是,冯熙运不了解工科教学,在安排教学活动时拾重就轻,不能合理地做出安排。

北洋学生要奋起反抗,捍卫学术的自由,而“捍卫学术的一个理由,是它有助于保持时时面临消退之危机的学术职业的士气,并进而维持学者们的创造力”*爱华德·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98页。。北洋学生是全国优秀的大学生,是一群朝气蓬勃的新青年,他们要求得到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为学术作贡献,为国家尽力的途径。看到自己的学业就这样被耽误,美好年华就这样虚度,甚至连以后的学生也要忍受这样的状况,北洋学生绝不容忍,他们要求驱逐冯熙运。

2.领导者的服务角色

“领导角色,同时也就是管理角色,它必须全面承担起计划、组织、监督检查、总结评估、协调、控制等职能。”*林传鼎、张燮:《学校领导·角色心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作为大学的校长,应该担任起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的角色,统筹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校长必须做到对教学工作的清楚认识,并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秩序。从前文可以看出,北洋大学校长冯熙运对工科教学的知识缺乏,并且未能对教学秩序做出合理的安排,导致学生学习艰难。冯熙运怠慢校务,视教学工作如休闲状态,对教学工作不了解,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了解,透露出其玩忽职守的工作态度,对于北洋大学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校长让他们无法接受。

冯熙运自担任北洋大学代理校长五年以来,“所有器具,均系多年前之旧物。饭堂四壁,积尘满目。窗上玻璃破,则以纸糊之。厨房之设备,局促污秽,更不堪言状”。*《大公报》1924年11月16日。导致学生们于1923年得猩红热的惨剧。冯熙运作为代理校长,不关心学校的学生的生活状况、卫生状况最终酿成学生集体生病的惨剧。如此种种,皆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怨恨,为这次风潮埋下了情感的伏笔。

四、不合时宜的学制

1.新旧学制的大学年限不同

1924年的北洋大学仍采用1912年9月《壬子学制》,《壬子学制》规定:“高等教育,设大学本科三年到四年,预科三年,专门学校本科三年(预科四年),预科一年。”*蔡尚思:《中国教育史话》,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123页。而北洋大学采用这一学制,规定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四年。然而在1922年就诞生的《壬戌学制》规定:高等教育——大学修业年限四至六年。相比原来的《壬子学制》而言,大学就缩短了两至四年,而北洋大学仍采用《壬子学制》,读完大学仍然要花费六至八年,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对。

2.残酷的淘汰制

残酷的淘汰制。北洋大学规定:两门功课不及格,留级;三门功课不及格,开除。这项规定,几十年一直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 根据魏寿昆的回忆:“每次预科一年级有一百二十人,六年之后毕业时只不过五六十人,淘汰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到六十。”*钟书河、朱纯:《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北洋大学每年招收新生,几乎是南北各县中学的前三名,因此,学生来源资质很优秀。按照学校的规定,那么每年因为功课不及格留级或者被开除的不在少数。北洋大学这种“重质不重量”的学规,铸就了这所学府令人敬畏的盛誉,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种校规确实营造出“学业至上”、追求卓越、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但是,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讲,对于在各省市名列前茅的他们来讲,就这样被淘汰,是一种巨大的求学损失。而新学制中学分制的实行使学生不必遭受如此残酷的淘汰,学生对于该校残酷的淘汰制更加不满,要求实行新的学制,这也是学生掀起这次风潮的原因之一。

3.新学制的优势

《壬戌学制》关于大学教育制度的规定中,说明“大学校用选课制和学分制”*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24页。。选课制吸收了美国教育精神中发展个人创造才能,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这对于爱国精神情绪高涨的学生而言,既不会耽误其学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特长发奋努力以报效祖国。壬戌学制与旧学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一扫旧学制的陈腐习气,完全挣脱了“中体西用”的藩篱,教学管理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北洋大学虽然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向西方学习,培养新人才,其学术能力不容置疑,但是,其管理学生的方式,可谓“中体西用”,专制独裁、残酷,缺乏人性化,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式的失败先例已经为其不合适宜的教学秩序和法则敲响了丧钟。学分制,即学生只要修够规定的若干学分,即可毕业。北洋大学的学生在残酷的淘汰制下,已经筋疲力尽,而新学制中规定的学分制,只要求学生修够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选课制与学分制相结合,在学籍管理上,“一门课程经考试(或补考)及格,应给以该课程规定的学分。补考不及格,必修课必须重修,否则不准毕业。而选修课可以重修,也可以放弃”。*张念宏:《教育学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7年版,第292页。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严格的年级界限,使教学的管理更加灵活方便。而北洋大学原来残酷的淘汰制与新学制相比,北洋学生更加欢迎新学制的实行。

4.旧学制的弊端

《壬子学制》规定,大学预科三年。然而,预科三年的教学编制与年限有很大的弊端。例如,预科中的一些课程,“既兼为文、法、商三科预备,于是文科所必须预备,而为法、商科所不必设者,或法、商所必须预备,而为文科所不必设者,不得不一切课之”。*荣挺进、周蜀溪:《蔡元培讲教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这样,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必要的课程,而重要的课程,却得不到重点加强,这是其中的一个弊端。“预科既不直隶各科,含有半独立性质;一切课程,并不与本科衔接,而与本科竞胜:取本科第一年应授之课,而于预科之第三年授之。”*同上。这样一来,学生在进入本科第一年时,多对其所学知识失去兴趣,更是浪费宝贵的一年时间去重复预科第三年所学的知识。而新学制改制后,预科所授课程又分立于各科,即减为两年,将这两个弊端一扫而尽,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安排。

5.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1)政治与教育分离,提倡大学学术自由化。纵观东西方文化史,自有一个规律,两个起点和三个阶段。两个起点:东西方文化繁荣始于雅典的智者学派和东方的孔孟学派;三个阶段即思想繁荣时期、思想保守时期和思想解放时期。即得出一个规律:政治、宗教对教育干涉的程度与思想文化繁荣呈反比。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和华夏的东周列国时期,两地私学兴起,文化氛围宽松,进而造就了文化的繁荣。进入中世纪以来,西方经院哲学对文化开始垄断,东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兴起,一个封闭保守的时代开始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拉开了欧洲文化复兴的序幕,清末新政直到民国时期,封建理学对教育的垄断逐渐解体,至此学术氛围自由,学校思想独立,名家辈出。

从冯熙运事件可以看出政治系统应减少对社会组织的干预,尤其增强学校主体的自主性,政治与教育分离,社会观念与大学理论的聚合程度就会增强。

(2)学校民主管理化。现代大学与封建社会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在理念上,前者存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后者是为政府培养官员,服务君主统治。它们所需的社会条件不同,封建教育需要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官方思想,而现代教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机制,既实行民主管理,又保证科学效率,应做好高校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合理分配,协调统一。

(3)大学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应从领导者向服务者转变。他不仅要统筹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要熟悉教学工作,合理地安排教学秩序,而且还应成为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协调者,做好学校服务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4)学校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冯熙运对学校的学制建设脱离了时代的发展,违背了发展的规律。从中也可以折射出当代某些学校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排斥、保守和阻碍。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必须多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前瞻性,但同时还要具备科学性。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教育新的特点和条件,信息技术化标志着“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学校教育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课堂教育逐渐向家庭教育过渡,整体教育转化为个体教育等,这些深刻的变化对学校的建设者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样面对这样一种变化,教育者需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实际的行动与机遇形成一种契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北洋风潮这一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其校长冯熙运的倒行逆施促使这次风潮偶然发生,然而北洋大学作为20世纪20年代首屈一指的大学顺应时代发展而推行有利与自身发展的改良运动,这与冯的行为产生矛盾,则促成这一事件的必然发生。北洋学生作为当时国内各大学生的精英分子能将这场风潮坚持下去,其斗争的可歌可泣不失为时代先锋的模范风范。然而,这场斗争的艰难曲折、辛酸苦楚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层背景。笔者研究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希望能对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Discussion on the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Beiyang University Protests in 1924

SHI Liang

(Hunyuan Normal Branch School, Datong University of Shanxi, Hunyuan, Shanxi 037400, China)

Students of Beiyang University in Tianjin set off a protest storm in 1924, due to the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chool system and the principal Feng Xiyun. They did it in the way of strike and petition for their own future. The protests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four causes: the school’s affili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interaction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manager’s own quality and outdated educational system. It can be drawn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should reduce the intervention in social organizations, so as to enhance the autonomy of the school .Especially compared to the brutal elimination system of the Beiyang Univers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cademic system was more popular with the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the wave of protests occurred, some implications can be acquir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Beiyang University protest wave; protest; politics and culture; academic system; enlightenment

2016-06-20

史良(1966-),男,山西应县人,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讲师,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K26

A

1008-469X(2016)04-0006-05

猜你喜欢
风潮学制校长
早春新风潮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电竞小镇:掀起电竞产业新风潮
博瑞GE开启“风潮”之旅
五行真经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Accessories Report配饰新风潮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